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
baixp009
baixp009 Lv.2
2006年04月27日 11:40:20
只看楼主

《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  作 者:俞孔坚 李迪华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版 次:2003年1月  开 本:开本:787x1092毫米 1/16  定 价:38元  书 号:ISBN:7-112-05585-7魂兮归来在我的家乡,当孩童生病发烧时,母亲会走到村口,将茶叶和大米撒向路面,呼号:魂兮归来!当孩童不幸夭亡时,族人会弃尸于童坟,碑曰:魂兮归未!

《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
  作 者:俞孔坚 李迪华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版 次:2003年1月
  开 本:开本:787x1092毫米 1/16
  定 价:38元
  书 号:ISBN:7-112-05585-7
魂兮归来
在我的家乡,
当孩童生病发烧时,
母亲会走到村口,
将茶叶和大米撒向路面,
呼号:魂兮归来!
当孩童不幸夭亡时,
族人会弃尸于童坟,
碑曰:魂兮归未!
然而,亡逝的灵魂啊,
你将被指向何处?
是希腊和罗马的废墟,
还是养育你的家园?
内容简介
本书概要
  本书强调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绝不应是表面的化妆和美化,而是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是在创造人类审美的而又是现实的生活场所、安全而健康的生态系统、富有意味的物质与精神空间,即天地-人-神和谐的人居环境。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中两篇在社会发展历史与国际视野里,以国际城市景观建设,特别是一个世纪前的美国城市美化运动的教训为鉴,直言目前盛行于大江南北的“城市化妆运动”乃是城市景观建设之误区,是在重蹈西方城市建设之覆辙,是封建君主意识、暴发户意识与小农意识的综合症,有必要唤起全社会,特别是城市建设决策者们的注意。
  不破则不立,破是为了立。在下篇中,作者倡导城市景观建设应尊重自然、尊重人和尊重地方精神。首先,从战略高度为城市建设决策者指出了一条通向未来光明之路,即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它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一样,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而要建立这样的生态基础设施,必须有“反规划”的思想意识和长远的战略眼光。
  面对在急速城市化时代里迷途的城市景观幼儿,本书呼唤其灵魂的回归、自然的回归、人性的回归和地方精神的回归。
baixp009
2006年04月27日 11:40:58
2楼
各篇章概要
上篇:前车之鉴:国际城市美化运动
  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理想城市开始,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上半叶的巴洛克城市,城市景观相继成为君主专制、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暴发户炫耀的工具。特别是从1893年美国芝加哥的世博会开始,以城市中心地带的几何设计和唯美主义为特征的城市美化运动席卷全美,留下了沉痛的教训。所幸的是这种思潮在1909年的首届全美城市规划大会上,及时得到批评和抵制。城市美化运动很快被科学的城市规划思潮所替代。然而,城市美化运动的产生的影响久散不去,在过去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继续泛滥于世界各地。 时下,中国大地上的“城市化妆运动”却又在重蹈历史覆辙。本篇系统地分析了国际城市美化的历史渊源,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原因,其在各个时期及不同国家的表现以及问题和教训。
中篇:中国城市景观歧途:暴发户与小农意识下的 “城市化妆运动”
  20世纪末90年代初开始,出现于中国的城市美化运动在许多方面都与一百年前发生在美国以及随后发生在其他国家的城市美化运动,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尽管在社会制度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其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行为与症结都如出一辙。这就警示我们应该以历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本章进而揭示中国现今“城市化妆运动”的本质问题,这是封建专制意识、暴发户意识与小农意识的综合反映,期望唤起国人的注意,同时也唤起参与中国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国际同行的注意,特别是希望唤起城市规划建设决策者的注意。
下篇:城市景观之路——“反规划”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中国城市化与城市扩张呈燎原之势,传统城市扩张模式和规划编制方法已显诸多弊端,城市扩展前景和生态安全忧患期待具有战略眼光的城市决策者。如同市政基础设施,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获得自然生态服务的保障。面对中国未来巨大的城市化前景,前瞻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本章提出了“反规划”概念,即城市规划和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非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反规划”就是规划和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并提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一大景观战略,包括:⑴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⑵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⑶维护和恢复河流和海岸的自然形态;⑷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⑸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⑹建立非机动车绿色通道;(7)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8)开放专用绿地;(9)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生命基质;(10)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11)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通过这些景观战略,建立大地绿脉,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
序 言
城市形象问题成为热门话题至今已有好几个年头了,这可能是由于长期以来,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工作一直贯彻“实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方针,注重城市形象美不够的一种“反弹”。本来随着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和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讲究一点形象,把城市建得美一点是无可非议的。而且,有关建筑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问题本是专业方面的老问题,有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虽然尚有美学理论方面的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但事实上既没有否定美观,也没有认为美观可以脱离实用、经济的观念问题(至少在专业内部、在主导方面是如此)。但是,讲究城市形象的呼声越来越高,从要求树立纯粹标志性建筑物,到要“包装”整个城市,所谓打造“城市名片”、树立“城市品牌”等等,甚至有的旧城市、旧区一时拆不了,也要筹巨资,请外国专家,想把X平方公里的密集街区都包装一番。这就把对城市形象的要求推到了极端的境地。相信上述事例是个别现象,但普遍重视城市形象,像本书指出的那样搞“美化运动”、“化妆运动”,确实并不只是个别的城市。显然,在我国当前还并不十分富裕的情况下,在城市中普遍地大拆大建,超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搞那些只顾外表,不管实用的形式主义的做法,既不是经济建设的方向,也不是文化建设的方向,而且,造成巨大的浪费,毒害社会风气,不符合人民群众的真正利益。人们不得不注意警惕在城市建设中专注形象的不良倾向。
  有意思的是,不少形式主义倾向的始作俑者不是专业技术人员,也不是老百姓,而往往是一些有决策权的领导人。本书作者切实地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社会原因,特别是中国特有的社会影响,赋予决策者特有的权力,只有决策者的的认识,才能决定所谓的形象工程,才能调动人马,实现形象工程。这里首先是一个认识问题,要解决这-问题,就必须提高认识,要向他们讲更多的道理,做更多的工作。作者以“与市长们交流”作为副标题,是很中肯的。
  本书作者还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了许多因素,提出了总结经验教训,免蹈前人覆辙的重要观点。历史的经验值得总结,早期国外的城市美化运动,对改善城市环境起过一些积极作用,其动因和结果比现在我们出现的问题要单纯得多,但美化运动推行了不久,形式主义的倾向终于被后来的现代科学的理念所冲破,不几年古典主义的规划就逐渐让位于科学规划的思想。我相信中国的情况也一定会改变,何况我们现在的财力尚不富裕,许多事是借了钱办起来的,借钱去做表面文章,是长久不了的。
  还应该指出,本书作者从理论高度,进行了多方面的剖析,说明了景观和实体、形式和功能的辩证关系。在一个偌大的城市中,不可能搞什么没有实用价值的“形式”和形象。这是城市和单项工程所不同的一个地方。作为综合性的城市建设,任何一种主导思想,其影响和结果往往是巨大而深远的,决策者对此不得不谨慎从事。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问题就十分重要。作者把书名归结为“景观之路”,也是具有深意的。
书中有一处有“反规划”的提法,原意是针对规划手法上,有时侧重于实体的布局,因而强调要先从留出空地入手,保证留下必要的空间,这是有道理的。其实,许多规划设计人员在空间规划设计原则中还是注意到“先留白”的“虚实结合”的重要性,讲究“开敞空间”(Open Space)就是重要一条。在不少高密度开发中,更要注意这一问题。用“反规划”提法容易被误解为反规划之道而行之,好像为倒孩子的洗澡水把孩子一起倒了一样。
  本书是当前研究城市形象问题中一本具有深度的、切中时弊的创作。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而且是应当推荐给从事规划工作者和有关领导者一读的好书。
                                周干峙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年12月14日
目录
本书概要
各篇章概要
序言(周干峙)
自序-1
自序-2哭泣的母亲河
自序-3 魂兮归来 :城市景观呼唤人性场所
上篇 前车之鉴:国际城市美化运动
1.1关于城市美化与“城市美化运动”
1.2巴洛克城市——君主的权杖,美国城市美化运动的原型
1.2.1背景:从理想城市到巴洛克城市
1.2.2君主的的威严与新贵的奢欲——欧洲巴洛克城市景观模式
1.2.3巴洛克城市实例与特征
1.3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资本主义暴发户的奴仆,世界城市美化的模板
1.3.1背景
1.3.2 美国城市美化运动实例
1.3.3 教训
1.4 殖民地的城市美化——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权力象征和统治工具
1.4.1 背景
1.4.2实例与教训
1.5 城市美化回到欧洲——法西斯与纳粹的舞台、独裁者的炫耀
1.5.1背景
1.5.2实例与教训
中篇 中国城市景观歧途:暴发户与小农意识下的“城市化妆运动”
2.1 中国“城市化妆运动”的种种症结
2.1.1“景观大道”
2.1.2城市广场
2.1.3城市河道及滨水地带的“整治”与“美化”
2.1.4为美化而兴建公园
2.1.5以展示为目的的居住区美化
2.1.6大树移植之风
2.2 20世纪末中国“城市化妆运动”产生的背景剖析
2.3中国“城市化妆运动”的本质根源
2.3.1文化的积垢: 封建专制意识
2.3.2时代的局限:暴发户暴发户意识
2.3.3时代的局限:小农意识
结语:“城市美化”运动,阴魂不散
下篇 城市景观之路——“反规划”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3.1问题背景
3.1.1当代中国城市化宏观背景
3.1.2大都市圈城市扩张机遇与生态安全忧患:以北京为例
3.2“反规划”途径
3.2.1传统方法背景
3.2.2“反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背景:景观安全格局
3.3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景观战略
3.3.1第一大战略: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3.3.2第二大战略: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
3.3.3第三大战略:维护和恢复河道及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
3.3.4第四大战略: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3.3.5第五大战略: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
3.3.6第六大战略:建立非机动车绿色通道
3.3.7第七大战略: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
3.3.8第八大战略:开放专用绿地,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3.3.9第九大战略: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质
3.3.10第十大战略: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3.3.11第十一大战略:建立乡土植物苗圃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土人景观著作系列
回复
baixp009
2006年04月27日 11:42:36
3楼
这是我扫的俞孔坚老师的书,感觉很好,里面有些东西很值得我们回味学习!
回复
baixp009
2006年04月27日 11:43:46
4楼
自序-1
  人类最伟大的创造,莫过于城市…… 一个几万甚至上千万人的社区,为了共同的和不同的目的,他们生活在一起,他们有时互助互爱,有时忌妒有加,憎恨之极,以至于你死我活;有时为了交流,他们修驰道、掘运河;有时却为了隔离,垒城墙,设陷井。同样,爱与恨也表现在人们对自然及其他生命的态度上:恨之切切,人们可以把兽与水视为共同的敌人,因此筑高堤、籓篱以拒之;爱之殷殷,人们又不惜工本挖湖堆山,引虎狼草木入城。人类所有这些复杂的人性和需求被刻写在大地上,刻写在某块被称为城市的地方,便成为城市景观。
  因此,城市景观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它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道德观及审美观,便有什么样的城市景观。以神权为价值取向,便有了欧洲中世纪以教堂为中心的城市景观;以君主和帝王的权力为价值取向,便有了中国封建都城和欧洲巴洛克的城市景观,于是热衷于纪念性轴线和展示性广场;以金钱为价值取向,则有了金玉堆砌的琉璃瓦、汗白玉和罗马柱廊;以庄稼为价值趋向的农业时代,人们自然会痛恨乡土杂草,而酷爱奇花异卉,于是有了铺张的模纹花坛和精于雕琢的园林绿地;以机器和工业为美的时代,人们热衷于用水泥和钢铁改造一切自然的过程和形态,并相信机器的高效和快捷,最终使城市景观变成了由管道组成的机器。而本书所倡导的价值取向是人本身,更确切地说是每个普通的城市居民。用他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休闲和娱乐的需求来衡量、评价和缔造城市景观,而尤其强调不久的将来的城市居民的需求。因此,这样的城市景观是战略性的,而决不是眼前的、投其所好的。它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讨论的,因而,需要用同样发展的眼光来理解。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提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中国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的祖辈们曾经有过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过着诗一般生活的时代。无论是文艺作品、历史记载还是遗存的古迹都让现代备受污染与拥挤之苦的城里人羡慕不已。而许多现代欧洲城市也向我们展示了现代生活方式不是与优美的生态环境无缘的,哪怕是在那些最现代化的城市中,人们仍然可以在非常绿色与生态的环境中过着健康而舒适的生活(Beatley, 2000)。所以,通向未来中国的城市景观之路既有我们可以回味的过去,也有指向未来的路标,更有国家最高统帅所倡导的美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是脚下的路,而这正是每一位市长所应该担当的责任。本书的目的正是为了帮助市长们辨析正确的城市景观之路。
  为此目的,本书遵循了两个信条:一个是“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另一个是“不破不立”,以此来导引一条健康、安全、生机勃勃的正真优美的城市景观之路。
  欧美几个世纪以来的城市美化的教训是中国城市景观之路的最好的前车之鉴。20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的旅行团、教科书、各种媒体的介绍,似乎都在竭力纠正在此之前的中国人对西方社会的认识,城市景观也是如此,赞美与模仿无所不在,而对其教训和失败的认识却远远不足,这使得中国城市景观建设屡蹈覆辙。本书则希望通过对西方城市景观史上教训的回顾,告诫处于城建狂热状态的中国城市建设者们,特别是市长们,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从过去西方国家的教训中获得智慧。
  作者所“破”的是那些与本书所倡导的价值取向相违背的城市景观行为,特别是在封建帝王意识、小农意识和暴发户意识下的城市美化运动。在过去近五年的时间里,作者遍走大江南北一百多个城市,所见所闻,令人痛心不已、焦虑万分:多么美丽的山林,却被无知地“三通一平”;多么动人的河流,却被残忍地裁弯取直,变成钢筋水泥渠道。我曾看到,在那恢弘气派的广场和景观大道背后仅几步之遥,却是弥漫着恶臭的、拥挤的街巷和垃圾场;我更看到千倾粮田昼夜间被划为“开发区”或城市建设用地,而后却被撂荒或做成无人光顾的硬地广场;我也曾与多位市长交流,感觉到他们是如何迫切地想通过城市景观来建立政绩,而同时,又发现他们中的一些是如何在一种盲目和错误的理念指导下进行城市建设。所有这些,都使作者感到有必要尽快将正确的城市景观理念传播给城市建设的决策者们,以避免更大的失误。
  所谓“立”就是倡导用更长远的眼光和更平实的态度来为城市的每一位居民建设一种天地-人-神(指地方精神)和谐的城市景观:即,城市规划和设计要尊重自然、尊重普通人、尊重地方精神。作为实现这样一个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城市的关键是改变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思路,特别提出“反规划”的思想,即从目前的开发建设指向的规划方法论转向“不建设”优先的规划方法论,建立一个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保障城市的持续发展一样,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保障自然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的持续和健康。并为此提出了城市生态基础设建设的十一大战略。
  就在本书即将完稿之时,两件事情的发生都增强了作者对本书可能被社会接受的信心。
  第一件事是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文件)和随后的九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贯彻国务院通知精神的文件。国务院通知中明确指出,“近年来,在城市规划和建设发展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地方不顾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盲目扩大城市建设规模,在城市建设中互相攀比,急功近利,贪大求洋,搞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所谓‘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提出“要发挥规划对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土地资源的配置作用,注意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这可谓是建国以来对纠正城市贪大浮夸和盲目建设的最严厉和最下决心的一次,也是最及时的一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书可作为进一步理解国务院通知精神的一个脚注。
  第二件事是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在深圳召开,会上通过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2002年8月23日,中国深圳),提出建设适宜于人类生活的生态城市,首先必须运用生态学原理,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环境、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运用生态工程技术,设计城市、乡镇和村庄,以促进居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提出建设生态城市包含以下五个层面: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整合和生态意识培养。同时“深圳宣言”提出,为推动城市生态建设必须采取以下行动:
  1.通过合理的生态手段,为城市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提供安全的人居环境、安全的水源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保障人体健康。
  2. 城市规划应以人而不是以车为本。扭转城市土地“摊大饼”式蔓延的趋势。通过区域城乡生态规划等各种有效措施使耕地流失最小化。
  3. 确定生态敏感地区和区域生命支持系统的承载能力,并明确应开展生态恢复的自然和农业地区。
  4. 在城市设计中大力倡导节能、使用可更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物质的循环再生。
  5. 将城市建成以安全步行和非机动交通为主的,并具有高效,便捷和低成本的公共交通体系的生态城市。中止对汽车的补贴,增加对汽车燃料使用和私人汽车的税收,并将其收入用于生态城市建设项目和公共交通。
  6. 为企业的生态城市建设和旧城的生态改造项目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激励手段。向违背生态城市建设原则的活动,如排放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的行为征税;制定和强化有关优惠政策,以鼓励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投资。
  7.为优化环境和生态恢复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和再培训计划,加强生态城市的能力建设,开发生态适用型的地方性技术,鼓励社区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城市设计、管理和生态恢复工作,增强生态意识、扶持社区生态城市建设的示范项目。
  本书所倡导的“天地-人-神”和谐的城市景观之路、“反规划”的思想和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正是一条通往生态城市之路。
  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是根据作者在多届全国市长培训班和多个国际会议以及全国多个城市的学术报告基础上整理完成的。同时,感谢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的老师、研究生积极参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研究,从而丰富了本书的内容,他们是李迪华、孙鹏、王志芳、黄国平、刘玉杰、刘东云、周年兴、潮洛蒙、韩茜丽、孟亚凡、李小凌、张蕾、黄刚、高毅坚。除注明外,所有照片都是由俞孔坚拍摄的。
  这里需要申明的是,本书所用的照片和例子来自许多城市过去五来年的现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凡带有批评性的言论决不是针对该城市或某些个人的。事实上,所提及的城市往往是在国内的城市建设中走在其他城市前列的,在许多方面是学习的榜样(如大连、深圳、青岛等)。之所以仍然用批评的眼光来看待它们,正是因为它们的先进性和作为榜样和典型的意义,使后来的城市建设者能更理智地、用分析的眼光来对待它们的建设成就,而不是盲目地照搬。作者尤其希望所提到的某些城市的市长们能理解我们的善意。事实上这些城市的市长中有许多都与作者有过触膝交流的友谊,并有着把城市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的共同愿望。果能如此,则城市景观之路不愁其不光明。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
                      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
                            俞孔坚     
                      2002年国庆于北京中关村上地
回复
baixp009
2006年04月27日 11:45:37
5楼
自序-2哭泣的母亲河
  南方的河,北方的河,都是我的母亲河,可是她们都在哭泣。
  我那残酷的儿女们啊,为什么要用道道高坝拦截我流动而连续的身体,将我肢解,令我断流?你可知,流动是我的天性,连续是我的生命。从雪山高原,到林莽峡谷;从平原阡陌,到湖沼海滩,我将氧气、矿物营养分配给千万生灵。因为我的流动和连续,才有爱“跳龙门”的鲤鱼逆水而上,在她们认为合适的上游溪谷或静湖中产卵繁殖,再让她们的后代顺流而下,在营养更丰富的下游成长生活。正是因为我的流动和连续,多姿多彩的植物得以传播到广阔地域,随处而安、生长繁衍。我的连续也使众多野生动物的迁徙成为可能。我本是大地肌体上唯一的连续体,我之于生命的地球,正如血脉之于生命的人类。也因为我的流动和连续,才使你有一个美丽的童年、美丽的梦,使人类生活的城市有了一串串美丽的项链。
  我那无知的儿女们啊,为什么要残忍地将我裁弯取直,再用钢筋水泥捆裹我本来自然而优美的躯体,令我窒息,如同僵尸。我曾经有浅滩深潭,如琴弦响着动人的乐曲;春汛到时,我让洪水缓缓流过,积蓄丰盛的地下水库;秋旱来临,我释放不尽的涌泉,让所有生命恢复生机;我曾经有鲜嫩的水草在丰腴的肌肤上舞动,庇护着大小游鱼,潜伏着河蚌泥鳅;我曾经有慈菇和芦苇,在幽凹处快乐地生长,青蛙和鲶鱼唱着黎明与日暮的歌;我曾经有磐石兀立在那显凸处,石缝中长着深情而不惧贫瘠的芒草,向濯足的路人诉说春天的丰润与秋天的萧瑟。好大的浓阴啊,那是身边的乌桕与河柳的投影,阴凉中有双双鲫鱼共享自由与欢乐。
  我那卑俗的儿女们啊,你们嫌我草灌丛生,包容泥土与生命万物,可那何尝不是我的美德?你们嫌我曲折蜿蜒,自然朴素,可那何尝不是诗的泉流、画的本原?你们认贼为父,让生硬的水泥和花岗岩奸淫我纯洁的躯体;你们浮华虚伪,让意大利的瓷砖、荷兰的花卉和美利坚的草坪装饰我的玉体,却剥去了庇护与滋润我的乡土草木,令我面目全非,那何尝不是罪孽?
  南方的人呵北方的人,你们曾经向我排泄着污秽和浊流,而今却拿我开刀整治,举着“泻洪”的利刃,开着“清污”的铲车……多想问你们——还记得吗?我是你们的母亲河啊!
自序-3 魂兮归来 :城市景观呼唤人性场所
走进北京,走进上海,广州和成都,走进我们的每一个城市,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又体验到些什么?有人在说千篇一律,有人在说千城一面。于是乎,追求特色与个性的领导和设计师们便挖空心思,竭尽屋顶、立面、广场和马路之能事:“夺回古都风貌”,创造“世界第一”,构筑“新世纪”景观,但结果又是如何呢?那令人望而却步的景观大道,那曝晒在太阳光下的世纪广场,还有那“亮起来”的街道。于是,我要问,城市该由谁来设计?城市该为谁而设计?
1.没有设计师的公共场所
  没有设计师的公共场所是充满诗意、充满人性和充满故事的。这样的场所出现在五十万年前山顶洞内的平台上,那时,“北京人”们狩猎回来,在洞内架起篝火,分享着一天的猎获;这样的场所出现在五千年前半坡村中心的黄土地上,那时,先民们走出各自的草棚,载歌载舞,共庆平安或准备出征捍卫家园;同样,这样的场所出现在克里特岛上的一个规则锲形层平台上,美农王族及大臣们观看来自小亚西亚的美女的歌舞;在古罗马的广场上,公民们辩论政治,讨伐不称职的官员。
  这样的场所是云南哈尼族村头大树下的磨秋场,在这里少男少女们在竞技在戏嬉;是山寨梯田上两条田埂的交汇之处,一棵披撒着浓荫的大青树,一脉清流从树下淌过,在那树下的大石头和小石头组成的空间里,在树阴间洒下的月光里,青年男女在倾诉着衷肠;是村中的水井旁,这里有一些纵横的条石,一两汪蓄水的石槽,妇女们在提水、洗衣服,男子们抱着竹筒烟枪,在一旁闲坐聊天,偶尔会给正在从井里提水的漂亮姑娘帮上一把,献一番殷勤。
  这样的场所在青藏高原的村头或交叉路旁,围着比村庄更古老的玛尼堆,藏族老人们手摇经轮,在旋转着、祈祷着。那玛尼堆是由一方方刻着经文的石块垒就的,那每石块是由路人从远方带来的,每一块都有一段艰辛的经历,同时都带着一个美丽的希望。
  这样的场所在江南水乡的石埠头上,小孩们缠着白发老人讲述着关于门前那条河,河上那座桥的动人故事;讲述他少年时的钟爱曾经在此皖纱,红罗裙倒映水中。
  这些没有设计师的公共场所却充满着含义。它们是人与人交流的地方,一个供人分享、同欢、看和被看的所在,是寄托希望并以其为归属的地方。离开了人的活动、人的故事和精神,公共场所空间便失去了意义。
  现代人文地理学派及现象主义景观学派都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强调普通人在普通的、日常环境中的活动,强调场所的物理特征、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性。这里的物理特征包括场所的空间结构和所有具体的现象;这里的人是一个景中的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这里的含义是指人在具体做什么。因此,场所或景观不是让人参观的、向人展示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场所、景观离开了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义,成为失落的场所(Placeless)(Relph, 1976年)。
  我们怀念没有设计师的公共场所,那是浪漫的、自由的、充满诗意的,是艰辛的、可歌可泣的;那是朴素的、且具功用的;那是自下而上的,是人的活动踩踏和磨练出来的,是根据人的运动轨迹所圈划的;那是民主的,人人都认同,人人都参与的物化形态;是人所以之为归属的;刻入人的生命历程和人生记忆的——那随自然高差而铺就的青石板,那暴露着根系的樟树,那深深刻着井绳印记的井圈,还有缺了角的条石座凳。这些场所归纳起来,都有以下几大物质特点:
第一:它们是最实用的,而且能满足多种功用目的。
  第二:它们是最经济的,就地取材,应自然地势和气候条件,用最少的劳动和能量投入来构筑和管理。
  第三:它们是方便宜人的,人的尺度、人的比例。
  第四:它们都是有故事的,而且这些故事都是与这块场所和这块场所的使用者相关的。
 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公共场所的美。美不是形式的,她是体验、是生活是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
回复
baixp009
2006年04月27日 11:47:09
6楼
2.有设计师失去了场所
  自从有了设计师之后,那些没有设计师的公共空间的丰富的含义似乎失去了,彻底的或不彻底的。设计师或者为表现他自己而设计,或者为他所依附的神权、君权、财权或机器而设计,却忘记了为人——普通人和生活的人而设计。只要简单地回顾一下城市景观的历史,就会发现人们实际上很少在为人自己而设计。这里的“人”是指普通的人、具体的人、富有人性的个体,而不是抽象的集体名词“人民”。
  (1)惟设计师的设计
  以往,建筑及城市设计强调经济、实用、美观,把美观与经济和实用割裂甚至对立,而且把美限于“观”。这本身就是个误解。而使设计进一步走入误区的是,当人们把强调美观作为一种社会的进步而位居经济和实用之上时,空洞无味的形式美便日渐风行。于是乎有了小城市里数公顷甚至于数十公顷下沉或抬高的广场,有了大小城市中心的轴线式六车道的景观大道;于是有了意大利进口的石材,美国进口的草坪;于是有了巴洛克的图案,欧洲新古典的柱廊和雕塑。设计师,当然是加引号的设计师,总试图将自己心目中的“美”展示给观众,把人当着外在者,而不是内在的生活者和体验者。
  (2)为神设计的城市
  从五千多年前两河流域最早的城市,到中世纪及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城市、美洲的印加帝国,再到中国的大小城市,城市空间无不围绕教堂庙宇而设计,居民屈居于神之脚下。在高耸如云的埃兹泰克(Eztec)神坛之上,人是神的牺牲品;无数的庙堂台阶之下,人是神的奴仆。
  (3)为君主和权贵而设计的城市
  纵观城市发展的整个历史,在大部分时间里,人们都在为君主和权贵设计城市。从北京的紫禁城和各州府衙门到意大利墨索里尼的罗马再建计划和希特勒的柏林,再到英法殖民主义者的在亚、非、拉的新城。城市设计无不是权贵们的集权欲、占有欲和炫耀欲的反映。而普通的市民们却在高大的建筑、巨大的广场和景观大道面前,如同不可见的蚂蚁。文艺复兴将人从神权中解放出来,却为他们带上了君权的桎梏。人同样是祭坛上的牺牲品或是祭坛下的奴仆。
  (4)为机器所设计的城市
  工业革命给城市景观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人们似乎征服了自然,挣脱了神的约束,推翻了君主。但人们并没有改变受奴役、被鄙视的地位。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另一个主宰城市、主宰自己生活的主人——机器。从英国的格拉斯哥,到美国的纽约、底特律、洛杉矶,到中国的上海、北京、沈阳、太原。你会发现似乎所有大城市都曾经或正在为机器而设计,快速和高效是设计的目标,这就是近一个世纪以前柯布西耶的理想城市模式:快速城市。为了生产的机器,人们设计厂房;围绕厂房,人们布局工人新村。为了汽车的通行,人们拆房破街,并将快速路架过头顶。为了让汽车在“世纪大道”上畅通无阻,人们选择了让人在曝晒或雨雪寒风中漫长地等待,等待机会横穿那危险的屏障。每当看到此景,你会感到人的尊严甚至不如一群横渡溪流的鸭子。
  人们生活的全部内容:工作、居住、休闲、娱乐,被解剖成一个个独立功能的零件。城市设计过程中则把这些功能零件加以组合、装配,于是,整个城市本身也成了一个机器。通过交通系统和汽车把这些零件组成一个功能体,而人则再次被忽略了。
  所以,纵观城市景观的历史,人们在挣脱了一个旧的枷锁之后,又被套上新的枷锁。直到最近,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似乎看到人性化时代的曙光。现代城市空间不是为神设计的,不是为君主设计的,也不是为市长们设计的,而是为生活在城市中男人们、女人们、儿童们、老人们、还有残疾的人们和病人们,为他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学习、娱乐而设计的。惟设计师的公共场所的设计是富于创造和另人敬佩的;为神圣的或世俗的权威及其代表而设计的城市空间是恢弘的、气派的、令人惊叹的;为机器而设计的空间是快速而高效的。然而,它们离普通人的生活是遥远的。
  于是,我们感到悲哀,我们为设计师而悲哀,为自己作为设计师而羞耻,为经过设计而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作品”而悲叹:别了,诗意的场所;别了,人性的空间;别了那故事的地方。然而,我们又不甘心,我们因此呼号。
回复
baixp009
2006年04月27日 11:47:40
7楼
3.重归人性的场所,找回故事的地方
  当设计是为了生活、为了内在人的体验;当设计师成为一个内在者而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当设计的对象具有功用和意义时,我们方可重归人性的场所,找回那故事的地方。为此,设计师应该:
  第一,认识人性。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交流,害怕孤独;人需要运动,需要坐下休息;人离不开水,人也爱玩火;人爱采撷和捕获;人需要庇护和阴凉,需要了望,看别人而不被别人看到;人需要领地,需要适当尺度的空间;人需要安全,同时人也需要挑战;人爱走平坦的道路,有时却爱涉水、踏汀步、穿障碍、过桥梁。同时,人要交流、要恋爱、要被人关注,同时喜欢关注别人……。因此,需要设计的场所能让人性充分发挥.
  第二,阅读大地。大自然的风、水、雨、雪,植物的繁殖和动物的运动过程,灾害的蔓延过程等等,都刻写在大地上。因此,大地会告诉你什么地方可以有树木,什么地方可以有水渎或土丘;大地也告诉你什么格局和形式是安全和健康的,因而是吉祥的,什么格局是危险和恐怖的,因而是凶煞的。同时,大地景观是一部人文的书:大地上的足迹和道路,门和桥,墙和篱笆,建筑和城市以及大地上的纹理和名字,都讲述着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爱和恨,人类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因此,阅读大地是在认识自然,而更重要的则是认识人自己。
  第三,体验生活。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当地人的价值观。如果你不到都江堰的江边林下坐上一天,就不明白为什么成都被认为是中国最悠闲的城市;如果你不搭一回北京街上的出租车,就不理解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含义;如果你不到温州街头走走,你也不会知道“全民皆商”的意味;如果你不经历青藏高原的缺氧,也就不能理解为什么那里的人会成为释迦牟尼的选民。只有懂得当地人的生活,才会有符合当地人生活的公共空间的设计。
  第四,聆听故事。故事源于当地人的生活和场所的历史,因此要听未来场所使用者讲述关于足下土地的故事,同时要掘地三尺,阅读关于这块场地的自然及人文历史,实物的或是文字的。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的力量,是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力和原因,也是设计所应表达和体现的场所的本质属性。这样的设计是属于当地人的,属于当地人的生活,当然也是属于当地自然与历史过程的。
  城市景观是人类欲望和理想在大地上的投影。在近万年的城市发展历程中,人类为摆自然力、神权、君权以及自己创造的机器的约束,今天终于走进了一个天地-人-神和谐的人性化的时代.
  回来吧,诗意的场所;回来吧,人性的空间;回来吧,那故事的地方。
回复
baixp009
2006年04月27日 11:49:12
8楼
上篇 前车之鉴:国际城市美化运动
  从1893年美国芝加哥的世博会开始,以城市中心地带的几何设计和唯美主义为特征的城市美化运动疯卷全美,而留下了沉痛的教训。所幸的是,这种思潮在1909年的首届全美城市规划大会上,及时得到批评和抵制。城市美化运动很快被科学的城市规划思潮所替代。然而,城市美化运动的阴魂不散,在过去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继续泛滥于世界各地。时下,中国大地上的“城市化妆”运动却在重蹈历史覆辙。本篇系统地分析了国际城市美化的历史渊源、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原因,分析了其在各个时期及不同国家的表现以及出现的问题和教训。
1.1关于城市美化与“城市美化运动”
  “城市美化”(City Beautiful)作为一个专用词,出现于1903年,其发明者是专栏作家马尔福德.罗宾逊(Mulford Robinson)。罗宾逊是一名非专业人士,以后半路出家,到哈佛大学学习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他乘借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巨大的城市形象冲击,呼吁城市的美化与形象改进,并倡导以此来解决当时美国城市的物质与社会脏乱差的问题。后来,人们便将在他倡导下的所有城市改造活动称为 “城市美化运动” (City Beautiful Movement)(Newton,1971年;Wilson, 1999年)。
尽管作为一诛
回复
baixp009
2006年04月27日 11:53:47
9楼
尽管作为一种城市设计的主流思潮发端于美国,始于1893年美国芝加哥的世博会,但“城市美化运动”的形式来源实际上可以追溯到欧洲15-16世纪文艺复兴的理想城市模式,而更直接的形式语言则来自于16-19世纪的巴洛克城市设计。
“城市美化运动”强调规则、几何、古典和唯美主义,而尤其强调把这种城市的规整化和形象设计作为改善城市物质环境和提高社会秩序及道德水平的主要途径。在20世纪初的前十年中,城市美化运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美国和加拿大的主要城市。但它在美国实际上却仅风行了16年的时间(从1893年的芝加哥博览会到1909年的美国第一届全国城市规划会议)。尽管如此,这一阶段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史上还是有着重要意义的(Pregill and Volkman ,1993年;Kostof, 1995年;Cullingworth, 1997年;Wilson, 1999年),其影响至今尤存。从积极的方面来讲,它促进了城市与景观设计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开始改善了城市形象,也加速了景观和城市规划设计师队伍的形成。
  从倡导者的愿望来说,城市美化应包括至少以下几方面的内容(Pregill and Volkman ,1993年)。
  第一是“城市艺术”(Civic Art):即通过增加公共艺术品,包括建筑、灯光、壁画、街道的装饰来美化城市。
  第二是“城市设计”( Civic Design):即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为社会公共目标,而不是个体的利益进行统一的设计。城市设计强调纪念性和整体形象及商业和社会功能。因此,特别强调户外公共空间的设计,把空间当作建筑实体来塑造。并试图通过户外空间的设计来烘托建筑及整体城市形象的堂皇和雄伟。
  第三是城市改革 (Civic Reform): 社会改革与政治改革相结合。城市的腐败极大地动摇了人们对城市的信赖。同样令人担忧的严重问题是城市的贫民窟。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贫民窟无论从人口还是从面积上都不断扩大,工人拥挤在缺乏基本健康设施的区域,这里成为各种犯罪、疾病和劳工动乱的发源地,这些都使城市变得不适宜居住。因此,城市改革包括对城市腐败的制止,解决城市贫民的就业和住房以维护社会的安定。
  第四是“城市修葺”(Civic Improvement):强调通过清洁、粉饰、修补来创造城市之美。尽管这些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但却是城市美化运动对城市改进最有贡献的方面。包括:步行道的修缮、铺地的改进、广场的修建等等,都极大地改善了城市面貌。
  从理论上讲,以上四个方面都或多或少地服务于城市美化运动的十个目标:
 ① 通过集中服务功能及其他相关的土地利用的设计,旨在形成一个有序的土地利用格局。
 ② 形成方便高效的商业和市政核心区。
 ③ 创建一个卫生的城市环境,尤其是在居住区。
 ④ 通过景观资源的利用,创造城镇风貌和个性。
 ⑤ 将建筑的群体作为比建筑单体更为重要的美学因素来对待。
 ⑥ 在街道景观中创造聚焦点来统一城市。
 ⑦ 将区域交通组成一个清晰的等级系统。
 ⑧ 将城市的开放空间作为城市的关键组成。
 ⑨ 保护一些城市历史成分。
 ⑩ 创造一个统一的系统,将现代城市形态,如工业设施和摩天大楼结合在现有城市之中。
城市美化运动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创造一种城市物质空间的形象和秩序,来创造或改进社会秩序,恢复城市中由于工业化而失去的视觉的美和生活的和谐(Newton,1971年),并在某些方面和某些城市创造了留存至今的优美景观,如一些城市公园,一些纪念性建筑和城市中心等。
  然而,在更多情况下,“城市美化”往往被城市建设决策者的集权欲和权威欲、开发商的金钱欲及挥霍欲以及规划师的表现欲和成就欲所偷换,把机械的形式美作为主要的目标进行城市中心地带大型项目的改造和兴建。并试图以此来解决城市和社会问题,从而使“城市美化”迷失了方向,使倡导者美好的愿望不能实现。美国城市美化运动最有影响力的规划师和建筑师伯奈(Daniel Burnham)的一句名言就是“不做小的规划,因为小规划没有激奋人们血液的魔力。而且它们本身也很可能难以实现。要做大规划,目标高远,为之奋斗,不要忘记,一个高超而合逻辑的构思一旦实现,便永不消亡”(Pregill and Volkman ,1993年,P540),在此口号之下,美国大陆上的各大城市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再建与改造过程。所幸的是,这种思潮及时得到了批评和抵制。在1909年的首届全美城市规划大会上,城市美化运动很快被科学的城市规划思潮所替代,基本上宣判了“城市美化运动”在美国本土的死刑。
  但是,“城市美化运动”的阴魂不散,它伴随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统治势力而来到了亚洲、非洲和大洋洲,成为白人种族优越地位的象征和种族隔离的工具。之后,在20世纪30年代,转了一圈之后,它又回到了法西斯和纳粹统治下的欧洲,成为独裁者炫耀其权力的舞台。
  在近一百年的历程中,“城市美化运动”在各种不同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条件下都有所表现。彼得•霍尔(Peter Hall)一针见血地指出:它是金融资本主义的奴仆,它又是帝国主义的代言人,它更是个人独裁主义者的工具(Hall,1997年,P202)。这些表现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两大共同特征:
 第一,专注于纪念性和表面文章,将建筑或城市空间作为权力的符号,与此同时几乎全然不考虑规划所应达到的更广泛的社会目标。
 第二,为展示而规划,将建筑和城市空间作为表演的舞台,设计的目的是令观众激动,让参观者惊叹。只是在不同时代和国家里,观众有所不同罢了,他们或是向往贵族生活的中产阶级,或是那些在寻机挥霍和寻求刺激的暴发户,或是卑怯的殖民地臣民,也或是涌入城市的农民和来自乡下的参观者。
 可悲的是,除了少数旁观者外(他们或沉默,或是在场外发出使“演出者”感到不悦的呼号),似乎所有人都喜欢这样的表演,而对为此瞬间和表面的表演所付出的代价却木然。
 在近乎百年之后,“城市美化运动”的幽灵又来到了中国,它带着16世纪意大利的广场,17和18世纪法国的景观大道,20世纪初美国的摩天大楼,出现在大江南北大大小小的城市。尽管它在新中国五十年的城市建设史上可以看作是一种进步,在改善城市形象等方面起了一些积极的作用,但其已经和正在造成的危害,使我们不能漠然置之。
回复
baixp009
2006年04月27日 11:57:28
10楼
1.2 巴洛克城市——君主的权杖,美国城市美化运动的原型
1.2.1 背景: 从理想城市到巴洛克城市
城市美化运动最根本的出发点之一是将城市景观片面地作为视觉审美的对象来欣赏和设计。这一认识源于关于城市形态和设计的启蒙时代,即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理想城市。首先是在文艺复兴的中心意大利,画家、雕塑家、文学家和诗人受教皇和贵族的聘请,与建筑师们一起参与甚至主持重要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并用同样的原理来设计城市。如当时最负盛名的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等都是罗马一些重要建筑和城市广场的主要设计者和参与者。形象是艺术家们所要创造的最终目标,而指导艺术家们形象创造的是理想形式,一种绝对的美的理想。这种绝对美的理想存在于天才艺术家的内心,而最终源于宇宙和自然造物。这种绝对的美终于在古希腊和罗马的雕塑及建筑中找到了:秩序、比例、对称、均衡、和谐、明快。
艺术家和理想城市的幻想者用设计艺术品和建筑物的方式来描绘想像中的城市:一个完美无缺的、几何化的鸟瞰或透视图案。而现实存在的欧洲中世纪城市,由于其自由的形态和高密度的建筑物,使理想城市的艺术品很难得以实施。随后而来的巳洛克城市景观设计和建造者,正是在一个现实的“混乱的”中世纪旧城市肌理上(图1一1),雕刻出近乎理想的景观大道、城市广场和纪念物。正是城市作为艺术品和建筑物的理想模式和城市作为展示空间的巴洛克模式,成为延续近五个世纪,往返流行于欧洲、美洲、亚洲,最终盛行于当今中国的城市美化的最基本的语言。
图1-1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由于它们的拥挤和混乱,被作为理想城市和巴洛克城市的改造对象。
最早将希腊和罗马的古典美传播给文艺复兴建筑和城市艺术家的建筑理论是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1407-1472年)的《建筑十书》。该书在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著作基础上,提出建筑形式美的原则,以及一系列理想的比例关系,并在其建筑设计中尝试,由此开启了基于古典建筑美学规律的建筑风范(图1-2)。
图1-2 阿尔伯蒂运用古罗马建筑的比例关系和语言来改造和重建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建筑,开启了基于古典建筑美学规律的建筑风范,Sant’s Andrea教堂,意大利Mantua,1470年设计(Gardeners’Art Through the Ages,1970,P430-431)。
这些来自于希腊和罗马建筑和雕塑的形式美理想,经过以追求唯美形式为生命的艺术大师们的双手,而成为文艺复兴时代新建筑和形象,最终成为后来古典主义建筑师们所顶礼膜拜的对象。这里最值得一提两位艺术家是画家出身的伯拉孟特(Donato Bramante ,1444-1514年)和集雕塑家、画家及工程师为一身的米开朗琪罗。他们为罗马的建筑奠定了古典主义建筑的基础,而他们的广场设计则为巳洛克城市设计播下了种子(图1-3~图l-4)。这正是四百年后美国城市美化运动审美标准的主要来源。
图1-3艺术家的理想形式美:伯拉孟特(1502~1503年)设计的坦比埃多数堂,意大利,蒙托里奥(Gsdeners’Art Through the Ages,P457)。
图l-4艺术家的理想形式美:米开朗琪罗1537年设计的元老院及广场平面(Capitdine Hill),意大利罗马。
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来说,客观世界是由不同层次构成的, 而在每一层次上都遵循同样的美学原理,如米开朗琪罗就把城市比作人体,依照人体的四股和中心关系来设计城市,而人体是上帝创造的最美的形式。设计雕塑和建筑物的绝对的形式美原理同样地被用于城市的设计(图1-5)。
图1-5艺术家的理想形式美:米开朗琪罗(1546-1564年)设计的圣彼得教堂,意大利。
这种绝对美的形式幻想与中世纪的现实城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后者如同一个油点围绕着中世纪的核心向外层层扩展。这种增长是围绕着作为神权象征的教堂,通过毫无规划的建筑和邻里关系而产生的。阿尔伯蒂的城市理念对这种有机城市提出了尖锐的批判,他强调应该把城市按几何形式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城市被当作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实体,被比喻成一个建筑物,是一个由部分构成的物质实体,由实体的公共空间、纪念物、公共的和私人的建筑所构成。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大房子,而一座房子就是一个小城市。城市由建筑构成,如同一个建筑由房间组成一样。防卫用的城墙定义了城市,城墙可以是实的,也可以是虚的(如壕沟)。城市是一个被看的建筑,但同时也是一个看的构件,一个取景的设置。这个取景设置通常在城市中心地由根据理想城市模式设计的建筑来定义。
这些理论影响了16世纪的城市,向心式的城市平面布局成为文艺复兴理想城市的通式。新城市的平面中心图案必然是“圆、方或某种形状”,城市和其中各种组成部分必然是成双成对而设的,这些相对的设立明确和凝固了建筑及城市的意义。城墙相对于护城河;城门相对于主轴线;街道相对于公共广场;街道的直线相对于曲线;神圣的建筑物相对于世俗的建筑;公共建筑相对于私人建筑。这样的理想城市的一个经典例子是斯福津达(Sforzinda),它是由设计师费拉尔特(Filarete)为当时的米兰君主Francesco Sfoza设计的。其基本形状是个八角星。每个角上各有一门,中心是一市政大楼和公共广场,另有均匀分布的16个小广场在城市中,提供商业和教堂场所。但这一出于艺术家之手的完美的理想城市,由于其过于铺张和唯美,以及与现实的距离和建造者的实际财力,同其他许多天才画家和建筑艺术家绘制的理想城市一样,无一例外地只成为永远的纸上城市,而真正能按艺术家们的理想实现的是某些单体的建筑,基本上是最不受现实条件限制和最具实力的教堂(图1-6)。
图1-6费拉尔特设计的斯福津达理想城市图式,没有实现,设计时间1457~1464年(Kostof,1991年,P186)。
欧洲文艺复兴的理想城市模式是把城市看作建筑化的实体,城市的形态由一个个建筑实体构成,而忽视了城市是一个时间维上的产物,城市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物体,其结构和形态实际上是由其“虚”(Void )体而不是实体来定义的,是由街道和广场而不是由建筑物来限定的,而将城市想像成房子势必抹煞建筑物与城市的差异,忽视了“虚体”(空间)的潜在价值,并且忽视了城市建筑的不确定特性、时间性和城市的过程(Gandelsonas,1999年,P19),这是理想城市最终在欧洲大陆上的城市改造中成为泡影的内在原因。
尽管欧洲文艺复兴理想城市的模式没能在中世纪的城市肌理上得以实现,但它却在法国巳黎郊外的凡尔赛宫中得到完美的体现。那是一个城市外的完整的皇家理想城市模式。景观设计师雷诺随国王路易十四从1667年开始设计和修建这一宫园直到逝世(1700年)。凡尔赛的规模与内容可谓前无古人,它被认为是混乱与野蛮的海洋中快乐和文明的岛屿。雷诺在这一设计中将所有的视景全部集聚于皇帝的眼中,并系统地用各种方法,来创造巴洛克风格的体验——一种无限的感觉,这些方法包括框景、倒影或障景等,通过透视线的组织,形成一个空间的网络,使物体不能一览无余(图l-7-图1-8)。凡尔赛的宫苑景观模式以及随后的巴洛克城市景观模式,主宰了以后整个欧洲城市设计达三个世纪之久。但是,凡尔赛是为路易十四一个人设计的,而这种形式之所以得以在欧洲盛行,是因为那是在君主与贵族的统治时代。而正是这种君主与封建集权的共同性,我们才可以理解代表中国封建帝制的中国古代理想都市模式,这一模式的典型便是北京的紫禁城(图1-9~图1-10)。更有意思的是,一向妄自尊大而闭国自守的清代帝王却能欣然接纳这种来自异国的华饰景观(图1-11),足见欧洲皇家集权景观之迷人。
图l-7-图1-8法国凡尔赛宫:一个完整的欧洲帝王的理想城市设计模式,是后来城市美化的-个原型:极度气派豪华;一点透视,强调几何的形式美,金玉堆砌的装饰。
图1-9~图1-10北京紫禁城:-个完整的中国封建帝王的理想城市设计模式,它被与欧洲的理想城市与巴洛克城市搀杂在一起,如同一个不散的幽灵,在现代中国的城市化妆运动中作祟。
图1-11圆明园西洋楼,欧洲宫苑景观,更确切地说是凡尔赛景观扬威中国的最旱例子之-。
如果说凡尔赛是巴黎郊外的天堂,美洲大陆则是欧洲之外的一块处女地。不?
回复
baixp009
2006年04月27日 11:59:02
11楼
如果说凡尔赛是巴黎郊外的天堂,美洲大陆则是欧洲之外的一块处女地。不同于已建成的欧洲|城市,美国的建筑与城市的空白使其为实现理想城市模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西班牙对新世界的殖民活动先于其他欧洲国家一个多世纪。西班牙在美洲的第一个殖民城市是佛罗里达的圣奥古斯汀(St Augustine),于1587年建成,随后于1638年,英国人用同样的中心广场加方格网的模式设计了康涅狄格的纽黑文(New Haven)。1682年设计的费城,同样采用了理想城市模式,堪称是美国本土上第一个大型的城市设计,洛杉矶则是美国独立革命(1776年)前的最后一个殖民城市。
美国的城市正是欧洲理想的建筑城市或艺术品城市的全面反映,是欧洲城市理想的试验地。在这一理想城市的整体意象基础上,再叠加了随后兴起的欧洲巴洛克城市设计模式,最终成为美国城市美化运动的基本形式,也是后来风行于世界各地城市美化的基本模式。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