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结构]请教关于纸结构的结构计算问题,谢谢您!
abingge1992
2013年09月02日 13:18:26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abingge1992 于 2013-9-2 13:18 编辑 首先感谢各位大侠赏脸,打开新人贴!背景:小弟学生一枚,对于结构计算和设计没有什么经验。最近有一个同济的结构赛的题目,现在我不知道怎么进行前期的结构设计、计算,想请教各位大神。结构赛题目的大意(下附原题):用230克的白卡纸设计一个三层结构(地基埋入黄砂中),顶部施加150N荷载,如果结构不倒,再顶部施加加水平荷载30N,如果还不倒,在顶部再加水平冲击荷载20N,如果仍然不倒,顶部位移小者为优。

本帖最后由 abingge1992 于 2013-9-2 13:18 编辑

首先感谢各位大侠赏脸,打开新人贴!



背景:
小弟学生一枚,对于结构计算和设计没有什么经验。
最近有一个同济的结构赛的题目,现在我不知道怎么进行前期的结构设计、计算,想请教各位大
神。



结构赛题目的大意(下附原题)
用230克的白卡纸设计一个三层结构(地基埋入黄砂中),顶部施加150N荷载,如果结构不倒,再顶部施加加水平荷载30N,如果还不倒,在顶部再加水平冲击荷载20N,如果仍然不倒,顶部位移小者为优。

制作模型前要提交计算书,计算的结果和实际的结果更接近者为优。
捕获.JPG



我的设想:
1、确定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有利于对抗水平荷载。
2、确定截面形式为:截面采用箱型空心梁(正放形),有利于手工制作。
3、纸结构的参数:抗弯刚度EI等……这个要查好资料慢慢算,感觉很麻烦的样子,不像钢材可以直接查出来。
4、手算:简化为平面超静定桁架,利用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知识计算顶部水平位移。
5、电算:用SAP2000或者pkpm?
或者不用任何计算,直接买回来,试验几次就知道了。。。




我的问题如果是您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写计算书?
具体包括:
1、选择结构形式的依据?
2、如何确定纸的材料参数,如抗弯刚度?

3、手算的时候可以直接简化成平面结构吗?
4 、纸结构用软件可以计算吗(刚学习了2天)?




结构赛题目的原题:
1. 竞赛题目
地基基础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将导致上部结构开裂、破坏;地基的破坏将导致结构的整体破坏、倒塌。
本赛题是制作一栋带基础的三层建筑结构模型,结构形式任选。在模型上施加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模拟建筑结构实际承受的永久荷载、使用活荷载、风载和地震作用。
1.1 材料及制作工具
(1)主体材料:230克白卡纸、白胶;
(2)制作工具:美工刀、铅笔、直尺、图板、电吹风、水等。
【注】允许参赛者自带工具和模具,但须事先上报组委会。
3.2 尺度要求
模型结构的支承点(露出黄砂面部分)应分布在外径为450mm的范围内,参见附图,每层结构应有楼面板,每层内部应能够放置150×150mm,高120mm的柱体(该柱体不能露出每层建筑外边缘),地面以上结构的总高度为500±5mm,地面以下部分高度小于120mm,结构顶部中央应有不小于200×200mm的加载面,并且有屋面板。
3.3 加载台座
加载台座为一外径为710mm,内径为650mm,深度为160mm的圆形容器,容器内盛有155mm厚的黄砂(干砂)。模型在加载台座平面内居中,模型基础将被埋置在黄砂内(模型安装由参赛队员完成),整个模型露出砂面高度为500±5mm。
加载台侧面有水平力加载装置,由砝码通过拉索和滑轮在模型顶部对模型施加水平荷载。
3.4 加载试验
加载分竖向静力加载、水平向静力加载和水平向冲击加载三部分。先进行竖向静力加载,然后进行水平向静力加载,最后进行水平向冲击加载。
加载开始前,参赛队代表作2分钟模型陈述,
(1)竖向静力加载
将模型居中放置在加载平台上,在柱脚距砂面10mm处用水笔标记沉降控制线,通过加载圆盘加载,最大竖向荷载为150N,分三级加载,每级荷载增量为50N。
加载完成后由裁判检查模型,任何构件的撕裂、断裂、脱胶,结构垮塌、沉降超过10mm都将被判定结构破坏。
(2)水平向静力加载
在竖向静力加载中模型未垮塌,则该模型可进行水平向静力加载。
保持竖向150N静力荷载不变,通过拉索和滑轮施加水平拉力30N,记录结构顶点水平向位移(包括模型倾斜引起的位移)。
加载完成后由裁判检查模型,在水平向加载时出项的任何构件的撕裂、断裂、脱胶(撕裂、断裂、脱胶是指与竖向静力加载时相比增加的部分),结构垮塌、顶点位移超过5mm都将被判定结构破坏。
(3)水平向冲击加载
在水平向静力加载中模型未垮塌,则该模型可进行水平向冲击加载。
保留竖向静力加载150N和水平向静力荷载30N,将20N砝码提至30N砝码面上方约300mm处,突然释放20N砝码,以自由落体方式冲击30N砝码,实现对模型的水平向冲击加载试验。
只有结构整体垮塌才被判定水平向冲击加载失败。
加载结束后,评委代表作2分钟模型点评。
2. 评分规则
本次比赛总分100分,参赛模型得分高者取胜。模型制作完毕后,由工作人员对模型进行型式审查,内容如下:
(a) 模型材料是否完全由组委会提供,如发现任何参赛队自带材料,该队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b) 模型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该模型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型式审查通过的模型,工作人员将按模型重量从低到高以次编号,但不做其他任何记号。
模型重量是指包括基础的整个模型的重量。
2.1 设计制作分(30分)
(1)结构体系(5分)
根据模型结构体系的创新性、合理性,以及实际模型与设计模型是否一致来评分。
(2)计算书(15分)
根据参赛队提交的计算书的格式是否规范、内容是否完整、模型图绘制是否正确、计算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合理进行评分。
(3)模型制作(10分)
根据模型外观和构件、节点剪裁制作工艺评分。
本项分数由评委在模型加载试验前评毕。
2.2 模型表现分(70分)
(1)竖向静力加载表现(20分)
计算方法为:
(2)水平向加载表现(30分)
计算方法为:
(3)水平向冲击加载(20分)
计算方法为:
【注1】 最轻模型重指通过组委会要求的竖向静力加载、水平向静力加载和水平向冲击加载的最轻模型的重量。
【注2】 最小位移指通过水平向冲击加载试验的模型在30N静力荷载和20N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总水平向位移最小值。
【注3】 在竖向静力加载时被判定破坏的模型,只要不发生垮塌,仍然可进行水平向静力加载试验;在竖向静力加载和水平向静力加载时被判定破坏的模型,只要不发生垮塌,仍然可进行水平向冲击加载试验,并按水平向冲击加载试验计分规则计分。
按照总分的高低评出名次,当场宣布。

加载台: 捕获.JPG


2.png 3.png A-A
图2 圆形容器(地基)
【注】:图中加载砝码W1、W2、W3为50N、φ400×75mm、中密度模板;A为30×30mm角钢,长250mm,粘在W1上,用于对模型施加水平荷载,并作为激光位移计测点。

再次表示感谢对新人的关照!

2.png


3.png


捕获.JPG

免费打赏
qiuenci
2013年09月02日 14:55:43
2楼
赛题是制作一栋带基础的三层建筑结构模型
回复
abingge1992
2013年09月02日 15:51:01
3楼


概括得好~
回复
o如梦无痕o
2013年09月02日 15:53:25
4楼
本帖最后由 如梦无痕…… 于 2013-9-2 16:03 编辑

不过我建议用支撑的形式。可以把纸卷起来 做成圆管连接梁柱主体做支撑。
无论水平力还是竖向力都有很好的抵抗作用。
用纸片做剪力墙 我不看好。
红色的地方用卷起来的纸管和梁柱主体连接起来。
只要把连接节点做好 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但是纸片的刚度如何计算 还真是麻烦啊。
回复
ricky110122
2013年09月02日 16:29:33
5楼
新手路过学习
回复
abingge1992
2013年09月02日 20:17:29
6楼


共同学习!哈哈~
回复
abingge1992
2013年09月02日 20:19:23
7楼


仔细想了想,剪力墙确实有些不靠谱~看来我还是太嫩了。谢谢!
回复
abingge1992
2013年09月02日 20:21:43
8楼


关于梁柱的如何节点,有什么建议吗?
回复
山东小徐
2013年09月03日 13:19:36
9楼
做模型我感觉还是做框架的吧
回复
而立之年
2013年09月03日 15:43:38
10楼
刚毕业的时候,单位培训让我们做一个纸质模型。200张A4纸最后放东西的时候:一箱书,没有砝码了就桌子椅子朝上面架,最后结构依然坚挺。告诉你个秘密吧,就做桁架,白纸全部涂上浇水,卷成卷等干了以后那叫一个坚挺,谁试谁知道。卷跟卷之间的连接用小一号的纸卷插入两个卷之间。具体节点的连接,你要好好想想了。
回复
两个苹果
2013年09月03日 16:02:23
11楼
如梦无痕…… 发表于 2013-9-2 15:53 不过我建议用支撑的形式。可以把纸卷起来 做成圆管连接梁柱主体做支撑。无论水平力还是竖向力都有很好的抵 …我也觉得如梦大哥的这种方法很好,剪力墙费材料啊,建议采用单个斜支撑或者K形支撑比较好,因为剪刀支撑不好做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