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水工业人物——欢迎大家推荐
tianlei810209
2006年12月14日 16:16:34
来自于职场问答
只看楼主

乔治·艾克莫(George A Ekama,PHD)南非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现任职于南非开普敦大学(University of Cape town,简称UCT)国际著名的水研究组。负责生物污水处理工艺和模型的开发和应用。  埃可默教授是国际生物污水处理领域享有盛名的国际大师级的专家。他与他的同事在污水生物脱氮除磷领域的贡献众所周知。如著名的以开普敦大学名字命名的UCT工艺,他是主要开发者之一;著名的国际水协的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和2号模型(ASM2)就是分别建立在开普敦大学谁研究组的UCTold和UCTpho模型基础之上。他是这些模型开发的核心成员。

乔治·艾克莫(George A Ekama,PHD)
南非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现任职于南非开普敦大学(University of Cape town,简称UCT)国际著名的水研究组。负责生物污水处理工艺和模型的开发和应用。
  埃可默教授是国际生物污水处理领域享有盛名的国际大师级的专家。他与他的同事在污水生物脱氮除磷领域的贡献众所周知。如著名的以开普敦大学名字命名的UCT工艺,他是主要开发者之一;著名的国际水协的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和2号模型(ASM2)就是分别建立在开普敦大学谁研究组的UCTold和UCTpho模型基础之上。他是这些模型开发的核心成员。
  开普敦大学水研究组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全球污水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1、1976年与著名的格列特·默雷教授(开普敦大学水研究组的创始人)在“南非水杂志”发表了著名论文“活性污泥工艺——稳态行为”,该论文奠定了现代活性污泥工艺的理论基础,其中最主要是确定了COD作为污水有机质测量指标的科学性以及泥龄(生物体滞留时间)作为工艺设计和运行的参数的重要性,也是活性污泥模型开发的经典性论文
  2、1978年开发的用于生物除有机质和硝化的活性污泥动态模型,其中最著名的双基质理论即污水中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机质(基质)应分为快速降解和慢性降解的二组。
  3、1984年主编的由著名的南非水研究委员会出版的生物脱氮除磷的综合性手册《脱氮除磷活性污泥工艺的理论、设计和运行》,该手册已经被世界各国广泛的应用。
  4、1987年与水研究组的同事第一次成功地培养了增强型的生物聚磷菌,并以此成功地开发了生物除磷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的成功开发表明了生物除磷已经成为一项可工程化的技术,而不是偶然发现的自然现象。

  埃可默教授在使用生物化学、物理方法进行污水处理方面有近30年的研究应用经验。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模型开发丝状菌的污泥膨胀控制,二沉池的模拟和设计以及生物脱硫和厌氧消化方面一直站在世界学术的前沿。已经发表了200多篇的相关论文和许多专著,有些论文和专著被广泛地引用。他是环境工程领域中文章被引用最高的少数几个教授之一。
  埃可默教授以及他的水研究组目前的研究领域是:
  1、外部消化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研究开发以及工程化应用;
  2、生物与化学反应的混合模型,如可用于生物除磷及磷的回收的开发和应用;
  3、酸性矿山废水的生物脱硫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4、膜分离的活性污泥工艺(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与开发;
  5、城市污水与工业废水的厌氧消化技术。
  埃可默博士现任南非开普敦大学土木系主任,水研究组主任,是开普敦大学少数几个终身教授之一,是南部非洲水协会资深会员,国际水协会会员和国际水协会活性污泥与生物膜专家组执行委员。

免费打赏
tianlei810209
2006年12月14日 16:20:56
2楼
马克·梵·洛斯德莱特(Mark van Loosdrecht),男,1959年7月出生于荷兰;博士、教授,荷兰皇家科学院(KNAW)院士。1985年获荷兰瓦格宁根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环境工程硕士学位;1988年获瓦格宁根大学环境生物技术博士学位,师从prof. A. Zehnder 与J. Lyklema教授。

  博士毕业后即加盟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 Delft)国际著名Kluyver生物技术实验室由J.J.Heijnen教授所领导的环境生物技术工艺研发组。从那时起,在生物流化床工艺研发及工程化方面的卓越贡献已展露出他对生物处理工艺从微生物微观探索向工程化宏观过渡所具有的独特思维方式与研发魅力。因此,他于1997年被推选为国际水协(IWA)生物膜工艺专家组主席。

  此后,他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理论及工程化方面的研究更是独具匠心,不仅通过研究彻底弄清了反硝化除磷菌(PAOs/DPB)的代谢途径,而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生物除磷代谢数学模型,为生物除磷脱氮最新工艺——BCFSò工程化奠定了设计以及运行优化基础。正是由于他在此方面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的创新,他于1998年被推选为国际水协(IWA)生物营养物去除(BNR)专家组主席。

  与此同时,他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发展可持续生物处理工艺的概念,并为此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不仅首先对短程硝化(SHARON)、厌氧氨氧化(ANAMMOX)等工艺进行了深入彻底的微观研究,而且将这两个工艺迅速在荷兰工程化,分别在荷兰鹿特丹DOKHAVEN污水处理厂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SHARON与ANAMMOX工程化反应器。为此,他所领导的研发组获得了荷兰环境部颁发的“可持续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特别贡献奖”和荷兰机械工业协会授予的“ANAMMOX工艺大奖”(与飞利浦、壳牌、联合利华等国际级企业一同竞争工艺设计大奖)。

  梵·洛斯德莱特教授在生物研发方面的独特创举在于他在完全理解微生物代谢途径的基础上,能将代谢途径与工艺过程以数学模型方式联系起来,从而加速了工艺的工程化进程并极大地方便了日后的运行优化措施。目前,藉数学模拟技术的辅助作用,好氧颗粒化污泥技术也即将由他在荷兰工程化。正是由于他在此方面的天赋,他分别于1997年和2000年成为国际水协(IWA)活性污泥数学模型4人工作组核心成员和生物膜数学模型工作组协调人(生物膜三维数学模型由他指导的博士生已经完成并应用)。

  由于在国际水协(IWA)专业组中担任上述诸多重要角色,他于2000年起成为国际水协(IWA)战略委员会主要成员、国际著名专业学术期刊《Water Research》(水研究)副主编。

  目前他在国际上已发表200多篇影响力极强(单篇文章最高引用次数超过500)的学术文章。目前他被国际污水生物处理界广泛誉为大师级领军式人物。

  梵·洛斯德莱特教授于2002年9月受聘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外籍客座教授,已有过2次来该院面向全国举办学术讲座的经历,受到与会者的普遍欢迎。在今年9月第5届国际水大会召开前夕,他应邀再次前往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主讲“可持续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工程化方法”(
回复
fdx2112
2006年12月15日 12:15:51
3楼
温泽尔博士是南非开普敦大学著名的水研究组的教授,负责生物污水处理gognyi 和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温泽尔教授以其生物除磷的活性污泥模型的开发而享盛名。他与他的同事在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成功地开发了生物除磷的成功力学模型。国际水协会的活性污泥2号模型(ASM2)就是建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的。增强型的生物聚磷菌的成功开发不仅为生物除磷技术在全球广泛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而且为生物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
  温泽尔教授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其中削夺篇被广泛引用,是生物脱氮除磷领域的经典论文,他是国际水协2本科学与技术报告的gogntong 作者。目前的研究领域是:
  1、外部硝化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开发和应用;
  2、生物与化学反应的人联合模型的开发、研究与应用;
  3、酸性矿山废水的脱硫技术;
  4、膜分离的生物脱氮技术除磷工艺的开发及应用

  温泽尔博士在1991-2000年担任国际水协数学模型专家组至此那个委员,南部非洲水协会脱氮除磷专家组秘书。多次受邀国际性会议发表演讲,怒前市国际水协会会长,国际水协营养盐去除和磷回收专家组委员。


回复
fdx2112
2006年12月15日 12:18:24
4楼
Michael Rouse先生,国际水业资深专家,在水资源管理和水业监管,以及与私有化相关的管理事务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Michael先生在与英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部长、高级政府官员及供排水领域管理人员合作共事方面经验丰富且广受赞誉。基于水业应用研究的背景,Michael先生在水业技术和运作事务方面知识渊博,对国际水务有很好的理解,曾任国际水协前主席。同时,Michael 先生还是牛津大学资深研究员,主要从事水业政策和管理研究,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顾问。是斯德哥尔摩国际水业协会科学协会会员。2000年,因其在水业领域的出色成就,被授予CBE勋衔(英帝国二等勋位爵士)。 
近期作为独立的国际顾问参与的项目


 ◆中国
  Michael先生正与中国小组合作从事一项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资助的项目,他积极推动城市饮用水水质监管的发展,包括建立饮用水督察署,引入引用水安全保障计划、审计和执行措施。Michael先生筹划了实施手册。
  Michael先生作为世界银行中国北方水质管理研究项目(TA-P-079654-TF050537)的国际顾问,与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的国内顾问一起合作开展研究。该研究目的是为更好地推进和规范我国城市供水、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化发展,提高设施投资效益和运行效率。
 ◆马来西亚
  直到最近,马来西亚水业管理一直由州政府负责,但是马来西亚最近修改了宪法,规定这一责任由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共同承担。Michael先生通过提供最优秀的相关国际实践经验,建议能源部、水务部和通信 部统一建立全国性的监管体系。
 ◆加纳
  Michael先生作为亚当斯密国际小组的成员参与由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资助的旨在发展公用事业监管委员会能力的项目。他目前正在处理饮用水水质监管方面的工作,其中包括建立饮用水安全保障计划、审计和执行程序以及路罐车供水运营的指导方针。
 ◆保加利亚
   2003年底至2004年初,在任国际水协(IWA)主席期间,Michael先生曾针对实现高效和可持续水服务的关键要求,给保加利亚提供过一些非正式的建议。这些建议基于最优的国际经验,并通过保加利亚供排水协会(IWA成员国)为其提供。  
 ◆匈牙利
   2004年,作为英国政府代表的一员, Michael先生与匈牙利政府一起考虑了供水行业中监管的必要性、改革的动机以及不同层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问题。

回复
fdx2112
2006年12月15日 12:26:32
5楼
许保玖----水工业首倡先驱
·1918年12月31日生,籍贯贵州贵阳。
·国立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工学士,重庆,1942
·宝天铁路工程局工务员,甘肃天水,1942—1943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系助教,重庆,1943—1944
·国力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助教,南京,1945—1947
·美国密西根大学卫生工程硕士,1949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哲学博士,1951
·美国Sigma Xi学会会员,1951
·美国芝加哥Consoer T 7 ownsend and Associates公司设计工程师,1954
·清华大学副教授,1955—1960
·清华大学教授,1961—1989
·中国化工学会工业水处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副理事长,1981—1988
·中国电子学会洁净学会副主任委员,1982—1985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学会副主任委员、副理事长,1985—1990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学会理事长,1991—1996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学会名誉理事长。1997—至今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1990—1998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1995—1998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名誉理事,1998—至今
·中国大百科全书《土木工程》卷给水排水分支副主编,1985—1987
·《工业水处理》杂志编委会副主编,1985—1988
·《工业水处理》杂志编委会编委顾问,1998—至今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编委会编委,1985—1989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编委会顾问,1990—至今
·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城市供水组副组长,1985—1988
·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供水与节水组组长,1989—1996
·入选《中国科学家辞典》现代第二分册,《中国科学家辞典》编委会,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入选Who’s who in the world,16th Edition( in print),1998,Marguis Who’s Who,New Providence,NJ,U.S.A

主要著作

[1] 许保玖译.给水工程进水建筑物.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57
[2] 许保玖编著.给水处理实验指示书.清华大学给水排水教研组,1965
[3] 许保玖.搅拌技术说明书及机械加工图纸全套.1965
[4] 许保玖编著.水质的物理及化学分析(试用讲义).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1973
[5] 许保玖.管道和水泵简易计算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5
[6] 许保玖.给水处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7] 许保玖.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1987年优秀教材二等奖)
[8] 许保玖编著.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当代较为第三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985)
[9] 许保玖,安鼎年著.给水处理·理论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回复
zwxdh
2006年12月16日 12:44:59
6楼
支持为国家乃至世界做出贡献的任务。

回复
tianlei810209
2006年12月16日 12:54:08
7楼
的确,读这些名人的传记,对我们加深工艺的了解有些好处,直到那些英文的工艺名次什么意思,就像UCT等
回复
lizhujuliana
2006年12月20日 14:30:12
8楼
甚么时候我也上去就好了
回复
tianlei810209
2006年12月20日 21:16:34
9楼

好好努力,没准儿,四五十年后,就有你的大名了!
回复
fdx2112
2006年12月21日 10:27:12
10楼
 杭世珺,女 1941年11月生于北京。现任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回聘),教授级高工。专业特长为城市排水工程(排水管网、泵站及污水处理厂等)和城市固废处理与处置工程的设计与研究。
  1963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给排水专业,同年进入北京城市规划管理局工作,任技术员。1966年3月至今,就职于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现用名)。1983年入党,历任室主任、副所长、所总工程师、院副总工程师等职务。
  在此期间曾于1974年5月至1975年5月响应党号召赴北京通县大杜庄公社下放劳动并负责知识青年工作。1983年12月至1985年12月经北京及国家各类考试,被派往日本国京都大学研修,研修主要内容为城市污水生物除磷机理和设计参数的研究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CAD开发的研究。并于1985年5月在日本全国下水道协会论文发表会上发表题为"在厌氧条件下原水基质组成对磷释放的影响"的论文。
  在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工作期间,曾担任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工程总规模100万m3/d)设计总负责人、审核人,该项目荣获北京市和建设部优秀设计一等奖和国家级优秀设计银质奖,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詹天佑大奖;北京市酒仙桥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处理规模20万m3/d)设计审定人,该项目荣获北京市优秀设计一等奖,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北京市清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处理规模20万T/d)设计审定人;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北京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规模2000T/d)设计总负责人、审核人,该项目获北京市优秀设计二等奖,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北京市六里屯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规模1500T/d),设计审定人,该项目荣获北京市优秀设计二等奖,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另外,曾担任建设部八五攻关课题--污水处理工程CAD子课题"专家系统的研究"等课题负责人、审核人,该项目获得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本人获得建设部"八五"科技攻关先进工作者称号;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水资源化再利用工程(30万T/d、4万T/d)设计审定人。
  此外,还担任首都机场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审定人;亚运会市政配套工程--北小河污水处理厂工程(4万T/d)审核人;新疆昌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10万T/d)、河南省许昌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10万T/d)、茂名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工程(10万T/d)、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工程(10万T/d)、河北省辛集污水处理厂工程(10万T/d)、江苏省武进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10万T/d)、东莞市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工程(总规模 20万m3/d),北京市昌平污水处理厂工程(8万T/d)、北京怀柔县庙城污水处理厂工程(10万T/d)、厦门市海仓投资区嵩屿污水处理厂工程(10万m3/d)、合川市污水处理厂工程(6万T/d)、壁山污水处理厂工程(3万T/d)、重庆市渝北区城市污水管网工程等项目的设计审定人。
  另外,在城市固废处理工程方面,曾担任北京市北神树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980T/d)、北京市安定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700T/d)、绵阳市楼房村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500T/d)、石家庄鹿泉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700T/d)、重庆市长寿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500T/d)、重庆市巫山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500T/d)、重庆市武隆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500T/d)等项目的设计审定人。
  此外,曾担任北京市污水回用设计指南的课题总负责人及审定人;北京市污水处理厂优化污泥处理系统的研究、北京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研究及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处置技术指南等研究的课题负责人及审定人。
  主持过多项大型污水处理工程及垃圾处理工程的设计谈判及设备招投标工作。在主持设计科研工作的同时,参加过多项专著、译著的编篡及翻译工作,如"水环境指标"、"热工手册"、"城市污水处理新技术"、"简明排水设计手册"、"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第二版)"等,并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和论文集上发表论文近30余篇,如"导管式氧化沟技术"、"国外生物除磷研究动态"、"在厌氧条件下流入基质组成对磷释放的影响"、"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曝气池设计参数的研究与评价"、"北京市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回用"、"UNITANK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六里屯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设计"、"OCO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反思与建议","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安全系统的设计"、"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出水水质改造工艺设计" 等。
  1996年荣获北京市政府和国家授予的"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荣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2003年,取得"独立董事资格"证书。
回复
fdx2112
2006年12月21日 10:30:13
11楼
杭世珺与原国际IWA主席日本广播大学校长
丹保宪仁在中日民间水论坛上的合影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