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利用在日本
yiran
yiran Lv.2
2004年05月13日 22:28:23
来自于水土保持
只看楼主

日本是个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目前全国水资源利用率已达到20%左右,新辟水源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大,为此,日本政府除了采取开源措施和提高水利用率、鼓励全社会利用循环水外,还十分重视对雨水的利用。早在1980年,日本建设省就开始推行雨水贮留渗透计划。采用雨水贮留渗透计划,可以有效地补充涵养地下水,复活泉水,恢复河川基流,改善环境生态条件。利用雨水贮留渗透的场所一般为公园、绿地、庭院、停车场、建筑物、运动场和道路等。采用的渗透设施有渗透池、渗透管、渗透井、透水性铺盖、浸透侧沟、调节池和绿地等。

日本是个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目前全国水资源利用率已达到20%左右,新辟水源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大,为此,日本政府除了采取开源措施和提高水利用率、鼓励全社会利用循环水外,还十分重视对雨水的利用。
早在1980年,日本建设省就开始推行雨水贮留渗透计划。采用雨水贮留渗透计划,可以有效地补充涵养地下水,复活泉水,恢复河川基流,改善环境生态条件。
利用雨水贮留渗透的场所一般为公园、绿地、庭院、停车场、建筑物、运动场和道路等。采用的渗透设施有渗透池、渗透管、渗透井、透水性铺盖、浸透侧沟、调节池和绿地等。
日本实施的雨水贮留渗透计划得到民间企业的支持。1988年成立的"日本雨水贮留渗透技术协会",就吸引了清水、住友、西武、大成、东急、日产、三井和三菱等著名建筑株式会社在内的84家公司参加。
经过有关部门对东京附近20个主要降雨区22万m2长达5年的观测和调查,平均降雨量69.3mm的地区,平均流出量由原来的37.59降低到5.48mm,流出率由51.8%降低到5.4%。在东京都,已经有8.3%的人行道采用了透水性柏油路面,雨水通过透水性柏油路面入渗到地下,经过收集系统处理后加以利用。
此外,日本还在一些城市的建筑物 设计了收集雨水的设施,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消防、植树、洗车、冲厕所和冷却水补给等,也可以经处理后供居民饮用。据统计,日本目前已拥有利用雨水设施的建筑物100多座,屋顶集水面积20多万m2。东京江东区文化中心修建的收集雨水设施集雨面积5600 m2,雨水池容积为400 m3,每年作饮用水和杂用的雨水占其年用水量的45%。东京的一座相扑馆,每天用水量可达300 m3,其中一半用于冲厕所,这些水的大部分是利用大屋顶收集到的雨水。
在建筑物上收集雨水,多采用沉淀和过滤的方法,维修管理很方便,一般只需清扫沉淀池和过滤池。为解决降尘和酸雨问题,通常采用分离设置微滤网的方法,以清除雨水贮存池内的泥沙,部分集雨设施还备有注氯装置,对雨水贮存池进行定期消毒。
精于经营的日本商人发现,水在阿拉伯国家是贵重的商品,便着手向阿拉伯国家出口雨水,从而标志着雨水利用已经在日本显示出独特的价值。第一个向日本购买雨水的国家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该国第年的雨水进口量大约为2000万m3,主要用于农作物灌溉。对于阿拉伯国家来说,进口雨水比淡化海水所花费用要低得多。此外,日本还在积极扩大对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雨水出口。

关闭窗口
ymq424
2004年05月23日 04:46:23
2楼
对于中国来说,节约用水以及刻不容缓了。现在中国的浪费水资源十分严重,而且水资源利用率不高。
回复
bart@sl
2004年05月23日 14:08:23
3楼
说的对,特别是一些沿海缺水地区
回复
condy0157
2004年11月05日 16:02:40
4楼
可以参考
回复
ly_ddh
2004年11月05日 20:45:31
5楼
节约用说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这是全民族的事情,需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才能解决的问题。还有,凡事从小做起,从头做起,总要有第一人来开始,所以,我们最好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家做起,然后带动周围的人。如果政府再能鼓励一下这种做法,就更好了!
不过,雨水都搜集走了,也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因为地下水位就会因为得不到有效的补给而下降,会造成一定的后果的。
所以,在进行一个大的作为之前,应该先论证一下本地区的具体状况。
日本有日本的状况,岛国,淡水缺乏,所以……
在我国贫困的干旱地区,也许比他们利用的还要好。
库、塘、井、窖不就是这个时候产生的吗!
回复
xwb001115
2004年11月07日 23:29:40
6楼
我国许多地方也有不少雨水利用的经验,如西北的水窖(旱井)、涝池,城市水土保持也提倡渗透池、渗透井、浸透侧沟等措施利用雨水(参见: 夏卫兵主笔《江西省九江市城市水土保持规划报告》2001年10月等)。

上述问题,由本人编辑,与大家探讨。


本人具有水利部2002年水保监理工程师、2003年水利造价工程师资格。联系方法
Email:xwb001115@yahoo.com.cn
QQ:350708197
回复
ly_ddh
2004年11月09日 14:57:40
7楼
中国人就是这个破毛病,对于国外的咨询了解的特别快和多,对于国内的咨询就不想多了解,所以,造成很多国内的好技术,好创意都得不到发扬。
回复
笨家伙
2008年08月14日 21:25:10
8楼
节约用说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首先政府要引导 ,德国政府出高价买私人太阳能的电,再由社会分摊成本,就大大鼓励了太阳能发电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