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梁系统中怎么布置次梁受力合理?
seu_liuwenkun
2011年08月20日 14:07:42
只看楼主

问题1、以前总是觉得框架结构设计比较简单,上就周做了一个涉外的项目,两层框架结构,两层荷载分别为15、12.都比较大,一层做了架空层。主梁布置没什么好说的,柱柱之间都布上就行了。关键是次梁如何布置我感觉非常重要!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方法。但是哪种才是既经济又合理的呢?我的梁跨度是8米,又的师傅说十字梁受力不好,请问十字梁为什么不好呢?他说布梁有两种系统,一种是井字梁系统,还有一种是主次梁系统。真正到设计中,自己很难把握,这个属于结构概念设计,求高手指教!

问题1、以前总是觉得框架结构设计比较简单,上就周做了一个涉外的项目,两层框架结构,两层荷载分别为15、12.都比较大,一层做了架空层。主梁布置没什么好说的,柱柱之间都布上就行了。关键是次梁如何布置我感觉非常重要!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方法。但是哪种才是既经济又合理的呢?我的梁跨度是8米,又的师傅说十字梁受力不好,请问十字梁为什么不好呢?他说布梁有两种系统,一种是井字梁系统,还有一种是主次梁系统。真正到设计中,自己很难把握,这个属于结构概念设计,求高手指教!
问题2、是不是在框架结构中只要上面有墙就一定要布置梁呢?(隔墙下面呢?)在一层地面上假如要有室内隔墙的话,下面也要做梁嘛?
问题3、分析中还有一个问题:规范明确对梁端最大配筋率做了规定2.5%。但是跨中没有规定,而PKPM中是按4%做为上限的,不过一般都不会超过4%的。
问题4、当计算后发现梁抗弯满足,而抗剪不够,怎么做出调整才最有效呢?是增加梁高好,还是增大梁宽好呢?
问题5、师傅说主梁一般按1/12取,梁的抗裂就能满足。假如我建模算出一个梁抗弯、抗剪都可以满足要求,但是抗裂不满足,我可以通过以下选项调整:提高混凝土等级、选用细钢筋、增加梁高、增加梁宽、增大截面配筋等。在梁柱施工图那个板块有个梁根据裂缝选筋。现在我的问题是:我们一般设计中到底是先按自己选择的梁截面计算分析,然后看抗裂满足否,若不满足是调梁截面还是根据裂缝选筋,截面不变?用增大配筋率来应对抗裂相对改变截面哪个更合理?或着说更经济?一般设计院出图中,梁的钢筋是否是裂缝选筋,还是根据配筋包络图配?
请高手请教!本人才涉足设计,问题比较菜!呵呵!
免费打赏
qq0487231
2011年08月20日 16:20:46
2楼
第五条也是我想知道的!·
回复
beycom
2011年08月20日 17:45:21
3楼
同样关注呵呵
板上梁可以用附加筋吧,荷载换算成均布?
回复
seu_liuwenkun
2011年08月20日 22:18:57
4楼
自己顶一下,大家帮帮我啊!疑惑的一米!
回复
ak558558
2011年08月21日 16:14:43
5楼
持续关注中
回复
cadxzhou
2011年08月21日 16:35:03
6楼
1. 除非采用预制梁预制板,才采用十字梁;当柱网成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可采用井字梁;通常按主次梁布置。按楼主的设计,次梁的间距宜采用2m;
2. 有墙就应有梁,否则墙的自重就要由楼板承担,那是拿狗耕田;
3. 配筋率用得太高,说明弯矩很大,宜加大梁高,籍以充分发挥混凝土的作用;
4. 抗剪不够,加宽可能效果更好;
5. 主梁高度取1/12L,这只是一个经验值,当荷载较大时,裂缝不一定能满足要求。当裂缝宽度超限时,宜加大梁的高度,增加配筋的作用不明显,且不经济。

[ 本帖最后由 cadxzhou 于 2011-8-21 16:37 编辑 ]
回复
274865417
2011年08月21日 20:39:27
7楼
1.井字梁受力要好些,十字梁的话,次梁以集中力的方式作用在主梁跨中,你想主梁跨中一个大的集中力好些还是主梁各三分之一跨有个小一点的集中力会好些,找个简支梁去算下弯矩就知道了。
2.隔墙下不一定非得设梁,可通过加强板筋墙下设几条加强筋解决
3.一般支座处负弯矩比跨中大,要是跨中配筋率都达到了2.5%那你说支座得有多大
4.抗剪不过,加大梁高和梁宽从理论上来说是等效的,砼的抗剪能力取0.7ftbh0,但是实际上加大梁宽更省事,因为加宽和加高同样的数值增加的砼面积不一样
5,我做的工程跨度不是很大的,我都不关注裂缝,只去关注一下板裂缝超了没有,你想要是板都没裂,梁又那来的裂缝,(不然计算结果中有一个肯定是有问题的),PKPM中梁裂缝的计算是只考虑矩形截面,不考虑板的作用以用不考虑受压钢筋的作用的,所以有占大裂缝。
打字好辛苦,本人设计工作一年多,说的不好请见谅,个人意见,只供参考.
回复
wuyangseu
2011年08月21日 21:39:39
8楼
1,不管是什么结构,好坏与否主要看的就是传力体系是否合理,井字梁系统由于双向的梁高相差不多,实际的情况是互为支座的关系,这样梁系之间的传力路径就不明确,模型中计算出的结果就可能会和实际的情况有所差距。
2,有墙的地方一定得布置梁,否则墙体自重产生的荷载便无法向下传递,隔墙也是如此。就底部一层的墙体如何传递至基础,这和具体的基础形式有关系,如果是天然基础,一般都要在正负零处添加DKL,如果因为一些原因不可能设置DKL的话,也可以在正负零处添加一道圈梁;采用桩基等其他基础时,如果埋深不大,可以将底层墙体向下延伸,通过基础承台之间的连系梁传递给基础。
3,规范中对于2.5%的规定是针对受拉区的钢筋的,并没有考虑受压区的钢筋面积,这和我们在学校学习的关于最大配筋率的那个公式是一样的,只是考虑了受拉区的钢筋面积。一般在设计中,我们院的工程师都是按照2.5%作为最大配筋率来配筋。
4,对于梁的抗剪,当然是增加梁高更为合理,可以想象对于一个截面高度很小的构件,是加宽好还是增加其厚度更好呢?有的时候对于这种问题,可以将其条件极端化,那样会更直观一些。
5,对于裂缝的问题,这个和实际的项目条件有关系,其实无论是增加梁高还是加大配筋,都会增加工程的造价,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的方案当然就是最经济的方案了,最后往往会发现,适当的增加梁高,再适当的增加配筋会很好的解决问题,至于什么是“适当”,这就是你我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要慢慢积累的东西了。
回复
仲夏
2011年08月21日 21:40:51
9楼
学习了,将持续关注。
回复
gudujian9657
2011年12月20日 21:18:08
10楼
新手学习了 感谢大家 感谢楼主
回复
江豚大大
2011年12月21日 09:26:09
11楼
楼上的讲的都很好,我估计得消化好多天呢~~~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