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nxi0922 于 2013-10-30 15:11 编辑 众所周知,按结构理论次梁是不抗震的,对整体结构的刚度是没有影响的。但是,我们在PKPM中建模的时候却并不是这样的。大家可以做个简单模型,比如弄个几层的6*6跨的框架结构,然后建3个模型(无次梁、仅X向有次梁,仅Y向有次梁),然后进行对比,会不会发现位移角的差距很大?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我们在建立模型的时候,次梁是按主梁输入的,这样就会把框架梁打断,此时,梁刚度放大系数的计算按最小的选择。这样就等于减小了框架梁的刚度放大系数,从而影响结构的刚度。这个是属于PKPM自身的一个BUG,我们也不会去因为这个就按PKPM的次梁去输入,那样会更麻烦。那么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那我们之前做的工程究竟是否安全?或者浪费呢?对于这个,个人认为一般很少有人去管这个,毕竟事情很难完美,一般对于具体工程,因为这个刚度原因造成的误差不会太大,也就选择的给忽略了。当然如果你想做的很完美,那就根据规范,一个一个的修改吧。下面有个附件,结合一些模型探讨了刚度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用。
众所周知,按结构理论次梁是不抗震的,对整体结构的刚度是没有影响的。但是,我们在PKPM中建模的时候却并不是这样的。大家可以做个简单模型,比如弄个几层的6*6跨的框架结构,然后建3个模型(无次梁、仅X向有次梁,仅Y向有次梁),然后进行对比,会不会发现位移角的差距很大?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我们在建立模型的时候,次梁是按主梁输入的,这样就会把框架梁打断,此时,梁刚度放大系数的计算按最小的选择。这样就等于减小了框架梁的刚度放大系数,从而影响结构的刚度。这个是属于PKPM自身的一个BUG,我们也不会去因为这个就按PKPM的次梁去输入,那样会更麻烦。那么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那我们之前做的工程究竟是否安全?或者浪费呢?对于这个,个人认为一般很少有人去管这个,毕竟事情很难完美,一般对于具体工程,因为这个刚度原因造成的误差不会太大,也就选择的给忽略了。当然如果你想做的很完美,那就根据规范,一个一个的修改吧。下面有个附件,结合一些模型探讨了刚度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