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方法研究
wypsny
wypsny Lv.8
2006年06月05日 19:49:12
只看楼主

公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方法研究公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其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其对沿线环境景观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公路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研究如何与周边景观相协调。目前国内主要的做法是对建设项目采取环境影响评价,使其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缩小。但环评中对景观影响的评价却较为简略,对公路建设中景观问题的解决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由于公路建设中的景观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多种景观要素相互映衬、相互作用的动态空间氛围,还不仅仅是环评所能解决的,因此正确的对待公路建设中面临的景观问题,建立必要的有效的公路景观评价体系,是指导公路景观的保护、设计和改造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崭新的科技工作。 60年代中期开始,以美国为中心开展了"景观评价"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对我国目前的公路景观评价不无指导意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公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方法研究
公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其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其对沿线环境景观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公路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研究如何与周边景观相协调。目前国内主要的做法是对建设项目采取环境影响评价,使其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缩小。但环评中对景观影响的评价却较为简略,对公路建设中景观问题的解决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由于公路建设中的景观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多种景观要素相互映衬、相互作用的动态空间氛围,还不仅仅是环评所能解决的,因此正确的对待公路建设中面临的景观问题,建立必要的有效的公路景观评价体系,是指导公路景观的保护、设计和改造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崭新的科技工作。 60年代中期开始,以美国为中心开展了"景观评价"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对我国目前的公路景观评价不无指导意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公路景观的概念与内涵

公路景观是公路本身形成的景观,也包括其沿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它是公路与其周围景观的

综合景观体系 ,是一种功能性、实用性与观赏性、艺术性的结合、人与自然的交流的综合景观体系。正是这种公路景观构成要素的多元性,人类作用的主导性,景观空间的多维性和评价主体的复杂性,使公路景观评价变得十分困难和丰富多彩。目前,针对公路景观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其技术上的解决水平较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公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在目前就是一项非常必要且刻不容缓的工作。

2. 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和意义

2.1保护公路沿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防止公路修筑过程中破坏这些资源或使资源的观赏价值受到影响。

2.2识别和发现公路沿线有价值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并加以保护和利用,使其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2.3为公路的美学规划、建成符合社会需要和时代特点的公路提供环境信息和规划建议。

2.4对公路建设造成的不良景观或受到破坏和影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提出减缓和恢复措施,减少公路建设造成的景观影响。


3.指标体系的建立

公路景观评价是一个多因子高度综合的评价体系,在具体指标选择上因各项目评价的侧重点不同而有差异,但一般都包括公路景观的几个最基本方面。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三个层次,敏感性指标为第一层次,阈值指标为第二层次,公路景观质量指标为第三层次,公路景观质量指标包含生态美学价值指标、资源价值指标与视觉价值指标等。评价工作需按层次顺序进行,各项指标不能混合。通过景观敏感性评价和景观阈值评价后,即可确定公路建设中需迁让、保护的目标以及破坏后是否可以或容易恢复的点段,然后再进行公路景观质量评价,以最终确定景观问题的综合影响程度。

3.1敏感性指标

公路景观敏感性是公路周围环境景观被人们所注意的程度的量度,是环境景观的可见性、清晰性以及醒目程度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在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对于环境景观敏感度较高的区域或部位,即使有轻微的扰动,都将会对环境景观造成较大的影响。相反,在公路建设之时,若能巧妙的使公路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则会为公路的使用者带来较好的景观效果。因此,在进行公路设计及路线方案比选时,对影响景观敏感性的各指标进行认真分析,归纳与综合确定评价与景观保护的重要目标,可为景观保护及建设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识别出来的景观敏感点段就可以成为景观评价的重点点段。本文拟定的敏感性评价的指标有视距、视角、特殊性价值、相融性。(注 1.)

3.1.1视距

按近景带、中景带、远景带三个距离带划分,从近景带至远景带敏感性依次降低。

3.1.2视角

随着视线与景观视觉界面夹角变化,清晰性就产生变化,敏感性也相应产生变化。

3.1.3特殊性价值

随着国家法定保护级别(含规划级别)的降低,敏感性逐步降低。

3.1.4相融性

景观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度,包括形态、线形、色彩、质感的融合。景观与环境的融合度越高,则景观敏感性就越高。

评价过程中应以观景路线作为基线来评价,根据指标鉴别公路沿线值得和需要保护的目标或需要注意的重要点段。通过计分法计算出敏感性区域。评价后建设项目应尽量避让高等级敏感区,在高等级敏感区内,任何人为活动都必须严格控制,而在低等级敏感区内,项目建设可以在适当的规模内开展。

3.2阈值指标

阈值是景观对外界干扰(尤其是人为干扰)的忍受能力、同化能力和遭到破坏后的自我恢复能力的量度。在明确了敏感点段后,就逐点逐段的选取相应指标进行评价。阈值一般应从地质地貌、景观生态、景观视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3.2.1地质地貌方面

阈值主要受地形、地形起伏、坡度和土壤侵蚀度等因素的影响。

3.2.2 景观生态方面

阈值主要受植物丰富度、动物丰富度、水体丰富度等因素的影响。

3.2.3 景观视觉方面

阈值主要受色彩对比的影响

3.2.4阈值区等级的确定

通过计分法,可以得到景观阈值区等级,根据评价结果,项目建设应尽量定在高阈值区。

3.3 景观质量评价

质量评价包含现状调查与评价和影响与预测评价。依据评价方法先进行现状评价,再进行预测评价,比较确定景观的影响程度。评价中注重了冲击性影响的作用,通过对敏感点段的评价来代表整个公路的整体景观影响程度。其影响评价或采取的保护措施都须根据敏感点段有针对性地进行。

免费打赏
wypsny
2006年06月05日 19:49:19
2楼
公路景观质量受多种要素影响,一般以群体出现,此时,其综合质量就须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结合公路景观的特点,本文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公路景观质量的评价,其指标层次分析见表1

表 1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公路景观质量
生态美学价值指标
植被多样性、自然性、植被覆盖率( %)、代表性

景观资源价值指标
历史文化价值、稀有性价值

景观视觉价值指标
地形、植被、水体、色彩、奇异罕见景观、空间配置


3.3.1公路生态美学价值指标

公路景观质量一般是随生态美学价值的变化而变化的 ,生态美学价值高的地域,所形成的景观环境一般具有较高的质量,它体现了环境内部构成因素作用的结果,景观则是这种因素关系和结果的外部表象。也可以说,只有在平衡、有序的生态环境中,才有可能形成和谐宜人,并具有特色的景观环境。

3.3.2公路景观资源价值指标

公路景观资源价值评价是评价公路景观作为资源的现实意义和其潜在的价值。本文拟定的资源价值评价指标有历史文化价值、稀有性价值。

3.3.3公路景观视觉价值指标

视觉价值评价取决于大范围的景观视觉元素,本文拟定的视觉价值评价的指标有地形、植被、水体、色彩、奇异景观、空间配置等。对其采取打分定值 ,以综合确定视觉价值的等级

4.评价方法

4.1综合评价指数法

公路景观评价是多因子评价,本文采用景观综合评价指数法。

B=∑XiFI

式中: B 为某区域公路景观综合评价指数;

Xi 为某评价因子的权值;

FI 为某景观在某评价因子下的得分值;

Xi FI 为某评价因子评价分指数。

4.2计算

景观质量用景观质量分数 M表示:

景观综合评价指数 B

M=-------------------- X100%

理想景观评价指数 B*

式中:理想景观评价指数 B*为理想状态下的得分值,M作为景观质量分级的依据,可先根据现状调查的结果评价出现状评价的分值,再将项目建设影响程度进行预测评价出预测评价的得分值。然后将现状评价与预测评价进行比较,以确定景观的影响程度。对于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以下(含三级)及低于现状评价等级1个以上(含1个)的公路做相应的景观缓减措施与景观设计。但如极有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只凭评价不能确定其影响程度,或是否可以消除和减缓,则影响不可确定,应就影响进行更详细研究。

5.结语:

公路景观评价是一项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性科学工作,也是目前一个新的科技领域。其意义在于可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在某一特定地区内造成的景观影响的显著性和强度,并应采取何种相应的改善减缓措施,从而使建设项目对景观产生正影响或负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在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和过程中纳入景观评价,对于减少景观资源影响,保护景观资源和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就应成为指导公路景观资源管理、合理地进行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依据。

注 1 :因各项指标状态值的列举较为繁杂,故本文不作列举。


参考文献

[1] 毛文永.景观影响评价的战略意义,环境影响评价动态,2002年8月第2期

[2] 夏惠荣.高速公路景观评价的研究,环境保护科学,第27卷,总第105期

[3] 朱唯 朱铭.高等级公路环境景观评价方法研究,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第19卷,增刊

[4] 俞孔坚.自然风景景观评价方法,中国园林,1986/3

[5] 张玉芬.高等级公路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6] 陈雨人.道路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7] 吴洪涛.道路景观的模糊综合评价

[8] 张阳,董小林.公路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方法研究,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第19卷第4期

[9] 贺志勇,张肖宁.公路景观环境评价与3S技术应用,公路环境保护,2003.1

[10] 阎传海.江苏北部景观生态评价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11] 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与规划、设计、建设项目实施手册,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2003年6月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