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名人堂:王如竹-做别人做不了的事
admin@zl
admin@zl Lv.12
2007年02月05日 00:52:37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王如竹教授近20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的制冷低温与空调事业,他所领导的研究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在吸附式制冷、生态建筑复合能量系统、太阳能在制冷空调领域的应用、制冷空调系统仿真等一系列研究领域都有丰硕成果,某些领域在国际上有相当的积极影响。  让我们一起走近王如竹教授,了解他在吸附式制冷的研究,了解他对行业发展的看法……(资料来源为网络收集,若有侵权请联系网易土木在线删除)您阅读过王教授哪些专著?

王如竹教授近20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的制冷低温与空调事业,他所领导的研究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在吸附式制冷、生态建筑复合能量系统、太阳能在制冷空调领域的应用、制冷空调系统仿真等一系列研究领域都有丰硕成果,某些领域在国际上有相当的积极影响。

  让我们一起走近王如竹教授,了解他在吸附式制冷的研究,了解他对行业发展的看法……

(资料来源为网络收集,若有侵权请联系网易土木在线删除)


您阅读过王教授哪些专著?
免费打赏
admin@zl
2007年02月05日 00:54:05
2楼
■ 王如竹博士简介


王如竹博士,1964年12月22日生,长期进行低温工程、制冷空调技术和太阳能热利用的研究工作,1990年以来不断开拓,已在国内外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在超流氦传热以及吸附式制冷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先进成果。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为国际制冷学会理事,制冷设备(IIR-B2)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传热传质学分会副主任;中国太阳能学会理事、热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制冷学会理事长;上海市太阳能学会理事长;上海市科协七届委员会常委;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热能动力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夏安世教授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太阳能学报》、《工程热物理学报》、《化工学报》、《科学通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编委
回复
admin@zl
2007年02月05日 00:55:37
3楼
■ 王如竹博士简历

·198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1987年获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
·1990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中德联合培养)
·1993-1997期间曾任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所长
·1997年起任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
·2002年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
·1999年7月始兼任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所长
· 2001年7月起兼任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发电及制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长期进行低温工程、制冷空调技术和太阳能热利用的研究工作,1990年以来不断开拓,已在国内外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在超流氦传热以及吸附式制冷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先进成果。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
回复
admin@zl
2007年02月05日 00:58:41
5楼
■ 王如竹:专注于对低品位能源的利用

因为家里买冰箱要凭票,王如竹报考了上海交通大学制冷设备及低温技术专业,没想到从此结下不解之缘;如今41岁的他成为制冷行业中的专家,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了2本专著和3本教材,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5项和新型实用专利1 1项。
                 
  在上海交大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记者见到了与制冷打了25年交道的王如竹教授。他告诉记者,做科研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有前沿的科研成果发表,“立地”就是做的东西要有用。
                 
  做别人做不了的事
                 
  王教授所在的办公楼外表并不起眼,可是这里却有着全国高校该领域中最强的科研梯队:教授17位,其中12位比王如竹还年轻,曾获得上海市科委优秀启明星群体称号。
                 
  1990年,王如竹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4年被评为教授。那个时候,高校要留住尖子教师的确不容易,教授一个月的收入也只有三四百元。曙光计划通过扶持科研项目的方式,留住了很多人才。王如竹就是第一批接受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市教委曙光计划资助的青年教师之一,2003年又获得了跟踪资助。
                 
  让王如竹感到欣慰的是,“获得曙光计划资助10年来,做了一些别人做不了的事”。他在国内首次对吸附式制冷循环及其应用作了系统研究,在国际上第一个推出了《吸附式制冷》的专著,2004年研制的吸附式空调系统在国际上首次获得工程化应用。他领衔的课题组还在莘庄生态办公楼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集太阳能空调、地板辐射采暖、强化自然通风,以及全年热水供应功能于一体的太阳能复合能量系统。
                 
  “废物利用”减少能耗
                 
  王教授研究的东西挺独特,专注于对低品位能源的利用,比如空气中的能源以及余热、废热等的利用,他戏称自己搞的项目都是“废物利用”。
                 
  比如,针对我国内燃机车驾驶室一半不具备空调的现状,他提出了利用内燃机的余热供暖制冷,2003年研制成内燃机车司机室吸附式空调器,在国际上首次获得工程化应用;他还发明了太阳能及空气能热泵热水器,这种热水器使用1份电能可以吸收3到4份空气能或太阳能,从而获得4到5份热能;目前正在研制的渔船吸附式制冰机,可以让渔船出海时不用自带冰块,只要使用这个机器,利用发动机烟气余热一天就能制1-2吨冰。
                 
  拒绝高薪专注科研
                 
  上世纪80年代末,王如竹在德国留学的时候,就有一个梦:哪一天要让西方人也来做我的学生。如今这个梦实现了,许多国家的留学生慕名而来拜在他的门下。诸多的“光环”也让不少猎头公司铆上了他,开出高薪并给他企业研发中心老总的位置,但他并不动心:“在高校中上海交通大学的制冷学科已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在世界上有了很好的影响,这种成就感在企业里是体会不到的。”
                 
  下一步,王教授将致力于推进冷热电联产项目,即在天然气发电之余,回收余热进行供暖或制冷。目前,国外已将该技术产业化,并已打入国内市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等场所运用。国内这一产业尚属空白,而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形成自主创新的专利技术,相关产品明年可能投入应用。
回复
admin@zl
2007年02月05日 01:00:26
6楼
■ 王如竹教授谈吸附式制冷及行业发展

编辑:王老师,2005年您主要在从事哪方面的研究工作?

   王如竹:2005年我主要从事吸附式制冷与太阳能空调领域的研究。上海交大从1993年就开始进行吸附式制冷的研究,至今经历了12年,可谓是“十二年磨一剑”。2004年时这种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工程了,2005年我们做了完全创新的设计,将吸附式制冷技术做成一些小型的产品,真正意义上变成一种产品。并且我们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还把它带进国际制冷展。在国外,这种产品也受到很高的评价。

   在吸附式制冷机组里面,我们没有运用任何一种运动部件,可以用低品位的能源来驱动(系统),因此,它很适合应用于太阳能空调。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只需要利用60度左右的热水驱动便可以制冷,与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相比,太阳能日照好的情况下,它可以保持长达8小时的稳定供冷。常规的太阳能集热器可以保证白天60-70度的水温,因此,它可以结合太阳能现有的集热器技术,提供足够的能量给空调制冷使用,对既有的太阳能集热器建筑,吸附式制冷机组是太阳能空调的一个较好的选择。

   编辑:12年才能磨出一项技术啊,理论向实践的转化需要这么长一段时间。那么,技术从理论过渡到实际应用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王如竹:以吸附式制冷技术为例,这项技术我们在前期花了比较长的时间做机理研究,它对材料、热交换条件等的要求很苛刻,为了能更好地推广,希望所使用的材料价格不会太高。我们不仅需要在技术中找到实际应用的突出点,还需要在技术与经济上寻找一个平衡点,这是很不容易的。
   最近两三年我们将它试点应用于工程机械余热利用,例如柴油机烟气余热驱动的海水制冰机可以为渔船免费制冷这些在我们实验室中已经有示范(产品)了,希望2006年可以推广到企业中去。
   编辑: 您刚才提到过,吸附式制冷技术用于太阳能空调是非常适合的,您去年(2005年)另一项研究就是在太阳能空调的吧,太阳能空调在中国应用情况如何呢?

   王如竹:太阳能空调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应用得都不是很多。这是太阳能界一个很重要的领域,目前,它在技术方面还有一些需要突破的。2005年上海交大做了一个生态建筑的能源系统,运用了太阳能来供热水、地板采暖、空调制冷、和强化自然通风,实现了太阳能建筑物复合能量利用系统的高度集成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我将在2006年世界可再生能源大会的报告中以此为例做大会邀请报告。当然现有系统仍有不足之处,目前我们以太阳能的热水来驱动空调,由于热水的温度在60-70度左右,(制冷)能效并不太高,COP仅达0.3-0.5。因此2006年我们的工作重点将放在将机组的COP改进至1.0,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常规能源(如天然气)与太阳能的有机结合,太阳能利用分数可以达到40%以上,整个系统很有经济价值,这种太阳能复合能量系统就可以进行推广使用了。我们现在把上海的世博会作为一个主要的示范性项目,有了影响的示范后才会有大面积的推广,希望2006年底时这项技术可以变得成熟。

   现在我们仍面临一个经费的问题。在国外,企业会委托高校进行前沿技术的研究,自己做一些产品的研发;而在国内前沿技术的研究经费主要由高校来负担,而企业希望获得成品,并且还要符合企业产品的特点。少了企业的支持,新技术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推广应用。因此希望有实力的企业与高校一起来做合作研究,一起将新的技术更好地推广起来。

   编辑:除了吸附式制冷与太阳能空调外,您认为还有哪些是市场发展的方向?

   王如竹:我认为还有三种产品、技术是发展的趋势。
   一是冷热电联产。目前国内在冷热电联产集成创新方面做得比较少。将动力装置如内燃机、涡轮机与制冷系统结合起来,再加上余热回收的设备,进行系统集成,做成一个工程性的工作,冷热电联产需要这种模式来进行。针对不同用户,不同需求,开发出系列化、标准化的产品。我很高兴地听到,2005年四月远大在北京成立了能源公司,开始了能源合同管理的运行模式。相信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国会出现新的此类公司来专门运作冷热电联产。

   第二个是消费模式的变化——家用能源中心。住宅用的系统里面使用得较多的有空调、热水器、采暖,这三个是独立的系统,市场将会希望由一种设备将所有这些能源需求解决。以上海为例,现在有30-40%的房产商开始进行新建住宅全装修(一体化),并且这也将成为一种趋势,估计五年之后,上海新建住宅有可能将全部实行全装修(一体化)形式。也就预示着今后家庭家电系统消费模式发生了变化,建筑配套的能源产品将由房产商统一采购,这也意味着市场将需要一种新型的产品,利用一台主机来提供建筑的能源消耗——住宅能源中心。这样的产品能使住宅设备整体的投资降低,对于房产商而言,全套系统由一个厂家提供又将使系统更加可靠。这种趋势现在逐渐开始明晰起来。三年以来,我在学术交流会上,各种报告中呼吁大家对家用能源中心的关注,现在我很高兴制冷空调界也开始有其他的声音来响应。国内已经有一些小型公司开始做类似的事情了,目前还未形成大规模,大多数的企业、制造商还没有这样的意识,这还需要一个过程,但这是一个发展的方向。

   第三种产品是热泵热水器。在国外已经普遍接受,并逐步拓展。以日本为例,大型的空调厂家开始开拓热泵热水器市场,2005年销售在30万台以上,制造厂家也从三家扩展到五家,相信这个热泵热水器市场会越来越大,将会和空调的市场有一样的规模。在国内已经有厂家开始生产热泵热水器,但主要是太阳能热水器厂家与燃气热水器的生产厂家。他们对常用于制冷系统中的热泵技术的运用远不如制冷企业,因此对热泵在热水器的应用只是比较表面的技术,并未将热泵热水器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希望国内空调大企业可以在这个方面多做一些尝试。虽然目前热泵热水器在中国的市场1%都不到,但这是一个很好的产品,它将成为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的最大竞争对手。
回复
北冰洋
2007年02月09日 15:00:03
7楼
呵呵,王老师也进网易暖通名人堂了~~
不过个人感觉应该把这个专题放在制冷站才对,因为王老师研究的是地地道道的制冷~~仅是建议,不采纳也没关系^_^。
因偶同事是王老师的学生,得以和王老师有点交流,最深的体会是他的精力异常的旺盛,学生第一天深夜发给他的论文,第二天早晨就修改完毕!
可能是因为王老师业务太繁忙,无暇对热泵热水器投入更多的精力,所以一直没看到他的这个第三种产品有什么出色的表现……
回复
caoyiwei-7850136
2007年02月09日 17:51:33
8楼
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也许明天就是你或我!
回复
caoyiwei-7850136
2007年02月09日 17:53:33
9楼
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也许明天就是你或我!
回复
ntlxh512
2007年02月11日 15:53:07
10楼
以后多阅读王老师的著作,了解就多些!
回复
jun1161
2007年02月15日 22:47:54
11楼
可惜下载要钱......
回复
kou-1961
2007年03月03日 17:03:09
12楼
請王老師來看看我們的產品
比太阳能更省钱的热水空调设备
如果您的酒店正在使用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柴油锅炉、煤锅炉、太阳能热水器等制造热、开水情况下,为了让您的酒店更加节省制造热、开水费用,请您看以下能为贵酒店节省运营成本费用的比较。
各种能源制造1吨热水所需成本的计算方法
现以加热1吨水为例,自来水进水水温20℃,加热至75℃需要55000大卡的热量。
名称 热源数值 单价 费用金额
电热水器 55000kcal÷817kal/kwh=67.3kwh × 0.7元/kwh = 47.1元
燃气热水器(液化气) 55000kcal÷7560kal/kg=7.2kg × 6.5元/kg = 46.8元
柴油锅炉 55000kcal÷6800kal/kg=8.1kg × 4.1元/kg = 33.2元
太阳能热水器 55000kcal÷817kal/kwh=67.3kwh × 0.7元/kwh = 47.1元
美珂空调热水器 55000kcal÷3010kal/kg=18.3kwh × 0.7元/kwh = 12.90 元
备注:太阳能热水器在阴雨天气或没有太阳的情况下,需用电或柴油等能源制造热水。按广东地方天气大多数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2000毫米之间;平均有1/3年下雨,太阳能热水器需用电或柴油制造热水。
美珂牌热水空调器与其它热水设备费用比较
按每天烧1吨75℃热水计算,每年各种热水器烧水费用为:
电热水器=47.1元/吨×365天=17191.5元/年
燃气热水器=46.8元/吨×365天=17082元/年
柴油锅炉=33.2元/吨×365天=12118元/年
太阳能热水器=47.1元/吨×120天=5652元/年
美珂热水空调器=12.9元/吨×120天=1548元/年
以广东省为例:一般使用空调的情况为245天使用空调,120天不使用空调。在使用空调的季节制造
热水是免费的,而且还可以节省空调耗电量的10~30%;在不使用空调的季节制造热水,所需费用是燃气、电热水器的1/4,柴油锅炉的1/3,并且有免费暖气提供。
按以上热水器全年的烧水费用,用天燃空调热水器比其它热水器节省的费用如下:
美珂热水空调器比电热水器 每年可为客户节省15643.5元
美珂热水空调器比燃气热水器 每年可为客户节省15534元
美珂热水空调器比柴油锅炉 每年可为客户节省10570元
美珂热水空调器比太阳能热水器 每年可为客户节省4104元
看到以上不同热水器制造热水的费用,做为酒店负责人的您肯定希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增强酒店的市场竞争力。为响应国家号召,建设节约型社会,请选购比太阳能热水器更节能的制热水设备—美珂热水空调器、中央空调热水锅炉。
本公司的空调余热全回收制造热、开水的技术已荣获了中国及国际专利。且有一支专业的施工队伍,能对所有的空调机组进行改造,进行余热回收制造热、开水。
本公司成功将珠海度假村酒店健康中心(五星级)的三台大金螺杆机组,改造成余热回收制造热水机组。全面降低空调耗电量的10~20%,同时高、低侧压力和冷冻水温度均降低,且每天免费提供70吨60℃的卫生生活热水,实现年节省燃油费用60万,相等节省164吨标准煤。
想了解更多产品内容,欢迎来公司参观或登陆我司网站www.idico.cn查询,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来电咨询。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