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管道施工技术措施
zjl928
zjl928 Lv.2
2006年11月04日 19:21:23
只看楼主

编制说明151) 仪表连接管路在仪表使用过程中起着传输信号、供给气源、液压源和保证仪表运行的作用。大多数的仪表连接管路在仪表运行中,承受着被测工艺介质的压力、温度、腐蚀等。其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仅对仪表能否正常运行意义重大,也对装置能否安全运行有重大影响。所以参加施工的人员,要切实保证仪表连接管路的施工质量,为仪表的正常运行和装置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152) 合成氨装置仪表连接管路中,有部分高温、高压管路,该部分的工程质量对仪表系统的安全运行尤其重要。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从材料验收、加工预制、安装、吹扫试压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施工质量。

编制说明
151) 仪表连接管路在仪表使用过程中起着传输信号、供给气源、液压源和保证仪表运行的作用。大多数的仪表连接管路在仪表运行中,承受着被测工艺介质的压力、温度、腐蚀等。其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仅对仪表能否正常运行意义重大,也对装置能否安全运行有重大影响。所以参加施工的人员,要切实保证仪表连接管路的施工质量,为仪表的正常运行和装置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152) 合成氨装置仪表连接管路中,有部分高温、高压管路,该部分的工程质量对仪表系统的安全运行尤其重要。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从材料验收、加工预制、安装、吹扫试压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施工质量。
编制依据
153) 《垃圾发电项目建筑安装工程招标文件》。
154)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自动化仪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55) 《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3521-1999。
156) 国家现行的《工业金属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57) 国家、行业和地区有关安全、防火、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158) 公司《质量保证手册》、《质量体系程序》及其支撑性文件。

施工程序

























管道安装一般规定
159) 管路敷设的位置,不应在有碍检修、易受机械损伤腐蚀、振动及其它影响测量之处。
管子领用前,应统一安排采用吹扫、擦洗等方法对管子内部进行清扫,保证管内清洁,并按设计要求进行脱脂和防腐。
管子加工应采用机械切割的方法,切割后应对管口进行处理,要使管口平正光滑,无毛剌、裂纹、凹凸、缩口、铁屑等。
可预制的管路和敷设方式相同的管路应集中加工,实现工厂化施工作业。
管路与仪表连接时,应保证其正对仪表连接口,不应使仪表承受机械应力。
仪表管路不应直接埋地敷设。当必须埋地敷设时,应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并经试压合格、防腐处理后方可埋入。
仪表管路与高温的工艺设备、管线连接时,应采取热膨胀补偿措施。
仪表管路为不锈钢材质时,在碳钢支架上固定应采取隔离保护,不应让其与支架直接接触。
仪表管路采用对焊连接时,应使焊口两侧的管路轴线一致。其错边量不大于管子壁厚的10%。
焊接连接的仪表管路焊接时,应将管线与仪表脱离。
钢质仪表管路的焊接应采用氩弧焊的形式。
仪表管路在穿墙或楼板时,应加装保护管段或保护罩。保护管段穿墙时,应伸出墙面10~30mm;保护管段穿楼板时,伸出楼板表面10~30mm。保护管段的管径应选择合适。
仪表管路穿过不同等级的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及有毒厂房的分隔间壁时,保护管段或保护罩应密封。
仪表连接管路的焊接,必须根据管路的材质选用正确的焊材施焊。
材料验收及存放
160) 仪表连接管路所用材料的规格、型号、材质等必须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应具有出厂材质证明资料和产品合格证。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外观检查。特殊材质或有特殊要求的材料要进行复验。
测量管路的材质证明资料、产品合格证和复验报告要分类妥善保管,留作交工。
检验合格的材料,要及时作好记录和产品合格标识,办理入库手续。库存材料要分类整齐摆放。不锈钢材料要作好隔离,不得与碳钢直接接触。
仪表连接管路的安装材料,在库存期间要统一安排,对一些需除锈和防腐的材料,进行除锈和防腐处理。
当材料需要代用时,必须办理材料代用单,并经设计签字确认后,方可代用。
测量管路使用的阀门和辅助容器必须经过强度压力试验和阀门泄漏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
管路支架的制作安装
161) 制作支架的材料在下料前应进行矫正、平直。切口应光滑,制作应牢固、平正,尺寸准确。
支架安装宜采用焊接。一般应焊接在钢结构或工艺设备和管道的支架上,不应焊接在工艺设备和管道上。当必须在工艺设备和管道上焊接支架时,必须征得设备或管道专业的同意。若支架与工艺设备和管道的材质不同,应加装与工艺设备和管道材质相同的加强板。
支架安装应做到固定牢固,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同一直管段上的支架间距应均匀。
管路支架间距宜为:
钢管:水平敷设1~1.5m 垂直敷设1.5~2m。
铜管、铝管、塑料管及管缆:水平敷设0.5~0.7m 垂直敷设0.7~1m。
当仪表管需要绝热时,应适当缩小支架间距。
当仪表管路顺工艺管线敷设时,可在工艺管线上用U型卡或环型抱箍生根固定支架。支架的长度应能保证管路与工艺管道之间的距离。当工艺管道需要保温时,应适当增加支架的长度。
阀门安装
162) 阀门安装前,应按设计文件核对其型号、规格、材质,并应按介质流向确定其安装方向。
与管道以法兰或螺纹方式连接的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安装;与管道以焊接方式安装的阀门,必须在开阀状态下焊接。
高压阀门安装前,必须复核产品合格证和试验记录。
仪表连接管路系统敷设完毕后,测量管路系统的排放阀和差压仪表的平衡阀应处于开阀状态,其它阀门均应处于关阀状态。
测量管路的施工方法
取源部件制作
163) 取源部件的安装,应在工艺设备制造或工艺管道预制安装的同时进行。安装取源部件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设备或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试压前进行。
在高压、合金钢、有色金属的工艺设备和管道上面开孔时,应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
在砌体和混凝土浇注体上安装的取源部件,应在砌注和浇注的同时埋入。当无法做到时,应预留安装孔。
取源阀门与工艺设备或管道连接不宜采用卡套或螺纹式接头
同一管道上安装的取源部件,顺着介质的流向应依次为流量、压力、温度、成份。
温度取源部件安装
164) 温度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介质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介质流速成死角及振动较大的地方。
热电偶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远离强磁场。
在工艺管道上安装的温度取源部件,应与工艺管线的轴线相交,其插入方向与工艺介质流向的夹角不小于900。
压力取源部件安装
165) 压力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介质流速稳定的地方。其端部不应超出工艺设备或管道的内壁。
测量带有粉尘、固体颗粒或沉淀物等混蚀介质的压力时,取源部件应倾斜向上安装。
测量温度高于60℃的液体、蒸气和可凝性气体的压力时,压力取源部件应带有冷凝装置。
在水平和倾斜管道上安装的压力取源部件,其取压口方位应符合规范要求。
流量取源部件安装
166) 节流元件上、下游直管段的最小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附录一的规定。
在节流元件上游侧安装温度计时,温度计与节流元件间的直管段应:
当d≤0.03D时 ≥5D
当0.03D≤d≤0.13D时 ≥20D d为温度计套管直径;D为工艺管道内径。
在节流装置下游侧安装温度计时,温度计与节流元件间的直管段距离不应小于5倍的工艺管道内径。
夹紧节流元件的法兰与工艺管道焊接后,对焊时其内径应同工艺管道内径,插焊时管口应与法兰面平齐,法兰面应与工艺管道轴线垂直,法兰与工艺管道同轴。
节流装置在水平或倾斜的工艺管道上安装时,取压口方位应:若为气体或液体,同前所述,若为蒸汽,应在工艺管道上半部与工艺管道水平中心线成0~45度夹角的范围内。
节流元件采用单独钻孔的角接取压时,孔径宜在4~10mm之间,取压孔轴线与节流元件端面的夹角应≤30。
物位取源部件安装
167) 物位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物位变化灵敏,且不使检测元件受到物料冲击的地方。
内浮筒液面计及浮球液面计采用导向管或其它导向装置时,导向管或导向装置必须垂直安装,并应能保证导向管内液流畅通。
安装浮球液位报警器用的法兰与工艺设备之间连接管的长度,应保证浮球能在全量程范围内自由活动。
分析取源部件安装
168) 分析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压力稳定,灵敏反映真实成份,具有代表性的被分析介质的地方。
分析取源部件的安装方位同前所述。
被分析的气体内含有固体或液体杂质时,取源部件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仰角应大于15度。
管子的弯制
169) 金属管子的弯制宜采用冷弯。高压管宜一次弯成。
弯管宜采用壁厚为正公差的管子弯制。
管子的弯曲半径应为:高压钢管不小于5倍的管子外径,其它金属管不小于3.5倍的管子外径,塑料管不小于4.5倍的管子外径。
管子弯好后应无裂纹、明显的凹陷、皱纹等缺陷。一般应用弯管器弯制。
免费打赏
zjl928
2006年11月04日 19:22:06
2楼
管路的敷设
170) 测量管路在满足测量要求的条件下,应按最短路径敷设。
测量管路沿水平方向敷设时,应根据不同的介质及测量要求,有1:10~1:100的坡度。其倾斜的方向应保证能排除气体和冷凝液。
当测量管路不能排除气体和冷凝液时,应在管路的集气处安装排气装置,集液处安装排液装置。
仪表管路与工艺设备、管道和建筑物表面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油及易燃易爆介质的管路与热表面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50mm。且不应水平敷设在其上方。
测量差压的正压管和负压管,应敷设在环境温度相同的地方。需伴热的差压管路,正压管与负压管宜并在一起敷设,与伴热管一起形成管束。
测量液体介质流量的测量管线,正压管和负压管的最高点应在同一水平面内。
管路的连接与固定
171) 测量管路的连接形式宜为:壁厚小于1mm的不锈钢管和有色金属管、尼龙管等采用卡套式连接;管径小于14mm的碳钢管采用对焊连接;管径大于18mm的碳钢管采用承插焊连接;镀锌管采用螺纹连接。
卡套式连接的操作要点:管子必须伸出卡套,且与接头同轴,外套螺母要平正均匀地压紧卡套。
螺纹连接的管路连接处,应根据设计要求缠绕密封带或涂抹密封胶进行密封,但不应使密封带和密封胶进入管内。
法兰式连接的管路,管线与法兰的连接必须保证管线与法兰同轴且与法兰面垂直。两法兰面连接时必须保持平行。使用的垫片、紧固件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高压管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锈蚀等缺陷。
高压管需加工螺纹时,应以内圆定心进行加工,并应详细检查螺纹质量。安装高压螺纹法兰时,应露出管端螺纹的倒角。安装透镜垫前应在管口及垫片上涂抹防锈脂,透镜垫应准确地放置在管端密封面上。高压螺栓拧紧后,螺栓螺母应平齐。
测量管路在支架上固定应采用可拆卸的管卡固定。当管子与支架之间有频繁的相对运动时,应在管子与支架之间加木块或软垫。成排敷设的管路,间距应均匀一致。
测量管路辅助容器安装
172) 辅助容器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核对其规格、型号、材质,并进行压力试验。
辅助容器安装一般应用支架固定,固定应牢固平正。管路连接后,辅助容器不应承受管路的机械应力。
隔离容器、冷凝容器、平衡容器的安装应使其呈垂直状态,成对的安装标高必须一致。
双室平衡容器的上下进出口,必须与被测工艺设备的上下取压口的标高一致。
收集汽体(液体)的容器应安装在需排汽(液)管段的最高(低)点,即在管段的集气(液)处,并应设置排气(液)装置。
气动管路敷设
气源管敷设
173) 仪表空气过滤器上游气源管宜采用镀锌管、薄壁不锈钢管或铜管。仪表空气过滤器下游可采用紫铜管、不锈钢管、铝管和尼龙塑料管。不得选用未镀锌的碳钢管。
气源管采用镀锌管时,应用螺纹连接,连接处必须密封,密封材料不得进入管内。所用管件必须采用镀锌管件。
气源管采用尼龙塑料管时宜采用卡套式连接。
从气源管引出分支管时,应从顶部引出。总管上应根据设计要求留有适量的备用口。
从工艺专业管线引出气源支管时,应加阀门,阀门后应有可拆卸的法兰或活接头。
仪表气源进入仪表前,必须安装带有压力指示的减压阀过滤器。仪表集中时,可采用大流量的过滤减压装置,其安装位置应选择在操作方便,不妨碍仪表装拆、检修的地方。
气源分配台的安装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气源分配台的安装高度应使中心标高距操作地面1.8m。
气源支管的末端,应安装法兰等排放装置。
气源引至仪表附近时,应在仪表气源引入口侧安装气源球阀。
仪表气源管的管径可供给用气点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气动信号管线敷设
174) 气动信号管线宜采用不锈钢管、带护套的铜管或尼龙塑料管,不得采用碳钢管。
气动信号管路应固定牢固,且应用角钢或托盘等进行保护,不宜单独悬空安装。敷设应横平竖直,路径应尽量短,敷设中应尽量减少交叉和拐弯。
气动信号管线的切割加工应采用割管刀进行。管端和保护层的切割应整齐,并使管端露出保护套。保护套的切割应缓慢均匀,避免伤及管子。
气动信号管线应尽量避免中间接头,如无法避免时,可采用承插焊或卡套式中间接头。管线与仪表连接应采用可拆卸的活动连接件。
安装在腐蚀性大的气体中的气动信号管线,其接头和管子的裸露部分应采取保护措施。
气动信号管路敷设完毕后,应在两端与仪表的连接处挂牌标识。
伴热管安装
回复
zjl928
2006年11月04日 19:22:17
3楼
175) 伴热管的选材应符合设计规定,一般选用无缝碳钢管、铜管或不锈钢管。铜管和不锈钢管宜采用卡套式连接;无缝碳钢管宜采用焊接或焊接式接头连接。
仪表伴热分轻伴热、重伴热和强伴热。轻伴热:伴热管线与仪表设备和管线之间应保持1~2mm的间距;重伴热:伴热管与仪表设备和管线紧密接触;强伴热:伴热管应缠绕在仪表设备和管线上。
差压仪表的导压管需伴热时,宜以管束的形式敷设,正、负压管分开时,伴热管应采用三通接头分支,沿正、负压管并联敷设,长度相近。
伴热管与保温箱、仪表设备之间的连接处,或伴热管通过管路接头、法兰处,应采用可拆卸的管接头连接。当连接处需经常拆卸时,连接的管接头应伸出保温层外单独保温。
伴热管线应采用镀锌铁丝或不锈钢丝与导压管捆扎在一起,捆扎不宜过紧,且不应采用缠绕方式捆扎。
伴热管应在主管道焊口检查和试压合格后进行施工。
需伴热的导压管为不锈钢、镀锌管及有色金属管时,不应涂刷防锈漆,当为碳钢管时,应涂刷底漆。
当仪表设备和管路为不锈钢且需要重伴热时,伴热管不应采用碳钢管。若原设计为碳钢管,应向设计建议修改。
伴热系统的供气点应设在整个系统的最高点,管路不应有下凹管段,否则应在下凹管段的最低点设置排放线。
伴热管线从管道专业引出时,应设置切断阀,阀后应有可拆卸的法兰或活接头。
蒸气伴热管应采用单回路供气,不得串联。各分支点均应设置切断阀。
伴热管线的末端应设置法兰或排放阀。末端的肓管不宜过长。
蒸气伴热的疏水阀与阀门的安装顺序应:顺着蒸气的流向,先阀门,后疏水阀。
伴热系统的管径与可供给用热点数量应按设计要求。
仪表盘(箱、架)内配管
176) 仪表盘(箱、架)内的配管,管路应敷设在不妨碍操作和维修的位置。
仪表盘内的配管,管路一般比较多,应集中成排敷设,做到整齐、美观,固定牢固。
仪表箱内的配管,一般现场类同的较多,要统一设计并优选布置方案,并应统一批量敷设。伴热管路应保证与电气线路的距离。
管路与线路及盘(箱)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当管路引入安装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有毒及有腐蚀性介质场的仪表盘(箱)时,其引入孔处应密封。
施工进度安排
仪表连接管路施工进度安排,应根据施工现场土建、工艺设备和管道、电气等专业的进度情况,适时进行仪表连接管路施工。一般应先敷设受其它专业影响较小且对仪表调试工作影响较大的气源管路及气动信号管路,再测量管路,最后是伴热管路。但是,现场可以根据情况,穿叉进行,那一部分条件成熟,要集中力量尽快完成。
执行的技术规范
177)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自动化仪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工业金属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自控安装图册》。
国家、行业和地区有关安全防火、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施工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
178) 仪表连接管路施工前,工号工程师、质检人员和班组长共同研讨装置中各种管路的敷设方式、排列顺序,优化选择,统一整个装置的方案,并做出样板,供施工人员学习参考,推广“样板引路”做法。
对装置中类同较多的施工项目,如:仪表箱内配管、冷凝弯制作、排管煨弯、管路套丝等工作,将作统一安排,实现工厂化加工。
仪表连接管路的焊接工作,在本工程中统一采用氩弧焊的方式进行焊接,保证仪表连接管路的焊接质量。
仪表管路用割管刀切割时,用力要缓慢均匀,切割后要用割管刀上扩口装置或绞刀对管口进行修理,修正因割管而引起的管子缩口,特别是管径较小的气源管、气动信号管和分析取样管,必须仔细进行修整,保证管路的流通能力。
测量管路系统的施工,施工人员到库房领料时,要凭借工号工程师签发的限额领料单才能领料。限额领料单应按位号签发,避免使用材料在领用、搬运、安装中发生错乱。
工程施工前,工号工程师向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细致的技术交底,没有参加技术交底的人员不得参与施工。各位号的仪表连接管路敷设方案,将复印发放至施工班组,使施工人员对所从事工作的各种要求全面了解。
参加施工的人员,要全面详细的熟悉设计施工图,并核对与相关专业连接部分的平衡,尽量把问题发现在施工前,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和协商解决,避免出现返工现象。
由于本专业连接管路施工受工艺设备、管道、通风等专业的影响,施工中要合理调配,密切配合,尽早为仪表连接管路的施工创造条件。
设备、材料到货后,要详细进行外观检查,并核对其安装使用说明书,产品出厂合格证和材质证明等出厂技术文件,其规格、型号和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使用于易燃、易爆、有毒及强腐蚀介质的各种材料,在验收时要复验其材质证明,安装前要复查其材质证明和复验报告。
施工安全防火技术措施
179) 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参加工号工程师进行的安全技术交底;积极学习并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的有关防火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增加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作到“三不伤害”。
现场使用的电焊机、氩弧焊机、切割机、套丝机等电气设备,作好外壳的接地,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
仪表连接管路敷设完毕后,管路中的阀门状态、差压仪表的平衡阀和排放阀打开,其它阀门均应关闭,避免因测量的介质在不被发觉时进入仪表而对仪表造成损坏。
现场安装球阀等快开阀,安装完毕后应将阀门的操作柄拆下统一保管,待交工时再行安装,避免其在现场丢失或外力碰撞而使阀门处于打开状态。
接触工艺介质的仪表测量管路施工,要按照限额领料单的要求作好记录,以便事故追踪,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
仪表连接管路的施工,遍及现场各个角落,有不少的作业为高空作业,且环境条件相对复杂,施工人员作业时一定要照顾施工地点的前后左右,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仪表连接管路多为金属管子直接与仪表连接,在现场焊接施工时,一定要将管线与仪表脱离,避免热传导或仪表串致电焊回路中,强电流通过仪表而损坏设备。
回复
lhntf
2006年11月13日 17:27:37
4楼
谢谢
回复
lcxwh1977
2006年11月21日 23:55:26
5楼
楼主,我就是仪表工,希望我们以后多交流
回复
hp1977hp
2006年12月31日 20:43:11
6楼
xiexie
回复
dd0402
2007年01月12日 22:23:45
7楼
d
回复
mat_1117
2007年01月26日 10:07:13
8楼
3Q
回复
zm2758
2007年09月25日 00:05:26
9楼
是好东西,谢谢!
回复
fjxml
2007年09月25日 17:08:41
10楼
还行。谢谢你!
回复
lcx0518
2007年12月07日 10:11:22
11楼
感谢楼主,我现在正在寻找仪表方案,如果有更全面的久更好了,谢谢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