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学思考
ahh_red
ahh_red Lv.2
2006年11月03日 11:43:27
只看楼主

论文针对中国多山和多山地城市的国情,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运用生态学的基本方法,探索中国密集人口和文化背景下的山地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在作者四十多年规划设计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机分散与紧凑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就地平衡、多中心组团结构原则,绿地楔入原则,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原则,个性特色原则等6条基本原则和发展理念,以指导山地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并结合多座山地城市规划实践,总结出多中心组团型、新旧城市分离型、绿心环形型、夹层型、指掌型、环湖组团型、星座型、藤蔓型等多种空间结构类型。逐一讨论了它们的可实施性和在山地城镇发展中的作用。作者高度肯定了生态化发展在山地城镇规划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广泛前景,并试图建立适应中国山地地域环境的高密集、立体文化特点的山地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实现城市持续协调发展,作者预言,未来最精彩的生态城市将会出现在某些山水交融的山地区域。

论文针对中国多山和多山地城市的国情,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运用生态学的基本方法,探索中国密集人口和文化背景下的山地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在作者四十多年规划设计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机分散与紧凑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就地平衡、多中心组团结构原则,绿地楔入原则,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原则,个性特色原则等6条基本原则和发展理念,以指导山地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并结合多座山地城市规划实践,总结出多中心组团型、新旧城市分离型、绿心环形型、夹层型、指掌型、环湖组团型、星座型、藤蔓型等多种空间结构类型。逐一讨论了它们的可实施性和在山地城镇发展中的作用。作者高度肯定了生态化发展在山地城镇规划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广泛前景,并试图建立适应中国山地地域环境的高密集、立体文化特点的山地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实现城市持续协调发展,作者预言,未来最精彩的生态城市将会出现在某些山水交融的山地区域。

关键词 山地城市空间结构 高密集立体文化 生态学思考

1、山区和山地城市— 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领域

1.1 全球重要的生态环境系统

山区——是复杂和相互依存的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生态系统,对维护全球生态系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变化的加剧,山区和山地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197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中把“人类活动对山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列为该计划中的一项重大课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对“全球脆弱生态系统的管理:山区的可持续发展”作了专门论述,指出:“地球上绝大部分山区正面临环境恶化,需要立即采取行动,适当管理山区资源,促进人民的社会经济发展”。而在大会通过的其他四个重要文件(《里约宣言》、《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关于森林问题的政策声明》)中都与山区问题密切相关。联合国经济与社会委员会的1997∕45号决议中指出,地球至少1∕5的陆地表面为山峦覆盖,大约10%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包括高地在内的多山区域,而比例远远大于10%的世界人口的生活完全依赖山区资源。山区为全人类提供一半以上的淡水,山区还为全球提供分额巨大的木材、矿物和牧场。山区容纳着数量巨大的多民族群体,保留着多种多样的文化传统、环境知识和与山区环境相适应的人居方式;山区又有世界上最复杂的土壤文化基因库,还有传统的管理经验,山区提供着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并使旅游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对于人类的未来,山区的这些资源与服务具有全球性的意义。

1.2 山地与人-地关系的突出矛盾

中国是一个多山国家,也是全球“第三极”(高山极)的所在,它在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山地占了国土面积的2∕3以上,人多、地少,山地多、耕地少,是中国社会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如中国西南的贵州省民间就有“八山、一水、一分田”、重庆市有“三分丘陵七分山,真正平地三厘三”的说法。中国的山地城市分布广、类型多。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山地资源的消耗和山地环境所承受的压力不断加大,山区和山地城市的人-地关系矛盾更为突出。不少地区由于不顾生态条件而进行的“破坏性建设”,造成了山地民俗文化、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山地住区建筑风貌等方面的巨大损失。这种状况继续下去,不仅酿成山地人居环境的不可持续性,而且还会导致山地文化遗产损失殆尽,以及山区各族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下降。

1.3 社会关注的山地城市规划与建设

正确处理好经济-文化-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山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合理地利用山地,保护耕地,以及按照山地城市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进行规划与建设,对于居住环境质量的提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1992年由作者倡议创建的中国山地城镇与区域环境研究中心,得到中国科学院、建设部的高度重视,一大批专业研究、设计人员投入到山地城市研究中来。在西部大开发和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将带来山地城镇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以及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度珍惜并合理利用有限的山地资源,尽可能避免城镇化进程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建设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山地区域经济社会生活的中心-山地城市,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2、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的建构

2.1 集中与分散-矛盾对立的统一体

由于山区和山地城市所处的地理区位、海拔高度、地形坡度、气候、降雨和日照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山地城市布局结构的类型也多种多样。一般而言,当山地城市人口规模超过10万人,就应该考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结构模式,切忌采取自由蔓延“摊大餅”式的过度集中连片布局,使城市无限制膨胀。集中,这是城市文明和效率的本质体现;而分散,则是山地城市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集中与分散,是一对矛盾对立的统一体,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应对城市高密度化浪潮中协调现代山地城市人-地关系矛盾的基本策略思想,重要的是对集中和分散的一个“度”的把握,也是将山地自然景观的特异性与山地城市空间有机结合的基本方法,符合山地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2.2 山地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的基本原则

①有机分散与紧凑集中原则
协调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扩张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和高密度的人口集聚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矛盾,重构城市发展与自然演进的平衡机制。

②就地平衡的综合住区发展原则
建立工作(生产)与生活就地平衡的综合住区发展模式,以适应山地自然特点、减少市民上下班、购物在路途的时间消耗和能源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③多中心、组团结构原则
缓解由于人口向城市中心地区过度集中而引发的公共卫生问题、交通拥挤问题、能源消耗增加、热岛效应加剧和由此引起的空气、噪声污染和交通安全事故等生态安全与环境恶化的问题,同时使组织步行、自行车交通和公共交通、减少对私人小汽车交通的依赖成为可能,因而减少小汽车交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和干扰,减少道路交通面积及其建设投资。

④绿地楔入原则
结合组团之间保留的不适意建设的陡坡、冲沟、农田、林地、湿地等绿色自然隔离地带和生态廊道,规划建设山地城市绿地系统,是山地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的重要有机组成,同时它也是生物流和能量流的重要通道,有利于形成完善的生态绿地系统,发挥绿地系统的通风、降温、降尘、减噪、净化空气、蓄水、减灾防灾、生物繁衍、改善环境质量,增加城市开敞空间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形成山地城市与自然协调和谐的城市生态文化,为市民创造良好的户外交往和休闲、游憩活动场所和动植物的栖息生境。

⑤多样性原则
包括山地城市的文化多样性原则、生物多样性原则和景观多样性原则,有利于形成人与自然、人和生物、历史与现状、新城与旧城共生共荣、生机活力的景观格局。

⑥个性特色原则
凸现城市个性,强化城市特色,包括自然环境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建筑风貌特色,克服现代城市的单调和千篇一律的通病。
以上理念与发展原则的综合运用,形成了“有机分散、分片集中、分区平衡、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结构形态,体现了中国山地城市人和自然高度密集融合和山水文化的哲学理念。

免费打赏
ahh_red
2006年11月03日 11:43:46
2楼
3、规划设计实例分析

3.1 重庆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结构——多中心组团型

重庆是长江上游地经济中心,是中国最大的山城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图3.1-1是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图,它体现了有机松散、分片集中、分区平衡、多中心组团式空间结构格局和立体化城市交通体系的构架。1960年,重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人口154万人,用地约78km2,人均用地近51m2。。
规划第一次采取有机松散、分片集中、分区平衡、多中心、组团式空间模式,从而确立了重庆市主城区发展的基本格局。全市分14个组团,每个组团平均10万人左右,1个主要中心,4个副中心,工作居住就地平衡。组团之间由自然绿地阻隔,采取这样的布局结构,使70%的居民靠步行方式流动(图3.1-2)。1997年,中央直辖市建立以后,辖区总人口3114万人,面积.8.24万km2,主城区城市人口250万人,用地162 km2,人均65 m2;规划2010年,主城区人口320万人,用地240 km2,人均75 m2(人口密度大大高于一般城市)。仍有60%居民靠步行在组团内流动。从重庆市域范围看,仍然保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发展格局,如图3.1-3,适应了山城、江城和炎热气候条件的自然地理特点。

3.2丽江县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结构——新旧城区分离型

丽江古城位于滇西北高原云岭山脉主峰-玉龙雪山(最高主峰海拔5596m)山麓,海拔2400 m左右,人口约4万人,为纳西族故乡和东巴文化中心,距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古城西枕狮子山,北依象山,南朝视野开阔的丽江坝区,冬避西北寒风、夏纳西南凉风,城市选址与布局科学合理。1983年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结构采取“有效保护古城,积极发展新区”的原则,在旧城西北另辟新区,形成旧城与新区相对独立的三个组团,从而使这座闪耀着纳西族灿烂文化光辉的高原古城以有效地保护。1986年丽江被评为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3.3 乐山城市空间结构——绿心环形型

乐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1987年总体规划中,市域:采取复合城市群空间结构,形成山水中的城市,城市中的山林。主城区:采取绿心环形生态型空间结构发展的生态理念和独特的空间结构形态的规划构想。其规划研究成果于1992年参加巴西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未来生态城市”非政府高峰论坛,而获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造科技之星奖”。

3.4 岑溪县城总体规划空间结构——夹层型

岑溪县城位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的山地丘陵、三面环山的三角形河谷台地上。义昌河由西向东南的槽地中心流过,其出口处在两山的狭小山谷,每年汛期,使河流两侧槽地形成洪泛区,为农业高产地。建成区面积约3 km2,城镇人口4万人,人均75m2。1991年,规划人口10万人,规划用地9 km2,远期人口可发展16万人。规划用地20 km2。规划布局结合自然生态特点,保留了河流两侧集水区的农耕地、自然山林和水系,城市向两侧高台地上平行发展,避免洪水淹没的危险。较旧城东北规划为农业居民区,西北下风侧为工业发展用地,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为一主(旧城)、一副(新区)分列东西两翼,形成融山、水、田、林、城为一体的“夹层型”山水城镇景观格局。体现了工农结合、城乡结合、城乡一体化的山地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新模式。

3.5 仁寿城市空间结构——指掌型

城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的农业产区的丘陵地带、两山夹峙的谷地。规划区地形起伏,景观丰富。1995年规划,为避免加速城镇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城市向周边地区任意蔓延的 “摊大饼式”扩张对生态环境和城市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规划以旧城为主体,结合自然条件,沿213国道成扇形分布五个2-6万人大小不等的组团,组团之间有河湖水系、冲沟、农田、园林绿地形成永久性隔离带和自然景观丰富生态条件优越的开敞空间,形成指掌状、组团式空间结构形态。工作与居住、生产与生活就地平衡,组团之间有便捷的公共交通相联系。组团之内以步行为主,辅以自行车交通,使居民在组团内使用小汽车的需求量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大大净化了城市的交通环境,创造了安全、卫生、舒适、宁静的居住和工作条件。规划城市人口规模25万人,用地规模22 km2。规划成果获1998年度重庆市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3.6 巫山新城空间结构——环湖组团型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175m蓄水方案,峡口水面上升,使县城全部受淹,“高峡出平湖”,形成了3.8 km2的湖面。1995年规划,城市围绕湖面成组团式布局。迁建新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用地破碎,生态脆弱,三条大冲沟及多处滑坡体给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带来极大难度。在对迁建用地自然生态条件进行全面系统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县城整体迁建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新城道路由低到高沿等高线蜿蜒而上,对三条大冲沟进行治理,形成组团之间的绿色景观带。突出表现新城整体形象和独特的山水景观格局。

3.7 无锡市城市空间结构——星座型

无锡城市枕山滨湖,水网发达,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突出,困扰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001年,规划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分析评价无锡城市生态系统的敏感性与稳定性、通过生态因子叠加、自然生态资产评价,绿地形式评价,历史文化资源的评价和城市开发度等的评价,在此基础上作出无锡市生态适宜性综合分析评价图,提出无锡进一步发展的星座式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总体格局,以协调“发展”和“控制”的矛盾,重构城市发展与自然演进的平衡。

3.8 烟台城市空间结构——藤蔓型

烟台市位于胶东半岛东北部,背山面海。南山风景区绿心位烟台市中南部,面积60余km2,为烟台城市总体结构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烟台市总体规划,城市向西北和东南两个方向各有四个组团跳跃式发展,形成藤蔓式的空间结构。为有效发挥绿心重要的景观、生态服务功能的作用,2003年,进行了南山风景区的生态规划,以自然生态和景观生态评价为基础,以生态保护和生态复建为目标,适度进行旅游开发,建成烟台市最大的森林公园和风景区,为市民提供休闲、旅游、健身的活动场所,形成大烟台的山、海、城、岛、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景观格局。

4.结束语

中国正在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在山地城市和区域开发中,经济发展与脆弱生态环境的维育、城市的发展与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存在着突出矛盾。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学研究,力求将中国传统的哲学理念与现代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思想结合起来,建构城市扩张与自然演进的平衡机制,创造山地高密集立体文化特点的空间结构模式,实现城市持续协调发展。中国自古就有崇尚自然的哲学理念,如孔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论语》第六篇),以山比德,以水喻智,将山川之美比喻人格之魅力。老子的“道法自然”、阴阳学说(《道德经》),强调人类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提倡“天人合一”。在城邑的选址和规划布局中,十分强调风水理念,主张“因天时,就地利”,讲究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结合,使山、水、城有机融合,体现的是一种朴素、健康的生态思想,如杭州、桂林、温州、重庆、乐山、昆明、丽江、大理等以及大量的山乡小镇和村落,无不显示出城镇发展与自然演进的和谐关系、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交融的灵气。作者深信,未来最精彩的生态城市将会出现在山水交融的某些山地区域。
世界上再没有像“太极图”这样精辟地阐释对立统一规律和自然、社会现象,天和地、阴和阳、精神和物质、虚空和实体……,它既浅近易懂,又深奥莫测。作为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建设者和管理者……,都可以从中吸取营养、感悟人生、获得智慧和灵感。


转自《山地城乡规划》专题
http://www.upla.cn/special/sindex.shtml?id=23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