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接到罗马国际摄影节的邀请去拍摄这座城市并予以展出,于是我决定从蜿蜒流过这座城市的河流为视角来看待城市的变迁。我关于小镇和城市风光的作品大多数都是以完备的游记为基础的,而这次的灵感在于把河流作为城市中的一条街道,从河流的角度观察城市。我常常发现,有一条明确探索路线使我能够发掘这个城市的结构,弄清它与众不同的奥秘,记录它历经沧桑的变化。所以我决定沿着水路穿越罗马,这也给了我一个洞察城市变化,或者说,是20年来意大利风光的变化的机会。天气从一开始就很配合我的拍摄。在十月和十一月,当我拍摄照片时,几乎一直是阴雨天气,就好像单调的河流与天空——这里几乎分辨不出云朵的形状——水与天已连成了一片,无边无际,安静,呈现均匀的灰色。在所有的照片里都能发现这种色彩上的一致。
显然,对于像我这样的人来说,这太让人迷惑了,因为此前,我总是把罗马想象成一个由光与影产生的,能够帮助我们判断建筑体积和道路表面纹理的对比效果的城市。但是眼前这个罗马城,笼罩在潮湿、灰暗的天空下,更像一个北欧的城市,一个在某种程度上我早已熟悉的风景。
在罗马,台伯河让人着迷,让人沉醉,人们无药可救地被它的美丽所吸引。你永远不会两次看到同样的台伯河。只要你踏上了台伯河上的一座桥,你就会迫不及待地想去下一座,去发现一个不同的欣赏角度。在这次调查中,我把台伯河看成一个与城市脉络纵横交错的向量,以创造出一个真实的视觉片段。
我选择了河流在南北分流点之间与罗马外环道路相交的断面,在断面的延伸地带,河流呈现出一种模糊不清的状态,因为河流穿过的是杂乱无章的地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虽然这段河岸非常牢固,却都不像罗马城内处处都用条石加固。继续蜿蜒蟠曲,台伯河穿过了这座“永恒的”城市的坚固构造。当山脉从河岸边沿缓缓升起,与地平线相对,并反射在静止的水面,就像圣安格鲁城堡,或者当罗马城延伸到被鹅卵石覆盖的河边,就像在船型岛的景观,这种场面如此令人陶醉,如此优美以至于你不得不注视着台伯河,尽管有时你不知道究竟该看哪里。起初我并没打算对台伯河投入太多注意力,而将主要注意力放在拍摄随着河流逐渐露出全貌的罗马城的结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台伯河本身成为了我真正的追寻目标。就好像台伯河抢夺了罗马城的光芒,将其赶到了配角的位置上。这座城市现在看起来更像一幅背景,一串河岸线之上的建筑组成的连环画。台伯河已经在旅途的每个阶段展示了其引人入胜的美丽,如此吸引我,以至于罗马城缩小到城市任何一点在河岸线上都可以看到,这是对我的无礼进行的报复。我紧张的为所有的桥拍照,而且把所有的桥都作为拍照地点,生怕让任何机会溜走。
水是一种使人消除疑虑的物质,像是某种停战区或者左纳·弗兰卡,在那里城市的噪声和矛盾都已消逝。在这里有一种永恒的感觉,没有声音的存在,好像时间已经将它的一部分交由空间掌管。这是极其吸引人的。在台伯河沿岸做“全景”拍摄是对过去几个世纪风景画的回顾。这非常有趣,因为我认为如果使用得当并加以限制,纪实摄影搭配以细致的描述语言,将与其他记录方式一样,仍然可以充分描述我们的风景,我们的现实世界。
把台伯河单独作为一处景观描写,难免有隐藏城市标志性的纪念和历史景观之嫌,事实上是夺走了它的“标志”形象。但是隐藏终究是有限的:一些画面仍然是不折不扣的罗马式,它们就是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