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雷的另类声音——防雷接地既不科学又不经济
小羽毛
小羽毛 Lv.5
2013年03月29日 22:26:31
来自于防雷减灾
只看楼主

各位同仁,大家现在都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做法对建筑做防雷设计,国标中做法源于我们小学自然课中的——富兰克林防雷思想,相信大家都已经接受了这种思想。但是,我也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对雷电的数学物理模型比较模糊,下面我上传的附件是一位清华大学物理学教授提出的另类声音,对现在国际电工委员会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的做法予以了大肆批判,有兴趣了解一下。同时可以提出看法。不管文章的观点正不正确,我觉得这篇文章肯定能给我们带了对权威调整的震撼,我们正缺乏这种精神,同时也能加深我们对防雷设计的理解。

各位同仁,大家现在都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做法对建筑做防雷设计,国标中做法源于我们小学自然课中的——富兰克林防雷思想,相信大家都已经接受了这种思想。但是,我也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对雷电的数学物理模型比较模糊,下面我上传的附件是一位清华大学物理学教授提出的另类声音,对现在国际电工委员会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的做法予以了大肆批判,有兴趣了解一下。同时可以提出看法。

不管文章的观点正不正确,我觉得这篇文章肯定能给我们带了对权威调整的震撼,我们正缺乏这种精神,同时也能加深我们对防雷设计的理解。
0947524817d5594dc5b2.pdf
425 KB
立即下载
免费打赏
cooo-zengz
2013年03月29日 23:12:09
2楼
他也没有很好证明了,古建筑为何不被雷击?
回复
dianqipanli
2013年03月30日 05:08:08
3楼
cooo-zengz 发表于 2013-3-29 23:12 他也没有很好证明了,古建筑为何不被雷击?谁说古建筑不被雷击?就连故宫都被雷击过。
回复
小羽毛
2013年03月30日 11:29:42
4楼
dianqipanli 发表于 2013-3-30 05:08 谁说古建筑不被雷击?就连故宫都被雷击过。如果整个混凝土建筑看成一个法拉第等电位体,是不是说,这个法拉利笼子里面即使遭受到雷击也是安全的,并且,建筑如果和大地处于绝缘的话,建筑本身引雷的概率将会大大减少,从而可以减少麦克斯韦电磁场效应带来的损害
回复
小羽毛
2013年03月30日 11:38:01
5楼
这家伙还写了些其他的论文,欧姆定律是以似稳电路为前提的,雷电流是一种速变电磁场,不满足欧姆定律的基本前提, 所以他是,防雷接地电阻、雷电压根本就不能按照我们平时电工学的算法来计算
回复
wboy8759
2013年04月01日 15:19:39
6楼
本帖最后由 wboy8759 于 2013-4-2 21:19 编辑

小的不知天高地厚,也来放一炮!
至少这位名校清华的虞老教授怎么说还是有独立思考勇气的。
但他所说的建筑物绝缘基础防雷、雷电是“速变”电磁能量的观点并无新意,在下不敢苟同。
防雷技术中并没有排斥所谓“速变”的理论,即电工技术中耳熟能详的“瞬变”、“暂态”和电磁感应理论,正是建立在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技术,并不矛盾。防雷技术从来没有把雷电现象看成“稳恒”或“似稳”状态,相反,正是以“变”的观点处理防雷问题的,而是在目前科学认识的局限下,大量运用了“工程近似”的处理方法。
接地电阻也不像他所讲的线性电阻概念,雷电作用下的接地电阻很复杂,是“冲击接地电阻”,工程近似用接地电阻乘以一个经验系数得到,是不可测的。通常说的“接地电阻”只是指“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跟“冲击接地电阻”是两回事。
防雷措施,应当说有两大类方式:主动型防雷和被动型防雷。前者是主动吸引雷电,泄放入地,所谓“疏导”也,而不是被动挨打;后者是绝缘、屏蔽、隔离和附加旁路,所谓“远离”或“隔绝”之理也。
常见的接闪器、防雷接地等设施属于主动型防雷措施;而基础绝缘、等电位连结、避雷器、电涌保护器(SPD)等可归类于被动型防雷措施。
应当是,主动与被动型结合采用,构成“混合型”的防雷措施最为合理和有效。
感觉这位老师对实际电工技术领域接触少了些,得出了一些“歧义”。
哈哈,就算小的瞎说一通吧。
因为这个话题很有趣。
百家争鸣,有助于正本清源。
回复
jasior
2013年04月03日 12:46:01
7楼
学习了,干活之外我们也希望有自己的调研、实验数据和认识。
工作快4年了,想想刚参加工作时很不习惯,什么都是某某规范规定的,明天规范改了,然后我们也得改;
经过一段时间的纠结,现在终于懒懒的习惯以规范为依据了

拜读了虞老师的文章,有一点我是很赞同的,就是现代技术的发展对防雷有更高的要求,毕竟富兰克林避雷针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相当概率的直击雷问题。
另外,第一,我觉得富兰克林避雷针是最简洁最合理的避直击雷方式,这个可以从近百年来的应用上看出来。
第二,绝缘避雷,理论上可行,不过我想造价会更高,并且,现代建筑有那么多电缆、水管、风管,绝缘处理不仅仅是木塔那样简单。我觉得堵不如泄,大树在遇到雷击时就是接地电阻太大,自身泄流不及时,对周围电位差较大的物体产生第二次电击,所以绝缘避雷更危险。
接地电阻方面,看过一些说法,新版雷规好像也放宽松了一点,弱电方面共用接地我们还是用的1欧姆,感觉好小啊,不知道好不好施工。以前在学校做DSP的电路时用的虚拟地,虽然也会遇到电磁干扰,感觉也还好,嗯,这块依然是没有试验不太懂。
看到楼上的兄弟写了好多,我也参与一下,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哈

回复
jasior
2013年04月03日 12:53:37
8楼
框架结构的房子,把结构的钢筋都连起来,就是个大法拉第笼,顶上的相当于暗敷,底下的相当于接地,也不要多费多少钱的,哈哈
回复
binrenhua
2013年04月03日 17:21:46
9楼
学习:)还有好多要学习啊
回复
qsy0
2013年04月08日 08:43:47
10楼
有意思,雷电对大地放电时可是隔着一大段空气的,到哪里找比这好的绝缘材料做屋面、外墙啊?建筑对大地绝缘是不可能了,上下水、电力输送都不不能绝缘传输哦。。对了材料还得是透明的,不能挡了窗户的啊。。。呵呵,这样还不行,下来的雨可是导电的啊,雨水过来了还是有可能招雷,要隔空距雨水于千米之外的材料才行:lol,好东东啊,以后俺的车车就不用换雨刮了。;P
回复
houjiancun163.com
2013年04月18日 23:33:52
11楼
来学习学习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