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沉降观测。2 施工准备2.1 材料准备2.1.1 φ18钢筋2.1.2 标准砖240×115×53;2.1.3 预制砼盖板400×400×50:C20,内配φ16@200双向钢筋;2.1.4 水泥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2.1.5 砂:质地坚硬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2.1.6 碎石:粒径10mm~30mm,含泥量应不大于1%,不应用风化石子。
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沉降观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准备
2.1.1 φ18钢筋
2.1.2 标准砖240×115×53;
2.1.3 预制砼盖板400×400×50:C20,内配φ16@200双向钢筋;
2.1.4 水泥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
2.1.5 砂:质地坚硬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
2.1.6 碎石:粒径10mm~30mm,含泥量应不大于1%,不应用风化石子。
2.2 机具准备
2.2.1 DSZ2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一台,需经过检测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2.2.2 FS—光学平板测微器一台,需经过检测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2.2.3 精密因瓦水准标尺两根,圆水泡需校核居中,检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2.2.4 尺垫两个;
2.2.5 水准测量记录簿;
2.2.6 建筑物沉降测量记录表;
2.2.7 钻机一台;
2.3 作业条件
2.3.1 沉降点预埋,浇筑混凝土拆模后及时进行首次测量观测。
2.3.2 应在晴天风力小于3级的情况下测量观测。
2.3.3 避开施工震动较大的时段进行测量观测。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3.1.1 基准点预埋:每个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基准点应埋设在变形区以外的基岩或原状土层上,亦可利用稳固建筑物、构筑物或设立墙上水准点。当条件受到限制时,在变形区内可埋设深层金属水准基点:用钻机钻孔至微风化层,外埋φ180,5mm厚钢管,内用C30砼浇筑,预埋φ18钢筋,用长1m的圆钢,顶部宜打磨成半圆形或馒头形状。基准点四周需用1/2砖砌筑高400mm窨井,外部水泥砂浆粉刷,顶部加盖设有拉环的400×400×50砼预制盖板加以防护;
3.1.2 工作基点预埋: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通视条件较好。如观测项目比较少的工程,也可以不设工作基点,直接利用基准点直接测定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沉降变形。工作基点要求比基准点低,一般只作为施测过程中的转点用,工作基点用C30砼浇筑,中间预埋500mm长φ18圆钢,顶部宜打磨成半圆形或馒头形状。工作基点四周需用1/2砖砌筑400mm高窨井,外部砂浆粉刷,顶部加盖设有拉环的400×400×50砼预制盖板加以保护;
3.1.3 沉降观测点预埋:沉降观测点应埋设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一般按图纸设计埋设)。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不影响建筑物、构筑物的美观和使用。点位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为了确保变形观测点的保存,应在观测点部位用1/2砖砌筑400mm高窨井,顶部加预制盖板加以防护,防止建筑材料等物体击打变形。在柱顶预埋时,宜用φ18圆钢,顶部宜打磨成半圆形或馒头形状,在墙柱侧面预埋时宜用φ18圆钢弯成“ ”形,顶部宜打磨成半圆形或馒头形;
3.2 操作工艺
3.2.1 沉降观测点观测:宜采用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测量,并将所有观测点在现场编号。在平面图上编号。现场编号与图纸编号应一致,要合理设置站点,一个站点可观测多个观测点时应尽量使各测点的前后视距离相等,且视距不得大于50m。测量前先拟好线路,从基准点附近开始设量测站,用阶梯形观测法先将各基准点引测到工作基点,再由工作基点对各观测点进行观测。最后再回到基准点,形成闭合路线,往返各测一次。放尺人员要确保标尺圆水泡居中,由于放尺人员呼吸、风力影响,放尺宜用两根1m长PVC管,斜支撑住标尺,保证在测量观测时,标尺不前后左右摇摆,影响观测读数,最终影响观测精度;
3.2.2 用精密水准仪和因瓦水准标尺进行沉降观测时,一个测点上的读数程序为1)后视读基本分划2)前视读基本分划3)前视读辅助分划4)后视读辅助分划。同一点上基本分划与辅助分划读数之差与基辅分划常数(30550)的差不能超过0.3mm,两点间的基本分划算得的高差应与辅助算得的高差之差不能超过0.4mm,最后取两个高差的平均值;
3.2.3 沉降观测要求人员配备:指挥一人,记录计算一人,放尺两人。现场观测要求逐点复核,在确认观测记录计算无误后,再进行下一个点的测量;
3.2.4 数据记录:沉降观测的各项记录,应记明观测时的气象和楼层层数情况,及时如实记录测量数字,字迹要求工整清楚,记录人员做到不漏记、不错记,不重复记录,观测人员在观测过程中,做到认真仔细,报数大声准确,记录人员边记边将数据重复报给测量报数人,避免听错记错;
3.2.5 内业计算:测量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记录,进行复算,计算在规定的表格上进行。填写原始数据时,严防转抄错误,填好沉降表格后应换人员进行复核,计算内容包括各沉降点的水准标高值、两点之间的高差值。本次观测与上次观测沉降值累计沉降值。相邻基准点高差中的误差,每站高差中误差、闭合差中的误差,计算中,做到步步有校核,校核应由其他人校核。完成一栋或一项工作观测后根据沉降结果及时绘制出沉降曲线图做竣工存档资料;
4 质量标准
4.1 因仪器自身精度程度、观测人员的分辨能力的限制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在测量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需采取一定措施加以避免或减少。主要措施是:在一个测站上尽量保持前后视距离相等,消除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之间的微小的交角,同时消除水准面地球曲率对高差测定的影响,测量后应进行闭合计算,对测量成果进行修正;
4.2 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的点位应稳定,测量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应稳定。观测时环境要求基本一致,观测线路程序和方法基本要稳定,观测时要清除观测点杂物、锈等;
4.3 测量计算精确度取值:根据沉降观测一般要求,标高精确到0.01mm,沉降值精确到0.01mm;
5 施工注意事项
5.1沉降观测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采用相同的图形(观察路线)和观察方法;
(2) 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
(3) 固定观测人员;
(4) 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5.2 调焦镜及目镜调节、目标视觉不能存在明显的晃动现象。每次观测前除检验圆水准器、十字丝位置的正确性、自动安平水准仪补偿器灵敏度等项目外,必须正确进行水平面与视准面高角的检验。水准尺必须牢固无损,尺底板不应有松动,尺的中线与尺底成垂直,尺面不能有弯曲。水准尺圆水准器不符合要求不能使用。
5.3 沉降观测中,仪器的出入箱及安放应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仪器安置后,必须有人看护,一切操作均应手轻、心细、稳重,定平螺旋后尽量保持等高。仪器迁站时各部位应旋紧,脚架合拢后,置仪器于胸前,一手携脚架于肋下,一手紧握基座,稳定行走。
5.4 仪器箱上严禁坐人,仪器严禁非操作人员调用。
5.5 观测周期以及间隔时间一定要准确,按时施测。
6 成品保护
6.1现场基准点、工作基点、沉降点必须砌筑窨井加盖保护,严禁建筑材料等物体击打。窨井内不得随意丢垃圾,及建筑材料、杂物。基准点、工作基点、沉降点附近严禁堆放建筑材料。
7 安全环保措施
7.1 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环境意识教育,严格遵守公司关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规定。
7.2 基准点、工作基点、沉降点埋设做到外观美观,砌筑、粉刷必须按要求平整、光洁。窨井底面应高出井外地面不低于50mm,且井垫根部应有φ40出水孔,以便排水。
7.3 窨井盖上设钢筋环拉手,便于观测时掀盖、覆盖。窨井盖一定要观测一个掀一个,观测完及时覆盖,确保行人安全及“三点”的保护。
7.4 观测时,应避开塔吊吊钩、吊物,保证施测人员及测量仪器的安全。
8 质量记录
8.1 沉降观测竣工资料
8.2 垂直位移成果表
8.3 观测点平面位置图
8.4 位移速率时间与位移量曲线图
8.5 楼层增高层数与位置曲线图
8.6 相邻沉降点影响曲线图
8.7 变形分析报告
8.8 测量施工记录
[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2-12-10 21:1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