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工地的时候没有核算过土方量,所以不知道前辈说的“相差十万八千里”是个什么样的情况,真心求教。
关于土方调配这个问题,我请教过我们总工,也自己想过一些,总结如下:
1)纵、横断地面线与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一致,更不用说有些地方用皮尺和标杆量出来的数据了;用数模插值在地形图上提取的地面线文件也不精确。所以会导致最后得出的土方量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地形起伏变化大的地方尤甚),这个没办法避免。
2)不管是棱台法还是平均断面法,都是对实际情况的近似模拟,都不会很精确。
3)取、弃土场应该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专门设计的,不过目前很少做专门的调查。城市道路估计更简单:土方调配数量表里只给出弃方、借方、调运的数量,连运距、取土弃土场都不用标明。
4)软件自身的问题:纬地输出的土方数据及计算表只考虑到了水沟、清除表土、左右侧及顶面超填、路面结构层、大中桥及隧道的土方量。但软件却无法扣除涵洞、通道等小型结构物的土方,这部分的是桥涵组提供的。
附图1
附图2
5)设计人员本身不负责,各专业人员之间交流不够,存在着少扣、多扣、重复扣除土方量的情况。
6)设计行业的通病:设计是各专业精密配合的工作,尤其是设计前的调查(勘察)与方案评选,更是要求考虑到方方面面,可实际上多数单位根本做不到。更有甚者,有些东西纯粹是某些领导拍脑袋、拍屁股想出来的。
7)前辈所提到的问题:地形图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
8)施工、设计人员对某些概念上理解得有偏差。我这么说是因为碰到过问这问题的网友,他们一般都是忘记考虑土方系数了。不过这情况对于一个项目总工来说,应该不是个问题。
做土方的时候,我习惯上出三张表——调配前、后的土方计算表和每公里土石方表。调配前的土方表用来进行逐桩土方数量核算(当然我只是抽查);调配后的用于土方平衡核算;每公里表有时也用于复核,不过一般没多大必要。然后就把核算好的土方表和每公里表提供给路基路面组。一般情况下土方核算不会有什么问题,至于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由于参考资料过少,我也不敢保证。
总的来说,前辈所说的情况,不仅仅是软件本身的问题,而是各种因素综合导致的后果。
[
本帖最后由 kakateluo1987 于 2012-3-8 20:1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