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G101-1非框架梁下部纵筋锚固长度12d疑问
zjsxwjm
zjsxwjm Lv.2
2007年06月29日 22:19:33
只看楼主

1、既然是纵向受拉钢筋是否还要满足250mm的锚固长度?2、混凝土结构规范中,当计算中需要充分利用下部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或抗拉强度,锚固长度由设计者进行变更,问题是受弯梁下部纵筋已经受拉,就承担了抗拉强度,前面所说的充分利用抗拉强度是什么意思?

1、既然是纵向受拉钢筋是否还要满足250mm的锚固长度?
2、混凝土结构规范中,当计算中需要充分利用下部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或抗拉强度,锚固长度由设计者进行变更,问题是受弯梁下部纵筋已经受拉,就承担了抗拉强度,前面所说的充分利用抗拉强度是什么意思?
免费打赏
zhouxiam
2007年07月01日 12:04:23
2楼
1、既然是纵向受拉钢筋是否还要满足250mm的锚固长度?
我的看法是: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0.2.2条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和连续梁简支端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其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锚固长度las(图10.2.2)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 当V≤0.7ftbh0时,lam≥5d
⑵当V﹥0.7ftbh0时,带肋钢筋 lam≥12d,光面钢筋 lam≥15d
此处,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
如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锚固长度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应采取在钢筋上加焊锚固钢板或将钢筋端部焊接在梁端预埋件上等有效锚固措施。
支承在砌体结构上的钢筋混凝土独立梁,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s范围内应配置不少于两个箍筋,其直径不宜小于纵向受力钢筋最大直径的0.25倍,间距不宜大于纵向受力钢筋最小直径的10倍;当采取机械锚固措施时,箍筋间距尚不宜大于纵向受力钢筋最小直径的5倍。
注:对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及以下的简支梁和连续梁的简支端,当距支座边1.5h范围内作用有集中荷载,且V>0.7ftbh0时,对带肋钢筋宜采取附加锚固措施,或取锚固长度las≥15d.

回复
zjsxwjm
2007年07月01日 21:44:07
3楼
谢谢你的回复,可我还是不理解。特别是第二个问题,希望有详细的解释,谢谢了!
回复
gyf01410
2007年07月02日 09:09:49
4楼
理解规范,搞清楚公式的来龙去脉。
回复
whmtl
2007年07月02日 09:32:07
5楼
03G101-1非框架梁下部纵筋锚固长度12d疑问
非框架梁下部纵筋应理为不是受拉钢筋,如按刚结则是受压,就是按铰接端部弯矩为0,也没有拉力的
回复
zjsxwjm
2007年07月02日 10:01:35
6楼
梁 下部纵向钢筋应是受拉钢筋,他只是在受压区锚固,什么叫利用钢筋的充分抗压和抗拉?
回复
whmtl
2007年07月02日 11:54:22
7楼

梁下部也不一定就是受拉钢筋,支座处是负弯矩,下部反而是受压筋
回复
zjsxwjm
2007年07月02日 21:08:56
8楼
在03G101-1图集中,如果在计算中需要充分利用下部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或抗拉强度时,非框架梁 的下部带肋纵向钢筋锚固长度就不能为12d,
我想问的是,既然梁下部支座边是受压,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要充分利用纵向钢筋的抗拉强度?(充分利用抗压强度还是有可能的。)
回复
huanghaijiang
2007年07月03日 08:43:17
9楼
对,支座与跨中恰恰相反
回复
zhzhf107
2007年07月03日 14:20:27
10楼
首先,你要理解,下部纵向钢筋的角部钢筋必须要拉通或在支座下部锚入,按图集要求。所谓充分利用纵向钢筋的抗拉强度,那你得先去看懂钢筋变弯包络图,才能理充分利用纵向钢筋的抗拉强度
回复
kongzhongluoye
2007年07月03日 17:21:54
11楼
考虑产生塑性绞后的内力重分布,支座负筋底部钢筋受拉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