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人居环境科学的人文思考
ljb-1964-04
ljb-1964-04 Lv.14
2007年03月24日 03:55:16
只看楼主

吴良镛 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人文……这是热门课题。很多高见,促使我思考,也颇多困惑。过去的时代存在人文看不起科学,科学看不起人文的现象和过程,今天面对现实,重新呼吁人文精神,已是迫切的、庄严的任务。恕我孤陋,这样一个大题目,只能就专业有关的方面,作—些探索。前言“半个人的世界”:从梁思成“理工与人文”演讲谈起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有很多学者呼吁科技与人文,或理工与人文的结合。1947年秋,梁思成先生从美国归来后,在清华同方部做了一个题为“理工与人文”的演讲,提出二战后西方很多人,部分科学家包括学术界人士进行思考,认为由于过分的重视技术,不理解人文,以致于社会伦理道德沦丧,粱思成先生还借用美国某大学校长之言,称之为“半个人的世界”,意思是不懂得人文科学的人只能称之为“半个人”。当时,梁还曾批评国民党政府修广元铁路,工程师为节省一段铁路,毁了相当一批唐代摩岩石刻等等。可惜梁的演讲稿已经遗失,但我的印象颇深,对自己影响很大。

吴良镛
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人文……这是热门课题。很多高见,促使我思考,也颇多困惑。过去的时代存在人文看不起科学,科学看不起人文的现象和过程,今天面对现实,重新呼吁人文精神,已是迫切的、庄严的任务。恕我孤陋,这样一个大题目,只能就专业有关的方面,作—些探索。

前言“半个人的世界”:从梁思成“理工与人文”演讲谈起

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有很多学者呼吁科技与人文,或理工与人文的结合。1947年秋,梁思成先生从美国归来后,在清华同方部做了一个题为“理工与人文”的演讲,提出二战后西方很多人,部分科学家包括学术界人士进行思考,认为由于过分的重视技术,不理解人文,以致于社会伦理道德沦丧,粱思成先生还借用美国某大学校长之言,称之为“半个人的世界”,意思是不懂得人文科学的人只能称之为“半个人”。当时,梁还曾批评国民党政府修广元铁路,工程师为节省一段铁路,毁了相当一批唐代摩岩石刻等等。可惜梁的演讲稿已经遗失,但我的印象颇深,对自己影响很大。
半个世纪来,人类科学技术又有了极大的发展,今天伊拉克战争的狂轰烂炸, 坦克驶进古巴比仑城遗址,博物馆大量文物散失,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用作最野 蛮的杀人手段,公然践踏二战后建立起的“联合国宪章”,在人类的文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这种“半个人的世界”何等不协调!我去过巴格达,并对古城作过调查研究,更是感慨系之。
1 技术与人文:历史透视
1.1 科学技术是人类解放力量,也是问题之源
1.1.1 技术是一种解放的力量
人类经数千年的积累,终于使科技在工业革命后,特别是近百年来释放了空前的能量。面对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许多将要出现的新事物更拭目以待。
就建筑与城市来说,科技发展、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应用,巨大的生产力加速了城市化的速度,创造了20世纪特有的建筑形式。早在上个世纪初,《世界史纲》 的作者韦尔斯(H.G.Wells,1866—1946)等就曾对未来世界的技术发展作过种种预言1;在上个世纪中叶,建筑理论家在其著作《空间、时间与建筑》及《技术挂帅》2等书中就热情歌颂技术。如今,我们仍然处在利用技术的力量和潜能的进程中,“计算机就是当年的蒸汽机”,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方兴未艾,必然直接间接地对城市科学与建筑发展产生影响,也有对宇宙空间居住的探索等种种激动人心的畅想,有人设想“一幢大楼装进一个城市”3,有人在思考“跃迁宇宙之建筑”4,探索“复杂科学”对建筑和文化的影响。这些建筑与城市新发展的信号,激动人心,也颇值得思考。
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激发创造。古罗马城市的庞大,创造性地解决公寓住房与输水管道,19世纪伦敦解决了巡警与污水系统,纽约创造了高层建筑,21世纪科学技术的突破也将以崭新的姿态向前发展。
1.1.2 技术的建设力量和破坏力量在同时增加
技术帮助人类应对纯粹来自自然的挑战,改变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的生活,进而向固有的价值观念提出挑战,时至今日,它已经把人类带到一个新的分叉点。
──工业革命推动了结构与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建筑与工程建设发展提出了计多新的可能性,创造了计多新的形式。
──“现代技术文明”给城市生活既带来的极大的方便,又给予莫大的困扰。例如,私人汽车这一违背民主原则的交通工具使城市形态产生极大变化。
──科学技术强烈地影响着人类的社会性,社会也面临变革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工业城镇对黑暗和肮脏漠不关心,这使城市处于可怕的野蛮状态中,生物学的进步使充满烟雾尘埃的新环境的状况有所改善。”5
问题进一步严峻了:
──二战期间及战后,面对战争破坏及战后建设,西方国家开始惊悟,西方规划界出版了一些著作,如《我们的城市能否存在?》6,为居住低劣、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种种“城市病”敲响了警钟。
──1960年代全球十大公害事件进一步震惊:人类开始认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7,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环境意识。
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各方面快速发展的短短的20多年中,汽车热、高楼热、环境污染,自然与人文的破坏不期而至,“城市问题”加速向我们袭来。特别是,我国一些特大城市面临闩益严峻的交通、环境问题,而人口、土地、资源问题更困扰着整个国家。
人类如何安渡这个分叉点的?怎样对待和利用技术?



ljb-1964-04
2007年03月24日 03:55:31
2楼
1.2 文化魂的失落
1.2.1 文化是城市和建筑之魂
文化是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量度,即人的尺度;文化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方向,即以人为本。
文化积淀、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中,融会在人们的生活中,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之魂。有称“城市文化归根到底是人类文化的高级体现”8。
1.2.2 文化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
建筑特色逐渐隐退,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
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的地域空间分离,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微、消失;城市和建筑物的标准化和商品化,“国际式”建筑无视城市的历史和文明,作为唯一的“最高”的选择。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的,“这种统一化的逻辑逐渐包围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领域,而它本身却又产生混乱,原因是它企图促进所有符合它的东西。”这种世界一致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整个的创造性的领域遭到压制,社会个性和独特性遭到破坏……只有以完全平等为前提的多样化,才是一个社会以至整个世界生命力的根本丰富的源泉。”9
在经济大潮、国际建筑文化洪流的冲击与交融之中,呼吁捍卫自己的文化,发挥自己的文化特色的声音日益增高10。
由于建筑形式的精神意义植根于文化传统,建筑师如何因应这些存在于全球和地方各层次的变化?建筑创作受地方传统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有多大?

2 “大科学”与“大艺术”:未来展望
2.1 “大转折”的时代
21世纪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新纪元,在即将迈入21世纪之际,人们正依据各自的经验与学识,自觉思考着新世纪的走向。如:
──从“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
──从“工业化时代”走向“信息时代”;
──从“机器时代”走向“生命时代”;
──从“城市化”走向“城市世纪”;
──从“技术时代”走向“人文时代”;
──从“增长主义”走向“可持续发展”;
……
我们正处于变化之中。更为根本的是哲学思想的变化和发展,它将成为影响建筑与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以建筑学与城市科学发展为例,也处在十字路口。
──一方面,形势在变化,建筑大发展,建筑学涉及的领域在扩大;另一方面,专业化和过细的职业分工每每又局限了建筑师的视野。
──一方面,世界在缩小,各种事物更相互关联;另一方面,专业化和过细的分工又束缚了建筑学的扩展。
──—方面,优秀的建筑作品、杰出的理论研究不断涌现;繁多的理论、形形色色的“主义”眩人眼目;另一方面,有些人却对许多新事物的发生、可贵思想的萌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总之,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的时代,一个令人瞩目的政治、经济、社会改革的时代,一个技术发展和思想文化活跃的时代。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世纪中,变化的进程将会更快,世界变得更加捉摸不定。建筑师与城市工作者要能动地认识时代,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建筑发展的契机,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以适应时代,并奋力走在时代的前列。

2.2 时代需要“大科学”,也在孕育“大艺术”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经说:“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塔底分手,在塔顶会合。”建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这是它的本质内涵、表现手段与形式所决定的,优秀的建筑更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奇葩。
科学随时代发展,技术随时代进步,它们有力地促进了建筑学的发展。例如 20世纪现代建筑的成就,拓宽了人居环境的时空领域,为未来人居环境的建设提供种种新的可能性。
技术的发展又为艺术形象的创造提出了更大的可能性,新材料新结构带来建筑的革命。从单幢建筑到建筑群、小城镇、大城市,以至区域文化形态,不断拓展新领域,带来新机遇。
今天,科学的发展需要“大科学”(mega science),有人称之为“大科学时代”。 人居环境,包括建筑、城镇、区域等,是“复杂巨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面对错综复杂的自然与社会问题,需要借助复杂性科学(science of complexity)的方法论,通过多学科的交叉从整体上予以探索和解决。
时代也在孕育“大艺术”。有人称大地、城乡聚落是“最巨大的艺术品”,即是自然、人工的综合创作;需要通过更为综合的艺术,进行丰富的、有机的结合。对于音乐与建筑的关系,歌德早就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因为建筑传达给人的心情与音乐的效果相似”(大意,见《歌德对话录》)。文艺复兴时称建筑、绘画、雕刻为三艺,有称“综合艺术”(allied arts),如今仍可作为人居环境塑造之凭借。进一步讲,人居环境的灵魂即在于它能够调动人们的心灵,在客观的物质的世界里创造更加深邃的精神世界,如今我们在建设人居环境建设时,更要利用多种多样的新技术,作为艺术手段,探索新形式,表达新内容,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丰富多彩。“为人生而艺术”(art for life sake)必随社会生活发展永无止境,日益宽扩。
法国从事复杂性科学的学者说:
人类不能化简为“制造工具的人”,技术性的面孔上化简为 “智慧人”的理性面孔。应该在人类的面孔上也看到神话、节庆、舞蹈、歌唱、痴迷、爱情、死亡、放纵、战争等等。不应该把感情性、神经症、无序、随机变化作为“噪声”、残渣、废料抛弃。真正的人存在于智人—狂徒的辩证法中。并且如同已经指出的,只有制定一个关于组织的超级复杂性的理论才能以和谐的方式整合人类现象的不和谐方面,只有它才能合理地设想非理性的东西。11

这就是说:宜将科学与人文共同纳入复杂性科学中来研究,这对建筑与城市科学研究甚有启发。

回复
ljb-1964-04
2007年03月24日 03:55:49
3楼
2..3 科学、人文需要结合:“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科学”的探索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总有一个过程,对房屋、城市的认识也不例外,都从比较初步地、广泛地、模糊地认识事物,发展为各个学科,如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道路工程学、市政工程学都分离出来,这是社会的进步,认识的进步,科学的进步。但是,每个学科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块敲门砖、一个起点、一个基本境界、一个专业的基础,世界在进步,专业要发展,要有些创造性,仅仅局限于专业基础是不够的,不能浅尝辄止,而要继续深入的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问题必然错综复杂,无论对理论与实际问题,必然不断展拓。例如,工程学界在进行工程学的重组(reengineering),从1950年代起直到“文化大革命”中,建筑界有那么多的大批判,包括对建筑理论、建筑方向、以至民族形式、大屋顶等的批判,这相当长一段时期,我为此困惑与茫然,促使我在想,建筑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社会有很大的发展,建筑怎样适应社会的要求?改革开放后,逐渐获得新的认识,即必须在科学基础上,将建筑建立于较为完整的科学体系上;必须整体地认识建筑,建筑不仅仅是房子,有关居住的社会现象都应该是建筑所覆盖的范围。这样,从普遍存在的就建筑论建筑通过对聚居、地区、文化、科技、经济、艺术、政策法规、业务、教育、以至哲学方法论来论建筑,形成“广义建筑学”,在专业思想上得到解放。进一步着眼于“人居环境”(human settlement)的思考,将涉及影响人居环境的有关方面作整体思考,尝试将相关学科创新初步建构“人居环境科学”,以期探讨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科学范式。上述探索反映在上世纪末的《北京宪章》中,开始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肯定,如国际知名建筑理论家亚历山大·索尼兹(Alexander Toniza)说12:
1999年国际建协第20次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通过了 由吴良镛教授起草的们《北京宪章》。作为对宪章的诠释,吴教授同时发 表了《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一书,在建筑学发展历史的关键时刻提出了一些崭新的观点,与近年来在国际设计领域广为流传的两种倾向,即崇尚杂乱无章的非形式主义和推崇权力至上的形式主义,形成了强烈对比。非形式主义反对所有的形式规则,形式主义则把形式规则的应用视为理所应当;尽管二者的对立如此鲜明,但它们却是源于同一学说,认为任何建筑问题都是孤立存在的,并且仅仅局限于形式范畴。此外,出于获取愉悦、表达象征或者广告宣传的考虑,为数众多的先进技术手段被用于满足人们对形式的热切追求,成为当今时代的另一特征;从分析形式的风格和类型,到表达复杂的形式构成,再到构筑最奢华的形式梦想,其中的技术手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先进和发达,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屈从于对形式主义的幻想、好奇和迷恋。
与此截然不同的是,吴教授认为建筑学是一门具有多元特性的知识体系,任何反映人工环境整体的认知都属于建筑学的研究范畴;同样,他把建筑职业理解成一种综合多种学科的实践,凡是有助于设计和创造出能够维系人类生存和文明发展的人工环境的所有学科都是建筑职业的工作范畴。在这个多学科的理论框架中,形式依然可以保持它的特殊地位,人们也依然可以保持对形式的特别喜好;虽然空间结构,即所谓形式被视为设计的基础,但它仅仅是决定人工环境的众多因素之一,是环境—自然—文化这个复杂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而并非与其它因素毫无关联。这就是为什么,吴教授坚持认为自己基于人文角度的建筑学研究是对主张调和的传统的回应,因为文艺复兴就曾拒绝接受学科的分化,例如知识的专门化以及脑力劳动者的有效分工等。
在书中,吴教授着重探讨了下个世纪的建筑学发展,整本著作也恰好完成于世纪之交的特殊时期;但它并非旨在反映某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建筑发展,而是希望唤起人们对历经四分之三个世纪演变而来的思想认识,以及对20世纪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生活经历的共鸣。

由于序文作者简练地说明当前西方建筑思想之偏颇及明确地评介“广义建筑 学”、“人居环境科学”的立论,恕不顾冗长,引用如上。

回复
ljb-1964-04
2007年03月24日 03:56:03
4楼
3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谈人文与科学技术的结合
普利高津给文化的特定含义,即文化包括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两方而13。
3.1 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
从历史长河看,相当时期以来,文化发展是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先是在欧洲,后来扩展到美国,建筑也是如此。因此,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筑及共理论成为主导,但不能不加分析地视为金科玉律。例如,1930年代国际式建筑在美国首先提出来,一度风行世界,有其政治经济背景,有它一般的、普遍的、下面的意义,但一些理论和实践也有偏颇之处。1940年代末美国著名史论家芒福德率先提出异议,并推荐美国加州海湾与新英格兰地区“地域建筑”(regional style),60年代后现代理论出现,已经有地区建筑理论,尽管众说纷纭,但问题提得更为鲜明。
全球化是一个尚在争议的话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传媒的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从积极的意义来说,其经济方面可以促进文化交流,给地域文化发展以新的内容、新的启示、新的机遇;地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沟通,也可以对世界文化发展有所贡献”14,连美国塞缪尔·亨廷顿也洗:“在未来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而是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相互并存……在人类历史上全球政治首次成了多极的和多文化的……”15。因此,有西方学者将两面,称之为一个银币的两面,彼此依存,不可或缺,也有学者造一个新字,即将全球的(global)与地区的(local)前面的字母连缀在一起,称作Glocalization,意即全球文化的包容,地方文化的兴起。这个词己被收录于1991年牛津《新世界字典》中,说明已经为世界所接受。《北京宪章》据此提出:文化多元,建立“全球—地区建筑学’的论点。
但是,事实上,全球化的发展与所在地的文化和经济日益脱节,面临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处于“弱势”的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内在的活力,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没有自觉的保护与发展,就会显得被动,有可能丧失自我的创造力与竞争力,淹没在世界“文化趋同”的大潮中。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当然不能算是弱势文化16,但是由于近百年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科学技术落后,建筑科学发展长期停滞不前甚至处于没落之中。然而,就在这种困难条件下,1920~30年代中国涌现出近代建筑的先驱者,以积极的精神努力不懈地介绍西方现代建筑,整理中国遗产,创建名作,功不可没;1950年代后,国内发生大变革,要求由不同的探索,当然热情中加杂着偏激、盲从和简单化;改革开放后,现代建筑形形色色的流派劈天盖地而来,建筑市场上光怪陆离,使得一些并不成熟的中国建筑师难免眼花缭乱。我国卷起各种“狂潮”,短短不足20年的结果,尽管房子建设了不少,但是“千城一面”,为这些未经过消化的舶来的,种种形式主义下,破坏了原有城市文脉与肌理,为了寻找特色,塑造特色,决策者不顾一切塑造形象,推介形象工程,热衷于“有想法”和其它城市“不—样”的建筑设计,什么都想由国际公司“国际招标”,经过几年的摸索,这些国际公司“领悟”到合理的一般都不行,要怪招的,不管功能,不管造价,只要“新奇”就行,“风险招标”。在半个世纪或更远,西方世界的建筑界商业竞争的设计哲学something new,something different,在中国的建筑上空飘荡,中国的一些城市成了外国建筑大师或准大师“标新立异”的建筑设计的“试验场”。一般地说,标新立异原则并没有什么错,而现在只顾形式,忽视功能,不顾造价与结构的合理性,已经将中国建筑创造引入歧途,到了不能不加以正视的地步。事实已经证明并愈将证明,“这样一个怪圈”原因在于建筑失去了人文精神,而现在却在希图采用与人文背道而驰的途径去获得它,这怎能不令人担忧?与此同时,山于对本土文化又往往缺乏深厚的功力,甚至存在不正确的偏见,因此尽管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面对全球强势文化,我们一时仍然显得“头重脚轻”,无所适从,而在新的建设中,特别是有人文内涵的建筑中,我们多么渴望能多一点民族的文化精神。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失去建筑的一些基本准则,漠视中国文化,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显然是一种误解与迷茫。成功的建筑师从来就不是拘泥于国际式的现代建筑的樊笼,美国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上海金贸大厦就是一个证明。我并不认为中国建筑师无此才能,而是失之于方向的不明确。因此,我们要有更为宽阔的地域视野,在全方位地发展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同时,发展建筑地域文化,促进建筑创作的繁荣,而不能流于建筑表面样式的追求。
回复
ljb-1964-04
2007年03月24日 03:56:18
5楼
历史上中国有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遗产,但是近一百多年来科学技术发展滞 后,建筑学也不例外,目前在国际竞争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我们在全球 化进程中学习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全球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有—种文化 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尊的态度,文化自强的精神:面对强势文化的挑战,像保护 生物多样性一样,对文化多样性进行必要的保护、发掘、提炼、继承和弘扬。
王国维先生认为:“中西之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动。 且居今日之世,讲究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 西学能兴者。”17此语极赋哲理,说明中西之学是相互促进,相互启发,相得益彰的。中国学者要想对祖国有所作为,对世界建筑文化有所贡献,必须中西之学两者并进。20世纪初叶对中国学术有重大贡献者多是如此。今日重新强调此点,更属必要。

3.2 中国传统建筑与城市文化的丰富遗产
人文精神并非虚无缥缈,在中国几千年的城市建设史中,有丰富的遗产,中国建筑史被重视、整理、研究较早,已有极大的建树,园林史、城市史继有成果,思想史、理论研究已开始被重视。
中国数千年的建筑与城市文化(有遗迹可考的至7000年),有极为丰富的人居环境科学和人文思想。例如:
──城市建设与区域生态关系,早见之于《商君书·徕民》:在100“里”见方的范围内,山陵、薮泽、溪谷流水和都邑道路各处地十分之一,肥沃农田要占十分之四,贫瘠的土地约占十分之二(“地方百里者山陵处什一,薮泽处什一,溪谷流水处什一,都邑蹊道处什一,恶田处什二, 良田处什四……”):因为山陵沼泽、溪谷流水等可以提供创造财富的自然基础。而城市与道路可以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山陵薮泽溪谷可以给其材。都邑蹊道足以处其民……”),也就是说,人类聚居所在之地,要非常重视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保证。
──对于古代社区的建设,如《文献通考·职役考》云:“昔日皇帝经土设井,以塞争端……使八家为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凿井于中。一则不泄地气,二则无费,三则同风俗,四则齐巧拙,五则通财货,六则存之更守:,七则出入相同,八则嫁聚相谋,九则有无相贷,十则疾病相救。”也就是说,水井是田园的中心,聚井而居,可以同风俗、通财货,有利于安全保卫,互相协助等等,用现代话说,即可以得到“聚居效应”,可以说这是早期“聚落”与“社区”思想的萌芽。
──对于城市建设的布局艺术,如福州与常熟。福州城,几千年的形成过程中巧妙地利用城市范围的三个山峦(于山、乌石山、屏山),上建土塔或楼阁之类,形成全城构图的标志性建筑物。城市中央有南北大道为主轴。城外有旗、鼓两山屹立,东西两湖流水映带。城市中遍植榕树等,可以“暑不张盖”。江苏常熟属于无数小城镇中的佼佼者。虞山平地崛起,南有尚湖,而就在虞山的东面山峦的起点,上山的入口处──城市小心位置,建有孔子的学生言子之墓。有诗题为:“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很形象地说明了城市的特色。此外近年来,对一些古代村落的陆续发现为中国建筑文化宝库增添新的篇章,为建筑教育提供令人启发的佳例。
3.3 发扬文化内涵,推进规划设计创作。
前已述及,“千城一面”一方面受外来文化影响,另一方面缺少对本国文化的深入研究、思想和意匠经营,如果说一般性建筑可以作常规的设计,而对于一些关键位置的文化建筑各有其特定的内容和条件,进行创意,不能有固定的先验的、一成不变的模式来套用,“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气”,“在什么山唱什么歌”,这样才能丰富多彩。例如,在孔子故里曲阜,在明代历史城市的孔庙南中轴线800米处,建造以研究孔子学术思想的研究院,既不能因袭古老的形式,也总不能让它穿西装吧。兹举几项本人所主持的几项工程的例子说明。
北京菊儿胡同的“有机更新”
北京城的胡同与四合院是构成这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单位,从元大都起构成的城市肌理,自然不适应今天生活,但改善的途径不应当是大拆大改,而是有机更新,即保存完好的,修缮半好半坏的,拆除最坏的加以重建。经过作者十多年的探索,找出重建的办法,即用二、三层的单元楼来围绕原有树木作为庭院,形成“类四合院”,当然还有一系列如住房合作社制度等,实践证明这种改建范式是成功的,至今参观者不绝。
孔子研究院

回复
ljb-1964-04
2007年03月24日 03:56:32
6楼
前已提及,这是一组特殊的文化建筑,是带有一定纪念性的建筑,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孔学研究所、国际会议中心、管理部门等。主体建筑是借用来自战国铜壶上的建筑原型(prototype),受其启发设计现代建筑造型;前庭参用以古代学宫中的“辟雍”(圆形水池围绕方形台基)模式而形成的广场;博物馆内立有取自《论语·侍坐章》,孔子与四位学生论学为题材的群雕;建筑群北有堆山,东北有水池,喻“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建筑物前有小沂河,有亭名观川亭,喻孔子“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孔子研究院已建成2/3,己投入使用,成为当地一标志性建筑。
中央美院新校园
中央美院是北京具有70年历史的艺术院校,但因原地无法发展,1990年代中期决定迁至北京城东北望京小区的公园东侧,接近主要干道,占地40公顷,在地段东北有一条80m宽的直通公园的绿地将地段一分为二为美院本部与美院附中。其中中央美院计,包括行政办公部分、教学部分(图书馆、专业教室、绘画系、雕塑系等,雕塑陈列馆)、宿舍、食堂等生活部分以及运动场地、后勤服务部分、另有青年教室公寓处于西北角。美院附中,包括行政、教室、报告厅、图书馆、健身房以及学术宿舍、食堂等。总建筑面积计80000m2。
设计的难题:(1)新院址所在原为一废窑坑,最深处30m,均为建筑垃圾的新填充地。仅有东部沿街一狭长台地比较适宜进行建筑。如何节省地基的费用是必须考虑的。(2)美院建筑有特殊的功能,如油画教室要有天然的采光,雕塑教室要有高低不同的创作空间,这些都需要建筑朝正北方向,而80m宽斜切的绿地给总体布局带来困难。
闻一多论诗的格律是“带着脚镣跳舞”,设计者越过艰难的设计条件,认清必然,发挥创造,就能取得创作的自由,取得独特的成果,结论是必须在整体布局上下功夫,具体途径是(1)力求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相互结合,建筑群相联成片,面向公园洼地(原规划公园中留有水面,惜未能实现),使面向街道的建筑群、面向公园的建筑群、以及面向80m宽的绿地的建筑群都有良好的外部景观。(2)建筑群基本的院落形成(参照中国四合院与西方修道院convent等不同形式)有开有合,联成一体,形成有连续性的良好的室外空间。(3)建筑高低错落,统一中有变化,色彩采用灰面砖,既承袭传统北京城的色泽,又与周围建筑光怪陆离的色彩有所区别。(4)因为是学校建筑,学习场所,力求简洁朴素,特别室内要求适用大方。
该学院2001年10月完成,竣工典礼与国际艺术学院校长学术讨论会同时进行,得到一致好评。
济南旧城区风貌带的规划设想
济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现在旧城是明代形成的格局,城南为千佛山,有千佛寺,始建于隋,有石窟,山下有名泉72(又称有110名泉),故有“泉城”之称。泉群水汇入大明湖于之北,名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大明湖的最好写照。城之北,可远瞰黄河,独特的自然山水格局,构成这历史城市山、城、湖为一体,别具一格的风貌。且看刘鹗《老残游记》的生动描述:
到了铁公祠前(注,位于大明湖畔),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

本来这济南唯一的也是世界唯一的特色,却不幸被寻找“特色”(实质上贪婪掠夺土地)而林立在湖周边的高楼群所破坏了,又沦为“千城一面”!省领导约我去济南规划风貌带,我两去济南,看到旧城建设得如此密集,颇感无计可施,无从下手。当地建筑界前辈向我介绍远在黄河边的华山,一峰独起,颇为壮观。一查典籍,方知这还是一历史名山,古称华不注山,象一朵莲花兀立湖上,李白、曾巩、元好问、赵孟烦尚有名画“鹊华秋色图”留存台湾。现在有一个流行的,但我不太喜欢的话,叫作为城市“打造品牌”,如果要说“打造晶牌”的话,唐宋元明清历代的诗人都为我们作了好多,为什么不去利用发展呢?我鉴于旧城一时难以“改造”,建议往大明湖北发展新区,用中国城市传统布局的某些特点,如历史上的长安“南望终南山子午谷”,“表南山之巅以为阙”,用两座山头作为远处城市的大门;洛阳南面正对“伊阙”,即龙石窟所在,济南城北黄河边正好有“华山”和黄河北的“鹊山’,正好用它作为大门,这样南部千佛山、北面华鹊二山及黄河,中有小清河,东西洛水以及大明湖等,映带前后左右,对自然环境的再创造,可以建设成丰富文化品位的新区。这就是济南新风貌带的设想。
我曾在《城市特色的认知》一文中论到:
第一,文化特性既非僵化的遗产,也非传统的简单汇集,而是一种社 会内部动力在进行不断探求创造的过程,它自觉自愿地从所接受的多样 中汲取营养,并且欢迎外来部分力口以吸收,必要时予以改造。第二,正 是由于捍卫特性,将不仅仅是古老价值的简单复活(对古老价值的再认 识、再创造,不能简单地贬之为“返古现象”),而是要体现对于新文化设想的追求,正因为如此,它为人们不断增加都未来的责任感,把旧的有价值的工作能持续延绵,而使从语言、信仰、文化、职业……发挥独特之点,使之普放异彩,并以此加强内部的团结,进发其创造力。18

回复
ljb-1964-04
2007年03月24日 03:56:46
7楼
选上述数例,主要在表达上述理论观点,就教于社会。
4 迎接新世纪中国建筑与城市科学艺术的伟大复兴
4.1 中国城市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在上个世纪末,英国城市学家霍尔(P.Hall)在《城市文明》(Cities in Civilization)19一书中,选择西方2500年文明史中的21个城市,细评其发展源流、文化与城市建设特点,他指出,在城市发展史中有十分难得的“城市黄金时代”现象,这特别的窗口同时照亮了世界内外,如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14世纪的佛罗伦萨,16世纪的伦敦,18—19世纪的维也纳,以及19世纪末的巴黎等等,清晰可见。它们的成就归结为:艺术性地生长、技术进步、文化与技术相结合,以及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古代雅典、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19世纪的维也纳的发展源于艺术与智慧的创造力,曼彻斯特发展源于工业革命,以至洛杉矶发展源于电影工业。
事实上,今天的中国城市无论沿海还是内地都处在大规模的建设高潮之中,可以说已经进入城市的黄金时代。尽管问题重重,就象罗马创造性地解决公寓住房与输水管道,19世纪伦敦解决了巡警与污水系统,纽约创造了高层建筑一样,21世纪科学技术的突破就能以崭新的姿态向前发展。并且,如果乐观一点说,前述中国城市发展棘手问题的解决,基于自身条件的运用与创造,中国可以有若干城市同时塑造它们的黄金时代。
4.2 张謇与“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启示
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文化积淀深厚,这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独特的人文资源,可以创造性的加以利用,并且大有潜力。以张謇经营南通为例,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謇能在中国政治混乱、经济衰败、民不聊生的落后条件下,以20多年的时间,在中国江北一隅发展工业、农业、交通、水利、兴办教育,促进城市文化,发展近代城市建设,“养活了几百万人”,成功的关键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与开放的近代整体的社会改良思想的结合,建设了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堪与西方经历了百年工业革命历史的近代城市规划“先驱”相媲美20。
在21世纪,面对史无前例的浩大的城市化洪流,我们理应根据地区实际的问题、条件和基础,不断创造性探求城市化道路的地区模式,其成果也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史上的光辉一页。去年12月世界银行在华盛顿召开的城市化会议中,联合国秘书长特别顾问即肯定中国上海、深圳的成功21。研究中国城市发展,同样是科学繁荣之路,面对这样大的建设,自觉开展中国城市发展的科学与技术问题研究,有可能形成城市科学研究的“中国学派”,走向世界城市科学发展的高峰。
4.3 迎接新世纪中国建筑科学艺术的伟大复兴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论文艺复兴时曾指出:“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习·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差不多没有一个著名的人物……不在好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他们的特征是他们几乎全都处在时代运动中”。我们可用以对今天中国科学、人文复兴的呼唤。只要把中国建筑发展放到世界建筑史的背景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在我们科学人文,包括建筑学前辈学人身上,有类似巨人的品质,启发我们前进。
当前,中国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大发展,但社会上又似乎存在一种不平衡现象:一方面,我们对城市化建设高潮的学术准备不足,人们都在遭受建筑学术未能大发展、建设水平不高、不能适应时代需要之苦;另一方面,社会却对建筑学缺少应有的关心和重视,甚至不把建筑当作科学和艺术,无知无畏,为所欲为,肆意破坏生态和人文环境,对此建设领导和管理部门屡禁不止,疲于应付。这种现象对我们建设宜人的居住环境极为有害,与新世纪前沿建筑学术思想背道而驰。这个问题如果不很好解决,就难以发展符合中国道路的新的建筑学术,后人也将因为我们学术上的保守、停滞不前和决策的失误等等,而背上重新整治的包袱,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完成建筑学伟大的历史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尤其要学习前贤爱祖国、爱人民、为人民谋福利自强不息的精神。爱国和为人民是最基本的。世界全球化,无论怎样,立志为吾土吾民服务,乃是中国建筑师最根本的职责。因此,我们要呼吁发展全社会的建筑学,发展人居环境科学,“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谋不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用以勉励自己。
正如普利高津所说:“现在是一个向进化和发明开放的宇宙”,“一个非常有希望的迹象是科学现在能够把与其他文化传统相联系的观察能力集合起来,因此能够促使世界经历了不同进化路径的各部分互相尊重和了解”。我们相信世界的统一性,同样也相信城市的统一性,对于未来的城市希望是一种双重的复兴:科学的复兴与人文的复兴,因此要把科学家及所有人文学者联合起来,进而实现人类的统一性。22

回复
ljb-1964-04
2007年03月24日 03:57:01
8楼
小结
世界是整体的,发展的,我们伟大的祖国科学日新,人文日新。《老子》云:“安其居,乐其业”,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既是社会理想,也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人居环境科学应该作为全社会的科学,各方面都参与它的发展与创造,以此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这就不仅需要积极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寄期望于人文精神的弘扬。


1 Wells,H.G. A Short History of the World.Popular ed.1928
2 Space-time and architecture;Mechanization takes command.
3 Paolo Soleri.二战后的美国world best,world biggest,world largest
4 Gencks,Charles.The Architecture of the Jumping Universe.Academy Editions,1995.
5 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倪文彦 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6 Sert,J.L Can OurCitySurvive?
7 only。neearth,1972年斯德哥尔摩全球环境大会报告书,是一本划时代的文献
8 Lewis Mumford.The Culture of Cities.
9 阿马林·马赫塔尔姆博.见:吴良镛.城市美的认知.城市环境美学.台北:定景企业有限公司
10 80年初亚洲建协在菲律宾举办第一次大会,由于当时中国还未入会,找代表中国建筑学会以观察员的身份列席会议,惊奇地注视到“亚洲的文化特性”的议题。大会指出,由于西方投资的涌入,西方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随之而来,以至出现城市的特色危机。当时很多建筑师甚至就此发表了一些情绪高昂而且精辟的看法,认为亚洲建筑师要保护自己的权益,因此大会最后通过国际咨询服务《伦理规范》(Code of Ethics),指出“在所川专业活动中认真对待各种文化特点及价值观是头等重要的,有关标准的制订应以一个具体国家为基础”;这是因为“适宜于发达工业国家的标准不一定适合发展中国家,或是会因此而引起难以保证的支出”。1980年代末这一“伦理规范”被国际建协所接受,成为全世界遵循的准则。尽管如此,问题开末解决。例如亚洲建协第七次大会还指出,“尊重传统的呼吁是没有强制力的,因此亚洲的建筑和城市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引进的特征”,失去文化特色的“平庸城市”到处可见;大会还进一步呼唤保护、发掘、发展自身的文化特色,积极呼吁“我们要建设有灵魂的城市”。见:吴良镛.关于建筑学未来的几点思考(下).建筑学报,1997(3):30
11 Edgar Morin.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陈一壮泽).北京:北京大学山版社,1999.180
12亚历山大·索尼兹.广义建筑学:一种现实主义的建筑──为吴良镛教授《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一书序
13
14 赖纳·特茨拉夫.全球化—第三世界—前景忧虑与赶超希望之间的文化
15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利十迁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山版衬,1998
16 据美国百人会在1995年做过的一次凋查,“美国人在不少方面对中国持有否定态度,但美国人对中国的文化却有强烈的肯定和崇敬的态度与浓厚的兴趣。”见:Shirley Young.Culture as an engine for Shanghai’s development(杨雪兰.文化是上海发展的原动力.中华学人与二十一世纪上海发展国际研讨会).中国上海.2002年7月25日
17王国维.观堂别集.国学丛刊·序.
18 吴良镛.城市美的认知.城市环境美学.台北:定景企业有限公司;吴良镛.学术文化随笔.北京:青年出版社,2001
19 Hall,P.Cities in Civilization.NewYork:Fromm International,2001
20 吴良镛.张謇与中国近代第一城.未刊稿
21
22 参考:韩建民.新人文主义思想主脉.科学时报.2003.03.21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