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楼
回复
3楼
给排水部分:
1、 设计说明:
1) 这个建筑是3层餐厅,请删除“设计依据”中与功能无关的住宅类规范。
2) 给水压力仅0.35Mpa,为何试压达到1.0Mpa?热水试压达到1.5Mpa,更加离谱。消火栓系统进口压力仅0.5Mpa,试压1.35Mpa出处何在?按照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工作压力不大于1.0Mpa的给水(含消火栓)系统试压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小于0.6Mpa。
3) 卫生器具国标图集S342早已作废。
2、 首层平面:
1) 首层给排水出户管均无定位尺寸。
2) 靠柱子的排水出户管应与结构专业核对是否与柱下基础打架。
3) 12/13轴地沟排水居然是地沟直接以-1.35m标高出户!实在是太神奇了!
4) 《建规》8.4.2.6规定消火栓系统干管阀门的设置要保证检修时关闭的立管不超过2根。你这个系统12根立管,干管仅设2个干管阀门,检修时要关闭6根立管。增加干管阀门吧。
5) 消火栓系统由消防水池供水,不是从生活给水管网供水。消火栓系统进水管的倒流防止器纯属多余。
6) 首层消火栓干管标高为-0.5m,显然是埋地敷设。那么你的干管阀门怎么设置?直埋?不可能。要么设阀门井,要么把下干管提到首层顶板下明装。此外,如果要采用埋地敷设,不宜采用沟槽、丝扣等接口,宜采用焊接、承插等刚性接口以避免接口处腐蚀、渗漏。
3、 二、三层平面:
WL-3所接排水沟长达50m,按1%坡度计,坡差就达500mm。再考虑200mm地沟净深及防水做法,首层结构顶板之上要做800mm厚的垫层才能满足地沟敷设的需要。这太不合理了!建筑为此损失了净高,结构为此增加了荷载。其实只要多设几根排水立管就可以把地沟长度大大缩短。此外,这么长的地沟排这么多设备的水,DN100的排出管偏小。
4、屋顶平面:
1)消火栓顶层干管屋顶架空敷设极为不妥!消火栓系统是死水,架空敷设仅设置常规保温很危险。应该采用电伴热保温,或将上层干管降至顶层顶板下室内安装。
2)屋顶水箱间无采暖,也应采取电伴热保温。其实本建筑已设置采暖系统,往水箱间引一组散热器举手之劳。
3)屋顶水箱间缺详图。增压稳压装置无定位尺寸。水箱的溢流/排水管、电子液位计、基础支墩等均未表示。水箱间本身的排水如何解决?
4)水箱进水管接自给水管,这里才应该使用倒流防止器而不是止回阀。水箱进水管应设水表。
5)设备表中应给出消防增压稳压装置的国标或省标图集号及页次。因为你的图深度不够,再不给出明确的标准图,容易被施工队或甲方钻空子。
5、卫生间详图:
1)公共卫生间WL-2设置极不合理。排水支管长达20余m,连接卫生器具多达10个。按照《给排水规范》4.6.3规定,应设环形通气管。建议将WL-2移至盥洗室内,支管分2支,其中1支接小便斗,另1支接2个面盆和右侧拖布池。在左墙对应位置增加1根排水立管,接左侧2个面盆和拖布池。
2)男厕应取消接WL-1’的地漏或改为地面清扫口。一个卫生间内设2个地漏且距离较近,建筑专业无法排地面坡度和坡向。
3)给水系统图应标注卫生器具,否则就应该把每一个器具支管管径标出来。
4)设计说明和图纸均为表示蹲便器、小便器采用何种冲洗阀。
5)排水支管均未标注起始点标高。
6)新版《给排水规范》要求排水横干管不放大管径。
7)WL-3/4均表示接地沟管底标高为-0.5m。那么你在首层的排水沟得多深啊?有这么干的嘛?
暖通部分:
1、 设计说明:
1) 本建筑系公共建筑,但是“设计依据”中无《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却列举了数个住宅设计规范。这属于使用错误的标准和规范,强规错误。切记切记!“设计依据”中宁肯少列也不能列错!
2) 室内计算参数中,有商业区么?没有请取消。办公、食堂应为18℃。
3) 四.1条,采暖热负荷仅有189.5KW,合面积热指标不到20W/平米。作为一个各层层高在5m左右、有大量玻璃幕和带窗的公共建筑来说,这个指标低得不可思议。
4) 设计说明中应标出系统总阻力和流量。你在后面第五节提到入口设压差平衡阀,不给人家提供压差数值人家怎么调阀门啊?
5) 五.1条,面积热指标应该是热负荷除以建筑面积,而不是房间面积热指标。即便是房间面积热指标,也不可能是1个数。同样的面积,首层比二层多个地面和一些外门,顶层比二层多个屋面,怎么可能面积热指标是同样的数呢?!此外,厨房内有大量水管,不设采暖管道易冻裂,还是应该设采暖为宜。
6) “节能设计”部分应列出主要维护结构的热工参数。
7) 锅炉的额定压力是多少?通常小型快装锅炉压力是0.7Mpa,考虑外网压力损失到单体建筑门前也有0.6Mpa左右。试压0.6Mpa不合适。先校核一下锅炉参数吧。
2、 首层平面:
1) 如此长的地沟仅设1个检修口,太少。设管沟是为了检修方便。你这个框架结构的建筑,1.0*1.0的地沟断面,扣除框架地梁以后梁下空间根本就不够成年人匍匐爬过,实际上要检修就必须刨地面,失去了设地沟的本意。要么干脆直埋,还剩了做地沟的费用;要么做1.0*1.4m的半通行沟,隔二三十米设一个人孔。此外,你这两路分支每一路都有一百多米长,即便按3‰的坡度来说,坡差也得有400~500mm。结合地梁尺寸,1.0m净深的地沟根本不可能实现。
2) 所有采暖立管均未标注立管号。
3) 入户管标高为-1.15m,会与断面1.0*1.0的地沟底板打架。图中入口处画了个方块内十字交叉,我理解入口处是局部地沟下降处理?这是标准做法,但是应给出简单的剖面图或示意图,否则容易引起误会,结构专业也有可能理解错误。
4) 热力管入户后分了两路,我看你每一路都设了平衡阀?那你就要标明每一路的流量或压差,否则无法设定平衡阀。无法进行初始设定的平衡阀就等于没设平衡阀。
3、 系统图:
1) 采暖立管均未设固定支架。采暖立管底部均未设泄水阀。并联散热器供回水支管均应设阀门,否则检修任意一组散热器均要关闭立管,损失太大。
2) 串接散热器应标注出串联管的管径。
3) 对于这样几十根立管的大系统来说,轴测图不如立管图看着简洁、清楚。
其他:
回复
4楼
其他:
1、4/B~C轴封闭楼梯间无外窗。要么开窗,要么按防烟楼梯间处理。
2、作为超过二层且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IA~IB轴开敞楼梯间不能作为疏散楼梯使用。则各层右侧范围空间疏散距离超标。建议将该楼梯间改为封闭楼梯间。
回复
5楼
谢谢大哥所提的宝贵意见,正修改整理中。。。。。。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