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居者谋“实利” 建设部将实行住宅节能标志
zimoer
zimoer Lv.12
2007年06月15日 00:04:41
只看楼主

“建筑节能环保将不再只是纸上谈兵。” 5月25日,在“2007绿色节能住宅研讨会”上,建设部住房产业化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克放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建设部即将实行住宅节能标志,以后再推向市场的建筑节不节能,不是开发商销售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是要取得建设部颁发的节能标志并 向购房者出具。 大力发展绿色节能环保建筑已然成为今年房地产市场的主旋律之一。 “双层甚至三层真空隔音玻璃、新风循环呼吸系统、外墙保温系统,热能、风能转换系统,中水节水系统等等这些都是节能技术。未来,这些技术指标都必须在建筑节能标志中体现出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叶耀先向记者表示,目前国内的很多节能建筑只是引用了一部分新技术。

“建筑节能环保将不再只是纸上谈兵。”

5月25日,在“2007绿色节能住宅研讨会”上,建设部住房产业化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克放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建设部即将实行住宅节能标志,以后再推向市场的建筑节不节能,不是开发商销售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是要取得建设部颁发的节能标志并
向购房者出具。

大力发展绿色节能环保建筑已然成为今年房地产市场的主旋律之一。

“双层甚至三层真空隔音玻璃、新风循环呼吸系统、外墙保温系统,热能、风能转换系统,中水节水系统等等这些都是节能技术。未来,这些技术指标都必须在建筑节能标志中体现出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叶耀先向记者表示,目前国内的很多节能建筑只是引用了一部分新技术。

此前,北京上清板块炒得火热的上第MOMA和THE HOUSE两个项目大打节能环保牌。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两个项目打出的环保节能建筑更多地体现在概念的定义上。正如任志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的,真正的环保节能建筑应该是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以节省居住者后期节能环保支出费用为己任的。比如,一些项目因为采用了新技术,从某种意义上取消了空调和暖气的使用,这对于业主后期使用上就节省了很大一笔费用支出。

与任志强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润丰房地产公司总经理王宇,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任何一种绿色节能环保建筑应该是让购房者能够切实享受节能环保带来的实际利益。据悉,位于北京北四环的润枫德尚项目就是大面积采用了外挂石材保温技术,因此在过去几年采暖季中,一些朝南户型由于室内温度适宜,基本上暖气只是起到了辅助供暖的作用,甚至于个别住户大部分时间根本无需开暖气。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住宅能耗中,采暖是最耗能的,占整体比例的61%,水耗能是22%,烹饪耗能等其他耗能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叶耀先认为,降低采暖能耗是重头戏。

值得关注的是,记者在走访一些环保节能建筑项目时发现,这些项目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多为高档住宅,如北京朝青板块的润枫水尚、三元桥附近的裘马都等。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表示,高端住宅必须要走美宅的道路,一方面是要与环境和谐,另一方面就必须要节能环保,越是高档的住宅就越不能耗费更多的能量,要以此来提升产品品质。

事实上,高档住宅想要真正做到“绿色”建筑并非一件轻松的事,特别是地处城市核心区域的高档住宅。据记者了解,目前朝青板块绝大多数项目都是高层高密度的产品,如星河湾、天鹅湾两个项目的建筑容积率分别为3和2.77,且单栋楼层数都在15层以上,尤其是天鹅湾更是达到20层,这些项目虽然拥有了别墅豪宅的建筑和装修品质,却很难实现别墅的生态居住环境。比如通过低层低密度的规划布局实现人口控制、户型采光通风等全方位、全系统的健康性保证。“真正的节能建筑,应该从各个方面节能降耗,为居住者的使用谋求‘实利’。”叶耀先表示。

“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是讲排场、追新、求大、求洋,什么东西都要搬给外国人做。”叶耀先告诉记者,这造成很多住宅建筑崇洋媚外,忽略节能降耗。

根据建设部的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新增的房屋面积大约为20亿平方米,其中超过80%的房子都是高能耗建筑,而在我国当前400亿平方米建筑当中,95%以上属于高能耗的建筑,其中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是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的3-5倍。根据建设部的统计,到2012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300亿平方米,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的50%以上。目前,建设部和科技部等相关部门已经将推广绿色节能建筑作为当前及未来房地产建筑的重中之重。

“虽然目前建筑节能已经越来越受重视,但它仍然是中国住宅产业发展道路上一只拦路虎。”建设部住房产业化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克放向记者表示,中国住宅产业的发展必须要迈过三个门槛,而这第一个门槛就是节能。据了解,从2004年开始,由于管理力度加大,各地的节能住宅数量在逐步增长,但与每年突发猛进的建筑面积相比,节能建筑相对还太少,要跨过这一门槛难度显然不小。

第二个门槛是绿色装修。在中国,很多房子都是毛胚房,住之前必须进行装修。如果大家装修时所用的材料不节能、不环保,那么节能建筑的质量会大打折扣。

第三个门槛是建材生产必须节能环保,这样才能保证节能建筑的质量。在这点上,中国住宅产业要走的路还很长。(
免费打赏
yxc3555
2008年06月16日 15:17:41
2楼
建筑节能环保将不再只是纸上谈兵。”

5月25日,在“2007绿色节能住宅研讨会”上,建设部住房产业化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克放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建设部即将实行住宅节能标志,以后再推向市场的建筑节不节能,不是开发商销售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是要取得建设部颁发的节能标志并
向购房者出具。

大力发展绿色节能环保建筑已然成为今年房地产市场的主旋律之一。

“双层甚至三层真空隔音玻璃、新风循环呼吸系统、外墙保温系统,热能、风能转换系统,中水节水系统等等这些都是节能技术。未来,这些技术指标都必须在建筑节能标志中体现出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叶耀先向记者表示,目前国内的很多节能建筑只是引用了一部分新技术。

此前,北京上清板块炒得火热的上第MOMA和THE HOUSE两个项目大打节能环保牌。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两个项目打出的环保节能建筑更多地体现在概念的定义上。正如任志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的,真正的环保节能建筑应该是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以节省居住者后期节能环保支出费用为己任的。比如,一些项目因为采用了新技术,从某种意义上取消了空调和暖气的使用,这对于业主后期使用上就节省了很大一笔费用支出。

与任志强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润丰房地产公司总经理王宇,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任何一种绿色节能环保建筑应该是让购房者能够切实享受节能环保带来的实际利益。据悉,位于北京北四环的润枫德尚项目就是大面积采用了外挂石材保温技术,因此在过去几年采暖季中,一些朝南户型由于室内温度适宜,基本上暖气只是起到了辅助供暖的作用,甚至于个别住户大部分时间根本无需开暖气。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住宅能耗中,采暖是最耗能的,占整体比例的61%,水耗能是22%,烹饪耗能等其他耗能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叶耀先认为,降低采暖能耗是重头戏。

值得关注的是,记者在走访一些环保节能建筑项目时发现,这些项目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多为高档住宅,如北京朝青板块的润枫水尚、三元桥附近的裘马都等。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表示,高端住宅必须要走美宅的道路,一方面是要与环境和谐,另一方面就必须要节能环保,越是高档的住宅就越不能耗费更多的能量,要以此来提升产品品质。

事实上,高档住宅想要真正做到“绿色”建筑并非一件轻松的事,特别是地处城市核心区域的高档住宅。据记者了解,目前朝青板块绝大多数项目都是高层高密度的产品,如星河湾、天鹅湾两个项目的建筑容积率分别为3和2.77,且单栋楼层数都在15层以上,尤其是天鹅湾更是达到20层,这些项目虽然拥有了别墅豪宅的建筑和装修品质,却很难实现别墅的生态居住环境。比如通过低层低密度的规划布局实现人口控制、户型采光通风等全方位、全系统的健康性保证。“真正的节能建筑,应该从各个方面节能降耗,为居住者的使用谋求‘实利’。”叶耀先表示。

“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是讲排场、追新、求大、求洋,什么东西都要搬给外国人做。”叶耀先告诉记者,这造成很多住宅建筑崇洋媚外,忽略节能降耗。

根据建设部的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新增的房屋面积大约为20亿平方米,其中超过80%的房子都是高能耗建筑,而在我国当前400亿平方米建筑当中,95%以上属于高能耗的建筑,其中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是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的3-5倍。根据建设部的统计,到2012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300亿平方米,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的50%以上。目前,建设部和科技部等相关部门已经将推广绿色节能建筑作为当前及未来房地产建筑的重中之重。

“虽然目前建筑节能已经越来越受重视,但它仍然是中国住宅产业发展道路上一只拦路虎。”建设部住房产业化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克放向记者表示,中国住宅产业的发展必须要迈过三个门槛,而这第一个门槛就是节能。据了解,从2004年开始,由于管理力度加大,各地的节能住宅数量在逐步增长,但与每年突发猛进的建筑面积相比,节能建筑相对还太少,要跨过这一门槛难度显然不小。

第二个门槛是绿色装修。在中国,很多房子都是毛胚房,住之前必须进行装修。如果大家装修时所用的材料不节能、不环保,那么节能建筑的质量会大打折扣。

第三个门槛是建材生产必须节能环保,这样才能保证节能建筑的质量。在这点上,中国住宅产业要走的路还很长。(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