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trat0fj 于 2014-4-8 14:00 编辑 板式楼盖、现浇空心板软件分析对比 ——佳构STRAT与赢X科软件对比 近期有用户反映,赢 X 科软件 ( 以下简称 YJK) 板式楼盖计算与 STRAT 差别很大。并且该软件在推广工程中,会专门提到佳构 STRAT 软件,散布不恰当言论。 差别很大的结果,加上谣言散布,让设计人员无所适从,造成板式楼盖、空心板楼盖设计的混乱!工程师们有疑问,但不知原因在何处,迫切希望我们给出解答。
板式楼盖、现浇空心板软件分析对比
——佳构STRAT与赢X科软件对比
近期有用户反映,赢
X
科软件
(
以下简称
YJK)
板式楼盖计算与
STRAT
差别很大。并且该软件在推广工程中,会专门提到佳构
STRAT
软件,散布不恰当言论。
差别很大的结果,加上谣言散布,让设计人员无所适从,造成板式楼盖、空心板楼盖设计的混乱!工程师们有疑问,但不知原因在何处,迫切希望我们给出解答。
我们也很好奇,真有新技术出现?
STRAT
技术落后了?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必须分析清楚。——很可惜,结果让人大迭眼镜,又是一个荒谬的所谓技术进步!
从
2005
年板式楼盖“受力岛”理论提出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得到成千上万的工程实例验证。在近十年之后,竟然有人“敢”拿一个简化的、漏洞百出模型的结果来质疑攻击,真佩服所谓“无知者无畏”的勇气!
图1、用户反馈情况
图2、用户的实际工程 图3、YJK加腋梁模拟锥形柱帽
一、YJK错误的密肋板模型
据了解,
YJK
对该工程中的锥形柱帽,不是采用变厚度板模拟,而是对暗梁加腋模拟,见图
3
。这是一个根本错误的简化模型:
1)
将
3.6m
宽度的柱帽缩减为
1m
宽的梁加腋,人为降低了柱帽作用;
2)
该工程横向梁是暗梁,应该用板单元模拟,本身就不应该输入梁单元,因为梁板刚度叠加了。
3)
空心板楼盖中“暗梁非梁”是基本概念。暗梁很多情况下不设、或者很弱。这时将无法模拟柱帽。
板式楼盖“受力岛”理论的核心,就是柱帽的关键作用。
STRAT
特别加强柱帽的模拟:网格加密、设柱截面附加梁、边厚度板模拟锥形柱帽。
YJK
软件的这种楔形梁模型,完全缺乏理论依据、缺乏算例支持,是粗糙和不合理的!
二、STRAT与YJK计算精度对比
欲比较两者的精度,最好在这个实际工程基础上进行。虽然
YJK
模型错误,但
STRAT
作为通用软件完全可以建立加腋梁的柱帽。
——但是很遗憾,差别确实非常大!但深入分析表明,这种差别还不是两种模型差异(这还勉强算一个力学问题,很低级的问题),而是
YJK
软件其它的其它错误。
2.1 YJK加腋梁的问题
我们知道,该工程柱帽宽度
1.8m
,
YJK
的加腋梁的加腋长度为
1.4m
。而大板计算剖分长度为
1m
,这样加腋范围内梁需要细分的,而细分之后的就不再是简单加腋了,成为复杂的变截面梁。
YJK
不能正确处理这种加腋细分情况。
下面简单算例说明。一端加腋梁,中分
2
段,跨中作用集中力。
1)
在不细分的情况下,两者结果相同;
2)
在细分的情况下,
STRAT
结果仍然不变,而
YJK
结果错误!
这个算例说明:即使“加腋梁模拟柱帽”是正确的,
YJK
软件也不能胜任其计算!
YJK加腋梁 (左图2段,右图4段加腋错误) STRAT加腋梁 (左2段,右4段)
YJK加腋细分,弯矩差异 STRAT加腋细分,弯矩完全相同
图4、简单加腋梁算例,揭示YJK的错误
三、加腋梁模型误差多大?
工程师们需要搞清楚加腋梁计算柱帽,会产生多大的误差。如前所述,
YJK
软件本身计算加腋梁就有错误,这里只能
STRAT
软件进行对比分析。而
STRAT
作为通用软件,功能远超
YJK
,完全可以实现这种简化的加腋梁模型。为简化条件,计算不考虑地震、风作用。
1) STRAT
经典高精度模型:(见图7)
a)
变厚度板准确模拟锥形柱帽,柱帽剖分加密到。
b)
柱帽剖分加密,采用
4′12
的高密度网格模拟计算柱帽。
c)
用实心平板模拟暗梁,避免暗梁与板的重复计算。
d)
处理柱截面域,避免板柱奇点。
2) STRAT
重复
YJK
加腋梁模型 (见图8)
a)
暗梁用梁单元模拟。
b)
横向梁、边梁均采用变截面梁模拟柱帽。(细分不改变形状,见图8)。
b)
梁格内布置空心板。
表2、STRAT典型模型、加腋梁模型对比
STRAT经典
|
加腋梁
|
||
板弯矩,恒
|
跨中
支座
|
1120.3
-1897.7
|
1048.4
-133.0
|
板弯矩,活
|
跨中
支座
|
28.7
-49.1
|
23.2
-2.8
|
配筋,板
(cm2/m)
|
跨中
支座
|
43.5
31.7
|
40.5
3.8
|
配筋,梁
(cm2)
|
跨中
支座
|
0
0
|
122.8
38.4
|
梁综合配筋(cm2)
|
跨中
|
91.35
|
207.9
|
表3、STRAT典型模型、加腋梁模型,计算钢筋量对比
STRAT经典
|
加腋梁
|
|
梁钢筋量(T)
|
4.285
|
20.061
|
板钢筋量(T)
|
41.972
|
39.795
|
总计钢筋量(T)
|
46.257
|
59.856
|
倍 数
|
1.0
|
1.30
|
结果分析:
1、加腋梁模型,导致显著的计算误差。
1) 板跨中弯矩偏小 (约0.93倍);
2) 内力向暗梁集中,梁跨中弯矩显著增大 (1.8倍),同时配筋显著增大(2.3倍)
3) 柱端弯矩显著偏小,导致“不可思议”的极小柱帽配筋。
2
、加腋梁模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1) 人为增加了1.1m宽、1m高、24m长的并不存在混凝土;
2) 人为降低柱帽作用,导致柱帽配筋偏小。这就使得重力荷载作用下出现裂缝、降低柱帽抗冲切能力。
3) 进一步导致边柱弯矩偏小 (0.83倍),配筋偏小,将影响整体结构的安全。
3
、加腋梁模型,导致钢筋量增加
1) 人为增加暗梁钢筋。
2) 导致结构整体的钢筋量增加(增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