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建筑学教育的改革动向
xy-alisil
xy-alisil Lv.3
2006年05月18日 20:34:14
只看楼主

同济建筑学教育的改革动向摘要:本文对同济建筑学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的理性特征进行了扼要的评述,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建筑系主干课程教学改革的动向,并对我国建筑学专业所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如建筑观、设计与表达、理论素养、艺术修养以及教学观念与方法等进行了探讨。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 commentary on the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Tongji University recently,

同济建筑学教育的改革动向
摘要:本文对同济建筑学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的理性特征进行了扼要的评述,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建筑系主干课程教学改革的动向,并对我国建筑学专业所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如建筑观、设计与表达、理论素养、艺术修养以及教学观念与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 commentary on the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Tongji University recently,
and introduces its course reform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ory ,technology and fine arts
concerned with the rational idea and teaching system .

关键词:同济建筑学教育,建筑教育观,教学改革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Tongji, Rational idea, Reformation

一、 关于“包豪斯基因”

由于同济建筑学教育及其时空背景的特殊性,因而其演进和发展的动向历来受到国内外建筑界甚至全社会的关注。

一般来说,同济建筑学教育的主流传统,来自现代主义建筑那种重技务实和革故鼎新的理性精神,同时也得益于上海这座城市异常开放的国际化背景。从同济建筑学科来源之一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以及从格罗皮乌斯大师的弟子黄作燊和鲍立克(R. PAULICK)教授身上,可以看到这一理性精神的“包豪斯基因”(图1、图2)。

免费打赏
xy-alisil
2006年05月18日 20:35:03
2楼
然而稍加思量就会感到,同济建筑学受到包豪斯的影响,并非是简单的外源折射,而是吸收能量后的自我发光。这是因为其一,以冯纪忠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学科带头人,在接受西方现代建筑学教育之前已深具中国文化素养,他们在掌握西方的工具理性之外,还表现出了融通中西的价值理性(方塔园至今受到建筑界的普遍推崇就能说明问题);其二,在创系之初,同济的建筑学术团体就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来自不同留学国别、不同学派背景的“八国联军”。在与西方现代建筑教育相隔离的时代,建筑系一方面坚持了现代建筑的理性精神,同时也保持了兼容并蓄、流派纷呈及开放宽松的学术文化氛围。也只有在这样的学术文化氛围中,才可能使同济的建筑学教育在与全国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大体相同的情况下,既适应了当时的国情和社会需求,又能独树一帜,显露出自己的价值,形成了结合地域条件、接触国际前沿的教学体系和培养特色。因而20世纪50-60年代的“花瓶式”教学培养模式和“以空间为纲”的建筑设计教学系列,至今为建筑界所津津乐道,仰慕不已,也就不是偶然的了(图3)。

即使这样,将同济的建筑学比作“中国的包豪斯”,也只有某种相对的意义。由于社会体制的差异和历史演进中的局限,国际现代主义的建筑学教育实际上并未能在现代中国真正生根,至少从“制作”训练的层面上看便是如此。何况20世纪后期以来,国际现代建筑的飞速发展,早已从内涵和外延上大大超出了“包豪斯”的初始语境。因而比较客观的情形是,相对于往日“学院派”在全国占主流的影响,同济的建筑学教育不但有难能可贵之处,且从未囿于自己的“包豪斯基因”,而是根据国情和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时进行着新的探索,力求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和整体实力,与国际先进的建筑教育接轨(注1)。

回复
xy-alisil
2006年05月18日 20:35:42
3楼
二、建筑教育观与“形”的训练
·教学革新观念
20余年来,同济建筑学的教学改革一直就未间断过。从空间类型教学到形态构成训练;从以“环境观”带动建筑设计教学新体系的建立(1980年代中后期先后由戴复东教授和卢济威教授主持),到对整个建筑学专业教学系统进行结构性整合(1990年代中后期先后由赵秀恒教授和莫天伟教授主持),并形成建筑学专业教学“总纲”和各课程体系的教学“子纲”,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全方位提高学生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图表1)。

这些蕴含着理性精神的教学革新,可以说均是出自于同济长期形成的建筑教育观。可以将之概括为:

以现代建筑的理性精神为灵魂,以兼容并蓄、广纳博采的学术品格为本色,以当代技术与地域文化的并重交融为导向,以国际学科前沿的跟踪交流为背景。着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眼界开阔,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未来建筑师为主的,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经过持续创新的教学体系与课程改革和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训练,使学生理解建筑学科的历史渊源和时代特征,熟悉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在专业问题上的质疑、判断、选择、表达、操作、交流等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在此基础上,不拘一格,因材施教,为那些目光深远、作风务实、专业拔尖、具有独创精神的潜在英才的成长创造条件,以期使之成为未来的专业领导者和新领域的开拓者。

·建筑的入门之径
为了实现教学培养的目标,建筑系把住设计基本功训练这道建筑学教育的关键门坎,首先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上做出了成绩。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建筑系已在全国高校建筑系中率先实行这方面的革新实验,引入了“形态构成”训练,其目的是让建筑设计的基础教学回归到一切形态设计共同的“基座”上来,通过对“形”的抽象分析和构成操作,使学生把握一套处理建筑造型的理性方法。经过多年尝试,逐步趋于成熟,形成了一套有特色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系统,出版的相关教材具有全国性影响,产生了上海市的教学名师。这里需要提及的是,以往建筑系本科教学负责人大多出自建筑设计基础教研室,并且曾连续有三届系主任出自于此,足以说明设计基础教学在同济受到重视的程度。

目前,这一改革还在由中青年骨干教师继续向前推进,并致力于与材料、构造和建筑空间的真实体验和操作训练更好地衔接(图4、图5)。也即,通过“形”的训练,在合于使用目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探索满足视觉感和触觉感的空间尺度、比例、质地、动势以及环境约束和文化特性等等的各种可能性。不言而喻,对多数学生来说,本科五年学习期内是否能被早日领进建筑学的专业之“门”,除了所谓“悟性”大小,主要就看基础阶段教学适应学生普遍接受能力的方式和效果了。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近来以建筑系建筑初步课程系列为主干,结合其他系的教学内容,设立了跨4个系、7个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平台(注2)。
回复
xy-alisil
2006年05月18日 20:37:24
4楼
二、建筑教育观与“形”的训练
·教学革新观念
20余年来,同济建筑学的教学改革一直就未间断过。从空间类型教学到形态构成训练;从以“环境观”带动建筑设计教学新体系的建立(1980年代中后期先后由戴复东教授和卢济威教授主持),到对整个建筑学专业教学系统进行结构性整合(1990年代中后期先后由赵秀恒教授和莫天伟教授主持),并形成建筑学专业教学“总纲”和各课程体系的教学“子纲”,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全方位提高学生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图表1)。

这些蕴含着理性精神的教学革新,可以说均是出自于同济长期形成的建筑教育观。可以将之概括为:

以现代建筑的理性精神为灵魂,以兼容并蓄、广纳博采的学术品格为本色,以当代技术与地域文化的并重交融为导向,以国际学科前沿的跟踪交流为背景。着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眼界开阔,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未来建筑师为主的,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经过持续创新的教学体系与课程改革和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训练,使学生理解建筑学科的历史渊源和时代特征,熟悉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在专业问题上的质疑、判断、选择、表达、操作、交流等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在此基础上,不拘一格,因材施教,为那些目光深远、作风务实、专业拔尖、具有独创精神的潜在英才的成长创造条件,以期使之成为未来的专业领导者和新领域的开拓者。

·建筑的入门之径
为了实现教学培养的目标,建筑系把住设计基本功训练这道建筑学教育的关键门坎,首先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上做出了成绩。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建筑系已在全国高校建筑系中率先实行这方面的革新实验,引入了“形态构成”训练,其目的是让建筑设计的基础教学回归到一切形态设计共同的“基座”上来,通过对“形”的抽象分析和构成操作,使学生把握一套处理建筑造型的理性方法。经过多年尝试,逐步趋于成熟,形成了一套有特色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系统,出版的相关教材具有全国性影响,产生了上海市的教学名师。这里需要提及的是,以往建筑系本科教学负责人大多出自建筑设计基础教研室,并且曾连续有三届系主任出自于此,足以说明设计基础教学在同济受到重视的程度。

目前,这一改革还在由中青年骨干教师继续向前推进,并致力于与材料、构造和建筑空间的真实体验和操作训练更好地衔接(图4、图5)。也即,通过“形”的训练,在合于使用目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探索满足视觉感和触觉感的空间尺度、比例、质地、动势以及环境约束和文化特性等等的各种可能性。不言而喻,对多数学生来说,本科五年学习期内是否能被早日领进建筑学的专业之“门”,除了所谓“悟性”大小,主要就看基础阶段教学适应学生普遍接受能力的方式和效果了。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近来以建筑系建筑初步课程系列为主干,结合其他系的教学内容,设立了跨4个系、7个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平台(注2)。
回复
xy-alisil
2006年05月18日 20:38:47
5楼
·图像思维表达
在培养基本功的问题上,建筑的图像思维表达始终是一个焦点,对此国内建筑学领域也始终是见仁见智的。外界有一种印象,就是觉得同济建筑系学生的思路活跃,眼界开阔,但手头表达的基本功却不如一些外校生。这看似一个专业技巧上的问题,却反映出了建筑教育观上的差异。出于对学生建筑设计的潜质,并不能与美术基础强弱简单划等号的认识,事实上同济建筑系多年来就已不再对入学考生进行美术科目加试,以此表明与这一“学院派”式考生鉴别方式告别的决心。

但有一个老问题仍是需要探讨的,即在建筑设计训练的基础阶段,如何让学生徒手的、器绘的、电脑的和模型的表现能力都得到恰如其分的把握和均衡合理的运用。这个问题至没有得到完美的解决。虽然在建筑系的设计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具有积极意义的趋向:随着空间想象力的不断发掘和设计软件的持续升级,学生们的电脑表达水平在飞速提高(国内先进的CAD虚拟现实设备已经到位),借助于机械工具的模型制作训练也在逐步加强。但与此同时,徒手表达的能力却在显著退化,旧有构图原理中对形式的表达也早已成为冷僻的角落。不可否认的是,在建筑设计中,图像思维表达最快捷的途径之一,还是手与脑直接的瞬间配合。在近年来与欧美建筑院系的交流中,中国学生在图面表达(包括徒手)方面的这一传统“强项”,仍受到了外国师生的尊重和羡慕,显示了其生命力。我们不妨权衡一下,在空间想象力、模型制作等方面需要缩短与国外建筑教育的差距之外,我们有必要非的把由于历史原因而侥幸存留下来的教学遗产全部丢弃掉吗?因而建筑系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已经考虑到,建筑学的这一基本功训练,即使不可能死守住传统表达方式这样的“强项”,也应将之作为一个选项保留在教学的环节之中。譬如徒手表达能力的教学训练,只要表达设计意图的目的明确,就非但不应弱化或取消,反而应当保留并增强。为此,我们已在讨论是否应加设一门“建筑徒手表达”的选修课。

·美术课的作用
建筑作为工程艺术的属性,决定了艺术修养是衡量建筑师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量。建筑学教育当然期望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技能,这首先涉及到美术课教学。

美术课这一昔日“学院派”建筑学教育的重要依托,目前仍是国内各院系建筑学专业的必修课。如何创造性地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以适应建筑学科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很棘手的挑战。我们的主张是,建筑系的美术课教师应是专业独立,主攻方向明确的艺术家,而非仅仅是给建筑学专业教教美术基础的配角。事实上建筑系的美术教师在专业创作上一直很活跃,且不说前辈美术教授曾经竖起的同济美术品牌,近年来老中青美术教师有多人在国内外美展和个人画展中频露头角。在建筑系近20位美术教师组成的4个工作室中,存在着教学改革的风气。他们开出的美术系列课程分为低年级的美术基础和高年级的艺术修养两个部分。后者的“创意素描”、“油画”、“陶艺”、“扎染”、“剪纸”、“古典家具”等课程都是从教学改革中推出来的,意在从艺术的视觉和触觉感上陶冶学生。教学的目标很明确:不仅仅是为了教一点美术技法,更是为了助长建筑学子的艺术感觉和形态想象力(图6、图7)。

回复
xy-alisil
2006年05月18日 20:40:30
6楼
·图像思维表达
在培养基本功的问题上,建筑的图像思维表达始终是一个焦点,对此国内建筑学领域也始终是见仁见智的。外界有一种印象,就是觉得同济建筑系学生的思路活跃,眼界开阔,但手头表达的基本功却不如一些外校生。这看似一个专业技巧上的问题,却反映出了建筑教育观上的差异。出于对学生建筑设计的潜质,并不能与美术基础强弱简单划等号的认识,事实上同济建筑系多年来就已不再对入学考生进行美术科目加试,以此表明与这一“学院派”式考生鉴别方式告别的决心。

但有一个老问题仍是需要探讨的,即在建筑设计训练的基础阶段,如何让学生徒手的、器绘的、电脑的和模型的表现能力都得到恰如其分的把握和均衡合理的运用。这个问题至没有得到完美的解决。虽然在建筑系的设计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具有积极意义的趋向:随着空间想象力的不断发掘和设计软件的持续升级,学生们的电脑表达水平在飞速提高(国内先进的CAD虚拟现实设备已经到位),借助于机械工具的模型制作训练也在逐步加强。但与此同时,徒手表达的能力却在显著退化,旧有构图原理中对形式的表达也早已成为冷僻的角落。不可否认的是,在建筑设计中,图像思维表达最快捷的途径之一,还是手与脑直接的瞬间配合。在近年来与欧美建筑院系的交流中,中国学生在图面表达(包括徒手)方面的这一传统“强项”,仍受到了外国师生的尊重和羡慕,显示了其生命力。我们不妨权衡一下,在空间想象力、模型制作等方面需要缩短与国外建筑教育的差距之外,我们有必要非的把由于历史原因而侥幸存留下来的教学遗产全部丢弃掉吗?因而建筑系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已经考虑到,建筑学的这一基本功训练,即使不可能死守住传统表达方式这样的“强项”,也应将之作为一个选项保留在教学的环节之中。譬如徒手表达能力的教学训练,只要表达设计意图的目的明确,就非但不应弱化或取消,反而应当保留并增强。为此,我们已在讨论是否应加设一门“建筑徒手表达”的选修课。

·美术课的作用
建筑作为工程艺术的属性,决定了艺术修养是衡量建筑师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量。建筑学教育当然期望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技能,这首先涉及到美术课教学。

美术课这一昔日“学院派”建筑学教育的重要依托,目前仍是国内各院系建筑学专业的必修课。如何创造性地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以适应建筑学科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很棘手的挑战。我们的主张是,建筑系的美术课教师应是专业独立,主攻方向明确的艺术家,而非仅仅是给建筑学专业教教美术基础的配角。事实上建筑系的美术教师在专业创作上一直很活跃,且不说前辈美术教授曾经竖起的同济美术品牌,近年来老中青美术教师有多人在国内外美展和个人画展中频露头角。在建筑系近20位美术教师组成的4个工作室中,存在着教学改革的风气。他们开出的美术系列课程分为低年级的美术基础和高年级的艺术修养两个部分。后者的“创意素描”、“油画”、“陶艺”、“扎染”、“剪纸”、“古典家具”等课程都是从教学改革中推出来的,意在从艺术的视觉和触觉感上陶冶学生。教学的目标很明确:不仅仅是为了教一点美术技法,更是为了助长建筑学子的艺术感觉和形态想象力(图6、图7)。

三、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自主学习模式
进入教学的高年级阶段,建筑系最突出的一项改革,是近年来实行了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设计作业题目和指导教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每个课程设计题目的设置都有明确的训练意图和教学关键点。对学生的要求侧重于提高综合处理设计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做尽可能多的功能类型练习。这一改革缩短了必修课程,将内容和方式多样的限选课范围扩大,使多数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向了主动的“我要学”,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以各自的特点和兴趣分流学习,又对教师发挥专业特长、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效果构成了压力和动力。这种教学模式在国际上早已盛行,而在我们这里尽管还只是一个开端, 但已经把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图8)。

·工具论与价值论
老同济人都有印象,冯纪忠教授的讲课常常涉及文学和诗学,他提出了形象-意象-意境-境界的四个创作层次。陈从周教授则以画意文心来传达古典园林的意趣。这些看似飘逸的审美品味,其实也是从价值观上对事物的深刻体味。
对建筑学专业而言,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理论素养。我们意识到,建筑学教育中对工具理性和事实理性的把握固然重要,目标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培养也同样不可或缺。由罗小未教授领衔开创的西方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课程,使国际现代建筑的思想及作品对历届学生都产生着重要影响。而中国建筑史课程的教学也因研究视野的扩大和中外比较背景而形成了新的特色。

建筑系的理论课程系列由“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原理”、“中外建筑史”、“建筑理论与历史”、“建筑评论”等课程组成。其中高年级的“建筑评论”和“建筑理论与历史”为同济特色课程。前者由郑时龄院士亲自授课,后者是从低年级中外建筑史课中分解出来的理论专题系列,旨在使学生的建筑史观和历史意识得到分阶段的提升。此外,与之相关的“传统建筑测绘实习”课也在进行改革,目的是将之发展成为一门名为“历史环境实录”的实践研究性课程,其中包括实物测绘、调查访谈和文献检索等教学内容。

历史环境研究与建筑设计手段的结合,也促成了一个新的建筑学专业领域的诞生。这一新专业应从戴复东院士的一次经历说起,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随建设部代表团考察欧洲的建筑教育时,看到当地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已是建筑业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历史建筑保护的学科专业也已成熟,因而当时就已萌生在同济设立这一专业的想法,后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未能实现。直到2003年,由教育部批准,终于在同济建筑系创立了国内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这个新专业将综合参照欧美建筑院系同类专业的办学经验,以建筑学课程系列教学为主,其间穿插一些有关保护的理论和技术课程。可以预计,在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再生愈来愈受到重视的城乡建设中,这一专业方向的发展前景和社会需求趋势是不可估量的。

·改革技术课
在建筑技术教学方面,建筑系保持了王季卿、杨公侠、傅信祁等老教授在建筑物理和建筑构造课程系列教学与研究上的专业优势,并且在建造技术(如建筑构造和结构选型)、环境控制技术(如建筑声学、光环境设计技术和节能建筑技术)的教学方面又有新的起色。如建筑构造课改革,把讲授与研讨两种教学形式结合在一起,教学相长,鼓励学生在教师讲授之前自学、思考并提出问题,组织施工现场的观察研习,编制链接习题库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有利条件。正在酝酿中的改革举措,意图将建筑构造课分解为构造基础和构造设计两个部分,并使后者直接成为建筑设计课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将使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技术运用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又如建筑光学课,将教学重点从光学原理及其采光规范学习,转向了应用光学原理及采光器具进行建筑的光环境设计,并设立了学、研结合的新型建筑光学实验室,这样的改革行动就使教学的手段更加务实,实践的目的更加明确了。

经过持续的努力,上述几个方面的课程系列中,已有“建筑构造”、“建筑设计基础”和“建筑理论与历史”等三门课程被列入了上海市百门精品课程荣誉榜中。

·国际化的舞台
持久广泛的国际交流,是上海赋予同济建筑学科发展的天时地利。建筑系抓住这一机遇条件,与亚、美、欧、澳的著名建筑院系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国际联合设计教学机制(已从研究生扩大到了本科生)。此外,建筑系还率先实行了教师岗位面向校内外公开招聘的制度,保持了师资的多源性,并短期“柔性”引进了一批国内外专业人士加入日常教学活动。目前在建筑界活跃的冯士达、张永和、缪朴、马清运等人及不少欧美学者都曾来此从事过客串教学。最近,将一门建筑结构选型方面的国外品牌课程直接引入的尝试也在进行之中。此外,学院多系、多学科方向的教学背景和平均每周三次以上的国内外学者讲座,更是在课内外极大地开阔了学生们的专业视野。由此可见,一个新时代海纳百川的学术局面已经在这里形成了。

注1:建筑系目前拥有107为教师,其中两位院士,23位教授,10位在职博导,4位兼职博导(包括两位院士);出国留学、进修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7.6%;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近40%。2002年教学体制改革后,全系教师以教学、研究方向分为11个学科梯队(见图表2)。

注2:即1)建筑系:建筑学(含室内设计,5年制)、历史建筑保护工程(4年制,03年首次招生);2)城市规划系:城市规划(5年制);3)艺术设计系:艺术设计(含视觉传达、环境设计2个方向,4年制)、工业设计(含产品设计,4年制,2000级以前为5年制);4)风景科学与旅游管理系:园林(4年制,04年开始恢复招生)、旅游管理(5年制)。

作者简介: 常青,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系系主任,近年来主持的研究课题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获国家图书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先后主持完成上海“外滩源”地区保护性再生前期研究及概念设计、外滩轮船招商总局复原设计、“东外滩”近代旧工业区保护性再生规划设计、杭州钱塘古镇保护及“都市新水乡”概念设计等工程研究项目。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