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明天最受欢迎的建筑师?
yi-chengbo616
2006年06月17日 23:10:12
只看楼主

“国六条”出台后,人们开始猜测,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建筑设计师将是那些能够把其智慧充分运用到90平方米以内的设计师,先前,这个评断标准被界定在119平方米。流传于业内 “大话”版本的类似消息还有很多。  人们对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进行情绪化的解读,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现在就开始讨论地产行业会否发生格局性变化是不现实的,这些结论都将因为过分匆忙而流于草率。   变数依然存在。在近期拿下北京天价地块后,北辰、万科正陷入沉默,他们面临变更设计规划和产品重新定位的风险。郁闷的还包括那些早先圈地尚未开工的公司,据业内人士测算,这样的公司约在七成左右。变数将取决于以下三点。

“国六条”出台后,人们开始猜测,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建筑设计师将是那些能够把其智慧充分运用到90平方米以内的设计师,先前,这个评断标准被界定在119平方米。流传于业内 “大话”版本的类似消息还有很多。

  人们对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进行情绪化的解读,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现在就开始讨论地产行业会否发生格局性变化是不现实的,这些结论都将因为过分匆忙而流于草率。

  变数依然存在。在近期拿下北京天价地块后,北辰、万科正陷入沉默,他们面临变更设计规划和产品重新定位的风险。郁闷的还包括那些早先圈地尚未开工的公司,据业内人士测算,这样的公司约在七成左右。变数将取决于以下三点。

  首先,以规定了几个敏感数据为主要特征的“国六条”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决策层坚持。一个条文被坚持的最大理由在于它具备足够的生命力。“90平方米”、两个70%,应是在综合土地资源国情以及世界各国住房面积等数据的基础上得出的,然而根深蒂固的住房消费心态,开发商获取高利润的依赖路径(大户型和高档物业),将是阻力所在。长期战略能否在短期的博弈摩擦中证明自己是胜任的,目前尚待观察。这是一场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拔河比赛。

  其次,各地的调控细则将以何种面孔出现。按照官方时间表,各地的细则最迟将于今年9月前公布。几个主要城市的调控思路尚未公布,而期待当地政府在细则中进行一些特殊化处理的市场人士并不在少数。此种心态不足为奇,地方政府特殊处理中央规定的行为亦有先例。去年 “国八条”规定120平方米是全国商品房转让是否享受营业税优惠的分界点,而在北京和其他一些大城市,这个数字则是144平方米。这很难说是地方政府的顶风而上,因为它看起来更像是对市场现状的一种妥协。

  最后,配套政策在本次调控中的重要性将逐渐显露出来,这将部分决定新一轮调控的命运。现在的问题是,配套政策能否得到很好的设计和执行:全程监管能否奏效,如何限地价,推出多少限价商品房,以及这些房屋假如分布在购房者使用成本很高的区域,是否会导致购买行为发生异化等。

  这些琐碎的细节也许决定成败。比如,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应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现在有人发问了,谁能解释一下“套型建筑面积”的具体含义?

  明天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建筑师将是什么样子?新的游戏规则的确定对地产行业是个契机吗?没有人随便回答这些问题,因为他们怕第二天就会被迫改口。其实,对于当前把更多精力放在希望政策出现地方修订版本的地产商而言,积极的心态更有利于生存。

(转载)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