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秒杀白领仍人员匮乏因工作晋升空间狭窄
shapher
shapher Lv.2
2013年06月24日 17:25:45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近日,有网友发帖晒出一张建筑工地工人工资单,上面显示,最高的月工资有14000元,最低的也有5000多元。网友戏称,建筑工人高薪秒杀白领。然而,记者在沈阳等地采访发现,建筑工人月薪过万并不罕见,但过万的月薪并没有对青年农民工产生实质的吸引力,建筑工地“后继乏人”现象凸显。  “80后”的小闫是黑龙江人,体型高大、强壮。他初中毕业在沈阳的饭店打工,这会儿赶上饭店、酒店萧条期,小闫的工作格外难找。此前,一家建筑公司来沈阳招工,日薪200元,包吃包住,许多老工友看着这条件直“眼馋”,他却不为所动。

近日,有网友发帖晒出一张建筑工地工人工资单,上面显示,最高的月工资有14000元,最低的也有5000多元。网友戏称,建筑工人高薪秒杀白领。然而,记者在沈阳等地采访发现,建筑工人月薪过万并不罕见,但过万的月薪并没有对青年农民工产生实质的吸引力,建筑工地“后继乏人”现象凸显。
  “80后”的小闫是黑龙江人,体型高大、强壮。他初中毕业在沈阳的饭店打工,这会儿赶上饭店、酒店萧条期,小闫的工作格外难找。此前,一家建筑公司来沈阳招工,日薪200元,包吃包住,许多老工友看着这条件直“眼馋”,他却不为所动。
  “搞建筑,去了就是出大力,一辈子呆在工地,一点希望都没有。”小闫坚定地说。
  据沈阳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建筑行业由于劳动强度大,城市出生的年轻人很少能适应,用工主力一直是外来农民工。据了解,沈阳市建筑行业旺季时职工达到38.8万人,其中农民工36.2万人,占到职工总数的93.3%。而剩余6.7%的管理人员,大多数由“城市人”担任,农民工的上升空间极为有限。
  没有上升空间、没有社会保障、没有归属感,近年来,农民工最集中的建筑行业也开始出现青黄不接的“断档”现象。
  在沈阳浑南新区一处地产项目的在建工地上,近百名农民工中大部分年龄在四五十岁。来自鞍山海城的老工人张兆和告诉记者,虽然大部分熟练工人月收入均在万元左右,但也少有年轻人愿意来工地找活儿。“我儿子也是农民,现在给一家酒店当保安,每月1200多元,还没我这个快60岁的老头儿挣得多呢。但他说出大力的将来没人管养老,说啥也不肯学木匠。”
  有这种想法的不仅仅是年轻农民工。来自丹东凤城农村的瓦工刘义明说,在建筑业干瓦工旺季时一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太累了,还有大量粉尘吸入。他说行内有句话,“干瓦匠30年得少活5年”,他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子承父业。
  据沈阳有关部门统计,建筑行业11个主要工种中,以木工、瓦工的工资最高,多数日薪能达到300元,建筑旺季时更多,对其需求也最大。但是,企业拿出高工资,年轻农民工也少有愿意干这一行的。
  沈阳一家建筑公司的工程监理张东告诉记者,目前工地上来自农村的技工多在四五十岁,有的已经60多岁。他说,这么大年龄的工人做既需要体力又需要技术的活已经不大合适。但建筑行业在年轻人眼里确实“人见人嫌”。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