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的大连,在海风吹拂下还有些冷意。 但走进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记者却感受到了一种热情,一种创造的热情、创新的激情。 而这些秉性,正与这里一个普通工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他叫王亮,该企业一名电气安装调试高级技师。 望着眼前这个身材不高,脸庞黝黑,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透着几分书卷气的年轻人,记者很难将他与那个叱咤全国电气安装调试领域,让众多外国专家刮目相看的技术“大腕儿”联系起来。
4月初的大连,在海风吹拂下还有些冷意。
但走进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记者却感受到了一种热情,一种创造的热情、创新的激情。
而这些秉性,正与这里一个普通工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他叫王亮,该企业一名电气安装调试高级技师。
望着眼前这个身材不高,脸庞黝黑,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透着几分书卷气的年轻人,记者很难将他与那个叱咤全国电气安装调试领域,让众多外国专家刮目相看的技术“大腕儿”联系起来。
但在此后几天里,在听了王亮和他的同事们讲述的一个个故事后,记者对王亮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被他精湛的技术所折服的同时,也被他平实朴素的人生态度所吸引。
临危受命,火线上工人王亮被任命为工程师
采访中,记者听得最多的,是王亮与外国专家打交道的故事。
1995年,25岁的王亮已经是一名技术纯熟的安装调试工了。
那一年,大重公司承接了秦皇岛港煤码头四期工程中两套三车翻车机和7台大型堆、取料机安装调试任务,工程的总包方是日本的一家公司。
由于当时企业工程多,技术人员少,公司就委任还是普通工人的王亮,作为项目副指挥兼翻车机安装调试电气施工负责人。
工地上,日本专家见王亮年轻,又不会讲英语,不像个技术人员,便说:“施工调试负责人,工人不行,必须由工程师担任。”
长途电话从秦皇岛打到大连,企业紧急召开最高决策层会议,磋商的结果是一致决定:临时任命王亮为电气工程师。企业还以最快的速度,为王亮印制了最漂亮的名片。
火线受命的王亮,深深体会到领导的信任,他带着一种责任,带着一种自信,挺着腰杆走上了岗位。
在一次天吊调试时,由日方设计的设备始终不能正常完成准确的动作,几天下来,在场的日本专家束手无策。
“是图纸中过负荷保护装置电气线路设计上存在问题。”王亮经过认真分析向日方提出。面对一个中方年轻人提出的如此具有挑战性的判断,日方专家只是表现出了足够的惊讶,但却并不表示信服。
然而,面对几千个科学数据,几百个动作演示,尤其是当他们看到经过王亮修改设计后的设备,一丝不差地完成动作时,日本专家用真诚的拥抱,由衷地向王亮表达出内心的钦佩,并且邀请王亮担任了全部工程外围电气施工图的总设计师。
王亮,用自己实力征服了日本专家;但同时,在与外方专家的接触中,他也深深感受到自身的不足。
正是从这个工程起,王亮开始苦学英语。几个月之后,他已经能够借助词典读懂英文技术资料。现在的王亮,在与外国专家交流时,已经“出口成章”。
2000年,大连重工·起重集团与英国斯维达拉公司合作,在天津港南疆码头安装调试两套双车翻车机,王亮再次受命出征。
此时的王亮,已经名声在外。英国电气专家德瑞克与王亮一见面,就说:“我的同事向我介绍过你。我为我们的合作感到高兴。”
在合作调试过程中,一个意想不到的故障,成了影响工程进度的拦路虎。
一线翻车机调试时,货车车辆有时脱轨,这是设备运转中最致命、最危险的一个错误动作。如果设备在运行中掉轨,就会造成可怕的事故,还会遭到铁路部门每次5万元的罚款。
在焦灼的20天中,英方现场专家拿不出解决办法,英方先后从本国调来2名技术人员进行调试,还是没有解决问题,接着又从中国代理商处紧急抽调2名技术人员参与攻关,但还是无果而归。同样处于焦灼等待中的,还有王亮。他一方面注意总结英方失败的教训,一方面与现场的工友们反复研究破解之策。
此时,王亮面临着这样的难题:要研究上千张图纸、几万个数据,同时还要克服外方有些技术对我方保密的困难。
王亮没有退缩,他想从图纸数据织就的蛛网中,找出通往成功的缝隙。通过不可数计的分析测算,他最终得出结论,是英方的软件设计中缺少针对中国国情的车辆检测程序段所致。英方确认了这一缺陷,增设这个程序段后,问题迎刃而解。
然而,像专找英方的尴尬,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在二线翻车机调试时,翻车机卸完煤有时回不到零位。眼看重载试车日期逼近,现场的英方专家十分焦急。
这一次,又是王亮站了出来。他在与我方的机械施工员、液压施工员和现场安装工人们共同研讨解决办法。在排除了外围检测元件失灵、测速编码器精度不够、制动器动作失调等因素后,最终断定还是程序问题。
但这一程序十分复杂,与倾翻装置的相关点就有300余个。王亮就利用可编程序控制器一个点一个点地查找原因,在连续观测40多个小时之后的瞬间,他终于捕捉到了那条细细游动的鱼———英方软件设计中程序扫描与结果输出不匹配的失误。这一捕获,也终于去除了人们心头过重的重载,使得重载试车如期进行。
那一刻,王亮步履轻盈地走上操作台,满怀信心地轻敲键盘,十几分钟后,设备温顺地进入规定程序。
那一刻,现场没有欢呼声,没有拥抱,有的只是英国专家对中国工人由衷的敬佩。
事后,英国专家以中国人特有的方式,花了1万元请王亮和他的工友们在当地最好的酒店吃了一顿饭。王亮他们说,“那个晚上,是我们最开心、最自豪的一个晚上。”
2楼
此后,尽管合同规定这次合作由英方指导安装调试,中方配合,但英国专家却主动与王亮交换位置。现场电气专家德瑞克还对王亮说:“用你们中国的话说,我保证给你当好后勤。”
在王亮因病回大连期间,英方干脆宣布:“调试暂停,等王亮回来后再干。”
待整个工程结束时,英国斯维达拉公司中国工程部项目经理伟克斯说:“天津港翻车机的安装调试工期和质量,创造了本公司在全世界的最好纪录。”
也就是在这次合作之后,英方看中了王亮,他们向王亮发出以年薪20万元聘他为东南亚地区技术总负责人、合同首签4年的邀请。
尽管此时的王亮,年收入不足2万,但他却谢绝了。他说:“中国工人要有尊严、有实力,更要有志气!”
大重公司领导这样评价王亮,“他就像一个金刚钻,没有他钻不透的窟窿眼。”
时刻待命,王亮成了“救火队员”
“我想和记者喝一杯!”
采访王亮第三天晚上吃饭的时候,王亮来到了记者的桌前。还没待记者站起身来,王亮的手机响了。在对着电话说了一些让记者听起来非常专业的话后,他转身匆匆地走了,甚至没有和记者打声招呼。
显然,电话的另一端,正有人在向他求教什么。他的同事说,王亮常常被这样被叫走,离开饭桌、离开家、离开一个工地,又一身灰尘地赶往另一个工地。
还在1997年的一天。上海上钢一厂安装调试现场,混匀取料机调试进入关键时刻。可就在此时,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出现了问题,现场调试人员查不出原因,安装调试工作全部停止。
紧急中王亮被从其它工地调来。
经过王亮初步检查分析,认为问题出在美国ABB公司提供的HMA人机界面设备上,而那台设备在当时是世界上同类产品中技术最先进的。
美方专家紧急联系其驻上海的专门机构,经检测,他们认为王亮的判断是准确的,但要更换设备,必须到美国重新订货、制造,发货到上海起码要3个月。
90天!这会要了工期的命。那个晚上,深感责任重大的王亮守着器件没有合眼。经进一步分析,他认为器件出现气质性损坏的可能性不大。此时,一个大胆的想法从他心中冒出,他要打开这个设备检修。
按行规,进口设备尤其是高精尖的器件,如果出现问题,必须退回原厂,谁也不能打开,如果私自打开,生产厂家将概不负责。
王亮慎重请示领导,基于对王亮的信任,领导作出了“公司信任你,你就大胆干吧”的决定。
王亮胸有成竹,他自信地打开了设备,在密如蛛网的芯片和插件中,准确地找到故障点,迅速排除。
当电话另一端的领导得到消息后,激动得反复说的只有一句话:“谢谢,谢谢!”
2002年5月,本钢的一台中德合作的设备进入调试阶段,由于技术资料是英文的,急需一名既懂英文又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来担任电控系统施工员。
此时的王亮刚刚完成唐山的一项工程,还没来得及休息,就被派往本钢。在工地他一边翻译转化技术资料、编制施工计划,一边组织安装调试,从而保证了设备的按期交工。
现在,王亮身上揣着两本护照,并分别办好了去南非和土耳其的签证,因为企业在那里都承接了较大的工程,“如果那边出现问题,王亮还是离不开。”企业领导如是说。
签订合同,王亮成了“附加条件”
在大重,记者还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2005年2月,大重与秦皇岛煤码头方面正在谈判煤5期翻车机设计安装项目,这是一个8亿元的大合同。
此前秦皇岛煤码头的两期工程,也都是由大重承接的,王亮都参加了安装调试。工作中的王亮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秦皇岛方面相信大重的实力,也知道王亮现在的工作十分繁忙,但仍提出一个附加条件:必须由王亮参加调试。
“行!”大重公司领导的回答,很自豪。
8亿元合同签下来了。对方又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以后的煤6期工程的合作,我们还要王亮哦!否则,我们就不签合同。”
“行!”大重公司领导的回答,更显自豪。
其实,早在2003年,大重公司承担鞍钢两套6米焦炉安装任务期间,鞍钢公司总经理就曾亲自打电话给大重集团总经理,要求企业派王亮去参加调试。
王亮,成了大重的一块金字招牌。
为了满足用户的要求,王亮频繁地奔波在全国各地,他带领的安装队伍也长年加班加点,没有8小时工作制,没有节假日,甚至出现了连续工作二十几天,一天只睡几个小时的情况。王亮知道,照此拼法,人会拼垮,设备也会拼毁。必须创新安装调试方法,提高安装调试效率,“要向技术创新要效率、要效益。”
王亮经过细致观察和反复思索,认识到本企业的产品尽管种类很多,结构各异,但电控系统的安装调试却有一些共同的要素。通过对本企业几大类产品安装调试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王亮设计出了一套散料装卸机械、港口装卸机械、焦炉机械和连铸设备电控系统安装调试的软件,使复杂的、技术含量较高的安装调试变得相对简单。
2002年至2005年,王亮带领调试队伍应用这套软件先后在河北、新疆、山东、山西、内蒙古等地调试了立弯式板坯连铸机、斗轮堆取料机、捣固式焦炉机械、6米焦炉机械等大型设备,效率分别提高20%至200%。
如今,大重的安装调试速度,不仅在国内领先,甚至达到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世界上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成套6米焦炉机械最著名的企业德国MKK公司安装调试周期最短为5个月,而大重是3个月;国际上最有名的翻车机卸车线设计制造公司英国的美卓公司和德国的克虏伯,其安装调试周期最短为6个月,而大重公司为4个月;全球最有名的堆取料机制造公司是克虏伯和奥钢联,其安装调试周期最短为4个多月,而大重为3个月。
15年来,王亮先后主持或指导了100余台(套)本企业设计制造的大型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其中有12种产品是填补了国内空白的重大技术装备。他代表中国企业与英、美、法、奥、日、韩等外国专家通力合作,同台竞技,解决了诸多高端技术难题,创造了中国“工人技师”的诸多神话。
王亮,向世界亮出了一名中国工人的风采。
回复
3楼
真是个牛人,平凡之中见真章,在平时的工作中多注意学习,多动脑子,时间长了你也可以。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