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基础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总结]
shenkaixian461453
2014年01月22日 13:17:56
来自于地基基础
只看楼主

当地基承载力很低,建筑物荷载又很大时,宜采用筏基。沉积土层不均匀,有软弱土的不规则夹层,或者有坚硬的石芽出露,亦或石灰岩层中有不规则溶洞、溶曹时,采用筏基调节不均匀沉降或者跨越溶洞。即使地基土相对较均匀时,对不均匀沉降敏感的结构也常采用筏基。筏基的形式:等厚,局部加厚,上部加肋梁,下部加肋梁。构造要求筏板厚度一般不小于柱网最大跨度的1/20,并不小于200mm,且应按抗冲切验算。设置肋梁时宜取200-400mm。筏基可适当加设悬臂部分以扩大基底面积和调整基底形心与上部荷载重心尽可能一致。悬臂部分宜沿建筑物宽度方向设置。当梁肋不外伸时板挑出长度不宜大于2m。砼不低于c20,垫层100mm厚。钢筋保护层不小于35mm。地下水位以下的地下室底板应考虑抗渗,并进行抗裂度验算。

当地基承载力很低,建筑物荷载又很大时,宜采用筏基。沉积土层不均匀,有软弱土的不规则夹层,或者有坚硬的石芽出露,亦或石灰岩层中有不规则溶洞、溶曹时,采用筏基调节不均匀沉降或者跨越溶洞。即使地基土相对较均匀时,对不均匀沉降敏感的结构也常采用筏基。
筏基的形式:等厚,局部加厚,上部加肋梁,下部加肋梁。
构造要求
筏板厚度一般不小于柱网最大跨度的1/20,并不小于200mm,且应按抗冲切验算。设置肋梁时宜取200-400mm。筏基可适当加设悬臂部分以扩大基底面积和调整基底形心与上部荷载重心尽可能一致。悬臂部分宜沿建筑物宽度方向设置。当梁肋不外伸时板挑出长度不宜大于2m。砼不低于c20,垫层100mm厚。钢筋保护层不小于35mm。地下水位以下的地下室底板应考虑抗渗,并进行抗裂度验算。
筏板配筋率一般在0.5-1.0%为宜。当板厚小于300mm时单层配置,大于300mm时双层布置。受力钢筋最小直径8mm,一般不小于12mm,间距100-200mm;分布钢筋8-10mm,间距200-300mm。筏板配筋除符合计算配筋外,纵横方向支座钢筋尚应有0.15%、0.10%(全部受拉钢筋的1/2-1/3)的配筋率连通;跨中则按实际配筋率全部贯通。双向悬臂挑出但肋梁不外伸时宜在板底放射状布附加钢筋。 平板式筏板柱下板带和跨中板带的底部钢筋应有1/2-1/3全部拉通,且配筋率不应小于0.15%;顶部按实际全部拉通。当板厚小于250mm时分布筋为圆8间距250,板厚大于250mm时分不筋圆10间距200。
计算方法:
1.简化方法 倒梁法和到楼盖法(相对刚度较大);上部结构较柔时可用静力分析法。
2.考虑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方法
2.考虑上部结构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方法
常用简化方法——刚性板方法
当柱荷载相对比较均匀(相邻柱荷载变化不超过20%),柱距相对比较一致(相邻柱距变化不大于20%),若果满足公式:


或者筏基支撑着刚性的上部结构时,筏基可认为是刚性的,基底反力呈直线分布,反力的形心与作用在板上全部荷载的合力作用线相吻合。
将xoy坐标系原点置于板底形心处,则板底反力p(x,y)为:


按求出的基底净反力(不考虑整体弯曲,但在端部1-2开间内将基底反力增加10-20%)。
1.条带法
把筏板划分为相互垂直的条带,条带的分界线就是相邻柱列间的中线。假定各条带为互不影响的独立基础梁,可用倒梁法计算内力。把宽度为b的纵向条带分为柱中心附近宽度为b/2的中心条带和其两侧各b/4宽的两条边缘条带,则可近似的将横截面上总弯矩的67%分配给中心条,其余33%分配给边缘条。对于宽度为a的横向条带亦同样处理。



2.双向板法



如果筏基上柱网在两个方向上的尺寸lx和ly的比值小于2.0,且在柱网单元内不再布置小肋梁,则可将筏基视为承受地基静反力分布荷载作用的双向多跨连续板。基础梁上的荷载按照沿板角45度角分线划分范围,分别由纵梁和横梁 承担荷载分布形式或为三角形,或为梯形。当基础梁的跨度相差不大于10%时,可将峰值为p1的三角形荷载化为0.625p1的均布荷载;将峰值为p2的梯形荷载化为如上图所示的均布荷载。a为lx和ly的较小值。中间梁荷载加倍。基础梁分析方法同条基部分。



筏板按单列和多列连续板,如上图。共可分为五中情况:
1.三边简支,一边固定
2.两对边简支,两对边固定
3.两邻边简支,两邻边固定
4.三边固定,一边简支
5.四边固定
连续板的中间支座共有2种:支座a为边跨中间支座,支座b为中间跨中间支座
可查表得到Mx,My,Ma,Mb。
注意:底板跨中配筋可直接按跨中弯矩确定,支座弯矩应减去一个修正量M0。
所以计算弯矩为:Ma1=Ma-M0;Mb1=Mb-M0。

zhangzhang023
2014年01月22日 14:07:20
2楼
这个是哪里的规范,怎么找啊
回复
fengshang126
2014年03月28日 12:21:50
3楼
能学到好多东西能学到好多东西能学到好多东西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