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下,当一根梁与剪力墙垂直搭接的话(搭接部位在剪力墙中段 ),在剪力墙中要设置暗柱吗? 如果设置的话,是否要按梁宽+2x墙厚? 如果不设置的话,是否需要点铰接?
请问下,当一根梁与剪力墙垂直搭接的话(搭接部位在剪力墙中段 ),在剪力墙中要设置暗柱吗?
如果设置的话,是否要按梁宽+2x墙厚?
如果不设置的话,是否需要点铰接?
12楼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根据 实际的施工情况 可以设置暗柱 也可以不设置 做个铰接 我觉得都可以的 一般设置的暗柱的情况较多
回复
13楼
1、先说刚接和铰接的问题:当墙足够厚能满足梁支座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要求时,可按刚接计算;当墙厚不满足锚固要求时,只能按铰接计算。
2、是否设暗柱的问题:规范明确,设置暗柱的目的是为了抵抗墙平面外的弯矩,所以,按刚接计算时一定得设;按铰接计算时,理论上是没有墙平面外弯矩,可以不设,但实际上铰接梁支座处还是有构造支座钢筋,会产生一定的弯矩,个人建议,对跨度较大的梁(大于4米),最好还是设置暗柱。
个人愚见,请高手继续讨论!:lol
回复
14楼
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常见问题分析(姜学诗著)有提到过,
![](https://fd.co188.com/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1.bmp)
回复
15楼
纯剪的话可以不设置暗柱!但是开间、荷载要是大的话,可以增加暗柱!这个没有谁对谁错,比较灵活
回复
16楼
这个做法高规关于剪力墙的那章的条文有规定;
对于剪力墙是一个方向的惯性矩远大于另一个方向,既平面内刚度远大于平面外刚度,一般此类构件,是一个控制一个方向的承载力,另一个方向的稳定性 。
关于楼主的疑问,其实就是面外梁的梁端弯矩传递到墙平面外的问题,点交接是一种处理措施,但是这个皎不是结构力学里的铰接,而是人为让梁在此处开裂,相当于此处形成塑性铰,然后负弯矩条幅,从而减小传至剪力墙的面外弯矩,这是一个思路,加暗柱,是你不人为造成梁在此处开裂,形成刚接(并不能完全刚接),此时通过设置暗柱来抵抗外面弯矩,并可提高剪力墙延性。
以上是个人观点,不对之处请各位指正。
回复
17楼
最好是避免这种情况 加个大点的柱子比较好 。剪力墙平面外受力不太好 尽量避免。实在避免不了尽量让平面外那一端受力小点 点叫后要加大剪力墙的钢筋 ,不点的话你要保证剪力墙能承受面外的这个弯矩,保证锚固长度等措施
回复
18楼
开间、荷载要是大的话,可以增加暗柱!这个没有谁对谁错,比较灵活
回复
19楼
首选刚接计算 墙厚满足钢筋锚固长度 设置暗柱
次选铰接计算 建议也设置暗柱
回复
20楼
这种情况应该要设暗柱。但我认为不能点铰接,点了铰的话设暗柱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传递到暗柱的弯矩为零那暗柱的纵筋又该怎么确定?
回复
21楼
又仔细看了一下规范条文及条文说明,总结如下几点:1、该条主要解决剪力墙平面外受弯的安全问题。2、量化标准为剪力墙与平面外方向的梁高大于约2倍墙厚的大梁连接时。此时墙肢平面外承受较大的弯矩,应采取措施保证安全。3、对截面较小的梁(注意是截面,其实就是刚度,如果剪力墙四五百厚,平面外搭根梁问题不会大,但像住宅墙厚一般才200,平面外搭一根主梁,明显不妥嘛),可通过支座弯矩调幅或变截面梁实现梁端铰接或半刚接,尽量减小平面外弯矩。4、无论如何处理,梁水平钢筋伸入墙内的水平锚固长度必须满足要求。(这个是重点,基本上这一条能满足,其它几条都不是问题)。另外,这种情况点铰接要慎重,不是所有情况都可以点铰接的,模型要符合实际受力。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