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软件学且思——以MIDAS为例》目录
cuteser
cuteser Lv.7
2012年02月25日 23:09:59
来自于MIDAS
只看楼主

目 录1 使用软件的四个境界 151.1 这本书适合谁 151.2 阅读前的必要基础——勿在浮砂筑高台 161.3 摆布软件还是被软件摆布——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161.4 如何看待建筑结构软件——看看前辈们怎么说 171.4.1 钱令希 171.4.2 Edward L.Wilson 171.4.3 Leroy.Z.Emkin 181.5 结构软件是结构工程师的鸦 片和香 烟 19

目 录
1 使用软件的四个境界 15
1.1 这本书适合谁 15
1.2 阅读前的必要基础——勿在浮砂筑高台 16
1.3 摆布软件还是被软件摆布——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16
1.4 如何看待建筑结构软件——看看前辈们怎么说 17
1.4.1 钱令希 17
1.4.2 Edward L.Wilson 17
1.4.3 Leroy.Z.Emkin 18
1.5 结构软件是结构工程师的鸦 片和香 烟 19
1.5.1 曾是田里一枝花 19
1.5.2 医家也曾选中它 19
1.5.3 如今臭名为毒 品 20
1.5.4 结构工程师健康自测题——测测中毒深不深 21
1.6 选择什么样的香烟——选择之难 22
1.7 前辈结构工程师语录 22
1.8 器、术、法、道的四个境界 23
1.8.1 器 23
1.8.2 技与术 24
1.8.3 法 24
1.8.4 道 25

2 MIDAS前世今生 26
2.1 MIDAS发展极简史 26
2.3 MIDAS功能模块概览 27

3 从一个简单模型入手 29
3.1 色艺俱佳——初识MIDAS真面目 29
3.2 例题 29
3.2.1 步骤一:运行MIDAS,进行初始设置 30
3.2.2 步骤二:设置轴网信息 31
3.2.3 步骤三:布置截面、定义支座 32
3.2.4 步骤四:布置楼板 35
3.2.5 步骤五 定义荷载工况 39
3.2.6 运行分析,查看结果 44
3.2.7 步骤六 按中国规范设计 49

4 MIDAS软件功能问与答 55
4.1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利用软件的帮助文件? 55
4.2 MIDAS中整体坐标系(Global Coordinate)的定义 58
4.3 MIDAS中局部坐标系(Local Coordinate)的定义 58
4.4 MIDAS中的梁 59
4.5 软件设置相关问题 59
4.5.1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界面的重要性 59
4.5.2 如何设置荷载以及内力、位移的显示比例 62
4.6 结构建模常见问题之一 ——几何信息 62
4.6.1 如何修改单位? 62
4.6.2 如何显示或隐掉任意两点间的距离? 63
4.6.3 如何合并几个点 63
4.6.4 如何生成坡屋顶 63
4.6.5 如何在界面上显示杆件的起始端和末端、杆件编号、杆件、杆件局部坐标系以及杆件两端的约束情况 63
4.6.6 如何将一根杆件分成几份? 66
4.6.7 如何调转杆件的起末点? 67
4.6.8 如何将几根杆件合并为一根? 68
4.6.9 如何在两根杆件交叉处生成节点? 68
4.6.10 如何使两根共面的杆件相交(类似于AutoCAD的extend命令)? 69
4.6.11 如何给不同截面的杆件指定不同的颜色 70
4.6.12 如何只显示模型中的一部分结构 70
4.6.13 如何查询某节点、某杆件、某板单元、面单元、体单元的信息等? 72
4.6.14 如何在屏幕上以提示条的方式显示节点、杆件、板、面的信息 73
4.6.15 如何显示节点、杆件、块体的编号,以及如何调整编号的字体和颜色? 75
4.6.16 什么时候需要对节点、杆件、板单元、块体单元进行重新编号? 75
4.6.17 如何将节点、杆件、板单元、块体单元重新编号 76
4.6.18 如何将多个模型合并为一个模型 78
4.6.19 如何显示板单元(Plate Element)的局部坐标系 78
4.6.20 如何反转有限单元的局部坐标系 80
4.6.21 如何进行过滤选择 80
4.6.22 MIDAS提供的快捷选择点、杆、板、面、块的快捷方式 80
4.6.23 MESH 81
4.7 结构建模常见问题之二——约束信息 81
4.7.1 如何设置杆端的约束情况 81
4.7.2 如何设置柱脚的约束情况 83
4.7.3 如何设置斜向支座 84
4.7.4 如何模拟土弹簧支座 85
4.8 结构建模常见问题之三——截面库与自定义截面 86
4.8.1 如何查看标准型钢库中的型钢名称和截面特性? 86
4.8.2 如何查看或修改截面库中截面的参数 89
4.8.3 如何定义和修改用户截面库 90
4.8.4 如何估选型钢的截面 93
4.9 结构建模常见问题之四——荷载 94
4.9.1 如何修改荷载信息 94
4.9.2 如何按中国规范定义反应谱曲线 95
4.9.3 如何输入多条反应谱 98
4.10 结构建模常见问题之五——其他问题 99
4.10.1 如何创建组 99
4.10.2 只拉构件、只压构件、桁架构件如何定义 100
4.10.3 如何设置和显示主从节点 100
4.10.4 如何把EXCEL中的数据导入MIDAS.PRO中? 103
4.10.5 MIDAS的备份管理器 105
4.11 内力分析及后处理常见问题 106
4.11.1 如何给不同的振型设置不同的阻尼比 106
4.11.2 如何找出Muti-structure、孤立节点、重叠杆件等 106
4.11.3 如何查看振型 109
4.11.4 如何设定所求振型数的多寡? 110
4.11.5 如何只显示部分节点或杆件或单元的分析结果 110
4.11.6 如何显示各种工况下的节点位移 111
4.11.7 如何显示杆端的剪力、弯矩图以及相应的值 112
4.11.8 如何只显示支座反力中的某几项? 112
4.11.9 如何以图形方式直观显示某根杆件在某种工况下的内力? 112
4.11.10 如何修改“后处理”页面中内力表格、应力表格、位移表格等计算结果的单位? 113
4.11.11 如何对一些分析结果进行排列? 114
4.11.12 如何只输出某些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结果? 115
4.11.13 如何显示一根梁中部某截面处的内力? 115
4.11.14 如何显示梁中部的挠度 116
4.11.15 如何输出楼层的层间位移? 117
4.11.16 如何统计材料用量 117
4.12 结构设计常见问题 117
4.12.1 使用MIDAS进行构件优化的小结与实例 117
4.13 其它常见问题 120
4.13.1 如何将模型显示区的模型保存为图片? 120
免费打赏
cuteser
2012年02月25日 23:11:49
2楼
5 MIDAS常用命令详解 121
5.1 MIDAS命令流与STRUDL以及MIT(麻省理工学院)的渊源 121
5.2 知面更要知心——命令流方式建模的一些优点 122
5.2.1 便于快速比较模型修改前后的差异 122
5.2.2 便于存档 124
5.2.3 多种方案可以共存于一个文件中 124
5.2.4 各参数的来历可写在模型文件的注释中 125
5.3 MIDAS的命令文本编辑器及命令格式简介 125
5.3.1 注释的写法 126
5.3.2 如何快速将多行命令注释掉或把注释去除 126
5.3.3 说明书中,命令中的下划线的含义 127
5.3.4 大括号、方括号和圆括号的意义 127
5.3.5 多个数据段的写法 128
5.3.6 “TO”,“BY”,“LIST”的含义 128
5.3.7 MIDAS命令区分大小写吗 129
5.4 MIDAS部分命令释义及应用举例 129
5.4.1 笛卡尔坐标系(Cartesian coordinates)和柱坐标系(Cylindrical coordinates) 129
5.4.2 Joint coordinate——节点坐标 130
5.4.3 Member Incidence ——杆件关联号 131
5.4.4 Member Release——杆端约束 132
5.4.5 Print相关命令 132
5.4.6 Master slave——主从节点 133
5.4.7 REPEAT 133
5.5 应用举例 135
5.5.1 笛卡尔坐标系下利用命令快速生成多个有规律的节点 135
5.5.2 柱坐标系下利用命令快速生成多个有规律的节点 139
5.5.2.1 Y轴为纵轴 139
5.5.2.2 Z轴为纵轴 142
5.5.2.3 带有加劲肋的管端部建模 143
5.5.3 十行命令生成螺旋楼梯 144
5.5.4 快速生成多个杆件 145
5.6 MIDAS命令列表 146

6 一个好汉三个帮——与MIDAS接力的软件 149
6.1 FrameWorksPlus 149
6.1.1 如何将FrameWorksPlus模型导入MIDAS? 149
6.1.2 创建截面映射表 149
6.1.3 导出为MIDAS模型文件 150
6.1.4 将MIDAS模型导入FrameWorks Plus 152
6.2 世纪旗云多格水池有限元软件 152
6.3 钢结构模型的世界语——SDNF格式简介 152
6.3.1 Packet 00 - Title Packet 154
6.3.2 Packet 10 - Linear Member Packet (直杆) 155

7 结构软件测试 160
7.1 为什么要测试软件——所有软件都有缺陷 160
7.2 什么是“Bug”? 160
7.3 工具的功与过? 161
7.4 如何评判建筑结构软件的品质——鉴定会靠谱吗? 162
7.5 做人要厚道,做软件也是——看看洋软件是咋控制质量的 162
7.5.1 MIDAS提供的验证例题 162
7.5.2 GTSTRUDL的测试例题 163
7.6 定性测试举例 164
7.7 定量测试举例 165
7.7.1 简支梁振型计算 165
7.8 单层单跨平面框架顶点位移算例 167
7.9 剪力墙侧向刚度算例 167
7.10 板的挠度跟啥有关? 167
7.11 把把脉:国产软件的质量为什么真的这么“软”? 168
7.11.1 北大力学系袁明武教授的分析 168
7.11.2 笔者看法 169
7.11.3 给有志于投身软件开发的年轻同志的忠告 171
7.12 冷眼看中国软件行业 171
7.12.1 致软件开发商——做事先做人 171
7.12.2 写给软件用户 172
7.12.3 给致力于盗版事业的同志——盗亦有道,多行不义必自毙 172
7.12.4 思考 172


8 把繁琐交给计算机,我们留下创造力? 174
8.1 费米问题——芝加哥有多少钢琴调音师 174
8.1.1 从经验中总结概念——圆钢管直径多粗比较合适? 175
8.2 这年头,手算还有必要吗? 175
8.3 键盘代替笔杆子的后果——手写时代渐行渐远,数字时代提笔忘字 176
8.4 君子性非异,善假于物也?——物极必反,过犹不及 176

9 斜撑——结构侧向刚度的骨干分子 177
9.1 说文解字——撑与樘 177
9.2 在建厂房、脚手架垮塌事故分析——忽视支撑的惨痛教训 177
9.2.1 国内钢结构倒塌事故实例 178
9.2.2 澳洲预制墙板施工过程中Prop支撑的应用 178
9.3 预备知识 179
9.3.1 等截面直杆的形常数(Shape Constant) 179
9.3.2 郑玄-胡克定律 180
9.4 单跨单层平面框架中斜撑对侧向刚度的贡献 180
9.4.1 算例数据 181
9.4.2 单层单跨无斜撑平面框架侧向刚度区间的快速估算 181
9.4.3 单层单跨有斜撑平面框架侧向刚度的估算 183
9.4.4 单层单跨有斜撑平面框架与无斜撑平面框架侧向刚度的比值 184
9.4.5 斜撑角度多少最有效? 187
9.4.6 提示:别让节点板成为薄弱环节 187
9.4.7 电算结果与手算结果的比较 188
9.4.8 小结——靠斜撑还是靠刚接柱脚来提供侧向刚度? 190
9.4.9 “哪个软件算的用钢量更省”? 190
9.4.10 门式刚架倒塌事故分析 190
9.5 思考:平面简化计算的功与过 191
9.6 各地带斜撑的建筑一瞥 191
9.6.1 大连 191
9.6.2 南京 191
9.6.3 香港 192
9.6.4 美国 192
9.6.5 英国 194
9.6.6 日本 194
9.6.7 阿拉伯塔(迪拜帆船酒店) 197
9.7 斜撑在振动台上的表现 198
9.7.1 日本地震台 198
9.8 中国的建筑师为什么不喜欢斜撑 198
9.9 附 单层单跨平面框架的顶点水平位移的精确解 199
9.9.1 力法求弯矩图 199
9.9.2 图乘法(Graph multiplication method,Vereshchagin rule)求顶点位移 200
9.9.3 结构力学中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202
9.10 思考题:哪个结构侧向刚度更大? 202
9.11 思考题:24m跨厂房如何优化? 202
9.12 思考题:楼板对侧向刚度有何影响 203
回复
cuteser
2012年02月25日 23:17:13
3楼
10 彻底搞清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 204
10.1 说文解字“弯”、“曲”与“剪”、“切” 204
10.1.1 弯 204
10.1.2 曲 204
10.1.3 剪 204
10.1.4 切 204
10.2 框架(框撑)结构的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的估算——转个角度看高楼 205
10.2.1 预备知识 205
10.2.2 估算和电算对比:单跨多层平面框撑结构顶点水平位移(水平均布力下) 205
10.2.3 估算和电算对比:单跨多层平面框撑结构中部水平位移(顶部集中力) 216
10.2.4 估算和电算对比:单跨多层无斜撑平面框架顶点水平位移(水平均布力) 219
10.2.5 单跨多层平面框架顶点水平位移估算小结 225
10.2.6 估算和电算对比:双跨多层平面框撑结构顶点水平位移(水平均布力下) 226
10.2.7 估算和电算对比:多跨多层平面框架顶点水平位移(水平均布力下) 229
10.2.8 思考题:怎样布置斜撑最有效? 233
10.2.9 思考题:哪个桁架更“扎壮”? 234
10.2.10 思考题:几种悬挑方案各有什么优劣? 234
10.2.11 思考题:杆件1和杆件2所受的拉力哪个更大? 235
10.3 剪力墙——混凝土结构抗侧刚度的中坚 235
10.3.1 单片无洞口剪力墙侧向刚度 235
10.4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浅谈弯曲变形与剪切变形 236

11 己所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楼 237
11.1 建筑设计的原则 237
11.1.1 罗马人维特鲁威 237
11.1.2 林徽因(1904-1955) 237
11.1.3 国务院、建设部 237
11.1.4 P.L.Nervi 237
11.1.5 吕志涛 238
11.1.6 沈祖炎 238
11.1.7 江欢成——结构工程师在建筑设计中的责任和贡献 238
11.2 将心比心,将身比楼——帮建筑师体验力 238
11.2.1 扎马步(地盆功) 239
11.2.2 金鸡独立 240
11.2.3 一指禅、二指禅、高跟鞋、踩高跷与底框结构 240
11.2.4 铁板桥 242
11.2.5 体操动作十字支撑 243
11.3 再读龚自珍的《病梅馆记》 243
回复
cuteser
2012年02月25日 23:18:59
4楼
12 删繁就简三秋树,提纲挈领振型图 244
12.1 特色菜、特产、特 权、特殊 244
12.2 说文解字“特”与“征” 245
12.3 滚滚红尘,千头万绪,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抓特征 245
12.3.1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245
12.3.2 大步流星还是步履蹒跚? 246
12.3.3 振型(模态)的物理意义 246
12.3.4 一个不严格但形象易懂的例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247
12.3.5 振型坐标(Coordinate) 248
12.3.6 振型的正交(orthogonality)——对牛弹琴,鸡与鸭讲 248
12.3.7 振型的激发 249
12.3.8 振型的测量与“八观六验”和“六戚四隐” 249
12.4 由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振型的数学意义 249
12.4.1 数学是什么? 249
12.4.2 关于数学的两个笑话 249
12.4.3 振型(mode shape)在数学家那里叫什么 250
12.4.4 特征向量的几何意义 251
12.4.5 生活中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251
12.5 矩阵特征值求解方法 253
12.5.1 特征值求解方法极简史 253
12.5.2 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求解工具 254
12.5.3 算例描述 255
12.5.4 手算方法(柔度法) 255
12.5.5 Excel解法 256
12.5.6 思考:建筑物上的设备对自振频率有没有影响 260
12.5.7 思考: 260
12.6 MIDAS中求振型的命令 260

12.7 思考:Excel和MIDAS求算振型的结果的比较 265
12.8 从理性再到感性——快速估出振型的方向和模样 265
12.8.1 模糊未必不靠谱 265
12.8.2 预备知识 266
12.8.3 老太太挑柿子——从瑞利法求振型及最小势能原理谈起 266
12.8.4 草民、疾风知劲草、铁腕——汉语中的启发 267
12.8.5 思考题 267
12.8.6 振型的感知 267
12.8.7 “相楼”——给结构把把脉 268
12.8.8 结构的振型和频率如何测量? 268
12.9 文学描述赛过数学描述的例子 268
12.9.1 智与慧,有不同 269
12.9.2 濒湖脉学,凭脉辨病 270

12.9.5 地 震前兆 271
12.9.6 见字如晤、字如其人,画如其人、OCR 272
12.9.7 文如其人——苏东坡与柳永 272
12.9.8 风格、性格、风味 273
12.9.9 成语中的特征描述 273
12.9.10 察言观色与模式识别 273
12.10 文学、语言难以描述的例子 274
12.11 自测题与思考题 274
12.12 附:中医中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274
12.12.1 分析与还原 274
12.12.2 五色——青黄赤白黑 274
12.12.3 五藏——心肝脾肺肾 275
12.12.4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275
12.12.5 五官——目耳口鼻舌 275
12.12.6 五味——酸甜苦辣咸 275
12.12.7 五畜——鸡羊牛马彘 276
12.12.8 五榖——麦黍稷稻豆 276
12.12.9 四时——春夏秋冬 276
12.12.10 五星——木火土金水 276
12.12.11 五液——汗涕泪涎唾 277
12.12.12 五声(聲)——宫商角徵羽 277
12.12.13 五臭(xiù)——膻焦香腥朽 277
12.12.14 五脉——弦钩代毛石 277
12.12.15 五病——噫咳语吞嚏 277
12.12.16 色、藏、官、病、味、类、畜、榖、时、星、音、数、臭的对应关系 278
12.12.17 内因七情——忧思喜怒悲恐惊 280
12.12.18 外因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280
12.12.19 不内外因——饮食饥饱、金疮、外伤、虫兽咬伤 280
12.12.20 六经辩证——由表及里 280
12.12.21 十九病机 280
12.12.22 诊法——望闻问切 281
12.12.23 治法 281
12.12.24 方剂 281



13 联想与思考:建筑结构力学中的比和兴 282
13.1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282
13.2 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282
13.3 板厚与板的平面外刚度有没有关系? 282
13.4 主应力迹线与桁架弦杆走向 282
13.5 地震X形裂缝——摩尔应力圆 283
13.6 剪力滞后与鸭子划水图 283
13.7 混凝土梁裂缝,剪力滞后,贫富差距与和谐社会 284
13.8 气流、磁力线、水流、电流 284
13.9 挑水扛米与轴压比和延性 284
13.10 绑腿与箍筋 284
13.11 “柱、现浇板”与板凳 285
13.12 弯曲变形与驼背;剪切变形与椎间盘突出 285
13.13 随处可见的振动台 285
13.14 褥垫层与鞋垫 285

14 概念设计与“治大国如烹小鲜” 286
14.1 说文解字——“Concept” 286
14.2 说文解字——“概”与“念” 286
14.2.1 念 286
14.2.2 心 287
14.3 名人论“概念” 287
14.3.1 毛泽东的《实践论》 287
14.3.2 康德 287
14.3.3 国家标准对“概念”的定义 287
14.4 概念设计,无处不在 287
14.4.1 概念飞机和概念跑车 288
14.4.2 会飞的苹果楼——五岁小朋友送我的一幅建筑概念设计图 289
14.4.3 “药与方”以及概念设计 289
14.4.4 直觉->精确计算->概念设计,模糊->精确->再模糊的螺旋上升 291
14.4.5 从明察秋毫到“一览众山小” 291
14.5 禅门公案两则 291
14.5.1 庖丁解牛的三个境界 291
14.5.2 苏东坡参禅三偈 291
14.6 结构概念设计举例 291
14.6.1 侧向刚度选谁来提供? 291
14.7 结构概念设计——忘掉力学,化作直觉 292
14.7.1 结构概念设计与服装概念设计的异同 292
14.7.2 结构设计中的理、法、方、药 292
14.7.3 从濒湖脉学中学习对力学的直觉 293
14.7.4 从汉字和生活中感知刚、柔 293
回复
cuteser
2012年02月25日 23:21:03
5楼
15 应用举例——有限元分析 296
15.1 MIDAS有限元分析测试算例 296
15.1.1 板壳理论发展简史 296
15.1.2 算例一 ——四边简支方板 297
15.1.2.1 描述 297
15.1.2.2 理论解 298
15.1.2.3 结果对比 298
15.1.3 算例二——三跨连续板 299
15.1.3.1 描述 299
15.1.3.2 理论解 299
15.1.3.3 结果对比 300
15.1.4 算例三——温度荷载下的四边简支板 301
15.2 浇筑T形深梁的钢模板的应力分析 301
15.2.1 使用MESH命令来划分有限元网格 301
15.2.2 荷载 304
15.2.3 底部单元应力云图 306
15.2.4 如何解读花花绿绿的应力云图 306
15.3 混凝土水池 308
15.3.1 结合->生成板墙连接 308
15.3.2 水压荷载 310
15.3.3 弯矩等值线图 310

16 西瓜芝麻都要抓——主从节点的应用 312
16.1 简支梁算例 312
16.1.1 节点位移对比 316
16.1.2 应力对比 317
16.1.3 结论 320
16.2 钢管和半球相贯节点分析 320

17 美国规范 322
17.1 美国地震规范 322
17.1.1 在MIDAS中施加UBC地震荷载的注意事项 323
17.1.2 CBC2001与CBC2007之比较 324
17.1.3 USGS网站提供的计算Spectral Response Accelerations等参数的程序 332
17.1.4 美国地震动参数图 334
17.1.5 基于IBC-2006的反应谱输入 335
17.1.6 美国钢结构节点设计读物简介 337

18 澳大利亚规范AS4100及新西兰规范NZS3404:1997 338
18.1 梁 338
18.1.1 简支梁 (参照 AS4100/NZS3404:1997第 5章和第 8章) 338
18.1.2 I字梁的剪切和弯曲 (参照AS4100/NZS3404:1997 第 5章和第 8章 ) 340
18.2 轴心压杆 341
18.2.1 UB 压杆(根据 AS4100/NZS3404:1997 第6章) 342
18.2.2 UC 压杆 (根据AS4100/NZS3404:1997 第6章) 343
18.2.3 UB拉杆 (根据AS4100/NZS3404:1997 第7章) 345
18.3 双向弯曲构件 346
18.3.1 验算双向受弯构件承载力 (根据 AS4100/NZS3404:1997 第8章) 347

19 接续MIDAS进行二次开发 349
19.1 直接读取MIDAS输入文件的方式 349
19.1.1 缘起 349
19.1.2 前提 349
19.1.3 工作介绍 349
19.1.4 接续MIDAS进行二次开发 350
19.1.5 存储数据的两种方案的对比 351
19.1.6 算例 354
19.1.7 小结 354
19.2 自动求解有侧移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的算法与实现 355
19.2.1 柱计算长度系数的物理意义 355
19.2.2 美国规范有侧移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的计算方法 355
19.2.3 中国规范有侧移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的计算方法 355
19.2.4 思路介绍 356
19.2.5 算例 360
19.2.6 小结 360
19.2.7 柱计算长度系数的求算软件 361
19.3 面向对象的思想在建筑结构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361
19.3.1 为什么使用虚函数 361
19.3.2 实例——焊缝计算模块的开发 362
19.3.3 小结 365
回复
cuteser
2012年02月25日 23:21:38
6楼
20 建筑设计管理 366
20.1 版本控制与协同工作——纪录片与史记 366
20.1.1 传统备份方式的缺点——你改你的,我改我的 366
20.1.2 版本控制——各种文档的照相机 367
20.1.3 局域网内的协同工作 370
20.1.4 异地协同工作——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标 371
20.2 任务追踪与过程管理——来龙去脉,尽在掌控 371
20.2.1 像看球赛一样进行任务管理 371
20.2.2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71
20.2.3 开源的任务追踪软件BugFree 372
20.2.4 开源的项目管理软件ZenDao 376

21 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分析发展简史 378

22 参考文献及简短书评 384
22.1 参考文献 384
22.2 简短评书 387
22.2.1 《从洞穴到摩天大楼》(《Building : the fight against gravity》) 387
22.2.2 《拉家常•说力学》 388
22.2.3 西班牙Eduardo Torroja y Miret(1899-1961)《Philosophy of Structure》 389
22.2.4 西班牙著名建筑与结构工程师: Félix Candela Outeriño 391
22.2.5 德国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 Frei Otto 393

23 跋——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394

24 购买途径 395
24.1 通过淘 bao网购买 395
24.2 捉虫有奖优惠措施 395
24.3 拙作召 回机制 395
回复
mahuamu
2012年02月26日 09:37:32
7楼
这本书在哪里可以买到?这本书在哪里可以买到?这本书在哪里可以买到?
回复
huitian11
2012年03月02日 11:59:53
8楼
期待看到大师的作品。
回复
qiaoliangsj
2012年03月02日 14:54:25
9楼
有这样的书吗?
回复
ybsypy
2012年03月03日 15:14:04
10楼
有这样的书吗?
回复
柱梁板
2012年03月03日 17:01:24
11楼
请问这本书籍问世了吗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