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我怎么用轴压比估算柱截面
江南9527
江南9527 Lv.8
2004年09月27日 17:09:33
只看楼主

你帖子没有任何实质性东西,我现在教你,你下次注意,级别都是军士长的还搞这样的小儿科的事情。 -----结构区管sxj20289558一.用轴压比估算柱截面1、估算公式:Ac>=Nc/(a*fc) 其中:a----轴压比(一级0.7、二级0.8、三级0.9,短柱减0.05)    fc---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Nc---估算柱轴力设计值 2、柱轴力设计值:Nc=1.25CβN 其中:N---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轴力标准值(已包含活载)

你帖子没有任何实质性东西,我现在教你,你下次注意,级别都是军士长的还搞这样的小儿科的事情。
-----结构区管sxj20289558

一.用轴压比估算柱截面
1、估算公式:Ac>=Nc/(a*fc)
其中:a----轴压比(一级0.7、二级0.8、三级0.9,短柱减0.05)
   fc---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Nc---估算柱轴力设计值
2、柱轴力设计值:Nc=1.25CβN
其中:N---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轴力标准值(已包含活载)
   β---水平力作用对柱轴力的放大系数
     七度抗震:β=1.05、八度抗震:β=1.10
   C---中柱C=1、边柱C=1.1、角柱C=1.2
3、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轴力标准值:N=nAq
其中:n---柱承受楼层数
   A---柱子从属面积
   q---竖向荷载标准值(已包含活载)
框架结构:10~12(轻质砖)、12~14(机制砖)
     框剪结构:12~14(轻质砖)、14~16(机制砖)
     筒体、剪力墙结构:15~18
     单位:KN/(M*M)
4、适用范围
  轴压比控制小偏心受压或轴心受压柱的破坏,因此适用于高层建筑中的底部楼层柱截面的估算。
二.柱配筋
框架柱的配筋率一般都很低,电算结果往往是构造配筋即可。按柱的构造配筋率0.8%配筋,只相当于定额指标的1/2~1/3,有经验的设计人是不会采用的。因为受地震作用的框架柱,尤其是角柱和大开间、大进深的边柱,一般均处于双向偏心受压状态,而电算程序则是按两个方向分别为单向偏心受压的平面框架计算配筋,结果往往导致配筋不足。
笔者建议:框架柱配筋的调整可做以下几项:
1) 应选择最不利的方向进行框架计算,也可两个方向均进行计算后比较各柱的配筋,取其教大值,并采用对称配筋。
2) 调整柱单边钢筋的最小根数:柱宽<=450mm时3根,450 <柱宽<=750mm时4根,750mm<柱<=900mm时5根。(注意:柱单边配筋率不小于0.2%)
3) 将框架柱的配筋放大1.2~1.6倍。其中角柱放大大些(不小于1.4倍),边柱次之,中柱放小些(1.2倍)
4) 由于多层框架时电算常不考虑温度应力和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当多层框架水平尺寸和垂直尺寸较大以及地基软弱土层较厚或地基土层不均匀时,再适当放大一点框架柱的配筋也是可以理解的,具体放大多少,就要由设计人的经验决定
5) 框架柱的箍筋形式应选菱形或井字形,以增强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柱箍筋直径宜增加2mm

--------sxj20289558


我的博客有更多的精华资料下载地址,欢迎大家的到来:
http://blog.sina.com.cn/yidongfengxiong


[ 本帖最后由 sxj20289558 于 2009-8-20 18:20 编辑 ]
免费打赏
morgain
2004年10月23日 21:27:36
12楼
我认为在估算柱截面上不必花太多时间。在交互输入数据时,全楼可只定义一个柱截面。根据程序试算的结果,再增加柱截面类型、决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柱变断面的层数。使用的程序是PKPM,我的做法是:
1、梁截面尺寸应调整大致合理后再确定柱断面。在最终确定柱断面之前,柱的偏心可暂时不理会,按中对中输入。
2、结构层有几层就定义几个标准层。相同层修改采用层间编辑的功能。
3、根据试算结果,定下混凝土强度等级变化和柱变断面的楼层,柱截面从下往上调整。
4、调整柱截面时,层间编辑应包括柱变化以上所有的楼层。建议调整一次就试算一次。
5、梁柱截面的确定不能只看是否超筋、轴压比是否满足,还要检查配筋面积。必要的话,试配一些梁柱的实配钢筋。
6、根据受荷面积,复核几根典型柱轴力是否在经验值范围内。
回复
zzmayh
2004年10月26日 14:53:01
13楼
呵呵,这里高手好多阿!
总结得很好;
回复
wujianwen
2004年11月01日 15:09:44
14楼
有点意思~
回复
lxmw
2004年12月20日 13:18:54
15楼
柱的截面确定(经验):靠轴压比来控制,一般柱只考虑轴力
柱受的压力N=1.5X柱的承受面积X层数
估算柱的面积A=N/(a*fc)
其中:a----轴压比(一级0.7、二级0.8、三级0.9,短柱减0.05)
   fc---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N---估算柱轴力设计值
回复
海阔天空0
2004年12月24日 16:54:22
16楼
楼上各位说的都是一种方法,但更重要的是结合结构受力形式。加上经验进行估算。如果缺乏经验,可以参考有关类似图纸的取值,在软件计算后进行调整。
回复
qpb918
2004年12月25日 11:00:29
17楼
比书本上的清楚点
回复
yy-1120
2004年12月26日 12:32:52
18楼
同意morgain 的做法,我们院现在也是这种做法!
回复
yy-1120
2004年12月26日 12:34:46
19楼
同意morgain 的做法,我们院现在也是这种做法!
回复
jhh1013
2004年12月26日 12:47:21
20楼
说的都很好
回复
jianzhu3
2004年12月31日 22:12:02
21楼
在这里真是学到好知识啊。 感谢各位拉哈哈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