我今年参加了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考试,谈谈我的考试体会。第一天的考试全部为选择题。选择题又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根据以往参加考试的同事介绍,第一天的考试主要难点是多选题,多选题的答题要求要完全与答案相符。多选一项,少选一项或错选一项都不得分。从考试情况看确实如此。单选题比较容易做对。今年的单选题计算题很多,很费时间。我把单选题做完时,时间过了一半。由于多选题分值比单选题多,从时间分配上来说,多选题的用时应该多些。后来在做多选题时,很多题都来不及翻书,只好凭经验作答。
我今年参加了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考试,谈谈我的考试体会。
第一天的考试全部为选择题。选择题又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根据以往参加考试的同事介绍,第一天的考试主要难点是多选题,多选题的答题要求要完全与答案相符。多选一项,少选一项或错选一项都不得分。从考试情况看确实如此。单选题比较容易做对。
今年的单选题计算题很多,很费时间。我把单选题做完时,时间过了一半。由于多选题分值比单选题多,从时间分配上来说,多选题的用时应该多些。后来在做多选题时,很多题都来不及翻书,只好凭经验作答。
今年的考题中,有关于架空线的题目,我估计分值不少于15分。我个人认为完全没必要出这么多有关架空线的题目。大部分考供配电的考生来自工业行业设计院或建筑设计院,基本上没机会做架空线设计。所以我认为这部分题目偏题了。由于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规范大全没有包含这方面的规范,好几题没做。
第二天案例考试,第一道题是负荷计算,这道题特别费时,我大约花了十八分钟,这大大超过一道题所允许的时间。我上午考试题没做完。做了二十一题。很多人在上午的考试中第一道题吃了亏,花了大量的时间做第一道题,做出来的结果还是错的。这道题计算量很大,是容易算错的。幸运的是我这道题做对了。
上午的题目中,试卷前面的题目是比较费时,而后面的题目比较简单。如果按顺序做,后面的题目就来不及做。很多人在这方面吃亏了。
有一道计算题要求用二项式法求计算负荷。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把这一计算法淘汰了(第一版有这一计算法)。
第二天下午的案例考试,关于变电站的题目不少,这部分是我最熟悉的。因为最近两年,我除了做变电站外,其它的项目几乎没做。但关于变电站部分的题目大部分是计算题,计算量大,很费时。所以我放弃了大部分的变电站的题目。
案例考试很不好的一点是,不同的题目所花的时间相差很大,而分值都是两分。这是很不公平的。应该根据题目的难度及所花的时间不同给不同的分值。
我觉得今年的案例考试对建筑设计院有利。40题选25题,建筑设计院的考生可以放弃自己不熟悉的变电站部分的题目而做自己熟悉的火灾报警、综合布线、照明。而变电站部分的题目过于费时,熟悉这部分的人也只好放弃自己熟悉的内容而去做自己相对不熟悉的火灾报警、综合布线。
现在的工作很少用笔写字,我写字的速度实在太慢,为了写快,只好写差点。卷面实在是太差。案例考试上午和下午都没有做完25题。
我考试前得了肩周炎,痛死我了。我还有用这只病手去翻书,真是命苦。
不知道今年能不能过,如果过不了,明年再考。
12楼
谢谢楼上几位的支持。
续(三)
我是上海的考生,考试地点在普陀区旬阳中学。为了及时赶到考场,我五点四十起床,六点出门,打的到蓝村地铁站。在地铁里啃面包。七点半赶到考点。
考试时间八点到十一点,我认为开考的时间可以晚一点。尤其是对于上海和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有的人住的地方离考场很远,路途上要花不少时间。
我的考场在旬阳中学二号楼的三楼。三楼的厕所竟然被封了。三楼的考生只好到二楼去上厕所。二楼厕所蹲位不够用。组织者没有为考生着想,组织工作做得不好。
上午十一点考完,下午两点钟开考,中间有三个小时的时间,不让考生提前进校门,从这点讲是不近人情的。我们交了那么贵的考试费,竟然中途连一个站的地方也不给。太不像话了。考试这两天天气不好,还下着雨。
回复
13楼
这更是说明:案例考试采取选做方式的不合理,这样的考试不能放映通过的人掌握知识的真实水准!太片面了!皮毛而已嘛!
回复
14楼
我也是连参加了三年供配电转业考试,实事求是的讲:第一年的题最简单,基本复习了指导书和看了规范的话,考题基本都能找到原原本本的答案(当然,考后翻看规范和指导书才知道,当时因第一年考,案例题分析原因答的不全面,再者买到资料书时已比较完,又逢党员教育学习,资料基本没来得及看,考试时书还是新的,没翻开,所以错过了大好时机);第二年的考题相比第一年是有些难,但题出的水平太差,虽没超出大钢,但一点实用性也没有,纯是为了考试而出题,准备了电力设计手册的,计算题都能参照一下,可能考的要好些,没买手册的,买了没看的,可能要惨一些,我就是属于这一类;第三年的考题相比第一、第二年整体出的水平要高一些,看似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并不简单,与前两年相比,前两年只要找到规范那一条,基本就有正确答案,第三年就不同了,对规范和资料要是没有一个总体的掌握,可能答起题来就有难度,找到规范那一条,但不一定全都有答案,也可能多处综合才能得出答案,有的题融合到实际设计工程中,很切近实际,看似容易,但都有弯和陷阱,做错了有错的答案,做对了有对的答案,都能选择上,出的水平相对前两年要高一些,但也有不足之处,今年重新修改了考试大纲,但新大纲淘汰了的内容,有的考试题中仍然有,这很让人费解。
回复
15楼
祝福楼主。
俺和你的情况差不多!
回复
16楼
考注册的同仁平时工作大部分很忙,利用休息时间学习,很辛苦。
祝大家好运!
回复
17楼
续(四)
今年考试题陷阱很多,有些题有相当的难度。下面举两个例子说明。
案例考试第一题为需要系数法计算负荷。除了刚入门的人,大家对这是很熟悉的。既然是很熟悉的,当然要做。如果做,就上当了。这道题的计算量相当大,大约要花二十分钟,并且容易出错。我旁边的一位考生做了二十五分钟,还把它做错了,你说冤不冤?计算量太大,错了还没办法检查。排在卷子后面的弱电题目,五分钟可以做一题。
案例考试题有一道题计算电压偏差:题目大概如下:
某地区变电所经总降压35/10KV后向车间变电所10/0.4KV供电,最大负荷时, 电源至厂区供电线路的电压损失1%,380V线路的电压损失5%,35/10KV变压器电压损失5%,10/0.4KV变压器电压损失1%。假定最小负荷时为最大负荷的40%。昼夜最大负荷时和最小负荷时,地区变电所供电母线电压偏差分别为-1%和5%。求线路末端的电压偏差值。
这道题有个地方易被忽视:一是变压器运行于主接头位置,有5%的电压提升。10/0.4KV的变压器,当一次侧电压为10kV时,二次侧为400V而不是380V。很多人把这点忽视了。
工厂负荷最大时,地区电网电压在最高点。计算最低电压时,地区电压偏差为-1%,工厂负荷为100%。计算最高电压时,地区电压偏差为+5%,工厂负荷为40%。数据如下:
35 kV 10kV L 380V L 35/10kV T 10/0.4 kV T V Lift V drop Remark
-1 -1 -5 -5 -1 10 -3 100%load
5 -1 -5 -5 -1 10 10.2 40%load
计算如下
δu1=-1+(-1-5-5-1)+5+5=--3
δu2=5+(-1-5-5-1)*40%+5+5=-10.2
这道题求的是最大电压偏差,有的人把它计算成最大正负电压偏差绝对值之和。
另一个有争议的题目是:110/10KV 变电所,两条110KV架空线路进线,线路上有T接的负荷。 选择主接线,要考虑一定的经济性。什么是经济性?没有标准。变电所主接线的选择从来是业主说了算,什么时候由我们做主了?业主说经济就经济,说不经济就不经济。由于考虑经济性,我的做法是,既不要内桥,也不要外桥,采用线路变压器组形式,10kV单母线分段。 这个题目争议较大。
回复
18楼
sorry, my computer only input english. I have pass through this examination. wish everyone lucky. try your best, you
will be successful!
回复
19楼
Thanks
回复
20楼
我也觉得今年民院的要有一些优势了,因为第二天下午的案例分析题是四十选二十五,关于智能建筑和综合布线的就占了一小部分,记得很清楚的是一道关于几层合用一个配线架的题,只要对规范熟悉一点的就可以驾轻就熟的。怎么说呢,反正考试过了,简单容易与否再争论都没有太多的意义了,因为一切都已盖棺定论。
回复
21楼
有几道计算电动机的额定转矩,最小起动转矩、实际负载率、平均起动转矩以及最大飞轮力矩的题,就是把公式套了一下,答案还比较接近答案,可是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计算负荷就觉得公式也套了,可就是跟备选答案还有些差距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