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耐久性混凝土知识的快速归纳总结
旭日东升
旭日东升 Lv.18
2012年02月11日 14:40:47
来自于桥梁工程
只看楼主

耐久性混凝土操作常识 为便于尽快理解和快速掌握耐久性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区别,以及实行的方便些,这里本人对照《规范》,以自己归纳的语言进行与大家交流,减少大家研究规范的时间,希望大家提出不同看法,谢谢! 耐久性混凝土有不同于普通混凝土的地方,如前者设计标号都大于等于C30,后者有C25,C20,C15等。在配合比设计时,强度方面两者基本方法相同,但耐久性混凝土还要进行耐久性配合比设计。耐久性配合比设计首先考虑的是环境参数:有碳化环境参数T1~T3,氯盐环境参数L1~L3,化学侵蚀环境参数H1~H4,冰融环境参数D1~D4,磨蚀环境参数M1~M4,根据以上环境参数和工程设计使用年限(30年,60年,100年)对应关系。查表确定环境作用等级,混凝土材料再根据环境作用等级确定允许使用范围极限。

耐久性混凝土操作常识
为便于尽快理解和快速掌握耐久性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区别,以及实行的方便些,这里本人对照《规范》,以自己归纳的语言进行与大家交流,减少大家研究规范的时间,希望大家提出不同看法,谢谢!
耐久性混凝土有不同于普通混凝土的地方,如前者设计标号都大于等于C30,后者有C25,C20,C15等。在配合比设计时,强度方面两者基本方法相同,但耐久性混凝土还要进行耐久性配合比设计。
耐久性配合比设计首先考虑的是环境参数:有碳化环境参数T1~T3,氯盐环境参数L1~L3,化学侵蚀环境参数H1~H4,冰融环境参数D1~D4,磨蚀环境参数M1~M4,根据以上环境参数和工程设计使用年限(30年,60年,100年)对应关系。查表确定环境作用等级,混凝土材料再根据环境作用等级确定允许使用范围极限。
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抗裂性,耐蚀性,抗冰性,耐磨性,抗碱性— 骨料反应性五项指标,而检测耐久性混凝土的方法就是采用电通法,即已浇完的砼结构上采用取芯,在砼芯用60V直流通电6小时,测定出在通电时间段内的总通量是多少,如C50砼、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总通过电量应小于等于1500就达到耐久性指标。
耐久性砼对使用材料的要求:
1、水泥
水泥中碱含量不宜过高,否则会引起碱—骨料反应,增加砼的开裂倾向;一般要求≤0.6%。
C3A含量要求在有侵蚀的环境下不能大于8%。
矿物掺和料(煤灰、矿粉、硅灰)在侵蚀的环境下不能少于20%,而且最小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和料总和)不能少于300kg/m3。
水泥颗粒要求:从强度考虑水泥的颗料越细越好,但从耐久性考虑,水泥的颗粒越细,水泥熟料中C3A过高,将导致水泥水化热速度过快,过于集中释放,表现为砼收缩过大,内外温差偏大,抗裂性下降,对砼耐久性不利,所以对于水泥来说,强度与耐久性应综合考虑。
2、骨料
对骨料的要求含泥量指标控制更严,含泥量比普通砼要求高(C50以上),不能大于0.5%(粗骨料)和1%(细骨料)。
3、外加剂
含气量≥3%(较普通砼不同)
减水率≥20%。
4、粉煤灰
细度≤12%(C50以上)
SO3≤3%
CaO≤10%
烧失量≤3%
5、矿渣
不是颗粒越细越好,其效果同水泥颗粒越细一样,收缩增快,不利耐久性,表面积≤450m2/kg。
6、硅灰
硅灰能提高砼的强度和抗腐蚀性,但由于硅灰活性高,不利于减少温度变形,增大砼收缩,应控制使用。
7、水
PH>4.5
不溶物<2000mg/L
可溶物<2000mg/L
CL<500mg/L
硫酸盐<600mg/L
碱含量<1500mg/L
总之,耐久性砼对碱、氯、盐控制得越小越好,矿物掺和料必须要加到大于20%,这与普通砼不同之处,另外,耐久性砼还要保证砼的含气量大一些,水胶比(水泥和矿物掺和料)越小越好(与普通砼相同)。
归纳以上内容,耐久性砼配合比设计时考虑的因素:
1、强度因素同普通砼
2、环境因素
3、低碱水泥(最大含碱量≤3%)
4、含气量(≥3%)
5、有矿物掺和料指标
6、胶凝材料颗粒大小
7、水胶比(要小)
8、低铝水泥
9、氯离子含量(≤胶结材料的0.06%)
10、保护层厚度比普通砼都大
同时施工时还要注意砼的温度的控制,结构的内外温差、砼与养护介质的温差、砼的入模温度、大体积砼的水化热、环境温度、新老砼的结合温差等。
免费打赏
林海雪狼
2012年02月15日 16:36:03
2楼
比较全面,控制水灰比的同时,亦应保证对应环境条件下的最小水泥用量,尤其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最小水泥用量350kg每立方米。
回复
jtjlhan
2012年02月16日 09:16:36
3楼
总结概括的不错,简短的文章将耐久性混凝土的主要特点、要求归纳,使人一下提高认识较多。
回复
gongchang24
2012年02月19日 21:56:53
4楼
那平时预应力构建的C40,C50,C55的都是耐久性混凝土吗?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