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疑问
pangfeng2003
2007年06月28日 18:52:43
来自于道路工程
只看楼主

新版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第8.09条~8.10:计算沥青路面结构层层底拉应力时,计算层以下各层的模量应采用(8.0.9)式计算其模量设计值;计算层及以上各层模量应采用(8.0.10)式。而条文解释中又说,计算层以上的模量用均值减二倍均方差,弯拉应力计算层的模量用均值加二倍方差。请教达人,这到底怎么回事,到底那个错了,还是有些地方我没搞清楚。

新版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第8.09条~8.10:计算沥青路面结构层层底拉应力时,计算层以下各层的模量应采用(8.0.9)式计算其模量设计值;计算层及以上各层模量应采用(8.0.10)式。而条文解释中又说,计算层以上的模量用均值减二倍均方差,弯拉应力计算层的模量用均值加二倍方差。请教达人,这到底怎么回事,到底那个错了,还是有些地方我没搞清楚。
免费打赏
yanfuhao
2007年06月28日 23:06:25
2楼
(1)地面处理
在路堤填筑前,首先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基底处理,拆除结构物,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垃圾、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10~20cm内的草皮和表土,并将其运往工程师指定的地点。如有水浇地,应换填土夯实加固。当地面横坡在1:10时可直接填筑路堤,当地面横坡在1:10~1:5之间时将原地面表土翻松,再进行填筑,当地面横坡陡于1:5之间时,将原地面挖成2m宽度的台阶,当地面横坡陡于1:2时,台阶宽度为1m,台阶顶面做成2%~4%的内倾斜坡,并用小型机具夯实,再填筑路堤。
路堤基底清理后,应认真做好压实工作。同时做好地面排水系统,以防地面水下渗。
(2)排水及松土
在潮湿或水田地段,应在路堤两侧护道外开挖纵向排水沟,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纵横向排水沟,排除积水,切断或降低地下水,并应安排水设计或工程师的指示进行施工。
在护坡道外侧的排水沟,按设计要求在沟的外侧填筑土埂,防止田水流入。
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的排水沟,当为切断或降低地下水位作用时,应加填渗水性良好的砂砾料,起到盲沟的作用。
在路基范围内有大片低洼积水地段时,可先作土埂排除积,应将杂草、淤泥以及不适宜的材料清除出路堤铺设地面以外,并晾晒湿土,将此地面松至30cm深,经处理再进行压实。
(3)填土路堤
路堤采用分层平行摊铺,用平地机整平,每层松铺厚度,应根据压实设备、压实方法及现场压实试验确定。为切实控制好路基压实度必须按试验路段路基填土厚度的90%来控制规模施工时填土厚度。
每层压实完及时作密实度检测,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进行下一层施工,因故中途停工,须将填层整平并碾压密实,边坡亦整理拍实,路堤表层不得积水。复工时,路堤表层含水量在接近碾压最佳含水量时方可继续填筑。
填土层在压实前先整平,并作成2%~4%的横坡。碾压时,前后两次轮迹须重叠20~30cm,并应特别注意均匀。压实应使该层整个深度内压实度均匀,其压实后的压实度不得小于规定值。
(4)四区段、八流程
按照系统分析的原理,将整个土方填筑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即:
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
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
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签发
回复
ocbocb
2007年06月29日 16:04:06
3楼
规范中的写的很清楚,计算弯拉应力时,计算层及其以上各层采用均值加二倍均方差,不管是条文还是条文说明均是这么说的。规范中白纸黑子写的明明明白白,你怎么就能理解成另外的意思呢?
回复
pangfeng2003
2007年07月08日 11:41:31
4楼
这个怎么解释呢?谢谢!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