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中村改造项目设计历程总结
zcll一定行
2013年10月13日 02:26:30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zhengchong0803 于 2013-10-13 02:32 编辑 第一章:2008 年度——规划阶段一、项目前期阶段1、项目背景:我们公司于 2005 年底正式成立,我进入公司是 2006 年 7 月。从 2006~2008 年,公司可以说是举步维艰,我们建筑专业的总设计师母工只要听说哪里有项目就去哪里捧,带着全体建筑专业的弟兄四处打拼,才慢慢走到今天,建立了一定的品牌和一定的客户圈子。公司开始接触此项目的 2008 年 4 月,正值公司的困难阶段,乃是项目甲方老总主动联系,说是在其他公司看到我们设计的方案,觉得不错。

本帖最后由 zhengchong0803 于 2013-10-13 02:32 编辑


第一章:2008 年度——规划阶段



一、项目前期阶段
1、项目背景:我们公司于 2005 年底正式成立,我进入公司是 2006 年 7 月。从 2006~2008 年,公司可以说是举步维艰,我们建筑专业的总设计师母工只要听说哪里有项目就去哪里捧,带着全体建筑专业的弟兄四处打拼,才慢慢走到今天,建立了一定的品牌和一定的客户圈子。公司开始接触此项目的 2008 年 4 月,正值公司的困难阶段,乃是项目甲方老总主动联系,说是在其他公司看到我们设计的方案,觉得不错。

项目用地较大,总用地面积约 66400.00 ㎡ (约 99.60 亩)。我们公司比较重视这个项目,由母工带领我们先做了两轮方案,而我当时并没有负责这个项目,觉得项目太大,恐力所不及。所以当时是由一名刚刚进入我们公司的工程 师负责项目跟踪,因为他是建筑学专业毕业且有几年的工作经验,大家都觉得应该比较可靠。

2、前期工作:从 2008 年 4 月~2008 年 7 月,母工和其他人都没有插手这个项目,据说在这个阶段,我们公司的工程师就主要负责用 CAD 描甲方找来的户型图,以及按照甲方的意愿调整规划方案,其中有高层方案,多层方案,高层多层组合的方案等等。直到 2008 年 7 月甲方要求更换设计人员。



二、第一轮专项规划阶段
1、甲方背景:项目甲方为某国有企业新成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甲方老总为多年以前通过考试的二级注册建筑师,对设计颇有心得,很有创作的激情。
2、前期成果:从我们母工亲自参与的第一、二轮一直到要求换人时的那一轮,设计方案始终都没有摆脱甲方老总的指导,而甲方老总的设计理念没有别的,就是多摆房子。
3、用地现状:
项目一共有两期用地,我们此时接手的为一期地块。项目场地位于某城市东郊,场地北部为省际公路,总用地面积约 66400.00 平方米 (约 99.60 亩),场地内有 7 栋 7 层的保留建筑,为比较新的住宅楼。



项目基地:


4、项目构思:
(1)项目甲方要求更换设计人员之后,我们母工反思了前期阶段的设计过程,决定好好为他们做一个规划方案。


方案雏形:

(2)然而方案雏形刚刚拿出,连讲解的机会都没有,就被甲方老总否定了,他一心只想要他所指导的方案,觉得那个方案很完美。


甲方老总指导的规划方案:


5、项目跟进
(1)本来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个项目来说,甲方负责提出设计要求,比如说容积率、建筑密度等,设计单位则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作出符合甲方要求的方案。然而对于这个项目而言,我们的身份并不是项目建筑师,而是描图员;甲方也不是甲方,而是项目总建筑师,在项目设计中,指导过问之处深入到户型的门窗位置。这样的身份颠倒几乎贯穿了项目始终,而我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负责这个项目。
(2)从 2008 年 7 月~2008 年 9 月,在项目跟进的过程中,增加了二期地块,二期总用地面积:105200.00 平方米(约 157.80 亩),规划方案是其他设计公司所做。而我的工作无外乎就是把甲方的设计思想落实到图纸上:他今天找来个户型,我就给他描描,明天想挪个位置我又帮他挪挪,经常地想要个文本,就全公司熬夜加班来整。等他差不多满意了,就该报规划了。
(3)终于到了 2008 年 9 月底,我们报了第一轮专项规划。不论是从文本的排版,图框的格式,还是文本的内容,都是我们的甲方一手指导,公司的弟兄负责加班赶工。


第一轮专项规划的总平面图:


(4)规委会专家在审查会议上不出意外的否决了这个规划方案。提出的否决原因一个是规划结构不清晰,另一个是应该取消保留建筑,全部统一规划。好像还有其他的几条,但是那些都不重要了,一句“规划结构不清晰”已经足够包含一切。对于建筑设计师来说,这句话的杀伤力是很大的,不管你有什么样迫不得已的理由,只要是从你手上出去的方案,它就是你的作品。直到如今,面对这样的一个方案,我都仍然感到相当的羞愧,它实在是和现实中的城中村没有什么两样,哪里有什么规划和设计,只不过是乱摆房子而已。
三、第二轮专项规划阶段

1、背景:由于甲方老总的第一轮方案被彻底否定,虽然他仍然对自己的方案很有自信,然而迫于国企内部要求进度的压力,他只好放弃自己的设计,全权交给我们公司进行重新规划。
2、因为项目较大、时间很紧、公司经验有限,所以当时在公司母工的带领下,我们建筑专业几乎所有成员都参与了项目的规划工作。经过将近 3 个星期血拼,终于做出了第二轮报专项规划的文本。


第二轮专项规划的总平面图:


( 此方案是在适当地照顾上一轮方案的基础上所作,既要修改方案以通过专家们的法眼,又要让甲方觉得这个与上一轮的方案差别不大。)


3、2008 年 10 月底,在第二次规委会上,我们的专项规划方案终于得到了通过。
四、2008 年项目工作小结
1、截止到 2008 年 10 月底,虽然项目规划设计几经周折,但总归是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如果我们公司对这个项目的设计至此而止,那么本项目还是可以算一个成功的项目。
2、然而公司却已经签订了本项目一期地块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合同,二期地块规划阶段的设计合同。
3、项目专项规划通过以后就误以为一切顺当了,怎么也没想到后来会演变到不可控制的地步。




第二章:2009 年度——项目一期规划方案调整及施工图推进阶段



一、规划方案调整阶段
1、从 2008 年 10 月通过专项规划至 2009 年 5 月,项目一直没有向前推进,直到 2009 年 5 月中旬,甲方才重新找到我们公司,要求进行项目推进。
2、由于用地内原有建筑的拆迁问题,项目一期部分不能一次改造,必须分区改造,根据用地现状和甲方意愿,划分出一期一区施工图实施的范围,并进行该用地范围内的户型设计及规划方案调整。
3、户型设计:完全不需要建筑设计师,只需要描图人员。甲方找了某些自己钟意的地产项目的户型图,或是干脆自己在坐标纸上设计了户型图,或是自己把几个户型图拼贴成一个一梯四户的单元,我就负责按照甲方的意思把户型图描出来,把户型指标计算出来,并领着公司的弟兄们把户型彩图绘制出来。
4、规划方案调整:甲方根据自己想要提高一期一区容积率和住宅总户数的总体思想,在自己选择和设计的户型的基础上,指导我们:
(1)把原有 17 层住宅替换为 18 层,增加 17 跃 18 的跃层户型方案;
(2)把原来摆一梯两户的地方尽量换成一梯四户;
(3)把原来规划设计时小头朝南的一梯四户住宅统统改成小头沿街,因为觉得那样子立面效果比较好看, 如此等等。
5、设计单位的任务:根据甲方的指导进行描图及相关的指标计算等工作。
6、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
忽视规划条件对容积率、建筑密度、小户型配比、日照标准等的要求,只一味追求提高总建筑面积及住宅总户数。
7、在项目跟进的过程中,我们作为专业的建筑设计人员,及时地发现了这些不符合规划条件的问题,然而要如何向甲方提出问题并保证最终得到解决是一件微妙的事情。我们只能先根据甲方的意愿一次次地进行一整套的方案调整和深化,随时拿出他所需要的工作成果。同时委婉地、旁敲侧击地提出项目设计超出规划条件允许的问题。本来甲方还不以为然,但是经不住我们的一再啰嗦,终于让手下负责与规划局联系的人员打电话向规划局落实,规划局肯定地提出了“项目设计不能超出规划条件”的要求。于是,甲方终于同意:
(1)把 18 层改回 17 层;
(2)取消一定的单元,以满足建筑密度、容积率以及绿地率的要求;
(3)调整相应的户型,以满足小户型配比的要求。

此时一期地块的规划总平面图:



(注:中部红线以北为一期一区施工图的实施范围。)


8、遗留问题
(1)户型及规划方案调整还是甲方指导,在原方案的基础上修修补补;
(2)日照问题被完全忽视,不管怎么提醒甲方都一口咬定没有关系。



免费打赏
zcll一定行
2013年10月13日 02:29:19
2楼

二、施工图准备及绘制阶段
1、经过以上各轮的方案调整,时间已经到 2009 年 10 月中旬,甲方感觉到时间紧迫,急于开工,于是向我们公司催要试桩图及桩基础图。
2、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开始重新绘制建筑图纸,向其他专业提条件,并按照其他专业的要求重新调整建筑条件。到 2009 年 11 月 10 号,结构专业已经计算完毕并给建筑专业返条件。
3、第一次红线变动阶段:2009 年 11 月 13 日,甲方忽然来访,提出项目用地东北侧公路的道路红线发生变动,并拿出变动后的红线图,要求调整方案。虽然户型几乎是沿用以前的,只是增加了一个户型,然而总图、地下室、以及一层部分的商业组合却发生了颠覆性的修改。


修改后的总平面图:

根据这个方案,我们重复了上一阶段的所有工作并且更加深入,到 2009 年 12 月底,结构专业已经出了桩基础图纸。
4、甲方开始商品房预售:2009 年 12 月底~2010 年 1 月初,甲方准备开始商品房预售。 当听说这件事时,我着实捏了一把汗,很多户型不能满足“每套住宅至少有一个居室满足冬至日一小时的日照标准”。为此,我曾经好几次向甲方提出,并将实际的日照分析图发给他们,请他们务必找规划局落实此事。然而项目一再向前推进,直至卖房前夕,我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此事一直是我的心头之病,当听说要卖房之时,我还特意请我们母工向甲方老总落实此事,得到的答案竟然是:“没有关系。”于是甲方热热闹闹地开始商品房预售的工作。



第三章:2010 年度——项目的终结阶段



一、日照分析问题终于引起重视:当甲方已经预售了将近 700 套住宅的时候,规划局的相关负责人终于看到了日照分析的图纸,并强硬地表示:每套住宅都必须满足日照要求。
二、方案修改:
1、当甲方老总终于意识到日照问题的严重性时,他终于急了,此时无论是甲方还是我们都已经骑虎难下。已经预售的户型使规划设计方案的调整相当被动。
2、为了同时满足日照和保留原有户型,我们调整出如下方案:

(虽然项目还是由甲方来进行设计指导,但是实际上我们已经没有其他的方案可以选择了。 )


3、设计人员的更换:我们 2009 年所有工作的付诸流水、调整以后规划布局的混乱不堪、甲方对规划文本以及施工图纸的紧急催逼终于让我的精神接近崩溃的边缘。为此,我已经写好了辞职申请,打算撒手不干,关于职业道德的观念并没有让我动摇,然而个人经济的拮据却让我没有把辞职申请递交上去。但是我却已经无法继续跟踪这个项目了,我当时实在是无法面对这样混乱的规划方案。于是公司同意换另外一位设计师来负责项目,并让从 2009 年 10 月起就一直辅助我跟踪项目的戴树举设计师继续进行辅助工作。
4、在将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我对此项目充耳不闻,以为就此可清净一下,然而公司指派接替我的设计师却认为我们这是一个烂摊子,因此在跟踪项目的过程中心不在焉,导致戴树举设计师压力过大,而我们母工对我们两个的撒手也感到颇为受伤。此时,冷静下来的我为自己的不负责任感到非常过意不去,又主动把项目接手过来。
5、截止到 2010 年 2 月 10 日,我们建筑专业第三次重新完成了所有建筑条件图并提交给其他专业,而结构专业也绘制了一期一区的全部试桩图以及部分桩基础图纸。
6、项目的终结:然而以上的工作已经无法弥补项目工期的延误,到 2010 年 3 月,甲方所属的国企追究项目工期延误的责任,更换了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并与我们公司解除了设计合同。




第四章:项目总结



一、此城中村改造项目从 2008 年 4 月持续到 2010 年 2 月,历时将近 2 年,公司在该项目上投入的人力物力是其他所有项目无法相提并论的,而他最终的失败不论是对公司、对甲方还是对我们这些曾经参与项目设计的设计人员来说都无疑是一次惨痛的教训。

二、项目失败的原因:因小失大。

1、纵观整个项目的设计历程,完全违背了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的基本常识,从拼凑户型开始,再用拼凑的户型去拼凑规划布局。完全无视规划条件、完全无视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基本常识到了可悲的地步。
2、公司领导很早就注意到该项目的违背常理之处,然而却无法及时作出终止合同的决议,导致越陷越深,最终骑虎难下。
3、我个人人微言轻,提出的意见不能及时得到重视而导致公司多做了很多无用的工作,而关于日照问题的严重性虽自知我们设计单位不能说服甲方,却不想其他办法。如果我能够稍微逾越一下自己的职能,在甲方开始商品房预售之前甚至更早之时,主动找规划局负责此项目的同志进行沟通,由规划局的同志来说服甲方,那么结果或许还不致如此。

三、经验教训
1、设计公司应该对某一类项目甲方进行淘汰,不应该因为怕得罪甲方而让设计人员在毫无成效的项目上疲于奔命。此城中村改造项目即使日照的问题能顺利解决,然而在陪甲方进行方案创作及修改的过程中花费的人力物力早已让公司不堪重负。
2、在我将近 4 年的职业生涯中,无论是哪个项目,我从来都没有感到过如此地无能无力,花费过如此多的精力和心血,最后还以如此惨痛的失败收场。对我来说,这样的经历是不忍回首的,然而这样的经验教训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公司,都必须引以为戒。




后记:
虽然本项目以失败而告终,全体参与项目设计人员的所有劳动都付诸流水,然而我个人项目控制的能力却得到了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惨败反而让我相信:以后的职业道路即使再多么的坎坷,也不会有比这个项目更加糟糕的情况发生。之后我便以坚强而平和的心面对工作,即使遇到压力和困难,即使遇到难以说服的甲方,即使遇到项目的颠覆性修改,竟然能够泰然处之,以往内心之中的厌烦情绪竟然不再滋生,这也算是本项目对我所积的一桩功德吧。

另外,我还非常感激当时家中的经济困难,如果不是房租的压力、为给父亲救急而欠下的债务、想要照顾刚刚毕业尚无立足之地的妹妹们的心情像无法逾越的大山一样阻挡在我的面前,我当时一定无法坚持下去,我从来未曾想过会有这样一个项目折磨我到半夜流泪。现在想想,真的是万幸,若是当时一走了之,我将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留下无法抹去的污点,它一定会占据我内心之中的一个角落,让那里永远处于黑暗。而我也将永远感受不到坚持之后的坦然,感受不到其实我不是孤身一人在作战,我属于一个负责任的、相互照顾的建筑设计团队。经过这个项目,我开始认识到,当工作中遇到巨大困难的时候,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非只有死扛和离开公司两种,当你认为身边的同事们可以依靠的时候,他们真的是无比可靠的,而我们公司也并不是一个冷漠的机器,而是由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组成的团体。怎样在团体中快乐地工作,这将是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永恒的课题。

回复
duanyu1218
2013年10月13日 08:55:39
3楼
是楼主原创吗?写的很好。顶!
回复
kuailelingge
2013年10月13日 09:30:01
4楼
写的太好了。楼主是个坚强的人。我遇到和你类似的情况,那种无能无力的心情真是刻骨铭心。
回复
一眼望到黑
2013年10月13日 12:11:56
5楼
必须顶一个,一个因小失大总结很完美
回复
zcll一定行
2013年10月14日 23:02:15
6楼
kuailelingge 发表于 2013-10-13 09:30 写的太好了。楼主是个坚强的人。我遇到和你类似的情况,那种无能无力的心情真是刻骨铭心。希望大家面对挫折可以迎难而上~
回复
sjj515
2013年10月15日 10:49:53
7楼

谢啦,一直弄不清
回复
帝王灬枫
2013年10月16日 12:22:07
8楼
非常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yhy0029
2013年10月17日 11:01:56
9楼
楼主写的非常好,虽然从事的工作不同,但其中的工作方法却是相通的,一些思考也有借鉴的价值
回复
cassiel2
2013年10月17日 16:34:39
10楼
楼主好强大,总结的很好
回复
wuzhu05
2013年10月17日 16:35:37
11楼
身不由己,都这样!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