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城市?——西方学者眼中的上海一直在想,设计离不开文化。无论是建筑、室内空间,异或是一个小小的环境设计都离不开两个我们小学就会写的字:文化。可是,现在的我们,有了非常高的学历时却在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问自己一声:你有文化吗?---我汗颜 这是一篇转载的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回一些东西......
怎样的城市?——西方学者眼中的上海
一直在想,设计离不开文化。无论是建筑、室内空间,异或是一个小小的环境设计都离不开两个我们小学就会写的字:文化。可是,现在的我们,有了非常高的学历时却在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问自己一声:你有文化吗?---我汗颜
这是一篇转载的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回一些东西......
2楼
怎样的城市?——西方学者眼中的上海
九十年代初,当伊利诺大学的建筑学者James Warfield来到处处大拆大建的
上海时,在日记中写下了他的感受。上海以惊人的速度创造了一个电影《银翼杀
手(Blade Runner)》中那样的超级都市,震撼了整个世界。如果速融咖啡
(Instant Coffee)、方便面(Instant Noodle)可以看作今天无力负担烹煮的时
间花费而采用的替代品(当然也部分牺牲了咖啡的醇香与汤面的鲜美)。那么,
上海以那种在十年间完成西方城市一个世纪的建造任务所具有的“只争朝夕”的魄
力,提供给我们的也正是一种“快速城市化”(Instant Urbanization)。不论你是
否喜欢快餐文化,当这样一座城市不可思议地站在世人眼前,你能象放弃快餐,
换一家地道餐馆那样有自己的选择吗?
上海是一座怎样的城市?1934年,上海的《良友》画报以“上海轮廓
(outline of Shanghai)”为题登载了一个照片镶拼图,有爵士乐队、摩天大楼、
电影海报,而因为担心这组照片太具挑逗性,又在另一期中刊载了另一组题为“人
行道上的上海”的照片,反映的都是街头旧书摊、乞丐,以及为文盲写信的职业代
笔……。李欧梵指出(李欧梵,《上海摩登》),这些照片中反映的不过是一种巧
妙地排印拼贴出来的梦幻,而正是这种取材于现实的梦幻作用了读者的流行想
象,借此帮助了上海都会文化的构建。同样是描写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城市生活与
都市文化,李欧梵的书展示给我们一幅由艺术家、作家、花花公子组成的“东方巴
黎”形象,而卢汉超书中(卢汉超:《霓虹光圈之外:二十世纪初上海的日常生
活》)的上海则充斥着潦倒困顿的上海底层市民生活。同样,在西方人眼中,尤
其是西方的城市研究与建筑学者的眼中,上海又呈现出怎样的面貌?
作为美国建筑教育联合会的杰出教授,Warfield 主持着伊利诺大学的上海教
学计划。从1988年至2002年间五次访问上海,持续地经历了他认为无法预见的城
市现象。1988年的首次上海之行,使他“喜欢上了上海这座坚韧的充满了肌理和
人性的城市——模糊、暗淡、缺少色彩却充满生机。”这座城市到处是“烟尘和污
染,被风化和侵蚀的表面,停滞不动的水。”这是美国匹兹堡的过去,英国文学中
狄更斯笔下的城市,使他感觉“置身于生活的一个永恒场景之中。”1992年的访
问,上海呈现为建设的工地和起重机的城市。1997年,他见到了新的上海,“一
座光彩熠熠的新城”,并震惊于东方明珠这个新标志的笨拙和醒目,并马上认为它
适合于这座义无反顾冲向二十一世纪的城市。“不比休斯顿差”,他写到,“新的旅
馆和办公楼,南京路上的霓虹灯,快捷、干净、美化的高速公路——所有这一切
都是一种新态度的象征。”人们的衣着打扮也同样表现了这点,时尚已经在上海初
露端倪。保护成为了脚注:“外滩建筑被零星地加以照明,但电线依旧披散在它们
曾经辉煌的立面上,街区迅速让位于高速公路”2000年的访问展示给他的是成熟
的浦东机场以及浦东的世界级景观。SOM设计的金茂大厦“屹立在世界任何现代都
市都不会逊色。一个新的会议中心,高耸的圆柱,科林斯柱头和玻璃球体,填塞
了东方明珠电视塔那三角形的基座空间。”人民广场,曾经是租界时代的跑马场,
也曾是红卫兵年轻战士们的集散中心,由于大剧院这座建筑的出现而被“优美地转
化了。”此时,他完全相信中国同行向他展示的2010和2050年的规划,“这次我将
不再怀疑上海有能力去实现他们。”
作为2001年柏林“土木——中国青年建筑师展”的策展人,德国建筑评论家
Eduard K[$ouml]gel对上海也非常熟悉。他更关心的是在一种政治经济的变迁之
中,上海的城市公共空间如何被市民所使用。自殖民时期以来,外滩逐步从一个
泊锚地发展成为1公里长,20多米的滨水漫步道。“这条漫步道总是熙熙攘攘,带
来一种给人印象深刻的横跨浦江两岸的新上海景象。每当夜幕降临,背景中的摩
天楼就如同某部科幻电影中的超新星,在远方闪烁着。”而外滩成为了市民欢庆的
场所,“每天黎明时分,传统的太极拳和晨舞组团在营造着一种奇异的氛围。一侧
是虚假怀旧的殖民地景象,而对岸的浦东则反映着以高技术为特征的未来。”相
反,人民广场则体现着城市的一种新概念:跑马场的旧址如今被一圈风格各异的
建筑所围合,在远景中,“近期建造的高层楼群突破天际线,以一种急速的频率穿
刺着城市历史的肌理,同时,以园艺种植为主的广场,限定了可用空间的范围”,
“它不再反映任何殖民时期所遗留下来的痕迹,而代之以优雅的,以本国特征为主
的文化建筑,意图将广场的重要性提升为城市中心。”
曾任著名的伦敦AA建筑学院院长、现任纽约Rensslaer建筑学院院长的Alan
Balfour教授
回复
3楼
再来一段:
徐明松:文脉 都市营造源流
——2002上海双年展主题感言
作者:徐明松
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主旋律。人类历史已进入全球的城
市化时代和城市的全球化时代。于是,东西方异质文化在多元文化语境之下产生
碰撞、冲突;如何坚持本民族文化特性,最大限度地发掘和承续文化资源;又如
何以人为本,建设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都聚集在城市这一文化对象上。
与此同时,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和能源消耗使有限的大地系统受到前所未有的破
坏和威胁。全球50%的人口将在城市里生活。尤以亚洲为甚,亚洲城市人每公顷
居住面积大约为400~1000人之多。世界上15个特大型城市中亚洲占有7个。高密
度的城市人群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同样困扰着我们。
顾首畴昔,整个20世纪是个“大发展”也是“大破坏”的时期。“大规模的技术和
艺术革新造就了丰富的建筑设计作品”,同时,现代城市的进程,也就带来了诸多
的难题。诸如,“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的逐渐衰微消失;城市和建筑物的标准
化和商品化致使建筑特色逐渐隐退。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现趋同和特色危机。”
据英国文物建筑文物学会的一份资料,20世纪70年代城市发展的旧区改造所破坏
的具有文物性质的建筑竟比第二次世界大战被炮火所摧毁的还要多。战争时期的
炮弹和和平时期的推土机都有会对建筑遗产具有直接的威胁和破坏力。这不能不
令人扼腕。同样。这种困扰和危机现象也出现在上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规
模城市改造的过程中,一些有历史价值的近代建筑被拆毁。如金陵东路外滩的原
法国领事馆、长江剧场、大舞台等等。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乏力,曾经使我们付出
了昂贵的代价。
并且,上海城市建筑中“杂彩纷陈”的现象,亦不能不令我们感到担忧,无论
什么“后现代”、“解构主义”、以及什么都不是的建筑“另类”,统统实行“拿来主
义”,一时间,“欧陆风情”风靡上海,媚俗化倾向盛极一时,建筑单体上的夸张失
度、矫揉造作直接悖离了建筑审美文化的基本尺度,亦罔顾建筑群体设计乃至整
个城市建筑风格的协调和包容,并且在更广泛更深远的层面上,对上海城市建筑
的文脉产生了“破坏性”的负效应,这种现象阻滞了城市建筑文化的良性发展;更
遑论当代城市建筑空间的根本命题——以人为本、人文关怀。
对于城市文化的认识深入,可以使我们从迷惘走向明智。上海是一个东西方
文化交织的现代都市。丰厚的历史文化形态之下的上海建筑显现出独特的海派风
貌,上海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以外滩建筑群为代表的公共建筑和石库门旧
里、联立式新里、独立式住宅与花园洋房为代表的居住建筑,成为近代上海建筑
文化的源流。上海市政府两次公布了共236处的重点保护近现代建筑。开发性保
护形成了共识。保留陆家嘴中心地区的“陈桂春宅”、花园饭店与原法国总会建筑
的成功“嫁接”,都反映了这种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特色的发掘和保护。
诚然,建筑遗产之所以珍贵,重要的在于它的不可再生性,一旦损毁和坍
塌,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即刻遭受彻底的破坏,文化断层和文脉承续总会在历史的
镜相透视中呈现。美国俄勒冈州大学规划、公共政策与管理系主任Michaed
Hibbard教授说:“文化的界限依然存在,在全球化进程中,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
源于城市最初的历史,比如他们宗教传统和风俗,所以文化身份区别将更为强
烈。”无论是北京、巴黎、纽约、伊斯坦布尔、悉尼等大都市还是周庄、平遥或者
远至意大利的吉米尼亚小镇(以保留中世纪的塔楼而闻名),这种不同地域、城市
的文化传统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身份”的识别性。今天,我们越
来越着力于寻找与现存城市空间的文脉关系。
由此反顾上海的近代城市建筑文脉,显然与上海人的社会心态、生活方式、
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紧密相关。“注重功利、追求时尚、中西合壁、兼容并蓄”是
其特征(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以石库门建筑为例,其实用的城市连排式住
宅的布局源于欧洲,其门框、黑门板、铜门环和天井不无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
而门上的门楣装饰则多为西式图案。而“上海新天地”可以说是对传统建筑保护性
开发的一种实践。传统的石库门街坊被移植成现代都市的休憩空间。石库门建筑
的立面被符号化地“遗留”下来,成为承续历史文脉的记忆碎片,而叠合成一个新
的城市空间意象。其“后现代”手法不啻是“中西合壁、兼容并蓄、追求时尚、注重
功利”的佐证。由此及彼,由点及面、由表及里,我们可以在对上海建筑历史文化
的省思中获取更多的启迪。
都市营造作为2002上海双年展的主题,颇具匠心,它处于新世纪全球化
回复
4楼
呵呵。。楼主是不是对上海情有独钟啊?
回复
5楼
哦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