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水泥土防渗的取样标准?
commonuse2001
2006年10月30日 10:51:16
只看楼主

水泥土渠道防渗的取样标准,多大面积取一个样? 50平方米?

水泥土渠道防渗的取样标准,多大面积取一个样? 50平方米?
免费打赏
jaky2162
2006年10月30日 18:36:33
2楼
   第一节  渗 漏 测 验
    第10.1.1条 渠道有以下要求时,应测验渠道的渗漏损失。
    一、对比各种渠道的渗漏损失,论证采用防渗措施的必要性。
    二、检验渠道防渗效果,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价。
    三、推算渠系(渠道)水利用系数。
    四、监测渠道渗漏损失随使用时间的变化。
    五、测验渠道从初渗到稳渗的全过程,或测验渗漏强度与水深的关系。
    第10.1.2条 渠道渗漏损失,常采用静水法或动水法进行测验。静水法测验精度较高,
  单段渗漏测验的总极限相对误差为渗漏损失的±7.0%,本规范选用静水法。
    第10.1.3条 测验前应进行渠道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每类渠道可选择具有代表性、
  渠段顺直与完整、断面规则、具备水源与交通条件,并有暂时停水测验可能的测验段2~3段。
    第10.1.4条 测验段可按附录九第一节的要求和步骤设置。
    第10.1.5条 观测前应按下列要求检验横隔堤和加水系统:
    一、横隔堤。向两个渗漏平衡区注水至接近测验水位,应无漏水、沉陷及裂缝。
    二、加水系统。根据渗漏平衡区的最大渗漏强度,估计测验段的渗漏强度。加水系统的
  供水能力,应大于测验段最大渗漏强度的1.5倍。
    第10.1.6条 现场渗漏观测,宜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向测验段注水。
    二、恒水位观测。
    三、变水位观测
  。
    四、在恒水位、变水位观测时,宜同时进行降雨量和蒸发量观测。
    第10.1.7条 测验段应按下列要求注水:
    一、测初渗量时,应尽快地连续注水,使加水后水位等于测验水位加1/2加水前、后
  水位的差值。
    二、刚停止输水的渠道,待渠道干涸,地下水位恢复正常后,方可进行初渗量测验。
    三、向土渠测验段注水时,应防止渠面冲刷。
    四、应同时向测验段及渗漏平衡区注水,并使两侧水位基本相同。
    第10.1.8条 恒水位观测。断面规则的较大流量渠道和渗漏量大的渠道,宜采用水位下
  降法;小流量或渗漏量小的渠道,宜采用称量法。
    一、水位下降法测验,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一)应使加水前水位和加水后水位的平均值等于测验水位。
    (二)观测时段的长度,可根据加水前、后水位差的大小确定。加水前、后水位差值,
  可在5%~10%测验水深间选用。
    (三)向测验段加水。当水位已平稳,且达到规定的加水后水位时,方可将此时间及相
  应水位记入附录九附表9.3。随后,待水位下降到规定的加水前水位时,将其时间及相应水
  位记入同一表格中。同时尽快将水位加至规定的加水后水位(该加水历时称为加水时段),
  再重复作下一时段观测。
    (四)观测水位要准确。水面平稳时,三只水尺降落相差不得超过2mm。
    二、称量法测验,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一)应使每个观测时段加水前、后水位的平均值等于测验水位。加水前、后水位差值,
  可按本条第一·(二)选用。
    (二)每一观测时段的起、止水位必须相同,并等于加水后水位。待水位降至加水前水
  位,再尽快加水至加水后水位。准确测读加水前、后水位,并称量每一观测时段的加水量,
  记入附录九附表9.4。
    (三)加水时间包括在各观测时段内。每次水位达到加水后水位的时间,即为上一观测
  时段的结束时间,也是本观测时段的开始时间。两观测时段间不应有间隔。
     第10.1.9条 恒水位测验时,连续出现10次以上观测时段相同,渗漏量接近,渗漏
  强度的最大、最小值差满足式(10.1.9)时,方可认为渗漏稳定、恒水位渗漏测验完成。
           (10.l.9)
  式中  QImax——同一时间连续10次测验中最大渗漏强度,L/(㎡·h);
     QImin——同一时间连续10次测验中最小渗漏强度,L/(㎡·h);
      ——同一时间连续10次测验的渗漏强度平均值,L/ (㎡·h)。
    第10.1.10条 变水位测验。恒水位测验结束后,应紧接着进行变水位测验。只作变水
  位测验时,应先注水至测验水位1/2加水前、后水位差值处,泡渠2~4天,并满足式(10.1.9)
  时,方可进行观测。变水位观测可按下列要求进行:
    一、采用水位下降法时,可用等水位降测至最低水位,也可用等时段观测。观测结果记
  入附录九附表9.7。
    二、采用称量法时,应从最高测验水位加l/2加水前、后水位差值处开始,至每个欲
  测验水位结束,记录各测试水位起止时间和所加水量,同一水量应重复测验2~3次,记录表
  格见附录九附表9.8。
    第10.1.11条 降雨量和蒸发量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降雨量观测,应与渗漏量观测同步进行。观测结果记入附录九附表9.l。
    二、渗漏量很小的渠道,和同一时段蒸发量占蒸发与渗漏总量的2%以上时,蒸发量观
  测应与渗漏观测同步进行。观测结果记入附录九附表9.2。
    三、其它观测应符合《水文测验试行规范》的要求。
    第10.1.12条 测验的成果应按附录九第二节的规定进行计算和整理。
回复
pye
2006年10月31日 10:51:41
3楼
有哪位朋友知道的帮忙解答下呵
回复
commonuse2001
2006年10月31日 14:01:20
4楼
上面那个大哥,你发的规范里也没有我要问的问题啊?

我问的是多大面积取一个样来做试验?
回复
jaky2162
2006年11月01日 18:08:25
5楼
测验前应进行渠道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每类渠道可选择具有代表性、 渠段顺直与完整、断面规则、具备水源与交通条件,并有暂时停水测验可能的测验段2~3段。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