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才标准是什么?
fdx2112
fdx2112 Lv.12
2007年03月11日 22:58:07
来自于职场问答
只看楼主

中国的人才标准是什么?中国的人才标准是什么,估计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你说是学历吗,可北大的研究生只能卖猪肉;在我们不少企业,正式学历的人下岗了;留下的却是没有学历的人。再看我们不少单位,有很多没有学历的人竟然成了高级人才而要推迟退休;而我们社会上同专业学历的人却找不到工作,这都不像是重视学历的社会呀。你说是重视实际能力吗,多少被老百姓认为‘有能力的人’却在闲置;而现实却是今天你还是默默无闻,当你一提拔成了领导后;这片天地就是你的能力为第一了,谁也不能超过领导;估计就是神仙也不可能达到这样的能力吧。

中国的人才标准是什么?

中国的人才标准是什么,估计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你说是学历吗,可北大的研究生只能卖猪肉;在我们不少企业,正式学历的人下岗了;留下的却是没有学历的人。再看我们不少单位,有很多没有学历的人竟然成了高级人才而要推迟退休;而我们社会上同专业学历的人却找不到工作,这都不像是重视学历的社会呀。你说是重视实际能力吗,多少被老百姓认为‘有能力的人’却在闲置;而现实却是今天你还是默默无闻,当你一提拔成了领导后;这片天地就是你的能力为第一了,谁也不能超过领导;估计就是神仙也不可能达到这样的能力吧。

  这些年中国人才问题越来越被广泛引起重视,许多地方都推出了不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优惠政策;这诚然是件对人才的大好事,可是关于“人才”的“标准”是什么;依然是雾里看花,谁也说不清楚。在人力资源开始在中国泛滥成灾的时候,对人才依然没有统一的定论。然而如果你细心观察,其实中国人才几千年来还是一个定论;谁是人才,谁是庸才还是领导(统治者)说了算;因此中国的人才标准依然是“权力决定人才”,就是在今天这依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当初的国有企业有三个人,他们同样的事被定义为不同的结论;一个是企业领导,他每年的工作报告也被杂志收编;就这样总共发表了文章100多篇,结果被推荐为院士;因为他能发表文章成了人才标准。另一位是报社的社长,因为他发表了180篇小说与散文;结果他被组织部门推荐为作家,享受国家津贴;因为他能写文章。再一位是没有职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因为他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近300篇;结果领导们投票决定他下岗,说他只会写文章;所以企业不能留。这不是天方夜谈,而是真实的现实;后来连国务院办公厅信访人员也为他打抱不平,说‘你们企业连写小说的也是人才,难道能发挥作用的专业人员倒不是人才了’;原来核心问题是该工程技术人员的能力超过了所有领导,这才是中国领导的大忌;于是企业领导们集体决定下岗的,这也符合我们的组织原则嘛。

  同样的事,在权力者身上就是人才难得;在老百姓身上,人才就变成了不务正业;人家说写小说在企业都是人才,而写专业论文的竟然是庸才;要知道专业论文可是研究成果呀,你不能理解的事却发生了;这只有在中国才有可能。

  我们不会忘记上个世纪中国的人才论:‘领导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领导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而且是不服不行’。现在这个人才论依然是我们的主旋律,提拔干部是领导说了算;招聘人员还是领导说了算,就连下岗考核也都是领导说了算;这才是我们的人才标准,领导与权力决定人才的命运;说你是人才,你就有发挥作用的机会;说你是庸才,你就一辈子在中国没有展现才华的可能。你想平等竞争,估计那是一个美丽的幻想。

  人才“权力格式化”何止体现在任用与选拔人才上,连评职称这样以技术论英雄的场合也是“权力格式化”;你看那职称评定中,最先通过的总是有领导职务的人;就连我们的院士这样一个学术领域的最高待遇,也都是领导身份的人全部占有了;因为中国的领导不能比老百姓差,这才是中国人的人才观念。

  人才如此“格式化”,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埋没人才、扼杀人才;同时真正制造大量的庸才。在检验“人才”的“格式”面前,许多真正的人才(知识与能比领导班子强的人才)被无情地淘汰了;他要么从此失去舞台,要么放下专长;腾出大量的时间去修习那些并无迎合领导的实用“技术”。而另一些素质不好的人员,因为托了“权力格式”的福;成了“人才舞台”的“主角”。上个世纪流传的“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如今还拓展了“有能力不如有关系,有了关系没有能力走遍中国都不怕”;这不是危言耸听,而的确是现实。如果这种机械的人才“格式”永久不变,“中国人全民奴颜婢膝”必将渐渐盛行于天下;到那时我们中国人的人才,名副其实成了“奴才”;一个全民族“奴才”的民族还能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吗。

  说了这么多,笔者的意思并不是说选拔人才不需要领导把关;而是认为领导定人才也应该有一个公开的“标准”。古代还有科举考试能平等竞争,现在是领导心中的标准;没有人能公开知道。因为我们人才标准中公开的表面制度没有人执行,而执行的却是领导们心中的潜规则。从大政策看:中国人才标准一会“左”,一会“右”;几乎从来就没有稳定过。从“提拔重用老工程技术人员”后,一下子直接跳到“重用年轻的技术干部”;结果中国整整一代人就被政策牺牲了。当然这些标准表面上看是不同,可实际还是领导说了才算数。

  人才应该是多维的,有专业人才、技术人才和领导人才等等;可我们的人才标准却是:你成功了,你就是人才;而且是全方位的人才,所以才有中国技术与领导人才全部是一肩挑的局面。当然我们社会最普遍存在的,莫过于‘任人唯亲’是主流;而其它的人要成才得要有机会(政策变更与改革等)。

  我们知道公平竞争应该是人才的第一原则,没有公平还能有“不拘一格选人才”吗;中国的人才都很善良,他们相信组织会给自己机会和公平;结果很多人反而成了组织利用的基石(总是当分母)。机会与公平,这应该是普遍中国人幻想能进入的用人环境和氛围;但这梦想能实现的时间可真的没有人知道。
免费打赏
tianlei810209
2007年03月30日 13:44:07
12楼
社会发展中问题总有的,改革也会继续的,只是效率高低问题俄!
就是再昏的昏君也会希望自己的统治能够胜久不衰!
更何况现在社会中的政党呢!
回复
fdx2112
2007年04月02日 23:52:37
13楼
机制随时可以改变,但是真正的人才是无法淹灭的.
回复
tianlei810209
2007年04月03日 09:09:42
14楼

人才也会随着时间流水逝去呀!
而没有好的人才培养的话,……
几十年过去了……
几百年过去了,我们就一无所有了……
回复
fdx2112
2007年04月06日 09:24:58
15楼


因此,当今社会上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献礼工程层出不穷,纳税人的钱他们用来保乌纱帽,哪些实事工程又有几项落实到实处的,这也算是中国人才、也是中国公务员的标准??
回复
mypuer
2007年04月22日 09:12:51
16楼
现在很多事情都是很无奈的,怀才不遇的人多得很,这是社会的悲哀啊!
回复
tianlei810209
2007年04月22日 14:19:53
17楼

这是自古就有的事情!
为什么从古代到现在一直有这样的事情,这本身就属于社会的缺陷,却没有什么一直没有改进呢?
不是我们的社会已经很进步了吗?
回复
hithawkl
2007年04月23日 08:26:02
18楼
这个是中国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没办法,努力吧,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能成为“人才”而努力
回复
fdx2112
2007年04月23日 08:54:42
19楼


原来的教育方式还带有传统观念,而目前的素质教育真不敢恭维,老师不敢说重、功课不敢太多、训练不能过急、心理压力不能过大。现在的小孩是碰不起摸不得。。。要求高一点要减负,成绩上不去说教育有问题。下一代的“人才”要求更高更难!
回复
likaizhan
2007年04月24日 13:28:11
20楼
yinyong17lou而对于我们来说,这个社会给我们的客观条件也就如此了,你有多大的能量你就发多少热啊,有关系就用关系,没关系的就研究点实在的,让有关系的人来需要我们,这样就够了。
回复
tianlei810209
2007年04月24日 19:47:09
21楼

现在是社会利用金钱诱惑我们,你能发挥多大热量,就能挣多少钱!
这个动力也比较足,只是太……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