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厚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往往采用“分层分段”的施工方法,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水平施工缝,对于较大面积的水平施工缝,目前用的较多的大致有以下两种方法:1、 传统方法 传统的处理方法为人工凿毛、风镐打毛、风砂枪和高压水冲毛。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着劳动条件差、强度大、功效低、进度慢和混凝土损失大的缺点。且机械打毛容易造成深层混凝土的松动和裂缝,降低混凝土的整体性,与毛面处理的初衷相悖,且此类大体积混凝土往往在水平缝处设计有较多的竖向插筋,更加大了施工的难度。
1、 传统方法
传统的处理方法为人工凿毛、风镐打毛、风砂枪和高压水冲毛。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着劳动条件差、强度大、功效低、进度慢和混凝土损失大的缺点。且机械打毛容易造成深层混凝土的松动和裂缝,降低混凝土的整体性,与毛面处理的初衷相悖,且此类大体积混凝土往往在水平缝处设计有较多的竖向插筋,更加大了施工的难度。
2、 “缓凝剂”法
针对传统方法的种种缺点,也可采用柠檬酸、糖蜜、木钙及其它缓凝减水剂等水溶性物质,来处理混凝土水平施工缝。其大致方法是将上述物质配置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将此溶液涂刷在新浇筑的混凝土表面上使之形成缓凝层。经10~20小时后,待缓凝层以内或以下的混凝土硬化到一定的强度,用水冲刷形成毛面。但这种方法根据实际使用经验,也存在以下缺点:
1)此类溶液对混凝土表面吸附性差,实际应用中极难做到涂均匀;导致仓面呈“花脸状”,还需二次处理;
2)由于不能做到均匀涂刷,使得局部掺量难以控制。众所周知,混凝土中缓凝剂的掺量有比较严格的限制,若超过限量,则对混凝土的后期强度有负面影响。
3)可冲毛时间难以适应实际施工的需要。实际施工立面拆模时间不可能均保证在缓凝剂有效期以内。因为影响拆模时间的因素较多,如结构受力的影响、工序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