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在设计中真正体现“强柱弱梁”
凯特你好
2013年06月08日 13:28:00
只看楼主

要在设计中真正实现“强柱弱梁”,已经成为我们关心的大问题。我借用朱炳寅老师的一篇文章,结合我们在实际工程中的操作,分享下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1.弹性计算模型加大了框架梁端负弯矩:内力计算位置位于梁柱交点(在柱截面中心处),而我们抗力验算的却是梁端截面处(柱边),同样如果用PKPM验算裂缝时,内力取值和实际截面位置也不统一,这样导致梁端配筋过大。所以我认为在计算时,如果框架柱较大,应该考虑“刚域”,在验算梁端裂缝时应该取柱边弯矩,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梁端配筋。


要在设计中真正实现“强柱弱梁”,已经成为我们关心的大问题。我借用朱炳寅老师的一篇文章,结合我们在实际工程中的操作,分享下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1.弹性计算模型加大了框架梁端负弯矩:内力计算位置位于梁柱交点(在柱截面中心处),而我们抗力验算的却是梁端截面处(柱边),同样如果用PKPM验算裂缝时,内力取值和实际截面位置也不统一,这样导致梁端配筋过大。所以我认为在计算时,如果框架柱较大,应该考虑“刚域”,在验算梁端裂缝时应该取柱边弯矩,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梁端配筋。
2.梁端底部配筋过大:现在很多人都是把跨中梁底所需的钢筋全部伸入支座,这样就大大超过按强柱弱梁计算所需的梁端配筋量,还谈什么“强柱弱梁”呢。所以实际操作中,当梁底有多排钢筋时,可仅考虑第一排伸入支座(当然应满足计算要求),其它各排钢筋在柱截面外截断(还可以避免节点钢筋太多),GB图集有这样的表示方法。
3.实配钢筋远大于计算值:有些同志在梁配筋时盲目放大,有些能超过20%以上(尤其是梁端),其实这对工程抗震不仅没有好处,而且大大有害,使“强柱弱梁”实现起来很困难。所以建议梁端负配筋实配时不应再放大(其实少配个5%都不要紧,只是审图会提意见),梁端正弯矩钢筋超配比例也要控制。
4.对于楼板的影响,一般程序考虑了刚度放大系数,这样导致梁分配的内力加大了,而配筋时却难以考虑板中钢筋的有利作用,所以导致梁配筋变大。大家可能都知道,在考虑梁刚度放大系数后,梁配筋要比不考虑大不少。这个问题只能通过相应的科学研究解决了。
5.规范上也只有9度时的一级框架,柱弯矩放大系数才考虑梁实配钢筋后的承载力。所以为了实现“强柱弱梁”,我们应该还是要适当放大一点柱配筋。
6.施工时,因为节点处钢筋太多,所以节点处柱箍筋的加密很多时候都难以做到,这个问题我们在设计时应该如何更好地考虑。
以上是本人的一家之言,难免有所缺漏和不足,希望大家能够指出补充下。各位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和经验,自己的见解和在设计中的实际操作方法,也欢迎拿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讨论讨论,肯定能得到更多的宝贵知识。

附上几张未能达到“强柱弱梁”房屋在地震中破坏的照片:
1.jpg

2.jpg

3.jpg

地震破坏的合理形态
4.jpg
因为柱子的失效而倒塌了:
5.jpg

11.jpg
6.jpg

7.jpg
这是一个塑性铰出现在梁端的:
8.jpg

9.jpg

10.jpg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免费打赏
fionatao
2013年06月08日 13:30:33
2楼
我发现一点,柱子破坏,是由于施工柱子上面没加密箍筋。你们仔细看下图片
回复
王子涵
2013年06月08日 13:45:22
3楼
本帖最后由 王子涵 于 2013-6-10 16:05 编辑

柱子验算考虑大震 降低轴压比限值
回复
普雅花
2013年06月08日 17:01:03
4楼
施工上问题不大,就是地震大了。
回复
江南水木
2013年06月09日 09:06:47
5楼
图文并茂 学习了
回复
summermeis
2013年06月09日 09:09:47
6楼
没有严格按照抗震构造措施来,第一张图柱子都失效了,居然没事,厉害啊
回复
三金岛
2013年06月09日 09:19:44
7楼
学到了一些。
回复
天柱
2013年06月09日 09:20:16
8楼
施工上问题不大,就是设计有错误,设计的错误就是软件的错误。软件早就声明了它不担责。:lol
回复
cuee123
2013年06月09日 09:22:21
9楼
施工设计都是有问题的啊
回复
mrmaowei
2013年06月09日 09:31:22
10楼
柱子的箍筋加密都是隐蔽工程,政府也很难监管,靠施工监理自觉了
回复
czzengke456
2013年06月09日 10:10:59
11楼
强柱弱梁在大部分结构中是不存在的。想象一下,你去摇一张普通的桌子,是桌面先坏还是桌腿先坏。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