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之前的报道中,北京市提出重点清退7个行业,其中并不包含涂料。很明显,涂料行业是最近才被加入到重点清退的行业清单的。砖瓦、石灰、石材、沥青防水卷材、建筑陶瓷、平板玻璃、铸造、锻造、电镀、家具、涂料、印染——5月16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简称“北京经信委”)主任张伯旭介绍,已确定今年重点调整退出的12个工业污染行业,涂料行业赫然在列。今年内,这12个工业污染行业将合力“贡献”300家污染企业调整退出北京。这一调整退出污染行业的行动与北京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关系紧密。按照《北京市 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要求,2014年北京市计划调整退出300家污染企业。到2016年,工业领域要累计调整退出污染企业1200 家,累计削减工业燃煤200万吨。
今年内,这12个工业污染行业将合力“贡献”300家污染企业调整退出北京。这一调整退出污染行业的行动与北京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关系紧密。按照《北京市 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要求,2014年北京市计划调整退出300家污染企业。到2016年,工业领域要累计调整退出污染企业1200 家,累计削减工业燃煤200万吨。
跟此前的计划相比,需调整退出的目标企业数并没有发生变化;然而,原计划完成的时间点是12月底,现在提前了2个月,到10月底。这意味着,留给这300家污染企业寻找新落脚点、收拾“包裹”的时间仅剩5个月。
毋庸置疑的是,300家污染企业中肯定包括涂料企业。北京经信委没有给出300家污染企业的具体名单,因此我们无法得知其中有多少家涂料企业以及都有哪些涂料企业。事实上北京市也没有制定外迁企业名单。北京将通过何种手段推进污染企业退京的实施?其中又经历了怎样的演进?在京的涂料企业又该何去何从?
不容逃避的是,在环保压力下,北京留给涂料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逼仄。
政策紧逼
事情还得由北京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说起。
近年来,北京雾霾天气屡屡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高企的关注度促使北京相关政府部门开始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动真格”。2011年-2012年,北京市政府 先后印发《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1-2015年大气污染治理措施)》、《2012-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等政策文件,强化空气污染防控 工作。
在这些政策文件的指引下,2012年,北京经信委按照《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结合北京产业情况,印发《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污染工业行业调整、生产工艺和设备退出指导目录(第一批)》。该目录包括十多项涉及 涂料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
2013年,该目录“升级”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污染工业行业调整、生产工艺和设备退出指导目录(2013年本)》。据介绍,“升级”后的目录增加 了20项严于国家标准的内容,目录将一方面引导存量污染企业及早采取措施,主动实施调整转型或退出;一方面将为新上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提供一道“防火 墙”。但有关涂料生产工艺与生产设备的部门没有发生改变。
2013年9月12日,被称为“国十条”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由国务院发布;几乎同时,北京市政府也发布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这成为了北京调整退出污染行业的措施进入实质实施阶段的标志。
《行动计划》要求整治小型污染企业,“对布局不合理、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污染企业”实施综合整治,“到2016年底,累计调整退出建材、化工、铸造、家具制造等行业的小型污染企业1200家;集中整治镇村产业集聚区,到2017年,污染得到有效整治。”
实际上在《行动计划》出台之前北京已经在进行调整退出污染企业的工作。据报道,截止2013年9月底,北京市已调整退出污染企业184家。在行动计划出台 后,北京市加快了速度,2013年调整退出的污染企业共计288家,“超额完成年度调整退出200家污染企业的任务目标”。
直至此时,涂料行业并没有明确出现在《行动计划》当中,288家调整退出的企业涉及建材、化工、家具、铸锻造等11个行业,而建材行业中被清退的主要是水泥企业。
根据《行动计划》的要求,2014年北京市计划调整退出300家污染企业。在4月之前出台的《北京市关于加快退出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工业企业的意 见》,提出重点清退7个行业,包括小水泥、小造纸、小化工、小铸造、小印染、电镀及平板玻璃等。5月,重点清退目标行业扩容至12个,涂料加入其中。
而在时间上也进行了提速。如前文所述,原计划12月底完成调整退出300家污染企业的计划,现在提前到10月底。可以看出北京对于贯彻实施《行动计划》的 迫切心理。如果2014年的任务顺利完成,北京将累计完成588家污染企业的调整退出任务,接近到2016年调整退出1200家污染企业的目标的50%。
小编 了解到,对于北京正在推动的调整退出污染行业的行动,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牛凤瑞表示,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对北京来说,资源环境成本很高;根据首都的发展阶段和功能定位,“三高”企业转移是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