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建筑智能化的网友请进,欢迎加入讨论!
oneway168
oneway168 Lv.3
2007年08月05日 16:04:57
只看楼主

网易电气为从事相关行业的网友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但是经常观顾论坛,不免发现一些问题。如:1、论坛中贴子数量多而且内容繁杂,给人的感觉就一个字“乱”! 现今由于建筑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许多弱电子系统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甚至出现相互熔合的趋势,在一个行业做得久了,必然会从一个专业接触到其它的弱电专业。但是从“智能建筑”的角度来看,它作为设计者、建设者提供给业主的一件商品,只在乎最终的使用效果,而不在乎内部的智能系统是由若干子系统机械组合还是有机集成。

网易电气为从事相关行业的网友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但是经常观顾论坛,不免发现一些问题。

如:
1、论坛中贴子数量多而且内容繁杂,给人的感觉就一个字“乱”!
现今由于建筑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许多弱电子系统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甚至出现相互熔合的趋势,在一个行业做得久了,必然会从一个专业接触到其它的弱电专业。但是从“智能建筑”的角度来看,它作为设计者、建设者提供给业主的一件商品,只在乎最终的使用效果,而不在乎内部的智能系统是由若干子系统机械组合还是有机集成。
论坛的贴子多当然是好事,说明网友交流的热情高涨,但是多而无序,反而无益于学习和交流。
建议网站管理员可否将以往发表在电气频道中的论坛贴子,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例如,可以在每个热闹版块中增设用于方便初学者的基础知识版块,还可以在各版块中将以往的精华贴加以链接。这样,在同一个版块中,始终进行精华贴的动态更新,既能有效地资源共享,又可避免浪费读者精力。

2、从电气主页的电气样本版面看,“安全防范”独立于“智能建筑”之外,智能建筑”版块只包含了楼宇自控和其它几个弱电系统。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是智能建筑的弱电子系统之一,会不会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误导?毕竟,曾经出现过谈智能建筑言必提综合布线的情况。当然,安防是个大行业,内容庞杂,国家专门出台了国标级别的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安全防范技术本身是个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性应用科技术。中科院自动化所的陈龙研究员是安防行业的专家,他曾在慧聪撰文提出要以安防带动智能化产业发展的观点。

以上是闲来无事,给网站找的一些事。

关于建筑智能化方面的话题,前沿技术、发展趋势、运维经验等范围不限,欢迎网友们各抒己见,有什么感触、心得等,都可以聊一聊!

对有益于读者的贴子,积分奖励!
免费打赏
oneway168
2007年08月08日 20:31:20
2楼
这个分是不是只能一个人得呀?我是想多一些人参与,积分多给一些人.
回复
oneway168
2007年08月08日 20:35:59
3楼
刚才是试了一下,发现给多少分都可以的。不过我目前的积分一次最多只能送出100分。

好象只有人看,没有人说话呀!是不是话题太大了,不知道说什么?不过我的原意就是要从事电气智能方面的网友互相交流,欢迎大家讨论。
回复
oneway168
2007年08月08日 20:43:11
4楼
没有人说话,自己顶一下! 请游客留下脚印。。。
回复
dz5688
2007年08月10日 20:33:15
5楼
1、 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建筑智能化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环境越来越高的需求,以及影响建筑智能化的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构成了推动建筑智能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可以把它们分别称为:起始阶段、普及阶段和发展阶段。
1.起始阶段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一个安全、高效和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同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满足人们这些需要提供了技术基础。
   这一时期智能建筑主要针对是一些涉外的酒店等高档公共建筑和特殊需要的工业建筑,其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主要是从国外引进的。这个时候人们对建筑智能化的理解主要包括:在建筑内设置程控交换机系统和有线电视系统等通信系统将电话、有线电视等接到建筑中来,为建筑内用户提供通信手段;在建筑内设置广播、计算机网络等系统,为建筑内用户提供必要的现代化办公设备;同时利用计算机对建筑中机电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设置火灾报警系统和安防系统为建筑和其中人员提供保护手段等。这时建筑中各个系统是独立的,相互没有联系。
   这个阶段建筑智能化普及程度不高,主要是产品供应商、设计单位以及业内专家推动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政府的主要管理文件是《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
   2.普及阶段
   在九十年代中期房地产开发热潮中,房地产开发商,在还没有完全弄清智能建筑内涵的时候,发现了智能建筑这个标签的商业价值,于是“智能建筑”、“5A建筑”、甚至“7A建筑”的名词出现在他们促销广告中。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建筑迅速在中国推广起来,在九十年代后期沿海一带新建的高层建筑几乎全都自称是智能建筑,并迅速向西部扩展。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累计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各类智能建筑已近两千多项。可以说这个时期房地产开发商是建筑智能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从技术方面上除了在建筑中设置上述各种系统以外,主要是强调对建筑中各个系统进行系统集成和广泛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应该说把综合布线这样一种布线方式技术的引入,曾使人们对智能建筑的概念产生某些紊乱,把综合布线当作智能建筑的主要内容。但它确实吸引了一大批通信网络和IT行业的公司进入智能建筑领域,促进了信息技术行业对智能建筑发展的关注。同时由于综合布线系统对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的模块化结构,在建筑内部为语音和数据的传输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加强了信息技术与建筑功能的结合,对智能建筑的发展和普及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所谓系统集成就是将建筑各个子系统集成在一个统一的操作平台上,实现各系统的信息融合,协调各个系统的运行,以发挥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的信息共享,可以提升智能化系统的性能。但追求智能建筑一体化集成,不仅难度很大,而且增加了智能化系统的投资。因此业内主要观点是应以楼宇自控系统为主的系统集成、和利用开放标准进行系统集成。
   这一时期政府有关部门也加强了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管理,在2000年建设部出台了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同年信息产业部颁布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公安部也加强了对火灾报警系统和安防系统的管理。建设部还在1997年颁布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了承担智能建筑设计和系统集成的必须具备必要的资格。2001年建设部在87号令《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设立了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将建筑中计算机管理系统工程;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保安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工程;智能卡系统工程;通讯系统工程;卫星及共用电视系统工程;车库管理系统工程;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广播系统工程;会议系统工程;视频点播系统工程;智能化小区综合物业管理系统工程;可视会议系统工程;大屏幕显示系统工程;智能灯光、音响控制系统工程;火灾报警系统工程;计算机机房工程等18项内容统一为建筑智能化工程,纳入施工资质管理。
   3.发展阶段
   中国对智能建筑的最大贡献是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在上世纪末在中国开展的住宅小区建设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住宅小区应用信息技术主要是为住户提供先进的管理手段,安全的居住环境和便捷的通信娱乐工具。这和以公共建筑如酒店、写字楼、医院、体育馆等为主的智能大厦有很大的不同,住宅小区智能化正是信息化社会,人们改变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体现。 推动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的主角是电信运行商,他们试图通过投资建设一个到达各家各户的宽带网络,为生活和工作在这些建筑内的人们提供各种人们需要的智能化信息服务业务,用户通过这个网络接受和传送各种语音、数据和视频信号,满足人们信息交流、安全保障、环境监测和物业管理的需要。以此网络开展各种增值服务如:安防报警、紧急呼救、远程抄表、电子商务、网上娱乐、视频点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以及其他各种数据传输和通信业务等,并以这些增值服务来回收投资。
   目前虽然还有人对这种发展建筑智能化的思路持怀疑态度,但这并不影响“宽带网”成为电信行业、建筑智能化行业,乃至房地产行业最热门的话题。更重要的是他将会改变人们进行建筑智能化建设的技术路线和运作模式,也许这标志着智能化已经突破一般意义上的建筑范畴,而逐渐延伸至整个城市、整个社会中应用。
  建设部住宅产业促进中心于1999年底颁布了《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稿),导则计划用5年时间,组织实施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示范工程,以此带动和促进我国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以适应21世纪现代居住生活的需要。信息产业部于2001年出台了《关于开放用户驻地网运营市场试点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开放宽带用户驻地网运营市场的框架意见》。将在13个城市首先开展宽带用户驻地网运营市场开放、管理试点工作。摸索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技术标准,进而在全国推广,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宽带建设。虽然文件将宽带驻地网运营定义为基础电信业务,但也规定了宽带用户驻地网运营许可证的发放将比照增值业务许可证的发放方式来管理。这些文件是目前对住宅小区智能化进行管理的主要文件。
2、 中国建筑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在新的世纪信息技术将会迅猛发展,作为信息技术产物的建筑智能化系统也会发生深刻变化。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管理方式也必然相应进行调整。这都将进一步促进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变革和发展,这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技术的进步将会改变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体系结构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建筑中各种智能化系统无非是各种服务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的工具。当今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技术基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都在迅速发展中,其中通信技术的发展更为明显,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以及作为信息载体的智能卡技术已深入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建筑智能化也应该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这些技术来解决智能建筑中的问题,把这些技术作为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
   目前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构筑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并以此为建筑和建筑中的人们提供过去需要多个系统提供的服务;并且这个信息平台及其相应的服务可以从一栋建筑扩展到整个社区乃至整个城市。按此技术路线,建筑智能化系统将成为这个社会化信息平台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建筑智能化系统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也将成为这个信息平台的一种服务功能。因此随着技术的进步,过去那种根据不同服务功能构成各种不同系统的体系结构将会发生根本改变,这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还可以避免重复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回复
dz5688
2007年08月10日 20:34:34
6楼
2.管理制度的变革将会消除建筑智能化系统发展的障碍
   在过去制约建筑智能化系统成为统一系统是原有管理制度的不适应,建筑智能化工程涉及到公安、消防、电信、广电和建设等多个行政主管部门,过去那种层层审批,一件事多个部门管理的管理模式已严重制约智能建筑的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这一障碍将逐步得到消除。根据“职权一致”和“权责一致”的原则,国务院要求一件事只能由一个部门负责管理,如:产品质量管理按照《产品质量法》和国家质监总局5号令规定由国家质监总局管理、工程设计和施工安装资质管理按照《建筑法》和《建筑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由建设部负责;而与建筑智能化系统相关的业务如通信、消防、安防等则分别由信息产业部、公安部消防局、公安部技防办等管理。同时管理的手段将从控制市场准入、行政审批转为制订技术标准、规范市场公正竞争。
   这种管理方式的变革有利于把建筑智能化系统作为统一的系统来实施,更为重要的是这将促进建筑智能化系统各项业务的发展,如公安部在放弃对安防产品质量监督和工程管理的同时,将大力发展安防报警服务业。可以预见消防服务业、物业管理服务业、电信及其增值服务业等都也将得到长足发展,这也必将促进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发展。
   3.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功能、作用和服务模式需要重新认识和调整
   从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起初建筑智能化系统主要作为建筑和机电设备的一部分,以满足对建筑及其机电设备管理的需要;后来建筑智能化系统用来全面提升建筑的形象和提高建筑的服务、管理及安全功能;最后建筑智能化系统已经成为一个营运系统,为建筑内的人们提供各种增值服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制度的变革,这种认识会不断得到强化,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建筑智能化系统会成为一种基础设施,为生活和工作在建筑中的人们提供安防报警、消防报警、物业管理、远程抄表、电子商务、网上娱乐、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视频点播、信息查询、通讯交流等增值业务,成为一个具有投资价值服务系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除了需要对建筑智能化系统重新认识以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投资、建设、运行和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建立起一套社会化服务体系,从而满足不同的服务需求,降低智能化设施维护管理成本,提高建筑智能化系统价值。
回复
dz5688
2007年08月10日 20:36:39
7楼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智能化建筑已呈现出风起云涌的浪潮,它的的发展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随着企业和智能化住宅小区需求的凸现,智能化建筑当前面临新的发展契机,由于智能化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国家对智能化建筑的发展一直都给于政策上的鼓励。近年来,为了解决企业和住宅小区的安全防范问题,建设部、公安部两部先后签署下达了多种相关文件,以强化企业和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安全防范设施。

从2000年起,我们国家就开始实施《科技创安》工程,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的内容,就是使企业和住宅小区的《安全与安宁》,以科技手段强化企业和住宅小区的安全防范设施建设。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袭击中国,为减少因接触而感染的概率,政府部门号召人们尽量不出门,此时,智能化数字信息帮了人们的大忙,人在家里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上观看新闻、网上购物、网上学习甚至网上开会、办公。而相关社区则在原来的安防设施基础上,建立了防御“非典”的社区安防网络。并且基本上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报警。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次SARS疫情,强化了人们对智能化信息的深刻认识,这对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疑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缘,北京市政府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口号,而科技则是一个重要的内涵。在运动场馆和运动员居住的环境智能化方面,智能化建筑必然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重要的环节。

智能化建筑系统的功能
智能化建筑系统的主要内涵是其相关内容和服务的信息化、图象的传输和存储、数据的存储和处理等等。就智能化建筑系统来说,一个完整的智能化建筑系统主要包括门禁、报警和监控三大部分。

从产品的角度讲:应具备防盗报警系统、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报警系统、保安人员巡更报警系统、GPS车辆报警管理系统和110报警联网传输系统等等。这些子系统可以是单独设置、独立运行,也可以由中央控制室集中进行监控,还可以与其他综合系统进行集成和集中监控。

防盗报警系统分为周界防卫、建筑物区域内防卫、单位企业空旷区域内防卫、单位企业内实物设备器材防卫等等。系统的前端设备为各种类别的报警传感器或探测器;系统的终端是显示/控制/通信设备,它可应用独立的报警控制器,也可采用采用报警中心控制台控制。不论采用什么方式控制,均必须对设防区域的非法入侵进行实时、可靠和正确无误的复核和报警。漏报警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误报警应该降低到可以接受的限度。考虑到值勤人员容易受到作案者的武力威胁与抢劫,智能化建筑系统应设置紧急报警按钮并留有与110报警中心联网的接口。

智能化建筑系统中的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常规应用于建筑物内的主要公共场所和重要部位进行实时监控、录象和报警时的图象复核。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的前端是各种摄象机、视频检测报警器和相关附属设备;系统的终端设备是显示/记录/控制设备,常规采用独立的监控中心控制台或监控报警中心控制台。安全防范用的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常规应与防盗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联动,由中央控制室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独立运行的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画面显示能任意编程、自动或手动切换,画面上必须具备摄象机的编号、地址、时间、日期等信息显示,并能自动将现场画面切换到指定的监视器上显示,对重要的监控画面应能长时间录象。这类系统应具备紧急报警按钮和留有110报警中心联网的通信接口。

出入口控制报警系统是采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对人(或物)的进、出,实施放行、拒绝、记录和报警等操作的一种自动化系统。这种操作系统常规有出入口目标识别系统、出入口信息管理系统、出入口控制执行机构等三个部分组成。系统的前端设备为各类出入口目标识别装置和门锁开启闭合执行机构;传输方式采用专线或网络传输;系统的终端设备是显示/控制/通信设备,常规采用独立的门禁控制器,也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各门禁控制器实施集中监控。出入口控制报警系统常规要与防盗报警系统、闭路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和消防系统联动,才能有效地实现安全防范。出入口目标识别系统可分为对人的认别和对物的认别。以对人的识别为例,可分为生物特征系统和编码标识别系统两类。

一个完整的智能化建筑系统,常规还包括安保人员巡更报警系统,访客报警系统以及其他安全防范系统。巡更报警系统通过预先编制的保安巡逻软件,应用通行卡读出器对保安人员巡逻的运动状态(是否准时,遵守顺序等)进行监督,作出记录,并对意外情况及时报警。访客报警系统是使居住在大楼内的人员与访客能双向通话或可视通话,大楼内居住的人员可对大楼内的入口门或单元门实施遥控开启或关闭,当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及时向保安中心报警。

其他智能化建筑系统是根据特殊的安全防范管理工作的需要而设置的。如GPS车辆报警管理系统和110报警联网传输系统,还必须对车库(或停车场等)内车辆通行道路口实施出入控制、监视、行车信号指示以及停车计费等综合管理;另外如重要仓库的安全防范系统,必须对建筑物内的重要仓储库,进行有效的出入口控制、防盗、监视控制和管理等等。

回复
dz5688
2007年08月10日 20:37:17
8楼
智能化建筑系统软件的设计要求
在组建智能化建筑系统时,必须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总线和接口,软件、硬件也必须采用开放式模块化结构,使得整个智能化建筑系统互换性和互操作性好,系统的的标准化程度高,以方便与诸多类别的虚拟仪器相关部件兼容,并且方便修改、更新和升级换代。软件的设计必须达到如下要求:

1、 软件的设计应具有高质量的可靠性;

2、 软件的设计应具有高质量的效率;

3、 软件应保持不同平台和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可移植性,不同测试接口之间最大兼容及互换性和不同测试系统之间的通用性。

上述软件的设计不仅有高的要求,而且在设计时必须应用如下关键技术:
(1)、为保证不同平台和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可移植性,必须采用符合VPP(VXIplug&play)规范软件的开发环境。

(2)、采用虚拟仪器软件VISA软件的结构技术,保证不同测试接口之间最大的兼容性及互换性。

(3)采用VPP(VXIplug&play)规范软件的驱动程序结构,保证仪器驱动程序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及通用性。

(4)、应用开放数据库ODBC互联技术及SQL数据库查询语言,保证软件的通用性。

(5)、应用模块软件结构的设计方法,提高系统软件的灵活性、移植性和可维护性能,以降低系统的复杂性能。

智能化建筑系统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建筑系统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的腾飞已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智能化建筑系统与计算机之间的界限正逐步消失,没有智能化建筑系统社会就会显得不安宁,世界科学技术的前进和发展就会受之影响。智能化建筑系统的测量技术必须依据国家安全标准和相关规范的方法正确执行,并以相关的规定标准极限参数作为依据。

随智能化建筑系统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更趋向复杂,由此同时的结果诞生的自动测试系统(Automatic Test System)给智能化建筑系统的发展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自动测试系统技术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检测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颖技术,近半个世纪以来,自动测试系统技术与数字化安防技术的结合发展演变经历了三个时期:

(a)、组合总装配化时期:把多种不同功能的程序控制器与多种不同功能的输入输出电路组合总装配成一体的智能化控制测试系统。这种智能化控制测试系统的开发设计制造成本较高,维护困难,在智能化建筑控制系统的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b)、标准化接口测试时期:这类智能化建筑控制测试系统应用专门的接口按需要实施测试功能的改变,它不仅组建方便,且使用灵活,性能优良,所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c)、PC(Personal Computer Based Instrument)微机测试时期:应用微机与通信技术组合而成的“虚拟仪器”智能化控制测试技术,给智能化建筑控制系统的腾飞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对智能化建筑测试控制技术的理论、应用方法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虚拟仪器安防测试技术》终将成为智能化建筑系统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回复
dz5688
2007年08月10日 20:38:49
9楼
本文从建筑电气专业角度出发,介绍了现代建筑的智能化状况,讨论了智能大厦的接地系统问题,同时着重介绍了体现现代建筑智能化的安防方面。
【关键词】智能建筑 楼宇自动化系统 统一接地体 监测系统 报警系统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建筑的智能化也越来越深入,无论是大厦的整体布线系统,大厦的接地系统和安防系统,也越来越完善地发展起来,本文主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对于现代的智能化建筑做以简单的介绍。
一、智能化建筑的楼宇自动化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是运用计算机数据处理、自动测量及控制技术,对智能建筑内的各种分散的机电设备、消防和保安设备装置进行自动控制和统一管理,充分体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这一智能建筑的最新控制理念及节约能源,提高工效的目的。
(一)楼宇自动化系统将实现如下主要功能:
1.中央空调系统的监控管理
(1)监视控制整个大厦的空调系统(包括:风机盘管控制、冷热水泵旁通控制、冷却水塔进水控制等);
(2)通过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度和流量测量、自动计算出空调系统的冷负荷,并在楼宇自动化系统的CRT上显示;(3)根据实际的冷负荷通过空调冷冻水机组带的群控装置来决定冷冻水机组的启停数,以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4)测量并自动控制冷冻水系统供/回水总管的差压,维持系统要求的差压值;
(5)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的联锁控制,当一台冷冻水泵发生故障时,自动投入备用水泵;
(6)监控空调系统的如下设备:空调柜机、风机盘管、新风机组、排风机(含正压风机)、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集水器、冷冻水膨胀水箱。
2.给排水系统的监控管理
(1)楼宇自动化系统将监控给排水系统的所有水泵的运行状态。
(2)楼宇自动化系统将对给排水系统的设备运行时间、状态、水量、压力值进行记录。
(3)当水泵出现故障时,楼宇自动化系统会通过联锁控制备用泵自动投入运行。
(4)监控给排水系统的如下设备:生活给水泵、消防给水泵、自动喷淋泵、稳压水泵、排污泵、屋顶水池、地下水池、污水池、给排水监控。
3.供配电监控系统 变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可靠供电是智能大厦安全使用的保证。因此,智能大厦的控制中心要控制、监视、记录供电系统的运行情况,主要包括:
(1)高压系统:进线与蹭联络断路器状态控制监测、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变压器温度及故障状态显示与报警;
(2)低压系统:进线与联络断路器状态控制监测、电压、电流、功率因数、重要输出支路断路状态监控、故障情况显示、报警;
(3)直流系统:交流电源主进线断路器控制、直流输出、电压、电流及故障状态显示报警;
(4)发电机系统:发电机启动、供电、主断路器状态、电压、电流、频率、转速、油箱位高低、水温等显示、故障报警、断路器状态控制;
(5)照明系统:根据大厦内的使用功能、分成不同的区域照明,如办公室照明、走廊照明、大厦立面照明、航空障碍灯照明、室外环境照明等,按照时间顺序及使用需要,由中央监控系统控制开、关状态,故障显示。如图3所示。 4.保安自动化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将监控保安系统的如下设备:门禁系统、闭路电视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巡更系统。
5.能量管理楼宇自动化系统将对整个大楼的用水量、用电量进行计量累计。
6.各类参数超限时,进行声光报警
二、智能化建筑的接地系统研究
1.防雷接地:智能建筑多属于一级负荷,应按一级防雷建筑物的保护措施设计,接闪器采用针带组合接闪器,避雷带采用25×4(mm)镀锌扁钢在屋顶组成≤10×10(m)的网格,该网格与屋面金属构件作电气连接,与大楼柱头钢筋作电气连接,引下线利用柱头中钢筋,圈梁钢筋,楼层钢筋与防雷系统连接,外墙面所有金属构件也应与防雷系统连接,柱头钢筋与接地体连接,组成具有多层屏蔽的笼形防雷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防止雷击损坏楼内设备,而且还能防止外来的电磁干扰。 各类防雷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一般应根据落雷时的反击条件来确定。防雷装置如与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合用一个总的接地网时,接地电阻应符合其最小值要求。
2.安全保护接地:在智能化楼宇内,要求安全保护接地的设备非常多,有强电设备,弱电设备,以及一些非带电导电设备与构件,均必须采取安全保护接地措施。当没有做安全保护接地的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时,其外壳有可能带电。如果人体触及此电气设备的外壳就可能被电击伤或造成生命危险。
3.直流接地:在一幢智能化楼宇内,包含有大量的计算机,通讯设备和带有电脑的大楼自动化设备。在这些电子设备在进行输入信息,传输信息,转换能量,放大信号,逻辑动作,输出信息等一系列过程中都是通过微电位或微电流快速进行,且设备之间常要通过互联网络进行工作。因此为了使其准确性高,稳定性好,除了需有一个稳定的供电电源外,还必须具备一个稳定的基准电位。可采用较大截面的绝缘铜芯线作为引线,一端直接与基准电位连接,另一端供电子设备直流接地。该引线不宜与PE线连接,严禁与N线连接。
4.屏蔽接地与防静电接地:在智能化楼宇内,电磁兼容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避免所用设备的机能障碍,避免甚至会出现的设备损坏,构成布线系统的设备应当能够防止内部自身传导和外来干扰。这些干扰的产生或者是因为导线之间的耦合现象,或者是因为电容效应或电感效应。其主要来源是超高电压,大功率幅射电磁场,自然雷击和静电放电。这些现象会对设计用来发送或接收很高传输频率的设备产生很大的干扰。因此对这些设备及其布线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免受来自各种方面的干扰。屏蔽及其正确接地是防止电磁干扰的最佳保护方法。可将设备外壳与PE线连接;导线的屏蔽接地要求屏蔽管路两端与PE线可靠连接;室内屏蔽也应多点与PE线可靠连接。
三、智能化建筑的监测和报警系统
1.报警主机采用由松本先天下科技公司生产的K604可编程报警控制主机。K-604可编程报警控制主机采用最先进的微处理技术作为控制核心,集成度高,可靠性好,本系统具有多种参数可编程和多种灵活接口,使产品用途更广泛,质量更可靠。可用数字通讯方式和报警中心相连,支持多种通讯格式:ADEMCO4+2、C&K的CFSK*、CONTACTID*等。
2.该主机的特点是稳定性强,价格便宜。
3.周界红外探测器采用对射探头
4.有线门磁使用MS01型
5.玻璃破碎探测器
若玻璃受外力敲击震动或破碎,探测器即立刻报警。
6.幕帘式探头
7.烟感探头
该探头为消防安防装置,若房中因火灾发生的烟雾浓度达到一定系数时,便立即报警。
8.煤气探头
若室内煤气发生泄露,当煤气在爆炸极限的1/4以下时立即报警。
9.红外探头
利用红外探测原理进行探测报警,为家居安防的第三重保障,若有人非法进入别墅,便立即报警。
10.紧急按钮
若有非法之徒入室打劫或住户突发急病时,可立即按动紧急按钮,报警主机立即无条件报警。
以上笔者从智能化建筑的各个角度给予读者介绍,当然,对于一个真正智能化的大厦建筑,无论是智能化的大厦还是住宅小区,体现其智能化的也不仅仅是这三个方面,但是希望读者通过本篇,可以对于智能化的建筑有一个比较简单的了解和认识。
回复
oneway168
2007年08月11日 19:00:50
10楼
感谢dz5688热心提供智能化发展方面的知识!

关于建筑智能化,我觉得国人对它的认识有些极端。从“智能建筑”这个概念上来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人就疯狂炒作,你说3A,他提5A。要么纯粹不了解,认为是非常神秘的事情,要么过度简单化,认为只要大楼里面安装了某种弱电设备或单项系统,就认为是智能化了,先进得不得了。

然而实际上建筑智能化并不在于安装了多少子系统,而在于真正能够达到的实际效果!关于这个问题,千家网文章---警惕中国建筑节能“短板”http://www.qianjiaba.com/html/2007-08/2956.html,可以让人在智能热背景下进行一点冷思考。
回复
oneway168
2007年08月11日 19:07:08
11楼
这篇文章我干脆把它贴过来吧,时间长了可能会被更新掉的.

警惕中国建筑节能“短板”
[日期:2007-08-01]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洛涛 [字体:大 中 小]

随着政府部门的全力推广和国家住宅节能标准的提高,整个建筑设计行业、建筑技术设备研发及生产行业以及地产开发行业都开始高度关注建筑节能。
房地产市场上,也有很多项目把节能技术的应用作为卖点。一方面,节能技术和产品成为热点,全国各地有越来越多的节能技术设备展应运而生。另一方面,有些开发商的楼盘无论节能效果如何,凡应用部分节能技术的均试图冠以“节能住宅”、“生态住宅”、“高科技住宅”、“智能化住宅”、“环保住宅”等时髦名称。
但是,国家号召节能是为了实现住宅整体降低能耗,强调的是节能的结果,而不是缺乏针对性、过度地使用节能技术和产品。单项或部分的使用节能技术未必能实现节能效果。在节能技术的运用方面,开发商的楼盘设计存在很大误区。

节能产品的堆集与“短板”理论

“技术永远只是手段,节能效果才是真正的目的。”5+1五合国际集团总顾问刘力博士近日向记者表示,节能产品的堆集不一定能达到节能效果。很多开发商采用了某几项节能设备和技术,提高了成本,也提高了售价,把这些单项技术作为楼盘的卖点推销给消费者。虽然这些单项技术都具有较好的节能作用,但在未经过住宅的整体模拟设计和配套使用情况下,住宅的舒适度指标和整体节能效果很可能没有提高。
用“短板”理论可以最好地解释住宅的节能技术运用与效果。当我们用许多条木板拼装成一个水桶,这个水桶能装多少水只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而不是最长的那块板。
刘力告诉记者,中国住宅能耗高主要是因为存在很多的节能薄弱环节,也就是“短板”。有些开发商所炫耀的某些单项节能技术就是那些“长板”,一套住宅无论采用了多少块“长板”,如果未经过整体的配套设计,只要存在一块“短板”,节能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前功尽弃。例如,很多住宅采用了双层中空低辐射玻璃,这样的门窗产品比普通的玻璃门窗节能效果确有增加,但这样的玻璃必须和外遮阳系统配套使用,否则节能效果会大打折扣。有些项目的门窗采用断桥铝合金窗框,这样高档次的门窗如果不同外墙保温配套设计,则会产生负面的效果。
如果外墙保温效果较差,高档门窗的保温效果反而高于墙体,而墙体的“冷桥” 又不做处理,冷凝水会结在墙内,冬天经过几次冻融,住宅维护结构寿命大大下降。普通住宅的最大“冷桥”并不是门窗,而是其他一些部位,比如阳台板都是楼板配筋挑出,并未做上下保温处理。这样导致热量损失严重的巨大冷桥无人关注。
冷桥:建筑围护结构中的一些部位,在室内外温差的作用下,形成热流相对密集、内表面温度较低的区域。这些部位成为传热较多的桥梁,故称为热桥(thermalbridges),有时又可称为冷桥(coldbridges)

不求最贵也不求最好更不求最多

5+1五合国际集团副总卢求告诉记者,中国住宅市场上,成套使用欧洲先进住宅科技并实现两个目标的只有四个先驱:北京锋尚、北京MOMA、南京朗诗、南京锋尚。这两个目标就是通过整体设计实现了高舒适度和低能耗。
“低能耗不是惟一的目标,片面的追求节能没有意义。”卢求表示,高舒适度主要体现在热工环境、空气质量、声环境和光环境四个方面。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说,叫做一年四季“恒温恒湿”,正如北京锋尚的广告词所说:“告别空调暖气时代”。
节能方面的特点在于有明确的节能指标。普通的住宅每平米能耗约为30至40瓦,北京锋尚成为中国第一个低能耗住宅,运行三年来,每年每平方米的能耗费用(包括采暖、制冷、新风)为30元。
而南京锋尚在节能方面更上一个台阶,通过合理的配套设计,每平方米的能耗降为七瓦,已经达到了微能耗。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集热器提供能源补充,最终实现了三个方面的零能耗:冬季采暖、夏季制冷、基本公共照明,成为中国第一个零能耗住宅。
卢求告诉记者,这四个项目中,5+1五合国际集团与境外合作方参与了其中三个项目的设计。节能设计技术体系中最重要部分是进行整体的生态节能模拟计算。每个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不同、户型面积大小不同、南北或东西朝向不同,计算结果也是完全不同。根据模拟结果合理的选用适用技术和设备是第二个重要环节。而对单项技术和设备,既不要求最贵,也不要求最好,更不要求最多,相互匹配与消灭“短板”才是最重要的原则。

消费者应警惕节能炒作

刘力表示,目前的住宅节能市场非常火爆,但开发商在推销自己的住宅时,多把单项节能技术的应用作为卖点,强调的是这些单项技术和设备的节能指标,而回避住宅的整体节能效果。任何一个电器都需标明耗能指标,比如一个电吹风800瓦,微波炉350瓦,国外的住宅节能等级也分为A、B、C、D几档。一个真正节能的住宅应给出明确的整体能耗数据。
卢求认为,消费者购房时注意不要被那些具体的单项节能卖点所迷惑,只需关注两个问题:第一是舒适度的提高。无论采用了多少种先进的技术设备,住宅的舒适程度究竟提高了多少,最简单的一个标准就是是否做到了恒温恒湿,以及具有足够的新风。第二是究竟节能效果如何。最关键的数据就是整套住宅的能耗指标,是否做到低能耗,微能耗或零能耗。如果这两方面的指标都没有达到或无法出具,只能说明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都是多余的摆设和炒作的道具。消费者不应过于关注售楼处里所展示的那些节能新产品,而忽略了所买房产的整体性能。没必要关注那些“长板”,没有“短板”才是货真价实的节能住宅。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