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看混凝土书本,有个困惑关于调幅的原理。 大家都知道,次梁按照弹性方法设计较为浪费,也就是算出来一定的M下承受的P比较小,所以考虑塑性调幅。 我们对梁端进行调幅,比如10-15%左右,也就是减小了梁端的负弯矩,增大了跨中的正弯矩。现在出现疑惑了。 如果说,弹性方法算出来的负弯矩较大,不利于节点配筋,适当减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为什么跨中的正弯矩要相应增大?这样的增大岂不是比弹性设计出来较为保守的配筋更大?
最近翻看混凝土书本,有个困惑关于调幅的原理。
大家都知道,次梁按照弹性方法设计较为浪费,也就是算出来一定的M下承受的P比较小,所以考虑塑性调幅。
我们对梁端进行调幅,比如10-15%左右,也就是减小了梁端的负弯矩,增大了跨中的正弯矩。现在出现疑惑了。
如果说,弹性方法算出来的负弯矩较大,不利于节点配筋,适当减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为什么跨中的正弯矩要相应增大?这样的增大岂不是比弹性设计出来较为保守的配筋更大?
对于这个问题,我暂时这样思考:第一,要保证一个力的平衡,也就是简支梁梁端弯矩减小,但是跨中还是要叠加均布荷载产生的弯矩。第二,塑性铰我们希望出现在梁端,所以跨中正M增大,梁端负M减小。
不知道我思考的对不对?
可以只增大梁端的负弯矩,不增大跨中的正弯矩嘛?
32楼
不错,学习了
回复
33楼
这些书里不都说了吗?塑性内力重分布结构力学也有。
回复
34楼
针对楼主提出的内容,个人有以下想法,纯属个人理解,希望共同交流。
(1)无论调幅不调幅,必须满足静力平衡条件,支座弯矩连线中点值与跨中弯矩之和必定为ql2/8,这应该是结构力学的内容;
(2)为保证主梁受力安全,次梁一般按简支梁计算,不存在调幅;
(3)对于次梁,并不是结构抗侧力或抗震构件,次梁方向其实是与框架抗震方向垂直的;
(4)调幅法是极限设计法的一个实用方法,对于施工,也是考虑到支座负弯矩钢筋绑扎困难,容易造成节点混凝土浇筑困难;
(5)对与采用调幅设计的梁,虽然跨中弯矩增加,但两端负弯矩降低,且降低幅度几乎是正弯矩的2倍,因此,肯定更省钢筋。
回复
35楼
顺便再说一句,你按简支计算就是人为的调幅了。
回复
36楼
还是那句话啊 ,什么是次梁,什么是主梁?调幅和这个有关系么?
回复
37楼
地震时偶然的现象,不是必然的现象!当未来地震之前是按框架梁来考虑。不比调幅,并且和梁柱锚固没有直接关系,地震来时,是板来作为协调。并且梁板共同作用。没必要调幅!你调幅之后,连梁刚度还要放大,不矛盾吗??
回复
38楼
回复
39楼
鼓掌!
回复
40楼
可以看看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
回复
4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