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工作即做人》!
liufuhuo
liufuhuo Lv.12
2006年06月20日 17:50:35
来自于企业招聘
只看楼主

【工作即做人 】看了觉得很受启发,不敢独享. 【作 者】查尔斯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相关的分类】 文学艺术 管 理 社科 社会科学总论 【ISBN书号】750445236X 【定价】¥18.80 【出版时间】2005-01-01 【开本】212×147×12毫米 【页数】204 【字数】0 【装帧】平装(无盘) 美国通用公司训导员工修身励志第一课。做好工作和干好事业的基本前提是学会做人。一个人的工作水平与其做人水平是相辅相成和相得益彰的。做工作没有技能不行,而不懂做人道理、做人标准、做人原则和做人艺术也同样行不通。

【工作即做人 】
看了觉得很受启发,不敢独享.




【作 者】查尔斯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相关的分类】
文学艺术 管 理 社科 社会科学总论
【ISBN书号】750445236X 【定价】¥18.80
【出版时间】2005-01-01 【开本】212×147×12毫米
【页数】204 【字数】0
【装帧】平装(无盘)


美国通用公司训导员工修身励志第一课。做好工作和干好事业的基本前提是学会做人。一个人的工作水平与其做人水平是相辅相成和相得益彰的。做工作没有技能不行,而不懂做人道理、做人标准、做人原则和做人艺术也同样行不通。

工作是我们立身成事之本。我们懂得工作,就永远有可以付出的资本;我们贪图安逸,就永远有追逐安逸的企求。工作越多,付出越多,收获越大;懒惰越多,收获越小。人生就是由这样一种惯性趋势操纵着,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这种惯性趋势就会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只要我们养成工作的习惯,我们就会拥有越来越多的可供奉献、造福社会的资本。

只有工作才能造就人格上的高贵,同时也造就了事业上的高贵。你种下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因为我们的工作,为他人造就了幸福和快乐,而这种幸福和快乐,最终也会降临到我们自己身上。

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让我们在工作中提高智慧,增长才干,完善性格,创造美好的人生。

工作的艺术也是做人的艺术。
8d51cbe7603623b86efc.rar
89.3 KB
立即下载
免费打赏
liufuhuo
2006年06月20日 18:05:34
32楼
第八章 快乐:工作的快乐也是生活的快乐

在工作中寻找乐趣

人可以制造情绪,或者引导情绪,但不能被情绪牵着走。有句话说,你如果不能改变事实,就不如改变想法。

你可听说过有哪个人讨厌自己的工作,而获至很大的成功?相信你从来没听说过。有个成功的秘诀,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兴趣密切结合在一起。
问题是,做事情觉得非常愉快的人并不多,每个人对工作的好恶不同。假使能把工作趣味化,就可以把工作轻松愉快地做好。人生并不长,因此最好尽量选择合乎你兴趣的工作。工作合乎你的兴趣,你就不会觉得辛苦。
诚然,有些人在做着不适合于他们的工作。由于他们不喜欢所做的工作,而使工作变成一种苦役。一个把大部分精力注入工作的人所感到的喜悦,他们却无从感知。
假如你不幸陷入了这种苦境,你就必须设法自救;因为,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枯燥无法治,你便很难享受到职、积极人生的乐趣。
什么事都尽量往好处想,决不能钻牛角尖。人可以制造情绪,或者引导情绪,但不能被情绪牵着走。有句话说,你如果不能改变事实,就不如改变想法。
人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事去做,即使赚钱不多也不例外,而且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每天乐此不疲,这样至少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即使是事业成功人士,也常常听到他们叹息自己成功背后的苦恼,就是自己不得不应付繁忙的公务,或不得不周旋于社交场合,或为了应酬不得不放弃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或碍于情面,不得不做有违心愿的事。有时候,我们经常摇摆于情感与理智之间,有时情感战胜理智,有时理智支配性感。当我们情绪走向极端的时候,理智往往无法控制它。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记住一点:虽然情绪不能立刻控制理智,但却能支配行动。因此,要调节行为,就必须从控制情绪开始。
千万不要和同事这样谈论老板和公司:“我要应付那些我不愿做的事。老板一点也不了解我,信任我。”这样你容易给人一个消极、爱发牢骚的印象,也会使你丧失上进的动力和兴趣,阻碍你的发展。
不成功人士往往面带一种愠怒厌世的表情。他们不喜欢他们的工作和他们生活的世界,怀疑他们周围的人都是不诚实和愚笨的。他们把一切都看得那么黑暗,并用他们自己对生活的绝望态度和无所寄托的颓丧情绪影响着他们周围的人。
成功学大师狄曼诺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一书中写道:
“我们不是被束缚在工作中的奴隶。即使你憎恨那些不得不完成的工作,你还是明白苦差是开掘精神宝藏的必需品,只有它难免改变我们的命运。这就好耕耘播种为了是收获果实一样。假如你没有忘记自己是上帝的子民,成功而降生到这个世上,那么你一定不满足于那些指派给你的工作。
“无论我们做任何工作,让我们为之倾注爱心,那样,我们将不会再失败。
“我们每天所做的事情虽然有限,却也是有意义的。世界的进步并不单单是靠英雄们有力的臂膀向前推动,每一个诚实工作着的人都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对于工作地真爱,不是源于金钱,不是困为时间的消耗或是技能的实践。而是来自对于成功本身带来的骄傲与满足的渴望。
“对于出色的工作的最大奖赏就是已经做完了它。
“如果你不能选择自己更喜欢的工作,就要尽力是、喜欢眼前的工作。”
有一次,英国女王参观著名的格林威治天文台,当她得知任天文台台长的天文学家詹姆•布拉德莱的薪金的级别很低时,表示要提高他的薪金。布拉德莱得悉此事后,恳求女王千万别这样做,他说:“如果这个职位一旦可以带来大量收入,那么,以后到天文台来工作的人,将不会是天文学家了。”
关于工资与工作的相互关系,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有种种议论。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人们的喜悦,不是只靠金钱就能得到的。工资可以减少人的不满,但不能增加人的满足感。应该说,能够增加人的满足感的,还是工作本身。不管什么工作,如果能够自发地、自主地去进行,人们就会从中感受到工作的意义。而且重要的是,选择工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应从有利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
我们在选择职业时,也不要只考虑报酬,须记住,有得就有失。重要的是,难免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和确定自己发展的方向。
在你的事业生涯里,你只要尽可能地不断付出,而不寻求马上报答,会使你得到比酬劳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信任。你把集体的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并更深刻地理解之,只有这样,老板才会器重你、提拔你。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西齐弗的故事。西齐弗因为在天庭犯了法,被天神惩罚,降到人世间来受苦。对他的惩罚是:要推一块石头上山。每天,西齐弗都费了很大的劲把那块石头推到山顶,然后回家休息,可是,在他休息时,石头又会自动地滚下来。于是,西齐弗又要把那块石头往山上推。这样,西齐弗所面临的是:永无止境的失败。天神要惩罚西齐弗的,也就是要折磨他的心灵,使他在“永无止境的失败”命运中,受苦受难。
可是,西齐弗不肯认命。每次,在他推石头上山时,天神都打击他,告诉他不可能成功。西齐弗不肯在成功和失败的圈套中被困住,一心想着:推石头上山是我的责任;只要我把石头推上山顶,我的责任就尽到了;至于石头是否会滚下来,那不是我的事。
再进一步,当西齐弗努力地推石头上山时,他心中显得非常的平静,因为他安慰着自己:明天还有石头可推,明天还有希望。天神因为无法再惩罚西齐弗,就放他回了天庭。
西齐弗的命运可以解释我们一生中所遭遇的许多事情,西齐弗的努力也可以是我们努力工作的写照。但是,西齐弗能把命运转换成使命的方式,是否亦是我们的生活模式?
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认同自己的存在,已是一件不简单的事:个人能透视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命运,更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是,更困难的,则是把命运转换成使命。因为,使命的涵义要超过神话中的内涵,它不但要替自己的存在谋取求出路,它还要在感受失败和痛苦中,去替人类、替世界创造快乐与幸福。
日本本身没有什么资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却能够迅速崛起。经过50年的发展,如今,日本的汽车业已经严惩威胁到美国的汽车业;光学仪器和照相机威胁到德国;制表业威胁到瑞士;动画和游戏机更席卷世界市场。这主要归功于日本人对工作认真,而且多数人会在工作中自寻趣味,对工作抱持积极的态度。因此生产出来的东西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可。日本人因何能对工作抱持积极的态度呢?中谷彰宏说:“工作的有趣与否,不在于工作本身是否有趣,而在于你有没有热诚勤奋地去做你的工作。再枯燥无味的工作,努力去做,也会变得有趣;再有趣的工作,慢吞吞、兴味索然地做,都会变得无味。”如此说来,日本人其实非常懂得工作哲学,我们为什么样不能在这方面向日本人学习呢?
正确的思想,会使任何工作都不再那么令人讨厌。老板要你对工作感兴趣,他才能赚更多的钱。但是我们何不忘掉老板想要什么,而只是想着:对工作感兴趣,对自己有好处。不断提醒自己,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可以将你的思想从忧虑上移开,而最后,还可能带来晋升和加薪。即使不这样,也可以把疲乏减至最低,并帮助你享受自己的闲暇时光。
成功的主要原则之一是,每天保持对工作的兴趣,能够有持久的热忱,并能将每一天看得同等重要。

回复
liufuhuo
2006年06月20日 18:05:49
33楼
乐天愉快地工作

工作就是这样一个东西:一切的美都在它的过程之中。而过程中的美是只有轻松的心态才能够体会到的。

提高工作兴趣最好的方法是把娱乐带到工作中。
适度的闲聊对工作有帮助。相对于工作之类的大事,闲聊自为小道矣。然而小道却常成为工作大事的话引子;若小道不畅,推动工作也难。
在办公室里老是打呵欠、靠吃药提神、没精打采的员工,永远不会获得老板的赏识。
在工作时,保持最佳状态,就不会出现一点疲态。
商场与战场没有什么两样,哪怕是一刹那的困倦和懈怠,也有可能被敌方乘虚而入,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不过,在一些轻松的场合中,应该表现得轻松自然,与工作中的拼搏完全相反。
这一对比看在老板眼中,必然觉得你是个有足够能力控制情绪的人。
把工作当作游戏,美国医药界的查里•华葛林原来只开设了一家规模很小的西药房,他也有和一般人一样的见解,他怨恨自己的职业,他也常涉足歌舞台榭,可是后来他自问:“我能舍弃这种生涯吗?”“我能在我的职业中施展我的才能吗?”终于,他下定决心,想了一个办法,找到了使他获得成功的钥匙。他曾经骄傲地陈述他为顾客服务的态度,怎样使顾客满意,怎样招徕生意:“假如有人电话购货,我一面接电话,一面举手招呼我的伙计把物品送去。”
有一天电话来了,他大声回答说:“好,郝斯福夫人,两瓶消毒药水,1/4磅消毒棉花,还要别的吗?啊!今天天气真好,还有……”他不住地讨好他的顾客,同时指挥伙计,把货物找齐,马上送去。伙计也训练有素,有郝斯福夫人接电话的几分钟内,就将物品送至她家。而他们仍在继续谈话。等她说:“门铃在呼了,华葛林先生,再见!”于是他放下了电话听筒,面露喜色,知道货已送到。
事后,郝斯福夫人常对别人说起这件事:当她订货的电话尚未打完,物品就已经送到了。她的无意中的传播,使附近的居民都来华葛林的药房购物,并渐渐扩展到别处居民,使他们都成为他药房中的长期顾客。于是,他的药房便扩展成了公司,并成立了制药厂,在全国积各地都设有分店。
华氏的成功诀窍,在于他工作的态度。他觉悟到工作原可以成为极有兴趣的游戏,便以游戏的竞技者出现,努力发挥竞技的技巧,尽力去做。
我们不能从工作中获得快乐,往往都是因为我们把工作视为获得赏赐的手段,而忽视了工作本身对于我们来讲就是一种巨大的赏赐。就是在这样的想法下,我们更多的是急功近利地去考虑如何从工作中获得些什么,于是我们必须要完成什么什么任务、什么什么目标,每天紧张得不得了,总是在担心稍有不慎,就会毁了自己的前程。这样的心理是不会让我们获得轻松的。只有享受工作的态度才会给我们带来轻松。
我们做一份工作,虽然说是要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受到嘉奖,不断的升职加薪,但是说到底这些都只能作为我们工作的目标或者说是工作的动力。实际的状况是,我们每天早上8点钟就要衣冠楚楚地来到办公室,然后做着每天都在做的工作,接触着每天都要接触的人,实际工作中,没有那么多的奋斗目标,没有那么多的挑战,更不可能经常有机会让你去取得你所渴望的能够让别人认同的业绩。现实的工作,就是生活,是白开水的模样。
所以对于我们来讲,想从工作中获得快乐,除了种种的成功和认同能够难我们带来喜悦之外,我们更应该享受工作本身。我们获得工作,从而可以专门从事某一件事情或是某一系列事情,这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事啊!因为有了工作,我们不必坐在窗子前无聊地打发时间,为自己不知道该忙些什么而感到苦恼。因为有了工作,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一点上,尝试专注的感觉,而不再游离。因为有了工作,我们可以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结识很多的朋友,也从别人的身上学到很多;同时我们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还时常给我们带来成就感。能够如此这样的工作,难道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吗?
当我们开始把工作视为生活对于我们的一种恩赐,由此开始珍惜它的时候,我们的快乐也就来了。既然是一种恩赐,我们就应该享受它,就应该轻松地去面对它。只有做到了轻松,才是真正的享受。
工作就是这样一个东西:一切的美都在它的过程之中。而过程中的美是只有轻松的心态才能够体会到的。骑车踏青的目的不在于最终你到达了怎样的世外桃源,而在于你所收获的沿路的美景。而一个急于赶路的人的眼中是没有这种美景的。
轻松地享受工作的每时每刻带给我们的大大小小的乐趣,不要把这唾手可得的快乐源泉轻易地放弃掉。

回复
liufuhuo
2006年06月20日 18:06:07
34楼
工作本身即是乐趣

卡耐基说:“人生的最大生活价值,就是对工作有兴趣。”做同一件事,有人觉得做得有意义,有人觉得做得没意义,其中有天壤之别。

大仲马的写作速度是惊人的。他一生活了68岁,到晚年自称毕生著书1200部。他白天同他的作品中的主人公生活在一起,晚上则与一些朋友交往、聊天。
有人问他:“你苦写了一天,第二天怎么仍有精神呢?”
他回答说:“我根本没有苦写过。”
“那是怎么回事呢?”
“我不知道,你去问一颗梅树是怎样生产梅子的吧!”看来大仲马是把写作当成了生活的全部。
不仅伟大的人物可以把工作当成生活的全部,平凡的人也完全能够做到这一点,只要他有一个正确的思想。
有个美国记者到墨西哥的一个部落采访。这天是个集市日,当地土著人都拿着自己的物产到集市上交易。这位美国记者看见一个老太太在卖柠檬,5美分一个。
老太太的生意显然不太好,一上午也没卖出去几个。这位记者动了恻隐之心,打算把老太太的柠檬全部买下来,以便使她能“高高兴兴地早些回家”。
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太太的时候,她的话却使他大吃一惊:“都卖给你,那我下午卖什么?”
卡耐基说:“人生的最大生活价值,就是对工作有兴趣。”做同样一件事,有人觉得做得有意义,有人觉得做得没意义,其中有天壤之别。做不感兴趣的事所感觉的痛苦,仿佛置身在地狱中。爱迪生曾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未感觉在工作,一切都是对我的安慰……”
柯维发现,我们对工作不再兴致勃勃时,就会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不是说来就来的,而是由日常工作中的挫折、焦虑、沮丧,日积月累而成。职业倦怠和挫折、焦虑、沮丧的差异在于,后者发生频率较高,时间也持续较长。丧失斗志的你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睡眠时间不短却老觉得不够,注意力也愈来愈不能集中,到最后干脆什么也不在乎了。工作变得没有意义,甚至人生也没有什么价值可言。
想要赶走倦怠而变得兴致勃勃,说的要比做的容易多了。原因在于大多数人觉得为了工作有效率,他们必须有所激励,但是很少有人了解激励与工作表现互为因果。如果你能强迫自己努力工作,而达成一些初期的成功目标后,就会发现工作愈做愈有兴趣。

回复
liufuhuo
2006年06月20日 18:06:30
35楼
笑对工作

人如果懂得工作的情趣,就可以从一些微小的事情中获得快乐。

有一个软件工程师因为升官不成而闹情绪,老板要求他做工作检讨。他问老板为什么不能升他,老板说:“因为你缺乏团队精神。”
职员吃惊地问道:“怎么会呢?我一向很尽忠职守的啊!”
老板回答的很离谱:“但是我发现你在公司的集体大合影里没有笑。”
你以为这是一则笑话吗?错了,这是一件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而这个千真万确的例子正巧被《呆伯特法则》的作者史考特•亚当斯知悉,他把这个荒谬的剧情画进了他的漫画里。而史考特的《呆伯特法则》,由于写实地反映了现代办公室的底层真相,去年一整年,成为美国上班族最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并盘踞畅销书排行榜长达一年之久。
《呆伯特法则》中所描述的,绝大多数都是办公室中的“黑暗面”,诸如缩编、裁员、欺压部属的老板;口是心非、勾心斗角的同事;工作压力等等。它的内容既尖酸又好笑。奇怪的是,这种负面教材却大受美国白领阶层的欢迎。
许多美国白领(甚至居高位的总裁也不例外)认为,自己仿佛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呆伯特”的影子,整日关在隔间里埋头苦干,老板动不动就羞辱他,同事也经常令他疯狂,可是,他却对这些现象一筹莫展,而《呆伯特法则》则是他们受苦受难最具体的代言人。
现代上班族面临的压力、郁抑与恐惧,基本上是不分东方、西方的,每一个办公室里都有发不完的牢骚、吐不完的苦水。可是,面对这些令人不快的事,究竟有没有人真的拿得出聪明的解决办法呢?
答案恐怕要令很多人失望,就连极尽挖苦之能事的〈呆伯特法则〉,也没有提出好的方法,而它的作者史考特,最后也选择以“在家工作”的形式来逃离办公室的栓结。
凡是有人工作的地方,就永远有解决不完的问题。听起来有点让人泄气,对于工作,大部分的人惟一能采取的对策就是“苦中作乐”。有的人以“呆伯特”相伴,帮助他们消气解闷(据称,美国人打算盖一座“呆伯特”主题公园,里面有以老板为靶子的射击场);有的人则是尽量往好处想,自求多福。
所有的管理专家都强调一个事实——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完美”的工作。即使选择在家工作也必须忍受许多意想不到的坏处。如果你真的面对一份无可奈何的工作,而你又无力改变它,想想“呆伯特”吧!这个世界上受苦受难的决不只你一个。
帕德路斯基是世界知名的钢琴家,他曾被誉为“天才”,但他自己则声称:“在我成为天才之前,我可是个不折不扣的钢琴‘奴才’!”天尚且摆脱不了工作苦闷、郁抑,或许这样想想,你会觉得好过一点,你的日子距离世界末日还差得远哪!
要把所从事的职业看作自己最钟爱的东西,也就是说要敬业。我们大家不妨想一想自己,也看一看周围的人们。只要我们不带有任何先入为主的偏见,就不难发展,大多数人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怨尤或厌倦自己的职业,总觉得自己的工作尽是不如意的地方,比不上其他人的工作。“这山望着那山高”、“身在福中不知福”,就是对这些人的真实写照。然而,人们无不希望拥有快乐的工作。我们说,想拥有快乐的工作,就必须有明确的工作目的,而一个有明确工作目的的人,首先就要摒弃怨尤、厌倦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心理,代之以敬业和全身心的投入。
要把日常工作看成自己的“学问”,用心去研究它、做好它。不客气的讲,现在忙碌于工作的人们,不少人是为了有一个饭碗,充其量是为了让自己的物质生活过得更好些。因此,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几乎无兴趣可言,更不要说有热情了。事实上,一个人想进步,想有所发展,就必须在钟爱其职业的前提下,去尽力做好它,并且带着一种持久的热情去研究它,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样才能有成就感、才会有进步、才可以获得快乐。
工作中所有的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哗众取宠、故弄玄虚一旦曝光在心平静气、朴素淡雅的心情之时,立刻主变成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心底宽宏旷达的人,对眼里的一切,是喜怒哀乐也罢,是辛酸苦辣也好,都给予淡淡的一笑。如果过于现实,城府太深,对所有的事情都脱离不开利益恩怨的算计,这种人便毫无快乐可言。倘若在心境上能稍稍超越世俗功利的陈规陋习,胸怀自然清新坦荡。
快乐的心情不但使人感受到朝气蓬勃和旷达安适,同时也使人拥有清醒的反应能力。每个人的一生,总会遇上挫折,无论错在自己,或者过在别人,一定要以宽恕之道面对现实。困难总会过去,只要不从怨恨出发,不坠入恶劣情绪的苦海,就不会产生偏见、误入歧途,或一时冲动破坏大局,或抑郁消沉振作不起来。
工作中心情不愉悦,忧郁往往伴着多愁善感,深刻腐蚀着人的精神。日子一长,心情就象五月的梅雨天愁闷不开,使人有找不起、招架不住的感觉。凑巧,这时如果碰到一件不顺心的事情,或者工作量突然加大,就容易导致精神崩溃,情绪低落,失去应付任何挫折、恐惧、不安的能力。
苦与乐并非两种境况,全在人的心境中分别,这就要看主观上用什么态度对待工作。在困苦的逆境中能把握方向是不屈奋斗,常常可以感受到战胜困难的喜悦,这种喜悦才是工作的真正乐趣。如果在得意时骄纵狂妄,往往会种下日后祸患的根苗,乃至导致痛苦的悲剧。工作应抱定随遇而安的态度,事情来了就用心去做好,事情过去之后心要立刻恢复平静,如此才能保持自己的本然真性不至失去。
时刻保持微笑。微笑的魔力是巨大的,大家都会认同这样的一个观点。似乎一个简单的微笑就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使人产彼此就得亲切起来。人如果懂得工作的情趣,就可以从一些微小的事情中获得快乐。种竹浇花的情趣,并不亚于与知交共游的快乐。万物各有生机,只是等我去细心体会。懂得快乐的人,天地之间没有不快乐的。时刻保持微笑,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做到这一点。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更喜欢有亲和力的人,而不是特立独行、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人。
不要吝惜你的微笑。其实只需要你的嘴角稍稍上扬,只需要你的眼睛里闪烁着希望,你就是在微笑了。充分运用你的微笑吧!为了自己,也为了你周围的每一个人。

回复
liufuhuo
2006年06月20日 18:06:48
36楼
工作越积极心情越愉快

你不能决定自己的寿命,但你可以保证生命的质量;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知道自己没有辜负今天,因为你还工作着。

人有使命感,工作意愿也会产生,上进心也会更旺盛,注意力也会更集中,心情也会更愉快。
在工作时,最重要的是使命感而不是环境。毫无疑问,工作环境要让人适应才行,但是,如果在那里工作的人没有活力,环境再好也是白搭。
人大致分两类,一类是躺着混生活,一类是站着干工作。躺着混生活的人,自感身体舒服,可宝贵的生命却在舒服之中失去了光泽,做人的精神却在舒服中消磨了锐气。站着干工作的人,付出代价,而生命却在付出中焕发了光彩,精神却在付出中换来了不朽。
高尔基曾说过:“工作如果是快乐的,那么人生就是乐园;工作如果是强制的,那么人生就是地狱。”
人是陀螺,不转就不安稳。而时下的一些年轻人,只知道玩乐,而不知道什么叫工作。只盯着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往着小洋楼开着进口车,却不过问他们曾付出过多少。有的却把享乐作为人生的目标,而将工作看做是谋生的手段,这实在是一种本末倒置。
你不能决定自己的寿命,但你可以保证生命的质量;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知道自己没有辜负今天,因为你还工作着。工作是人类拯救自己的的希望,工作使自己的愿望变成现实。
很多不快乐的人,他们痛苦的来源是因为“把自己摆错了位置”。快乐的人非常清楚如何安排工作,不快乐的人每天睁开眼睛总是怀疑地自问:“我究竟要干什么?”所以说,要找快乐,就要懂得做出选择。
大多数人一生热衷于追求财富、权势、名誉,我们很少听人说:“我一生都在追求快乐。”因为,一般人总是相信,当他们得到财、权、名、利之后,快乐就会随之而来。不过等到他们耗费了毕生力气得到手之后才恍然大悟,快乐非但没有来,反而换来了痛苦。
快乐的人知道,快乐是人生最重要地价值,也是一种工作的态度;而那些经常抱怨工作或者活在痛苦边缘的人,他们羡慕别人的快乐,也希望自己活出快乐,但他们却总是跨不进那扇快乐之门。


忘却不快就会快乐

从心理学角度看,无论你惦记的是快乐的往事或悲愁憎恨,长期沉浸在过去的记忆里,就会与现实工作脱节。它会严重威胁心理健康和心智的发展。

乐天忘却是一种心理平衡。有一顺话说的是: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实际上深受其害的是自己的心灵,搞得自己狼狈不堪,不值得。乐于忘怀是成功人士的一大特点,既往不咎的人,才可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的前进。
我们工作在现在,面向着未来,过去的一切,都被时间之水冲得一去不复返。我们没有必要念念不忘那些不愉快,那些人间的仇怨。念念不忘,只能被它腐蚀,而变得憎恨和怨怼,甚至导致精神崩溃而陷自己于疯狂。
做人,不但要忘却不愉快的往事,也要放下沾沾自喜自鸣得意的情绪,那些情绪,往往陷你于虚妄之中。从心理学角度看,无论你惦记的是快乐的往事或悲愁憎恨,长期沉浸在过去的记忆里,就会与现实工作脱节。它会严惩威胁心理健康和心智的发展。
忘却,它是忙碌的树荫。它让我们在燥热疲倦时,有机会休息,使省略恢复过来。然而,怎样才能忘怀呢?只有一个办法:放下。
康德是一位懂得忘却之道的人,当有一天他发现他最信赖而又依恋的仆人兰佩一下在有计划地偷盗他的财物时,便把他辞退了。
但康德又十分怀念他。于是,他在日记上写下悲伤的一行:“记住要忘掉兰佩。”
真正说来,一个人并不那么容易忘掉伤心的往事。不过,当它浮现出头来时,我们必须懂得不陷于悲不自胜的情绪,必须提防自己再度陷入愤恨、恐惧和无助的哀愁里。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掉转念头去专心工作,计划未来,或者去运动、旅行。
如今你身在高位,你会感觉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有许多人说一些好话恭维你,使你如在云里雾中,有一种飘飘然的速。可是在看到眼前一片美景的同时,你也需要提防随时会出现的危险,具有较强的心理应变能力,对突发事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那么,即使有意外失败的降临,你也会从容应付,避免手足无措。
不管风云如何变幻,形势如何急转直下,你都不要大喜大悲,情绪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起伏。不管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你都能镇定自若,大步向前。在发生了令你悲伤和欢乐的事情时,也不会发生影响工作的事情,在失败与成功的交织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人生之路。
要敢于战胜暂时的困难和挫折,不管摆在你眼前的阻碍多么大,有管你接过的是一个多么破败不堪的摊子,你都不能有半点儿气馁和灰心。虽然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但你要知道,有志者事竟成。
人是需要对自己时时加以鞭策、加以激励的,人本身所固有的张扬和个性品质,会在生活的潮流中渐渐磨平,失去原来的棱角,从而,你成为人人都乐于接受的人。但是,你不能失去做人的原则和宗旨,一些本色的东西仍然需要保留,因为这也正是你的特点所在。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这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对待,如何去化解。
马拉松比赛中,在最后几公里的时候,你已领先了对手几十米的距离,但这时你已经是筋疲力尽,突然间的一个不注意,你身体失去了重心,裁倒在地上,过度的劳累和突如其来的不测,使你彻底泄了气,丧失了爬起来再继续跑到终点的信心。优势因为你的一念之差化做了败势,当你过后重新清醒地想一想,肯定会追悔,意志力不强无疑是你失败的主要原因。
你相信与每一位同事都相处愉快是你的责任,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你要赢得每位同事的衷心爱戴,要人人喜欢你,根本没必要,也并不重要,否则复杂的人际关系会把你搅昏,总觉得自己做不好。
有时工作压力并非全部来自于工作中,很可能是你不自量力,对自己要求过高所致。
轻松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你的大脑有足够的发挥空间,而这正是每一份工作所必需的。任何伟大的创造和想法都是在轻松的状态下产生的,牛顿也一定不是抱着一定得发现点儿什么的心理才坐在苹果树下的。轻松的氛围为我们的大脑提供了充足的呼吸空间,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大脑才可以尽情地运转,我们的才能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

回复
suntuolin
2006年06月21日 13:34:36
37楼
都是楼主一个人在说了,楼主有没有什么电子版的上传上来,大家阅读起来也比较舒服一些了。
回复
liufuhuo
2006年06月26日 12:29:19
38楼
感谢sjlwp斑竹把小弟的帖子做成了压缩文件,方便大家下载。
也许书中的一句话都要我们付出代价才能深刻体会到……
我感觉对自己帮助挺大,毕竟没有人对我这样教导过。
回复
frenc@co163
2006年06月26日 20:36:40
39楼
楼主真是好人,顶一下
回复
liufuhuo
2006年07月27日 08:56:58
40楼
好书不能让它沉了,自己顶一下,让新来的看看!
回复
xierui6828
2006年08月22日 17:27:15
41楼
呵呵,好书一本,以后有时间去买一本,先收藏了,就是不习惯在网上看,太费眼睛了
谢谢楼主!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