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结构帮帮忙,特征周期线性内插的问题,
family6666
family6666 Lv.2
2011年08月31日 15:39:45
只看楼主

我现在有个项目,江苏的,剪力墙结构,18层,7度0.15,第二组,三类场地,本来按照规范,特征周期是0.55,审图下来后,说特征周期没有线性内插,应该修改特征周期值。按要求修改后的值为0.62,提高了不少,导致位移角过不去,就1/920左右。 我现在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老大说没关系,位移角就不去管了,对对墙梁配筋好了,可是我总觉得位移角是一个整体控制的参数,不能就这么算了,可是要调的话,就的大改动,现在别的专业审图都没问题了,结构要改的话,别的都的跟着改,我都不知道现在改怎么办了~~大家帮帮忙吧,这个怎么办??

我现在有个项目,江苏的,剪力墙结构,18层,7度0.15,第二组,三类场地,本来按照规范,特征周期是0.55,审图下来后,说特征周期没有线性内插,应该修改特征周期值。按要求修改后的值为0.62,提高了不少,导致位移角过不去,就1/920左右。
我现在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老大说没关系,位移角就不去管了,对对墙梁配筋好了,可是我总觉得位移角是一个整体控制的参数,不能就这么算了,可是要调的话,就的大改动,现在别的专业审图都没问题了,结构要改的话,别的都的跟着改,我都不知道现在改怎么办了~~大家帮帮忙吧,这个怎么办??

[ 本帖最后由 family6666 于 2011-8-31 15:47 编辑 ]
免费打赏
xiaobuxiong
2011年09月01日 09:24:05
2楼
看看位移角在哪一层,是不是很关键,还可以看看究竟在什么部位,尽量微调
回复
family6666
2011年09月01日 10:33:10
3楼

有好几层,外围边角,微调调不过去呀~~~
回复
mayunjun
2011年09月01日 10:51:04
4楼
场地地震特征周期内插计算应根据《抗规》条文说明中图4.1.6(老抗规)或图7(新抗规)进行,内插参数包括覆盖层厚度、土层剪切波速,根据图内插场地特征周期(表中内插值为第一组地震特征周期),内插得到第一组特征周期后,再乘以7/6(六分之七)即为第二组地震特征周期值。你内插计算后的特征周期由0.55提高至0.62可能不正确,内插后的特征周期一般应该低于规范表5.1.4-2(老抗规)中的0.55。
回复
family6666
2011年09月01日 11:05:00
5楼

请教一下,根据第一组算第二组的时候,用第一组内插的值乘以7/6,这个是根据什么的来的???剪切波速是156,覆盖土厚度是80,第一组算的内插值大小为0.52,如果按你的方法,就是0.52*7/6=0.607,也小了一点,要好调一些,我用0.6算过,位移角是1/990左右了~~~
回复
dm1986
2011年09月23日 11:24:13
6楼
同问,7/6的根据是什么?
回复
yurenpi
2011年09月28日 11:51:49
7楼
查表出来就是0.52,恭喜你 比0.55还小。不是第一组 老的规范为一区。新的规范为一组。具体数值可以参勘察报告 应该是最准确的
回复
dawei0028
2011年10月11日 13:02:16
8楼
没看明白7楼的意思。
我理解是:
抗规措辞是当有可靠依据时,应允许内插。那么如果没有实测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就可以不内插。退一步说即使有了依据,也是应允许内插,不是应内插。因此特征周期应该是往小了了才差,往大了就不差,直接用规范表5.1.4-2给的值就行了。
回复
飞天揽月
2012年06月29日 17:53:54
9楼
老兄有没有“特征周期插值”软件啊?小弟拜求了
回复
a313732679
2013年07月24日 09:38:52
10楼
没听说过还内插特征周期的,用的着这么麻烦,本来就是一个近似计算
回复
ruguoni
2013年07月24日 13:13:39
11楼
1.地质报告提供给你的的III类场地,他们是依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计算得出的。
2.你可以查下地质报告里每层土的剪切波速,依据抗震规范4.1.5条自己算下,然后再对比抗震规范4.1.6条。看看场地类别是II~III之间还是III~IV之间?
3.如果II~III之间就没有问题,III~IV说明地质报告就有问题,这种情况,特征周期,地质报告应该特别指出。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