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读哈尔滨--老哈尔滨建筑保护-------------------------------------------------------------------------------- 提要:如果城市是书,书中的文字就是建筑。建筑积淀了历史与文化,积淀了人类文明。城市的兴建受到自然气候、地理条件及人为诸多的因素的影响而发展变化。 中国幅原辽阔,古今大小城市遍布各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同样包含中国城市建设的兴衰史。西北楼兰古城与东北渤海古城,由于战乱或自然环境的恶化,已变为废墟千余年。既便如此,放射出的依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绚丽光彩。
简读哈尔滨--老哈尔滨建筑保护
--------------------------------------------------------------------------------
提要:如果城市是书,书中的文字就是建筑。建筑积淀了历史与文化,积淀了人类文明。城市的兴建受到自然气候、地理条件及人为诸多的因素的影响而发展变化。
中国幅原辽阔,古今大小城市遍布各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同样包含中国城市建设的兴衰史。西北楼兰古城与东北渤海古城,由于战乱或自然环境的恶化,已变为废墟千余年。既便如此,放射出的依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绚丽光彩。
江南青瓦粉墙的苏州城与北方金碧辉煌的北京城相距千里,浓重的中华民族文化使它们血脉相连。
一、“东方莫斯科”崛起在中国近百年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在中国的许多城市出现“古典洋楼”。有些“洋楼”还特意运用了中国的建筑语言。不管怎样装扮,“洋楼”总没有占据中国城市的主体形象。
中国版图上出现的第一座由“古典洋楼”构筑的城市是建立在东北黑土地上的哈尔滨市。时间是公元1898年。19世纪末的中国,正处于清代封建王朝统治的尾声。内乱外患,清王朝已无力对付沙俄对东北边境的侵犯。1896年《中俄密约》签订后,沙俄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建并管理中东铁路的特权。位于松花江南岸的小渔村——哈尔滨正处在滨州、滨绥、哈大三条铁路的交汇点上,这使哈尔滨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及沙俄管理中东铁路的活动中心。
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大批沙俄及欧洲一些国家、地区的移民,迅猛涌向中国东北这片乐土。30余个国家地区的数万移民,在中国这片肥沃的处女地上,按照本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及经济实力,利用中国的人力和物资,大兴土木。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欧式古典建筑为基调,并汇集了新艺术运动,文艺复兴、巴洛克、浪漫主义、折衷主义、等多种艺术风格的商店、教堂、住宅等纯欧式古典建筑,构成了哈尔滨市的主体形象。
让哈尔滨规划建设像莫斯科一样美丽,是沙俄出于政治目的及安抚大批沙俄士兵和移民思乡心理的手段。1899年建立在哈尔滨最高地段的木结构教堂,就是出自莫斯科圣尼古拉教堂的同一设计图纸,重复建造的。“东方莫斯科”是沙俄建设哈尔滨的城市形象目标。
法国是当时欧洲的文化艺术中心。沙俄崇尚法国文化。“东方巴黎”是沙俄建设哈尔滨的文化标准。哈尔滨建筑文化在诞生时,就是一个高起点、高品位。哈尔滨由一个无名的小渔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极短的时间内,一跃成为举世闻名的“东方莫斯科”“东方巴黎”的仅次于上海的远东大城市。
百余年来,欧式古典建筑、音乐、芭蕾舞、啤酒等欧式文化及生活方式,已融入哈尔滨人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与欧式古典建筑有了深厚感情,称它是“老哈尔滨建筑”。
2楼
二、老哈尔滨建筑特征老哈尔滨建筑,其实不老,仅有百余年历史。
它们是原汁原味的真正的欧式古典建筑,纯正的西方建筑文化,具有古典雕塑一样的建筑形体,汇集了设计美、施工美、材料美于一身的经典建筑作品。真、纯、实、美的深刻内涵,体现在城市规划、单体建筑及建筑装饰的各个环节上。
哈尔滨初期的城市规划,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地形地貌。确保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这一古老又现代的设计原则,成为东西方建筑文化的相通之处。以松花江为界,分南北两岸。江北岸是大面积湿地,自然景色怡人,适于渡假、建成私人别墅区,即现在的太阳岛风景区。江南岸为小丘陵地,适于建设主城区。
以铁道为中心,分为铁道里与铁道外,即现在的道里区、道外区。道里区自然环境好,由沙俄等外国移民建设成繁华的商住区。著名的中央大街就是道里区的商业中心。道外区地理条件差,由中国人开发为居住区。道外区的建筑,虽然也尽力模仿“洋建筑”,但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显现出一付混血面孔。
城市的最高处,即现在的南岗区,由沙俄建设为行政管理区,典型的建筑有始建于1899年的圣尼古拉教学教堂,1903年的哈尔滨火车站,1904年的中东铁路管理局办公大楼。
老哈尔滨建筑平面布局集中而紧凑,墙体宽厚而封闭,进深大,走廊宽,层高较高,建筑色彩明快,以暖色调为主等特征,适应寒冷地区人居环境的防寒与保暖的功能要求。
大小兴安岭是红松等寒带林木的故乡。红松是上等的建筑用材。老哈尔滨建筑利用了地产丰厚资源,既保证了材料的供应又反映了建筑材料的地域性。哈尔滨包融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建筑文化,构成了和谐统一又富于变化的城市整体形象。运用雕塑、绘画、雕刻、铁艺等多种造型艺术手段,塑造单体建筑形象,使建筑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室内装饰装修运用木地板、高墙裙、石膏花、吊灯、壁炉等手法既构筑了建筑内外的整体感,又适应寒冷地区人们长时间的户内活动的需要。沙俄等欧洲国家的施工技术与工具传入哈尔滨,并延续至今。精湛的施工技艺令人赞叹。“一切造型艺术的最终目的是完整的建筑。”的论述,在老哈尔滨建筑上同样得到证实。
三、老哈尔滨建筑在消失自然的侵蚀,人为的破坏,促使老哈尔滨建筑在消失。
认识的偏差,行动的过激是老哈尔滨建筑经典作品遭遇毁灭的根本原因。40年代日伪的人为破坏,50年代的生产大跃进运动,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运动,70年代的城市无序建设,至使原哈尔滨火车站大楼、圣尼古拉教堂等一批城市早期标志性建筑彻底毁灭。80年代,哈尔滨市同全国一样开始大规模建设开发。大量冠以“国际式”,“标准化”,“后现代”等美名的趋同建筑在城市中涌现。数量之多,体量之大、用材之之高贵都占据了城市的主导位置。另有一些毫无文化内涵、粗制滥造的仿欧式古典建筑的假古董,堂而皇之地占据城市的主要地段上。幸免保留下来的饱经历史苍桑的老哈尔滨建筑,被困在难以透气的角落里。城市的固有整体形象在消失,老哈尔滨建筑文化品位在失落。
决策者、投资商、建筑师处在城市建筑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十字路口上。
四、可持续发展与建设保护1998年盛夏,哈尔滨水位达120.89米的历史最高纪录。
2000年同期水位降至111.36米的有水文记载的最低点。松花江以洪涝与干旱两个极端惩罚哈尔滨。自然环境的恶化,提醒人们须对违反科学规律的行为重新思考!
1999年12月,哈尔滨城市规划与建筑艺术专家委员会,否定了对哈尔滨江堤公园垫高3米的防汛方案。指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筑文化的保护同样是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采取对立的手段解决经济建设,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人类文明的倒退。
1994年3月《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这一纲领性文件被国务院通过,标志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动。1999年6月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制定的《北京宪章》,对广义建筑学的论述,是21世纪人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认真保护自然环境,科学建设人工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已成为全球人类共同的愿望与行动。
城市代表了自身的特征与珍贵信息。城市的历史积淀在各时期的建筑中,浓缩在典范的建筑作品中。建筑文化不仅展现在建筑的形体、色彩、声音及装饰上面,而且透过各个层面,可以追溯前人对美好的方向迈进。经典建筑作品的社会作用,在于以无字的碑铭,无声的音乐,年复一年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理,勾通人们的感情,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及社会的稳定。
哈尔滨建筑是异国民族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的展示,它超越国界的限制与时空的变迁。成为全人类共享的宝贵财富。
五、城市形象工程哈尔滨城市形象工程,是城市建筑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综合行为。
以城市文化资源的开发,带动地方经济建设与旅游事业的发展。对哈尔滨建筑修复保护是其中的重点工作内容。
百年商业老街重放光彩。中央大街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一条保持完好的欧式古典建筑商业街,尤其是用柱状花岗岩铺装的整街路面,更能显示出欧洲18世纪古老街道的韵味。1997年市政府对中央大街全面综合整治,改为步行商业街。原则是:恢复原有建筑外观形体,注重街区整体形象,强调外环境文化氛围感受。对室内空间则以全新的设计理念、新的设备设施,为游人创造良好的现代的购物环境。同时整治的还有奋斗路、靖宇大街等街区。
圣索菲亚教堂抹去岁月尘封。始建于1907年的圣索菲亚教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两座东正教堂的其中一座。历经数十年的风雨苍桑,形体破旧不堪,四周被高大建筑重重包围,一座经典的建筑被尘封在遗忘的角落里。1996年国务院批准圣索菲亚教堂为全国重点保护建筑。1997年哈尔滨市政府对圣索菲亚教堂及周围环境全面修复与改造。原则是对建筑主体结构修复加固,对外观形象修旧如旧,拆除周边有碍建筑。修复后的圣索菲亚教堂开辟为建筑艺术馆,室外为建筑艺术广场。对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等建筑的环境改造已于2000年7月开工。
颐园街1号掀开神秘面纱。现称革命领袖纪念馆的颐园街1号,是始建于1909年的沙俄私人住宅。虽然经历了80余年的风风雨雨,精美至极的室内装饰光彩如初。不论是政治家对其豪华发出的赞叹,还是建筑家对其文化的研究。都足以证实它不愧为欧洲古典建筑移建到中华大地上的经典作品。意大利建筑师统筹规划,同步设计,构成了园林建筑与室内完美结合的整体。严格的选材,精确的施工加之用后精心养护等各环节的密切配合,确保了经典作品的存在。1996年颐园街1号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保护建筑。维修后的颐园街1号再出了往日雍容豪华的风采。
城市在扩大,建筑数量猛增,保留下来的老哈尔滨建筑已为数不多。在众多国际式的高大建筑群中,它依然是人们视觉的亮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保留下来的哈尔滨建筑,将更显示出它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回复
3楼
中央大街17栋保护建筑全新亮相
本报记者 于海霞
本报讯 经过最新统计认定,18日,哈市道里区政府公布了中央大街17栋保护建筑名单,并为它们设计了统一的标识,让人们更加了解这些保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中央大街的影响力。
据介绍,目前中央大街上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54栋(未包括两栋即将竣工的建筑),汇集了欧式风格的保护建筑17栋。中央大街上的建筑有欧洲常见的16世纪文艺复兴式建筑、17世纪的巴洛克建筑、18世纪的折中主义建筑、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建筑。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把中央大街变成了一条建筑艺术长廊,吸引着成百上千的市民和游客前来休闲游览。(本报记者于海霞)
△马迭尔宾馆(中央大街89号)
一类保护建筑,原为俄籍犹太人И·А·卡斯普创办的集宾馆、影剧院、咖啡厅、珠宝店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1913年落成。1931年,由П·С·斯维利多夫工程师主持进行了扩建。
砖混结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马迭尔”的俄文名意为摩登的、时髦的、现代的。
△教育书店(中央大街120号)
一类保护建筑,原为日本松浦洋行,1916年动工,1918年落成,设计师是著名的АА米亚科夫斯基。
砖混结构,仿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建筑造型富丽堂皇,以古典柱式控制立面构图,表现形体的光影变化。解放后曾为外文书店,后改为教育书店。
△道里秋林商店(中央大街107号)
一类保护建筑,原为犹太人萨姆索诺维奇兄弟商会,落成于1910年前。
砖混结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建筑造型体现了精致、柔和的风格。1915年转卖秋林公司,成为秋林洋行道里分行。1937年后曾多次易主,解放后为道里秋林商店。
△哈尔滨摄影社(中央大街58号)
一类保护建筑,原为犹太人卡茨开办的“米尼阿久尔”咖啡茶食店,建于1926年。
砖木结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米尼阿久尔”咖啡茶食店1939年改称“维多利亚”,解放后为哈尔滨摄影社。
△妇女儿童用品商店(中央大街73号)
二类保护建筑,原为犹太人А·Л·奥昆大楼,建于1917年。
砖混结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该建筑曾为协和银行,解放后为第十一百货商店,1961年为妇女儿童百货商店。
△哈尔滨市教育局(中央大街1号)
二类保护建筑,原为法国万国储金会,建于1925年。
砖混结构,仿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女儿墙采用花瓶及墙垛虚实相间,突出了光影变化,摆脱了多余的烦琐装饰,外墙用水刷石墙面,整体效果庄重、大方、朴实。该建筑解放后曾为哈尔滨音乐学院、哈尔滨老年大学。
△黑龙江省机电设备公司门市部(中央大街130号)
二类保护建筑,原为万国洋行,建于1922年。
砖混结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建筑主体后退成凹进式院落,以腰线划分上下层,外墙装饰简洁、线条流畅。该建筑1947年曾为东北民主联军被服厂,1957年后为黑龙江省机电设备公司门市部。
回复
4楼
教育书店
--------------------------------------------------------------------------------
△哈尔滨江沿小学(中央大街191号)
二类保护建筑,原为秋林公司道里分公司,建于20世纪初。
砖木结构,仿文艺复兴建筑风格。1916年秋林公司道里分公司迁移后,改为秋林公司五金用品商店,后又曾作为前苏联驻北满商务代表部、中央大街百货商店,现为江沿小学。
△道里牙病防治所(中央大街2号)
二类保护建筑,原为哈尔滨一等邮局,当时为二层,建于1914年,20世纪80年代扩建为三层。
砖混结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墙体仿块石砌筑以增加稳定感,女儿墙的栏杆用金属制作,具有新艺术运动风格,屋顶冠以红色穹顶突出主入口。该建筑曾为瓦特涅尔药房。
△哈尔滨市五金公司(中央大街127号)二类保护建筑,原为犹太人Р·А·别尔克维奇大楼,当时为二层,建于1907年,1915和1920年先后扩建为三层。
砖木结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建筑以腰线分割,底层开大玻璃窗,墙体仿块石砌筑。金属栏杆的阳台精巧柔和,成为建筑的点睛之处。
△黑龙江省商业厅(中央大街21号)
二类保护建筑,原为阿格洛夫洋行,设计师是日丹诺夫,建成于1923年。
砖木结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首层为基座层,墙面做仿重石砌筑的横向水平分隔,增加稳定感。
该建筑曾为美国保险公司、莫斯科大药房。
△精品商厦(中央大街104号)
二类保护建筑,原为阿基谢耶夫洋行,建成于1910年前。
砖混结构,原为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建筑立面经改造,呈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外墙采用半圆形科林斯壁柱,形成竖向分割线条,上下两层为圆角方窗,顶部采用新艺术运动设计手法,转角顶部有人物雕塑。该建筑20世纪20年代后曾为边特兄弟洋行。
△中央大街药店(中央大街88号)
二类保护建筑,原为伊格莱维纤商店,建成于1921年。
砖木结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该建筑物底层为仿石基座,采用落地窗,二、三层窗口形式复杂多样,主入口上部两侧设高大的爱奥尼柱式。檐口出挑大。立面设宽大的阳台,铁艺栏杆花饰精美。女儿墙局部高起,富有变化并与两侧形成对比。
△亚帝女士用品商店(中央大街61号)
二类保护建筑,原为哈尔滨犹太国民银行,建于1923年。
砖混结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墙体仿石块砌筑处理,一层采用落地窗,二层为竖向圆拱状窄窗。仅在转角处设女儿墙,其轮廓为折线与曲线结合处理,局部开洞。顶部冠以圆形穹顶,使该建筑物轮廓富有变化。阳台金属栏杆造型优美,做工精细。建筑檐口装饰复杂。
1959年10月,犹太国民银行改组为哈尔滨人民银行外侨储蓄所。
△星期六鞋店(中央大街111号)
二类保护建筑,建于1949年。
砖混结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建筑平面呈L型,底层采用落地窗,二至三层设有爱奥尼半圆壁柱,窗扇高大,设置均匀,上下窗间设有花饰,顶部设出挑深远的檐口,转角处上部设有圆形穹顶。墙面小巧的弧形阳台,精致有趣。
△香港啄木鸟服饰(中央大街121号)三类保护建筑,建于1935年。
砖混结构,仿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墙体采用仿石块砌筑,有明显的凹槽分割,形成水平线条,强调建筑基座的稳定感。建筑的檐口下设流畅复杂的花饰纹样,转角处设主入口,其上设铁艺栏杆阳台,造型个性鲜明,做工精湛。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
一类保护建筑,为纪念1957年哈尔滨人民战胜特大洪水、修筑永久性江堤而建造,建于1958年,设计师是巴吉奇。
塔高22米,抗洪英雄雕像在20根7米高的科林斯圆柱组成的半圆形罗马式回廊映衬下,显得格外挺拔。塔基前的上、下两层水池,分别标志着1957年和1932年两次特大洪水的水位。防洪胜利纪念塔是哈尔滨重要的标志性景观。
回复
5楼
http://photos.nphoto.net/photos/2007-03/14/ff808081114a042a01115056577a41be.shtml
http://my.nphoto.net/yanyan2033/
http://blog.nphoto.net/yanyan2033/ 快乐,努力.
回复
6楼
熟悉的地方,熟悉的建筑.
回复
7楼
横滨正金银行哈尔滨分行于1912年建立,是北满的第一家日资银行。和其他日资银行一样,通过操纵东北的经济,攫取东北的资源,成为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重要支柱。这座老楼因此而得到规划、文物部门的重视,早在1997年便被列为一类保护建筑,在今年又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上报待批。后面的办公楼和宿舍楼据介绍为1937年所建,第三座楼是高级职员的宿舍(即吕其恩等市领导居住过的楼),至今仍很坚固,厚重的木质门窗没有走形,房屋也无开裂下沉。这里也经常有日本人来回访,失火的那座楼房二楼还曾居住过一个中国人,后居台湾,也曾在10年前来此探访。并且这三座建筑的建筑艺术也各有特色。
据楼内居民介绍,在1952年这里的后院作为市政府宿舍后,省美术馆那座楼是苏联的一个机构,直到1958年才迁走,以后便在这里创办了哈尔滨电影制片厂,哈尔滨电影制片厂关闭后,又先后短期作为农业银行、省歌舞团的所在地,省歌舞团搬走后,这里才是省美术馆,文革中,还曾做过国防公路建设指挥部。以前,这座楼只有二层楼,一楼的大厅直通二楼天花板,二楼的办公室是沿着厅内四周外走廊进入的。从美术馆二楼展厅露出的半截粗大的大理石贴面的柱身能够想象出当年的原貌。
哈尔滨市道里区兆麟街至一面街,石头道街至田地街一带,原本是日本人在哈尔滨集中居住的区域,这是哈尔滨初建时的日本移民聚居地,而它的进一步繁荣却是在日本侵略者占领哈尔滨后。因此,无论是从研究城市历史或是见证日军侵华史的角度,这个文化含量极高的区域都应该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重视。
经过十几年间的城市开发改造,尽管拆除了一大批历史建筑,但在地段街至买卖街、石头道街至田地街这一个区域仍然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已定为保护建筑的有日伪时期的伪满洲国中央银行哈尔滨分行、哈尔滨地方检察院、横滨正金银行、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国际运输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在日伪时期曾进行秘密的军事运输)、朝鲜银行(最大的日资银行,现为地段小学)、共立齿科医院、输入组合(从事进口贸易的公司,现为哈尔滨燃料公司);现存但未定保护的有警察所、几乎完全相同的两座日本兵营,著名的前田钟表店(现为道里新华书店)、,以及已经被篡改得面目皆非的哈尔滨最大的日本百货商店丸商(现为金太阳•索非亚精品商厦)和高冈号商行(现为华联商厦)。
回复
8楼
很喜欢索非亚教堂,一直都很留恋那里。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