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外墙局部未回填是否会因为地下水受冻导致结构受损?
schatten
schatten Lv.2
2013年02月01日 15:31:41
只看楼主

现已经停工的工地因施工单位组织不利,导致地下室外围有局部没有回填完,最近因为天气的冷暖变化,现未回填区域存水高度已接近地下室底板高度。按设计要求在主体施工到5层后就可以停止降水,现已施工到10层,所以没有要求施工单位再做降水。现在有人提出一个观点:“在回填土没有回填完毕的情况下,就停止抽水,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又遇冬季寒流,地下水结冰。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对基础和挡土墙都有损害,随天气反复变化,冰水反复冻融,会产生墙体爆皮和水平压力。为避免以上情况发生,需对外露冰面进行临时覆盖,覆盖材料用回填土或其他临时材料,厚度1m以上

现已经停工的工地因施工单位组织不利,导致地下室外围有局部没有回填完,最近因为天气的冷暖变化,现未回填区域存水高度已接近地下室底板高度。
按设计要求在主体施工到5层后就可以停止降水,现已施工到10层,所以没有要求施工单位再做降水。
现在有人提出一个观点:“ 在回填土没有回填完毕的情况下,就停止抽水,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又遇冬季寒流,地下水结冰。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对基础和挡土墙都有损害,随天气反复变化,冰水反复冻融,会产生墙体爆皮和水平压力。为避免以上情况发生,需对外露冰面进行临时覆盖,覆盖材料用回填土或其他临时材料,厚度1m以上。”
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
我该怎么面对这样的专家呢?
免费打赏
无间道
2013年02月01日 16:42:26
2楼
“在回填土没有回填完毕的情况下,就停止抽水,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又遇冬季寒流,地下水结冰。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对基础和挡土墙都有损害,随天气反复变化,冰水反复冻融,会产生墙体爆皮和水平压力。为避免以上情况发生,需对外露冰面进行临时覆盖,覆盖材料用回填土或其他临时材料,厚度1m以上。”
上述说法基本上是正确的。
回复
schatten
2013年02月01日 16:56:47
3楼
地下水位。。这个词真的很不准确啊。现场的实际情况是:两万平米地下室(一层),仅仅是局部(且不连通)位置没有回填,最长处25米左右,共计2处。地下室底板P6砼就这么脆弱?哎。。。:L
回复
gdzgzs
2013年02月02日 18:16:53
4楼
P6代表10米的抗渗性能。我不知道冰水什么情况下能反复冻融,就算是吧,水变成冰,体积缩小了,压力是更小的。换言之,冰水反复冻融的过程,最不利的情况其实还是满水的情况,那么,以一般的外墙在施工阶段验算满足,就够了
回复
mjs_2012
2013年02月03日 20:08:56
5楼
够闹心的,把土和冰都挖出来,继续降水。
回复
飞刀
2013年02月04日 08:30:37
6楼
这是个问题,但不是大问题;
把水抽干,回填好即可。。。请同行指正。
回复
会飞的驴子
2013年02月04日 22:05:26
7楼
gdzgzs 发表于 2013-2-2 18:16 P6代表10米的抗渗性能。我不知道冰水什么情况下能反复冻融,就算是吧,水变成冰,体积缩小了,压力是更小的 …水变成冰,体积变小?你初中没毕业吧,这也来瞎说
回复
gdzgzs
2013年02月05日 09:55:20
8楼
在下乃正经的建校毕业,专科文凭。不知这位兄弟何方高人呢。
回复
wva525
2013年02月05日 10:04:40
9楼
咱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1、设计要求5层以后停止降水是因为底板的抗浮考虑,现在已经施工到10层说明结构抗浮没有问题了。2、还可以说明地勘给的地下水位在基础以上,这也就是专家提出以上问题的原因,但冬季是枯水期,地下水位要下降,但你说的未回填基坑都已经结冰了,看来地下水位已经很高了。3、如果已经结冰那就说明冻胀已经开始,再覆盖意义已经不大。4、如果建筑已经封闭,并室内已经采取采暖措施,特别是地下室底板外围部分(可以局部挖开测一下温度)0度以上,应该没有问题基础不会冻胀。5、另外,如果建筑采用桩基础,承台以下的土(主要是结构外围承台)侧面不要约束,这样可以卸掉一部分力。看你的冻深才1米,不会像哈尔滨这种地区冻深达到2米,而且是偶尔寒流到访,应该没什么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放心的话就室内采暖,外围覆盖,我个人不建议采取措施。
回复
xiaojun1410
2013年02月06日 09:24:44
10楼
哥们,甲方的吧
有问题也是施工队、监理的责任,不用太愁
砼表皮确实能冻坏,不过没事,继续回填,盖起来就行
回复
baibinjiegou
2013年02月07日 11:48:23
11楼
gdzgzs 发表于 2013-2-2 18:16 P6代表10米的抗渗性能。我不知道冰水什么情况下能反复冻融,就算是吧,水变成冰,体积缩小了,压力是更小的 …P6是考虑0.6Mpa的水压力,也就是你说的十米抗渗吧,不过这丝毫没有考虑水体积的变化,不知道“冻胀”这个词你听过没,没有的话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