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沙龙——如何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jiachengli
jiachengli Lv.7
2006年04月24日 16:45:30
只看楼主

龙一: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1699_332930_1.htm 【主题】:产品? 商品?作品?------城市住宅的真实魅力 【主讲】:jiachengli(木子) 【摘要】:文章分为八部分:一、楼盘与城市;二、构图与总图;三、小区与街区;四、板楼与塔楼;五、千人指标与商业节点;六、大众审美与专业审美;七、骨子里的中国情;八、总结。通过分析中国城市住宅的发展现状,揭示住宅作为产品、商品和作品的属性特征,阐述了建筑师在住宅设计中会遇到的困惑!作为建筑历史长河里的一分子,住宅建筑如何在历史舞台上扮演好她的角色,怎样在厚重的文化积淀中表达“中国情结”,诠释商业利益和文化继承的并行和双赢,便成为了一种超越设计的独特现象。 希望引发设计者重新思考众多因素对居住的影响!

龙一: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1699_332930_1.htm
【主题】:产品? 商品?作品?------城市住宅的真实魅力
【主讲】:jiachengli(木子)
【摘要】:文章分为八部分:一、楼盘与城市;二、构图与总图;三、小区与街区;四、板楼与塔楼;五、千人指标与商业节点;六、大众审美与专业审美;七、骨子里的中国情;八、总结。通过分析中国城市住宅的发展现状,揭示住宅作为产品、商品和作品的属性特征,阐述了建筑师在住宅设计中会遇到的困惑!作为建筑历史长河里的一分子,住宅建筑如何在历史舞台上扮演好她的角色,怎样在厚重的文化积淀中表达“中国情结”,诠释商业利益和文化继承的并行和双赢,便成为了一种超越设计的独特现象。 希望引发设计者重新思考众多因素对居住的影响!


龙二:
  看到下面贴子,当时觉得很好,也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些关联,所以转贴至此!但由于找不到出处,请见谅!
建筑应当反映生活,而生活是根植于文化的。文化是孕育建筑的土壤,正是由于文化土壤的培育,才使建筑具有了“记忆中的活力”,而不是“瞬间的活力”。
用建筑唤起人们对过去生活的记忆;用建筑表达出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做好这两点,我们的建筑与城市才能真正做到与众不同,具有自身的地域性特点。
一、传统建筑形式的再现
在设计中运用传统的平面布局、空间、外观以及细部,严格遵循古建筑法式,简单再现历史。限于木结构的局限性,多以现代材料(如混凝土)仿制。对现代材料的运用是否得当,是关系到此类建筑有没有创新点的关键。
我们并不反对形式的复古,因为在特定的地域,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对某些棘手问题的解决,选择复古不失为一种直接、有效的手段(如图1)。这样,通过对传统建筑形式和型制的再现,自然而然的体现出传统建筑的气质和传统空间韵味。当然,解决矛盾的方式是多样的,复古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如卢浮宫扩建工程,可以说这是一种用对比的方式来求得统一的经典实例。
二、传统建筑的视觉符号运用
把古建筑有代表性的视觉符号局部运用于现代建筑中,这样可以避免传统与现代在多方面的矛盾,容易被人们接受。
采用这种方式一定要顺其自然,对所运用的视觉符号加以适当的抽象,避免符号的拼凑。(如图2、3)
三、利用隐喻、象征手法来再现传统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讲,这种方式的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着约定俗成的关系,必须是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才能阅读。一旦人们读懂了设计者通过建筑传达出的语义,那么,读者便会产生心理及审美的愉悦。例如:香港中银大厦——芝麻开花节节高(如图4);上海金贸大厦——中国密檐塔/雨后春笋(如图5)。
四、古朴文化的新生命
这里的“古朴文化”指的是人们长久以来所形成的生活习俗、生活方式乃至古典的哲学思想。(如图6、7)怎么让这些古朴的文化、优良的传统在今天焕发出新的生命是我们建筑师必须直面的问题。国外先进的东西值得我们借鉴,但不能一味的照抄照搬,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建议大家收集以下两个实例的资料,细细品味对以上几点的综合运用。
1、浙江杭州潘天寿纪念馆
2、苏州博物馆新馆

结语
有人说:西方在研究日本建筑;日本现代建筑常常从中国的古典文化中汲取营养;我们中国的建筑界却正在学习西方(近乎盲目)。怎样看待这样一个有趣的循环现象?我们有必要审视一下自己,明确我们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免费打赏
jiachengli
2006年04月24日 16:45:52
2楼
图1——陕西历史博物馆
回复
jiachengli
2006年04月24日 16:46:05
3楼
图2——厦门高崎国际机场
回复
jiachengli
2006年04月24日 16:46:22
4楼
图3——上海华东电管大楼
回复
jiachengli
2006年04月24日 16:47:01
5楼
图4——香港中银大厦
回复
jiachengli
2006年04月24日 16:47:29
6楼
图5——上海金茂大厦
回复
jiachengli
2006年04月24日 16:47:42
7楼
图6——古老的场所;传统的生活方式
回复
jiachengli
2006年04月24日 16:47:56
8楼
图7——特征鲜明的羌族碉楼
回复
jiachengli
2006年04月24日 16:48:41
9楼
继承的基础基于对文化的深刻认识,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问题是我们该继承什么?取精去糟,什么是精什么是糟?有多少糟被当作精,又有多少精被当作糟。

世上并没有绝对的精与糟,符合当时的审美观点和文化背景的就是精的,反之就是糟的

有多少以前被认为是精华的现在已经沦为糟粕,而以前公认的糟粕现在已经成为了时尚,这个很难说,还是应该仔细研究,审慎处理


对于文化传承和发展我还是以前的观点,就是一种文化就像一种生物,也在新陈代谢,也在生存竞争,也在进化。适应时代的就会发展,跟不上时代的就会消亡。

建筑物的生命少则几十年,多则数百年,有些甚至可以做到不朽,为了在任何时候都能给人以美感,都能积极的体现文化内涵,就不能只从文化的善变的表面吸取能量,而要从更深层更稳固更持久更根本的地方吸取精髓。所以从文化中吸取的东西必须不能是盲目时尚的,而应当寻求文化中积淀下来可以长久不变的东西。

这也许才是所谓的精华。

个人观点还请批评 !
回复
zd_di_zd
2006年06月08日 12:50:31
10楼
好呀.
回复
ct223411
2007年11月04日 18:14:05
11楼
是所谓的精华。
支持》!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