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设备的控制电路应如何设计
zhong-wei-jie
2006年10月30日 18:47:53
只看楼主

我在一本教科书上看到了大概是用于化工系统的《液体混合加热装置》,其控制系统要求如下:1)启动时,接通Y1,液体A流入,当液位达到传感器S2的高度,S2发出信号,切断Y1接通Y2;2)Y2接通,液体B流入,当液位达到S1, S1发出信号,关断Y2,接通M;3)M接通,搅拌液体,使之混合。3分钟后,自动切断电动机M.同时接通加热器R;4)R接通,对液体进行加热。当液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S3发出信号,切断R,接通Y3;

我在一本教科书上看到了大概是用于化工系统的《液体混合加热装置》,其控制系统要求如下:

1)启动时,接通Y1,液体A流入,当液位达到传感器S2的高度,S2发出信号,切断Y1接通Y2;
2)Y2接通,液体B流入,当液位达到S1, S1发出信号,关断Y2,接通M;
3)M接通,搅拌液体,使之混合。3分钟后,自动切断电动机M.同时接通加热器R;
4)R接通,对液体进行加热。当液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S3发出信号,切断R,接通Y3;
5)Y3接通,打开出口阀,排出液体。定时2分钟,液体排完,切断Y3,接通Y1.进行下一次进液。
6)按停止按钮时,要等待整个循环结束,即待回内液体排完,切断Y3,不再接通Y1,停止工作。
这个控制电路应如何设计才能满足控制要求。
建议将搅拌和加热合并同时进行,保证液体均匀加热。


1162205271893.JPG

免费打赏
w46
2006年11月01日 15:27:47
12楼
又看不到才发的帖子。
回复
w46
2006年11月01日 15:29:33
13楼
一帖顶一帖
回复
w46
2006年11月01日 15:42:06
14楼
这样好一些:
回复
ygw7423
2006年11月01日 18:09:51
15楼
看不太懂能详细说明一下吗
回复
zhong-wei-jie
2006年11月01日 19:51:09
16楼
1. 该控制电路基本上达到了题意。
2. 如果将KT2的自锁点改为KY3,就不必增加一个KT3时继来断开KT2。待温度下去KT2就自动断开了。
3. 规定绘制电路是按电器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您所绘电路的电器动作顺序,好象从右到左。
4. 以下电路是按题意绘制的,您比较一下,看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的。
回复
zjx5405221
2006年11月01日 21:12:56
17楼
用sfc做就是状态流程图做
回复
w46
2006年11月02日 08:08:26
18楼

从左到右不是不可以,就是多用几个触点罢了。
右一个地方是我后来改动的,现在觉得没有改动前好。
具体用生么触点控制,由于不了解系统可以提供的触点是怎样的,所以采用保守一些的做法。
你这个电路停止以后KA4线圈一直是通电的。
回复
zhong-wei-jie
2006年11月02日 10:12:37
19楼
电磁阀的额定电流不大,用小型中继KA控制便可。
工作过程简述如下:
1. 揿SB1按钮,KA1得电动作,液体A进。
2. 液面达到传感器位置S2即发出指令,令KA1断开KA2接通,液体B进。
3. 液面达到传感器位置S1即发出指令,令KA2断开KM1和KT1接通,搅拌混合液体,并开始计时。
4. 3min到即断开KM1,接通KM2,混合液体开始加热。
5. 混合液体温度达到设定值,S3发出指令,停止加热并排放混合液体。
6. 2min到,视混合液体排放完毕,断开KA3;同时接通KA1,开始下一轮循环。
7. 在一个循环过程的任何时刻,揿停止按钮,KA4得电并自锁,其常闭触点亦断开。
8. 当一个循环结束时,并在KA4常闭触点处的KT2常闭触点断开,尽管KT2的常开触点延时闭合了,也不能使KA1得电,循环至此结束。
9. 再揿SB1才可以启动新一次循环。此时,SB1的常闭触点断开,使KA4失电,其常闭触点又恢复闭合之缘故。
10. 需要注意的是:
a. S2的常开触点一直在接通状态。当开始排放混合液体后,液面逐渐低于S1位置,其常闭触点即恢复闭合,如果KA2的线圈回路未串KA3的常闭触点,就会使其得电而放进B液体,这是不允许的。
b. 一个结束以后,KT2的断电是靠S3所检测温度的降低实现的。下一个循环开始,液体A进就可很快的达到此目的。
回复
zhong-wei-jie
2006年11月02日 10:37:52
20楼
可能用以下电路会更加理想些,请诸位加以分析,看还有什么问题。
要求KT3的延时足够长,使KT2的延时触点断开后其瞬时断开触点再恢复闭合。
SB01预停,SB02取消预停。
回复
w46
2006年11月02日 10:39:52
21楼
开始搅拌之后完全有可能使S1在瞬时断开,B液体会重新进入、3min计时会不准确。
1-2之间的KT2触点似乎没有作用?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