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力行业设计院设计的电机线都是三相三线电缆而有些冶金院设计的电机线是四线
zhongyan15
zhongyan15 Lv.2
2013年07月01日 22:23:32
只看楼主

对于三项电机的电机线设计为什么电力行业设计院设计的电机线都是三相三线电缆而有些冶金院设计的电机线是三相四线呢。对于有些185电缆是很费银子的。各自设计的依据是什么呢?急切求解答。

对于三项电机的电机线设计为什么电力行业设计院设计的电机线都是三相三线电缆而有些冶金院设计的电机线是三相四线呢。对于有些185电缆是很费银子的。各自设计的依据是什么呢?急切求解答。
免费打赏
muyuyao
2015年11月20日 10:35:49
22楼
本帖最后由 muyuyao 于 2015-11-20 12:14 编辑 风平浪静02 发表于 2015-11-19 16:34 无论单台还是多台,无论是单电源还是多电源,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也都必须各自就近直接接地。如果 …请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多电源变压器时,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也都必须就近直接接地吗???!!!引入配电屏后接地的话,可能存在哪些隐患???!!!GB/T50065-2011 及IEC 60364-1:2005/GB/T 16895.1-2008的最新要求,难道就是“割裂高压,单独看待低压系统的接地问题,必定存在隐患”吗???!!!这些规范的编制者都是不懂装懂吗???!!!
回复
muyuyao
2015年11月20日 10:44:06
23楼
本帖最后由 muyuyao 于 2015-11-20 10:49 编辑 风平浪静02 发表于 2015-11-19 16:34 无论单台还是多台,无论是单电源还是多电源,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也都必须各自就近直接接地。如果 …“GBT 16895.1-2008 低压电气装置 第1部分:基本原则、一般特性评估和定义”也不允许多电源TN系统变压器中性点都就近直接接地!!!请参阅http://bbs.co188.com/thread-8792977-1-1.html请参阅且IEC 60364-1:2005/GB/T 16895.1-2008、GB/T50065-2011规范条文:“多电源系统为以满足电磁兼容性(EMC)要求为唯一目的的TN系统。对一个具有多电源的TN系统,在设计不适当的情况下,一些工作电流就可能通过不期望的路径流通,产生电磁干扰。”!!!
回复
风平浪静02
2015年11月20日 11:14:50
24楼
muyuyao 发表于 2015-11-20 10:44 “GBT 16895.1-2008 低压电气装置 第1部分:基本原则、一般特性评估和定义”也不允许多电源TN系统变压器中 …如果说杂散电流一定是从配电盘下接地返回电源的,而不会从变压器就近接地返回电源,这个还缺乏足够的证据和理论支撑。当高压低压发生互相搭接故障时,高压电是通过变压器就近接地和高压系统对地分布电容返回电源的。而这个电压在低压绕组两端压降很小,不至于对低压系统造成威胁。那么就需要这个接地距离变压器越近越好。首先声明不针对你个人。如果设计这个接地点远离变压器,在配电屏下接地。如果发生高压对低压线路放电事故,你可以说某某标准这样规定的。但是法律会以 GB 50303-2002 条款让你解释。到时候你是无法争辩的。
回复
xiamuzhixin
2015年11月20日 11:33:39
25楼
本帖最后由 xiamuzhixin 于 2015-11-20 15:10 编辑 风平浪静02 发表于 2015-11-20 11:14 如果说杂散电流一定是从配电盘下接地返回电源的,而不会从变压器就近接地返回电源,这个还缺乏足够的证据 …高低压搭接故障是什么,高压碰外壳?另外,就近接地和引入配电盘接地,那段铜排的阻抗很高么?如您所说,割离高压只考虑低压必然是不对的。因为现在高压的对地电容电流越来越大了,假设变电所电阻4欧姆,高压对地电容电流如果为20,在高低压共用地网的情况下,高压侧碰变压器外壳短路会使整个低压系统有一个80的电压抬升,必然是不安全的,但是这个和直接接地还是进配电盘接地的关系并不大。(可采用高压侧和低压侧接地不共网的方案)此外,越来越多的中高压开始采用小电阻接地,高压侧短路电流增大,PE的传导电压也相应增大。只考虑低压,而不管高压侧的接地形式必然存在安全隐患。但是,这和中性点在哪里接地并无关系。中性点就近接地了,配电盘内再做接地,必然会有杂散电流的存在。若有方案能做到变压器中性点就近接地且此后无需在配电盘再次接地,那就近接地并无不可。例如最简单的,变压器出线就是PE和N分开,配电柜内不再对PE和N做连接。那么此时就地中性点接地并无不可。(不考虑这种做法的安全性及增加的投资)最后,变电所虽然在配电柜内PEN分为PE和N,但仍然被认为是采用的TNS供电,是因为那一小段铜排忽略不计,仍将其看成是一个电源点。否则就不存在TNS,而都是TNCS了。在配电盘内接地,也可参考这点,认为仍然是电源点的就地直接接地。当然这些只是个人的想法,为的是方便自己的理解,以及合理解释几本规范间的冲突。
回复
风平浪静02
2015年11月20日 15:23:55
26楼
xiamuzhixin 发表于 2015-11-20 11:33 高低压搭接故障是什么,高压碰外壳?另外,就近接地和引入配电盘接地,那段铜排的阻抗很高么?高压搭接低压故障是指;变压器高低压绕组击穿,高压线坠落在低压线路上,高低压套管小动物短接等等。没有规范认为高低压接地可在同一个接地体上,不按照规范除外。这样不会有高压接地电位抬升影响低压问题。如果不是为了防范高压进入低压系统问题,低压侧中性点完全可以不接地,搞一个 IT 系统不是更安全。什么杂散电流,对地事故统统减小甚至可以忽略。低压中性点接地防雷说肯定不成立。防止中性点位移说也不成立,防止中性点位移是靠中性线维系的。降低低压系统绝缘要求说更不成立,因为低压系统、电器设备的绝缘要求都在500V有效值。所以这个 TT、TN系统的(T),是不得已而为之,它有自己的需要,其他的要借用就借用一下,可不能挪用对不对。如果承认接地是为了防范高压进入低压,就应该靠近变压器最近距离接地,没有任何延长这段距离理由。至于杂散电流,只有通过减少系统以后的非规定路径。比如减少(PEN)线的重复接地,加强系统的绝缘性能等等。
回复
xiamuzhixin
2015年11月20日 16:10:42
27楼
本帖最后由 xiamuzhixin 于 2015-11-20 16:37 编辑 风平浪静02 发表于 2015-11-20 15:23 高压搭接低压故障是指;变压器高低压绕组击穿,高压线坠落在低压线路上,高低压套管小动物短接等等。 …低压侧中性点接地并不是为了防止高压侧的窜入。如果TN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是为了防止高压侧的窜入,那么试问,为何IT系统不需要中性点接地?可见防止高压侧的窜入并不是中性点接地的原因。IEC的标准是强烈建议IT系统不配出中性线(这就在民用上会有一些限制)。有很多原因,举个例子,IT系统一般会采用绝缘检测,当发生一次故障时可以及时排除,以免发生二次故障,而若要对N线做绝缘检测,相对相线难度更大(电流和电压比相线小)。此外IT系统保护设备的投资也较TN系统高。而采用TT系统,则需要配置大量的RCD,投资也是较一般的TN高的。另外,由于国内很多老电网都是按照苏联的做法做的,再要把某些东西做修改,将会是个大工程。(个人认为这个才是主因。)而TN系统中性点接地之后给系统一个地电位,对于设备的对地绝缘强度要求也会相对降低。(或许这也和以前国内制造水平落后有关。)国外对TT和IT系统在民用中应用比较多,而国内还是沿袭旧的做法,对TT和IT很少应用(比如说消防等设备可以采用IT系统,以免喷淋等可能引发的接地故障使消防应急系统断电),或许也是一种旧习难改的体现吧,毕竟要改弦易辙是个巨大的工程。至于我说的,高低压不共网,是指变压器的高压侧:本体外壳,高压柜外壳等,侧重高压侧的保护接地,以及变压器的低压侧:低压侧电源中性点,低压系统PE,低压柜外壳等,侧重低压侧的中性点接地和保护接地。这两个接地分开,地网相距20米以上。这只是对于一个变电所而言,并不是整个电网。(貌似也很少见一个变电所采用两个地网的吧?:L)最后还是那个话题,中性点多点接地存在杂散电流(王厚余老先生的书中说是这事是有不少案例造成开关拒动或者误动的,至于具体如何,我也年轻没见过世面,不好乱说)。按照IEC的规范和国内一些最近规范的说法,就地接地之后再在配电盘内接地,会存在隐患。
回复
陈氏屾人
2015年11月20日 16:45:28
28楼
xiamuzhixin 发表于 2015-11-20 11:33 高低压搭接故障是什么,高压碰外壳?另外,就近接地和引入配电盘接地,那段铜排的阻抗很高么?那么近的两点接地 而且是共用接地,杂散电流回绕地球一圈吗?
回复
xiamuzhixin
2015年11月20日 16:47:00
29楼
本帖最后由 xiamuzhixin 于 2015-11-20 16:50 编辑 陈氏屾人 发表于 2015-11-20 16:45 那么近的两点接地 而且是共用接地,杂散电流回绕地球一圈吗?形成闭环,会产生磁场,这个磁场就会对一些线圈类元件形成干扰,造成误动和拒动。尤其现在的变电所越来越高端,精密仪器也越来越多。另外,我无法准确地证明规范或者权威是错的,那么我就只能服从规范或者权威。
回复
巴亚
2015年11月20日 17:06:42
30楼
回复
红苹果
2015年11月20日 18:35:47
31楼
分低压、高压。。
有些电力设计院在做变电所三相风机配电的时候全部选择5芯线,漏电开关还用4P的。水平很吓人的。。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