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y.nphoto.net/yanyan2033/ http://blog.nphoto.net/yanyan2033/ 快乐,努力.燕山飞扬 帐号: yanyan20332033 http://photos.nphoto.net/yanyan2033/ 国际饭店前的“小尖楼”——浪漫简约 田园情趣(黑龙江晨报2000/7/6) 随着中央东铁路建设的推进,大批俄籍侨民涌入哈尔滨,怀恋故土又向往世外桃源的俄人在水陆交汇、自然环境优美的哈尔滨留下了诸多别具一格、简约浪漫的别墅式住宅。坐落在哈尔滨市南岗红军街国际饭店前的“小尖楼”即为一栋十分罕见的田园式小楼。
http://my.nphoto.net/yanyan2033/
http://blog.nphoto.net/yanyan2033/ 快乐,努力.燕山飞扬 帐号: yanyan20332033
http://photos.nphoto.net/yanyan2033/
国际饭店前的“小尖楼”——浪漫简约 田园情趣(黑龙江晨报2000/7/6)
随着中央东铁路建设的推进,大批俄籍侨民涌入哈尔滨,怀恋故土又向往世外桃源的俄人在水陆交汇、自然环境优美的哈尔滨留下了诸多别具一格、简约浪漫的别墅式住宅。坐落在哈尔滨市南岗红军街国际饭店前的“小尖楼”即为一栋十分罕见的田园式小楼。
这座浓缩了欧洲新艺术运动思潮的小楼建于1908年,凉亭上冠戴的俄罗斯帐篷顶,挺拔俊俏,被附近居民形象地称为“小尖楼”。
据哈铁分局房产段四分段原二会主席毕兆瑞介绍,50年代,除了喇嘛台,“小尖楼”是当时博物馆地区最高的建筑。而且铁皮房顶不是现在的绿色,而是红色。红色屋顶、乳黄寺面,爬满了各种花草,绿色板障子中间透出的丁香树枝繁叶茂,远远看去就像一幅画。
据史料记载,该建筑最早为中东铁路理事事务室住宅,1932年哈尔滨沦陷后,日本人掌管了小楼。解放后至今,小楼成为铁路职工的民宅。1950年至1952年,修筑中长铁路期间,为苏联专家住地。
走进这栋有着90多年历史的小楼,记者在惊叹其玲珑精致的同时,更为期内部的破败惋惜。曾经美丽的木门斗已多处断裂,内外墙皮因不堪美容学校、心理学校、摄影社等几十块牌匾的重负大片脱落,旧式壁炉房,楼梯间被建起的仓库堵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然而绕过阴暗的居室,拾阶而上,窄窄的木梯尽头却别有洞天。木地板、木板墙、木窗槛再加上木屋檐,在楼顶搭建的木凉亭四面临风、视角宽阔,置身其中,顿感神清气爽。出生在栋小楼的李丹告诉记者,斜屋顶配上宽厚的木屋檐,不管下多大的雨,凉亭内滴水不进,尤其炎热的夏天,从日出到日落,这座四面采光的凉亭一丝阳光都射不进来。实为一个纳凉的好地方。
http://blog.nphoto.net/yanyan2033/ 快乐,努力.
2楼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1690_647162_0.htm#lastreply
《追踪哈尔滨保护建筑》系列报道
黑龙江省博物馆——欧洲新艺术运动东进的结晶
或许是因为周围不断崛起的高楼让人感到压抑,或许是70多年馆藏历史赋予了雅气,走近繁华闹市中的博物馆犹如面对一座老房子,怡静轻松,温暖愉快。
坐落在红博广场西北侧的黑龙江省博物馆建于1906年,原为莫斯科商场,是哈尔滨早期建造的第一座大型商场。受欧洲新艺术运动东进思潮的影响,该建筑在造型上排斥了传统的装饰手法,简洁朴素,活泼自然。适应商业建筑的面求,商场相对独立的17个单元都设有独立出入口,每5个单元为一组,在转折单元部位两侧各插入一个楔形联接体,节奏十分突出。特别是屋顶采用了高大的具有法国特色的异形方底穹窿顶,在三个大面上采用各控制5个单元的矩形低穹窿顶,把17个“店铺”统一为一体。既有高低形体节奏感,又有较强的协调感,极大地丰富了广场的整体感。
该建筑面向广场中心,左右两翼对称的平面取向使人不禁想起当年环环相拥的完美建筑群和广场中央的惊世之作——圣尼古拉大教堂。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原莫斯科商场经改造于1923年成为我省最早的文物事业机构——东省特区博物馆,后来一度为哈工大科学研究所。80年代末由于陈列展出面积不足,曾有人建议将该筑加层改造,后经专家反复论证,认为不妥作罢。
1984年,该建筑被确定为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于1988年和1997年共投资1300万元对主楼和馆舍进行了大规模维修。日前,馆内藏品丰富,已成为我省收藏历史文物、艺术品和动植物标本的中心,是宣传地方历史和自然资源的重要窗口。
回复
3楼
http://co.163.com/forum/myThreadList/15_1_1.htm
回复
4楼
哈尔滨文庙,是哈埠一处典型的仿清代建筑风格古建筑群。是黑龙江省境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仿古建筑群。是祭祀孔子的殿堂。以其独特的东方建筑风格,雄伟壮观的气势,屹立在以西欧建筑风格为主要基调的哈尔滨建筑群体之中。
哈尔滨文庙坐落在市中心东端的文庙街北侧。
文庙始建于民国十五年十月(公元1926年),建成于民国十八年十一月(公元1929年)。是由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题写碑记,当时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张焕相、继任长官张景惠倡导实施,由政府和中外人士募捐集资73万余银币修建的。建成后举行过几次祭孔活动。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文庙先后用作哈尔滨医专、医科大学和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图书馆,省军区仓库。1985年2月26日,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以文庙为馆舍,成立全国第一家省级专业性民族博物馆。又经1985年至1988年三年的重点维修和筹备,于1988年秋正式对外开放展览。至今已接待中外观众300余万人。
哈尔滨文庙,是典型的仿清代建筑风格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其建筑结构为三进院落,南北通深276.37米,东西面阔85.6米,原占地6公顷,现仅存有2.3公顷(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74平方米。整座文庙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形成一条中轴线。沿中轴线其主体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万仞宫墙(影壁墙)、泮池泮桥(俗称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主体建筑两侧有左右配殿、东西庑、掖门、牌楼、石碑等,比较均衡对称的坐落在中轴线两边。四周环以黄琉璃瓦红墙。整组建筑,布局严谨,在全国属第三位,仅次于北京(2.38公顷)和山东曲阜孔庙(9.6公顷),是我国东北地区现存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孔庙。
文庙也是现存全国最后建造的一处规制完备的孔庙。因建于民国时期,采用大祀规格,其主体建筑万仞宫墙、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包括东西牌楼、掖门,均采用了我国最尊贵的黄琉璃瓦,即“皇顶”;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的彩画使用了最高一等的“金龙和玺”形式,这些都是帝王御用的建筑规格,因而,观之自然是气势雄伟,金碧辉煌。由于文庙周围绿树掩映,周边环境未能改造,从外面看不见文庙的宏大规模,因而凡是来文庙参观的人们无不为之惊叹,哈尔滨竟有如此一座宫殿,真是“藏在深闺人未识也”。
http://co.163.com/forum/myThreadList/15_1_1.htm
回复
5楼
哈尔滨太冷。
回复
6楼
领事馆建筑都是保护建筑
http://forums.nphoto.net/thread/2007-04/30/ff8080811229faf6011240593e9e50eb.shtml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