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关于2006年两道真题真题的解答
shaoyu1979
shaoyu1979 Lv.2
2007年09月11日 21:57:09
只看楼主

1189519045870.JPG

免费打赏
shaoyu1979
2007年09月11日 21:58:34
2楼
网上找到的解为:
回复
shaoyu1979
2007年09月11日 22:01:44
3楼
但个人觉的:Mbl =1.0×(-150)+1.15×300=495 kN•m
这个负号应该不能丢。
另外的一种解的版本为:Mbl =0×(-150)+1.15×300=495 kN•m
我觉得也不是很对。
大家看看到底应该怎样?

回复
shaoyu1979
2007年09月11日 22:03:50
4楼
高层的另外一个题:20.抗震等级为二级的框架结构,其节点核心区的尺寸及配筋如图20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fc=19.1N/mm2),主筋及箍筋分别采用HRB335(fγ=300N/mm2)和HPB235(fyv=210N/mm2),纵筋保护层厚30mm。已知柱的剪跨比大于2。试问,节点核心区箍筋的位置,如下列何项所示时,才最接近且又满足规程中的最低构造要求?

(A)φ10@150 (B) φ10@100 (C)φ8@100 (D)φ8@75

回复
shaoyu1979
2007年09月11日 22:12:48
5楼
网上版本的答案为:
答案:D
解答过程:
高规6.4.10.2,节点核心区配箍特征值取0.1,最小配筋率为0.1×19.1/210=0.009095,经过计算,确实是D最接近。
但是我看到《高规》6.4.10-2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宜符合6.4.3条,查看6.4.3-2.2) 二级框架柱直径不小于10mm,这么看来选B,应该更合适。
但是注意规范用的是 宜 ,是否可以不遵守,所以选D
高手请讨论
回复
gzjed
2007年09月11日 22:53:51
6楼
12题我也有疑惑,见http://co.163.com/forum/content/1769_866790_1.htm,欢迎大家来讨论。
回复
lixihe_2000
2007年09月11日 23:25:44
7楼
应该是:1.2*1.15*[1.2*260+1.3*(390+300)]/(8.4-0.6)+1.2*[25*(8.4-0.6)/2+180]=546.9
回复
lixihe_2000
2007年09月11日 23:30:36
8楼
高规6.4.10.2,节点核心区配箍特征值取0.1,最小配筋率为0.1×16.7(不是19.1)/210=0.00795
回复
firemiao
2007年09月11日 23:33:09
9楼

楼主没把那条规范看完,规范的本意是直径不小于10.。。。时,最大间距可以取150
回复
firemiao
2007年09月11日 23:39:37
10楼
2楼的解肯定是错的,地震荷载没乘分项系数
小弟觉得应该是Mbr =1.0×(-150)+1.15×1.3x300
回复
huanghaijiang
2007年09月12日 08:08:49
11楼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