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能耗需强补“节约”良药
shjy200404
shjy200404 Lv.12
2007年01月28日 10:59:12
只看楼主

建筑能耗需强补“节约”良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我国城乡既有建筑达430多亿平方米,数量如此之巨的建筑中,最乐观估计,达到节能建筑标准的仅占5%左右;即使是新建筑,也有90%以上仍属于高能耗。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平方米建筑采暖能耗尽管约为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但热舒适程度远不如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郎四维研究员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坦言。  据统计,中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8%。而建筑最大的耗能点是采暖和空调,据悉,我国在采暖和空调上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55%。

建筑能耗需强补“节约”良药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我国城乡既有建筑达430多亿平方米,数量如此之巨的建筑中,最乐观估计,达到节能建筑标准的仅占5%左右;即使是新建筑,也有90%以上仍属于高能耗。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平方米建筑采暖能耗尽管约为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但热舒适程度远不如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郎四维研究员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坦言。
  据统计,中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8%。而建筑最大的耗能点是采暖和空调,据悉,我国在采暖和空调上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55%。
  标准滞后
  从1986年至今,建筑节能标准从三北严寒、寒冷地区,逐步推行到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从建筑的新建、改建、扩建,逐步推行到既有建筑的改造;从单一的居住建筑已开始向公共建筑领域推进。“我们颁布实施了针对三个气候区的节能50%的设计标准,而且公共建筑节能标准也将于今年7月1日实行,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但是,针对工业建筑的节能标准尚未出台,关于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标准体系还没有建立。”郎四维表示,虽然建筑节能标准工作发展迅速,但与国外标准及节能要求相比,我国的建筑节能标准确实比较滞后。
  郎四维同时也指出,不可对标准的作用寄予太高期望。“制定标准只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加强监管,严格实施节能标准,使标准中规定的建筑节能的基本技术要求得到落实。”
  激励政策缺失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郭黛姮教授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析指出,“通过经济激励政策推动建筑节能已刻不容缓。”
  郭黛姮认为,建筑节能进展的缓慢除了认识不足、法规缺失、监管力度不够,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引导,对各利益主体的行为难以规范和制约。国家有没有设立新的用于节能建筑的经济激励政策,致使建筑节能失去经济政策调控,建造高能耗建筑不再受到税收限制。
  建设部科技司司长赖明建议指出,国家财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针对不同性质建筑的经济激励政策。对新建民用建筑,应延长墙改专项基金的征收时间,同时明确征收的基金中须有一定比例用于建筑节能,或者恢复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对节能建筑实行零税率政策。
  建筑节能之瓶颈
  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涂逢祥会长向记者指出,我国的节能建材使用普遍滞后。调查显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外墙节能保温程度差4-5倍,屋面差2.5-4.5倍,外墙差1.5-2.2倍,平均相差3倍。
  目前建筑市场上,普遍对建筑节能建材的使用不尽如人意。时下较新颖的节能建材运用较少,原因在于使用节能建材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而且,目前建筑节能环保建材没能充分发挥作用,主要原因在于推广力度不够,产品生产与应用脱节、市场应用技术严重滞后、一些产品没有列入工程建设标准,不能顺利进入建筑应用领域,使新型材料的使用范围和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郭黛姮也表示,在建筑设计上,许多设计师过于依赖空调、照明等技术,放弃了传统的房屋构造中所创造的良好通风、采光环境等宝贵的优秀经验。在节能环节上,许多开发商在设计通风系统时仅凭感觉,不是通过科学分析计算来进行量化的。“现在许多公共建筑靠抽风机通风,靠电灯采光,这都是很浪费的。”
  “应尽快建立国家建筑节能技术产品的评估认证制度。”郭黛姮说,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的专业性强,与建筑物安全性和长期使用寿命有关,但由于目前建筑节能技术水平低,性能还不完善,市场机制也很不规范,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建立国家建筑节能技术产品评估认证制,成立评估认证的专家委员会,成立评估认证执行机构,建立推广和限制、淘汰公布制度和管理办法,规范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市场,推动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创新。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