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花境"图片
lululee1024
lululee1024 Lv.12
2006年05月02日 13:57:51
来自于园林植物
只看楼主

希望大家把自己的花境资料收集哦!上传大家点评.谢谢/

希望大家把自己的花境资料收集哦!上传大家点评.谢谢/

1146549464093.jpg

免费打赏
lululee1024
2006年05月02日 14:26:03
22楼
19
回复
lululee1024
2006年05月02日 14:26:45
23楼
花坛和花境的应用

花坛和花境是将多种花卉或不同颜色的同种花卉,集中栽种在特定的苗床内,使其发挥群体美的一种布置方式。它们大多设量在公园内或大型建筑物的前面、绿地中心和道路两旁等处,虽占地不多,但对美化环境、活跃气氛、提高绿化效果,有着突出的作用,是花卉应用于园林绿化的重要形式。

一、花坛

  花坛是将同期开放的多种花卉,或不同颜色的同种花卉,根据一定的图案设计,栽种于特定规则式或自然式的苗床内,以发挥群体美。它是公园、广场、街道绿地以及工厂、机关、学校等绿化布置中的重点。

  花带是花坛的一种。凡沿道路两旁、大建筑物四周、广场内、墙垣、草地边缘等设置的长形或条形花坛,统称花带。

(一)花坛的种类

  花坛的种类可根据花坛的形状、性质、布置方式、植物材料、观赏季节等特点进行分类。如根据花坛的形状可分为圆形花坛、带状花坛、平面花坛和立体花坛等;根据植物材料可分为一二年生草花花坛、球根花坛、五色草花坛(毛毡花坛)等。依布置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两种:

  1.花丛花坛:又叫集栽花坛。就是集合几种花期一致、色彩调和的不同种类的花卉,配置成的花丛花坛。它的外形可根据地形呈自然式或规则式的几何形等多种形式。而内部的花卉配置可根据观赏的位置不同而各异。如四面观赏的花坛一般是中央栽植植株稍高的种类、四周栽植株较矮的种类;单面观赏的花坛则前面栽植较矮的种类,后面栽植较高的植株,使其不被遮掩。这类的花坛设置和栽植较粗放,没有严格的图案要求。但是,必须注意使植株高低层次清楚、花期一致、色彩协调。一般以一二年生草花为主,适当配置一些盆花。

  2.模样花坛:又叫毛毡花坛或模纹花坛。此种花坛是以色彩鲜艳的各种矮生性、多花性的草花或观叶草本为主,在一个平面上栽种出种种图案来,看去犹如地毡。花坛外形均是规则的几何图形。花坛内图案除用大量矮生性草花外,也可配置一定的草皮或建筑材料,如色砂、磁砖等,使图案色彩更加突出。这种花坛是要通过不同花卉色彩的对比,发挥平面图案美,所以,所栽植的花卉要以叶细小茂密、耐修剪为宜。如半枝莲、香雪球、矮性霍香蓟、彩叶草、石莲花和五色草等。其中以五色草配置的花坛效果最好。在模样花坛的中心部分,在不防碍视线的条件下,还可选用整形的小灌木、桧柏、小叶黄杨以及苏铁、龙舌兰等。当然也可用其它装饰材料来点缀,如形象雕塑、建筑小品、水池和喷泉等。

  模样花坛既可独立成为一个整体,又可分散在两侧成带状。但图案纹样要朴素大方,色彩鲜艳、简洁明快。此类花坛除平面式之外,还有龟背式、立体花篮式和花瓶式等。模样花坛利用时间长,可从3~5月一直运用到9~10月。但由于此类花坛施工复杂费工,需要精细管理,多设置在园林的重要部位。

回复
lululee1024
2006年05月02日 14:27:11
24楼
(二)花坛的设置

  1.花坛的位置和形式:花坛的设置主要根据当地的环境,因地制宜地设置。一般设置在主要交叉道口、公园出入口、主要建筑物前以及风景视线集中的地方。花坛的大小、外形结构及种类的选择,均与四周环境有关系。一般在花园出入口应设置规则整齐、精致华丽的花坛,以模样花坛为主;在主要交叉路口或广场上则以鲜艳的花丛花坛为主;并配以绿色草坪效果为好;纪念馆、医院的花坛则以严肃、安宁、沉静为宜。花坛的外形应与四周环境相协调。如长方形的广场设置长方形花坛就比较协调,圆形的中心广场又以圆形花坛为好,三条道路交叉口的花坛,设置马鞍形、三角形或圆形均可。

  2.花坛的高低和大小:花坛的高度应在人们的视平线以下,使人们能够看清花坛的内部和全貌。所以,不论是花丛花坛,还是模样花坛,其高度都应利于观赏。为了使花坛层次分明、便于排水,花坛应呈四周低中心高或前低后高的斜坡形式。一般花坛四周(或单面观赏花坛的最前边)高于路面,花坛中心(或单面观赏花坛的后面)高于花坛四周(或前面地面)。

  花坛不宜过大。花坛过于庞大既不易布置,也不易与周围环境协调,又不利于管理,如场地过大时,可将其分割为几个小型花坛,使其相互配合形成一组花坛群,如在花坛之间开一条小径或安放上坐凳构成一个小花园,这样会收到更好的观赏效果。

  3.花坛的色彩:花坛内花卉的色彩是否配合得协调,直接影响观赏的效果。如色彩配合不当,就会显得繁琐杂乱。为了合理配置花卉色彩,首先了解一些色彩方面的知识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红、黄、蓝称为三原色或基本色。三种基本色之间不同比例的混合,便形成丰富多样的颜色。按色彩的配合变化,排列成色环图,如红和黄相配得到橙色,蓝和黄相配得到绿色,红与蓝相配得到紫色。这种由两种原色混合而产生的颜色称为间色。色环图中位于180°的相对的两种颜色,称为对比色,如红色与绿色,蓝色与橙色,都构成对比色。从色彩给予人的感觉上说,可分为暖色和冷色。如红色、橙色和黄色会给人以热情、兴奋的感觉,故称暖色。而蓝色、绿色和紫色则给人以沉静、凉爽及深远的感觉,故称冷色。白色属于中间色,混合在不同的颜色中,给人以调合的感觉。

  整个花坛的色彩布置应有宾主之分,即以一种色彩作为主要色调,以其它色彩作为对比、衬托色调。一般以淡色为主,深色作陪衬,效果较好,若淡色、浓色各占一半,就会使人感觉呆板、单调。当出现色彩不协调时,用白色介于两色中间,可以增加观赏效果。一个花坛内色彩不宜太多,一般以二三种为宜。色彩太多会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感觉。在布置花坛的色彩时,还要注意周围的环境,注意使花坛本身的色彩与周围景物的色彩相协调。如在周围都是草地的花坛中,栽种以红、黄色为主的花卉,就会显得格外鲜艳,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施工与养护管理

  1.施工:花坛施工,首先要翻整土地,将石块、杂物拣除或过筛剔出。若土质过劣则换以好土,如土质贫瘠则应施足基肥。土地按设计要边缘,以免水土流失和防止游人践踏。也可求平整后,四周最好用花卉材料作边饰,不得已情况下也可用水泥砖、陶砖砌好配以精致的矮栏,更能增加美观和起到保护作用。然后按图纸要求以石灰粉在花坛中定点放样,以便按设计进行栽植。

  植株移栽前将苗床浇一次水,使土壤保持一定湿度,以防起苗时伤根。起苗时,要根据花坛设计要求的植株高低、花色品种进行掘取,然后放入筐内避免挤压,散挖。将苗移到花坛时应立即栽种,切忌烈日曝晒。栽植时应按先中心后四周,或自后向前地顺序栽种。如用盆花,应连盆埋入土中,盆边不宜露出地面。不耐移植而用小盆育茵的花卉品种,则应倒出后栽种。模样花坛则应先栽模纹图案,然后栽底衬,全部栽完后,立即进行平剪,高矮要一致,株行距以植株大小或设计要求决定。五色草类株行距一般可按3厘米×3厘米;中等类型花苗如石竹、金鱼草等,可按15~20厘米;大苗类如一串红、金盏菊、万寿菊等,可按30~40厘米,呈三角形种植。花坛所用花苗不宜过大,但必须很快形成花蕾,达到观花的目的。

  2.养护管理:花坛上花苗栽植完毕后,需立即浇一次透水,使花苗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提高成活率。平时应注意及时浇水、中耕、除草、剪除残花枯叶,保持清洁美观。如发现有害虫滋生,则应立即根除。若有缺株要及时补栽。对五色草等组成的模样花坛,应经常整形,修剪,保持图案清晰、整洁。

回复
lululee1024
2006年05月02日 14:27:34
25楼
(四)花坛的更换

  由于各种花卉都有一定的花期,要使花坛(特别是设置在重点园林绿化地区的花坛)一年四季有花,就必须根据季节和花期,经常进行更换。每次更换都要按照绿化施工养护中的要求进行。现将花坛更换的常用花卉介绍如下:

  1.春季花坛:以4~6月开花的一二年生草花为主,再配合一些盆花。常用的种类有:三色莲、金盏菊、雏菊、桂竹香、矮一串红、月季、瓜叶菊、早金莲、大花天竺葵、天竺葵、筒蒿菊等。

  2.夏季花坛:以7~9月开花的春播草花为主,配以部分盆花。常用的有:石竹、百日草、半枝莲、一串红、矢车菊、美女樱、风仙、大丽花、翠菊、万寿菊、高山积雪、地肤、鸡冠花、扶桑、五色梅、宿根福禄考等。夏季花坛根据需要可更换一二次,也可随时调换花期过了的部分种类。

  3.秋季花坛:以9~10月开花的春季播种的草花并配以盆花。常用花卉有:早菊、一串红、荷兰菊、滨菊、翠菊、日本小菊、大丽花及经短日照处理的菊花等。配置模样花坛可用五色草、半枝莲、香雪球、彩叶草、石莲花等。

  4.冬季花坛:长江流域一带常用羽衣甘蓝及红甜菜作为花坛布置露地越冬。

回复
lululee1024
2006年05月02日 14:27:48
26楼
二、花境

  花境是指利用露地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一二年生花卉,栽植在树丛、绿篱、栏杆、绿地边缘、道路两旁及建筑物前,以带状自然式栽种。它是根据自然风景中林缘野生花卉自然分散生长的规律,加以艺术提练,而应用于园林景观中的一种方式。

(一)花境的特点

  花境中各种花卉的配置比较粗放,也不要求花期一致。但要考虑到同一季节中各种花卉的色彩、姿态、体型及数量的协调和对比,整体构图必须严整,还要注意一年中的四季变化,使一年四季都有花开。对植物高矮要求不严,只注意开花时不被其它植株遮挡即可。一般花境的花卉应选花期长、色彩鲜艳、栽培管理粗放的宿根花卉为主,适当配以一二年生草花和球根花卉,或全部用球根花卉配置,或仅用同一种花卉的不同品种、不同色彩的花卉配置。总之,虽使用的花卉可以多样,但也要注意不能过于杂乱。要求花开成丛,并能显现出季节的变化或某种突出的色调。

(二)花境常用的花卉

  适于花境栽植的花卉很多,常用的花卉可分为以下种类:

  1.春季开花的种类有:金盏菊、飞燕草、桂竹香、紫罗兰、山耧斗菜、荷包牡丹、风信子、花毛茛、郁金香、蔓锦葵、石竹类、马蔺、鸢尾类、铁炮百合;大花亚麻、雏叶翦夏萝、芍药等。

  2.夏季开花的种类有:蜀葵、射干、美人蕉、大丽花、天人菊、唐菖蒲、姬向日葵、萱草类、矢车菊、玉簪、鸢尾、百合、卷丹、宿根福禄考、桔梗、晚香玉、葱兰等。

  3.秋季开花的种类有:荷花菊、雁来红、乌头、百日草、鸡冠、风仙、万寿菊、醉蝶花、麦杆菊、硫华菊、翠菊、紫茉莉等。
回复
lululee1024
2006年05月02日 14:28:25
27楼
(三)花境设计

  花境的外围有一定的轮廓,其边缘可用草坪、矮性花卉或矮栏杆作点缀。两面观赏的要中央高四周低。单面观赏的要前面低后面高。花境不宜过宽,要因地制宜。花境要与背景的高低、道路的宽窄成比例,即墙垣高大或道路很宽时,其花境也应宽一些。植株高度不要高过背景。在建筑物前一般不要高过窗台。为了便于观赏和管理,花境不宜离建筑物过近,一般要距离建筑物40~50厘米。花境的长度视需要而定,过长者可分段栽植。设计时应注意各段植物材料和花卉色彩,要有多样变化。

  在设计花境时,应注意不同生长季节的变化、深根系和浅根系的搭配。如荷包牡丹与耧斗菜类上半年生长,炎夏茎叶枯萎进行休眠,应在其间配一些夏秋生长茂盛而春夏又不影响它们生长与观赏的其它花卉,如鸢尾、金光菊等。石蒜类花卉根系深,开花时没有叶子,如与浅根系茎叶葱绿而匍匍生长的爬景天配合种植,就会收到良好效果。注意使相邻的花卉在生长强弱和繁衍速度方面要相近,否则设计效果就不能持久。

  在设计中,要使花境内花卉的色调与四周环境相协调,如在红墙前用蓝色、白色就更鲜明活泼,而在白粉墙前用红色或橙色就更显得鲜艳。反之,在青砖墙前用蓝色、紫色效果就不好。

  花境只作平面设计,绘出花境的位置、面积,然后用数字或符号标明所用花卉的名称、数量,可条块种植,也可自然成丛。

(四)花境的施工和养护

  由于花境所用植物材料多为多年生花卉,故第一年栽种时整地要深翻,一般要求深达40~50厘米,若土壤过于贫瘠,要施足基肥;若种植喜酸性植物,需混入泥炭土或腐叶土。然后整平即可放样栽种。栽种时,需先栽植株较大的花卉,再栽植株较小的花卉。先栽宿根花卉,再栽一二年生草花和球根花卉。

  花境虽不要求年年更换,但日常管理非常重要。每年早春要进行中耕、施肥和补栽。有时还要更换部分植株,或播种一二年生花卉。对于不需人工播种、自然繁衍的种类,也要进行定苗、间苗,不能任其生长。在生长季中,要经常注意中耕、除草、除虫、施肥、浇水等。对于枝条柔软或易倒伏的种类,必须及时搭架、捆绑固定,还要及时清除枯萎落叶保持花境整洁。有的需要掘起放入室内过冬,有的需要在苗床采取防寒措施越冬。
回复
lululee1024
2006年05月02日 14:29:45
28楼
花坛、花境技术规程
l 总 则
1.0.1 为提高上海地区绿地花坛、花境的质量,规范花坛、花境的设计、材料、施工、养护等技术,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规定了花坛、花境的绿化技术要求,不包括土建技术规程。
1.0.3 本规程适应本市各类绿地中的花坛、花境。特殊要求花坛、花境也可参照执行。
1.0.4 花坛、花境的设计、材料、施工和养护管理,除符合本规程外,还需遵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上海市的有关标准和条例。
2 一般规定
2.1 花 坛
2.1.1 花坛指绿地中应用花卉布置精细、美观的一种形式,用来点缀庭园。
2.1.2 花坛植物材料宜采用一、二年生花卉、部分球根花卉和其它温室育苗的草本花卉类。
2.1.3 花坛布置应选用花期、花色、株型、株高整齐一致的花卉,配置协调。
2.1.4 花坛应具有规则的,群体的,讲究图案(色块)效果的特点。
2.2 花 境
2.2.1 花境指绿地中树坛、草坪、道路、建筑等边缘花卉带状布置形式,用来丰富绿地色彩。花境植物应以宿根花卉为主。
2.2.2 花境的布置形式应以自然式为主。
2.2.3 花境应具有季相变化的,讲究纵向图案(景观)效果的特点。
3 花坛、花境的设计
3.0.1 街道绿地中花卉种植面积,一级绿地内应大于8%;二级以上绿地内应大于5%。
3.0.2 花坛面积应占花卉种植面积的5%。
3.0.3 按所处的绿地类型及设置位子花坛分成二个等级;花境分三个等级。
3.0.3. 1 公园主要出入口处,主要景点、主要建设处和一级街道绿地内宜设置一级花坛。
3.0.3.2 公园内主要游览干道旁和二级以下的绿地内宜设置二级花坛。
3.0.3.3 公园主要景点(草坪、建筑)处及游览干道两旁宜设置一级花境。
3.0.3.4 公园树坛、树林边缘,居住区地绿地内旁宜设置二级花境。
3.0.3.5 公园树坛、树林边缘的带状区或宜设置三级花境。
3.0.4 花坛、花境的设计应配置合理、主题突出具有独创性。
3.0.5 设计文件必须包括:图纸(平面图、剖面图、施工详图)、经费预算表和有文字说明。
3.0.5.1 平面图:图纸比例根据地形、面积大小,可采用1:20,1:50,1:100。附花卉的种类、品种、规格和数量。
3.0.5. 2 剖面图:剖示花卉植物与地形和外环境的关系。可采用l:20,1:50,1:100。
3.0.5.3 施工详图,可采用方格网或坐标表示。比例尺1:20, 1:50。
3.0.5.4 必要时可附上效果图。
3.0.6 花坛、花境设计选用的花卉种类必须正确,因地制宜、适地适种。
3.0.7 花坛设计应附上二季(本季和下一季)花卉材料,种植时间。
回复
lululee1024
2006年05月02日 14:30:29
29楼
4 花坛、花境的施工
4.1 施工
4.1.1 施工必须符合设计的要求。
4.1.2 施工前必须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材料、场地、人工等的准备。
4.1.3 施工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必须提前7天作出调整方案,并有保证落实的措施。
4.2 土壤的准备
4.2.1 种植表土层(30cm)必须采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培养土。翻土深度内土壤中必须清除杂草根,碎砖、石块等杂物,严禁含有有害物质和大于lcm以上的石子等杂物。
4.2.2 对不利花卉生长的土壤必须用富含有机物质的培养土加以更换改良。
4.2.3 土壤改良时,必须采用充分发酵的有机物质。
4.2.4 土壤必须经过消毒,严禁含有病菌或对植物、人、动物有害的有毒物质。
4.2.5 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必须符合表4.2.5规定。
花坛、花境土壤主要理化性状要求 表4.2.5
一级花坛 两级花坛 一级花境 两、三级花境 备注
土壤的pH值6.0~7.0 6.6~7.5 6.5~7.5 7.1~7.5 酸性花卉5~7
土壤的容重g/cm≤1.0 ≤1.2 ≤1.25 ≤1.30
有机质含量% ≥3.0 ≥2.5 ≥2.5 ≥2.0
通气孔隙度% ≥15 ≥10 ≥10 ≥5
回复
lululee1024
2006年05月02日 14:31:07
30楼
4. 2.6 花坛土壤必须提前将土壤样品送到指定的土壤测试中心进行测试,并在种植花卉前取得符合要求的测试结果。 4.3 花卉材料的准备
4.3.1 花坛栽植的花卉应符合下列质量要求:
4.3.1.1 花卉的主杆矮,具有粗壮的茎杆;基部分支强健,分孽者必须有3~4个分叉;花蕾露色。
4.3.1.2 花卉根系完好,生长旺盛,无根部病虫害。
4. 3.1.3 开花及时,用于绿地时能体现最佳效果。
4. 3.1.4 花卉植株的类型标准化,如花色、株高、开花期等的一致性。
4.3.1.5 植株应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4.3. 1.6 观赏期长,在绿地中有效观赏期应保持45天以上。
4.3.1.7 花卉苗木的运输过程及运到种植地后必须有有效措施保证其湿润状态。
4. 3.2 花境花卉应采用宿根花卉,部分球根花卉,配以一、二年生花卉和其它温室育苗草本花卉类。
4.3.3 花境栽植的花卉应符合下列质量要求:
4.3.3.1 宿根花卉,根系发育良好,并有3—4个芽;绿叶期长;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4.3.3.2 具根茎或球根性多年生草本花卉宜采用休眠期不需挖掘地下部分养护的种类;苗木健壮,生长点多。
4.3. 3.3 观叶植物必须移植或盆栽苗,叶色鲜艳,观赏期长。
4.3.3.4 一、二年生花卉应符合花坛栽植花卉质量要求。
4.4 花坛、花境花卉的种植
4.4. l 施工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具有相关知识与技术技能。
4.4.2 应按花坛设计要求的地形、坡度进行整地,做到表土平整,保证排水良好。
4.4.3 应按设计要求放样,根据花卉种类定好株行距,并按时种植。
4.4.4 种植时应仔细除去花盆及其它容器。必要时,适当疏松根系。
4.4.5 必须根据花卉种类仔细调节种植株行距,花苗种植深度以原生长在苗床、花盆或容器内的深度为准,严禁种植过深。
4.4.6 种植后应充分压实,覆土平整。
4.4.7 种植后应浇足水分,第二天再浇一次透水。视天气情况,一周内加强水分管理,宜每天清晨浇水。
回复
lululee1024
2006年05月02日 14:31:26
31楼
5 花坛花境的养护、管理
5.1 花坛的养护、管理
5.1.1 根据天气情况,保证水分供应,宜清晨浇水,浇水时应防止将泥土冲到茎、叶上。
5. 1.2 做好排水措施,严禁雨季积水。
5.1. 3 花卉生长旺盛期应适当追肥,施肥量根据花卉种类而定。 施肥后宜立即喷洒清水,严禁肥料沾污茎、叶面。
5.1.4 应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5.1.5 花坛保护设施应经常保持清洁完好。
5.1.6 花坛换花期间,每年必须有1次以上土壤改良和土壤消毒。一级花坛每次换花期间白地裸露不得超过14天;二级花坛每次换花期间白地裸露不得超过20天。
5.1.7 花卉应生长健壮、花型正、花色艳、花期长。一级花坛全年观赏期不得少于280天;二级花坛必须做好“五一”,“十一”两大节日花坛的设计,施工计划,全年观赏期(包括观叶)不得少于250天。
5.1.8 花坛内应及时清除枯萎的花蒂、黄叶、杂草、垃圾;及时补种、换苗。一级花坛内应无缺株倒伏的花苗,无枯枝残花(残花量不得大于10%);二级花坛内缺株倒苗不得超过3~5处,无枯枝残花(残花量不得大于15%)。
5.2 花境的养护、管理
5.2.1 应按计划及时做好花卉的补种、填充。
5.2.2 应根据所用花卉的习性及时更新翻种。
5.2.3 一级花境全年观赏期不得少于200天,三季有花,其中可以某一季为主花期。二级花境全年可以某一季为主花期,观赏期不得少于150天。三级花境的花卉生长与观赏期生长良好一季观赏期不得少于45天。
5.2.4 修剪,整枝及时,花后及植株休眠期一级花境内残花枯枝不得大于10%。二、三级花境内残花枯枝不得大于15%。
5.2.5 每年植株休眠期必须适当耕翻表土层,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每平方米1.0~1.5kg。
5.2.6 一级花境冬季空秃的白地裸露不得超过20天。二级花境 冬季空秃的白地裸露不得超过30天。
5.2.7 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5.2.8 应落实日常养护,做到无杂草垃圾。
5.2.9 花境防护设施必须经常保持清洁完好无损。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